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四十八章 《亚密·罗勃沙》


  六年前,维克多·雨果十九岁,母亲新丧,父亲远在布卢瓦,剩下他独自一人,穷到没法娶妻。他到处设法寻钱,以求幸福生活的早日实现。苏梅先生提议同他合作,用华尔德· 司各特的小说《肯纳尔沃思堡》作材料,写一篇剧本。苏梅担任起草大纲。全剧分作五幕;雨果写前三幕,苏梅写后两幕。雨果不久就缴了卷,苏梅读过雨果的文字,不十分满意。他不赞成将悲惨和滑稽的两种成分溶合在一起,他想把里面不严正不庄重的东西一概删去,雨果举出莎士比亚,表示反对,但是,这时还在英国演员到巴黎演莎翁名剧之前,苏梅说莎士比亚读起来虽好,恐怕经不起上演。据他的意思,哈姆莱特和奥赛罗至多只能说是一种奇伟的尝试,妙丽的怪物,但算不得杰作。一篇戏剧如不使人笑,就应使人哭,二者不能得兼。两人意见既不一致,就友好地宣告了散伙;各人取回各人的文字,依照自己的主张,续完了各自的剧本。苏梅写了《爱密利亚》,在法兰西戏院由马尔斯小姐演出,只得了五分的成功。雨果仍用他自己的方法,将趣剧和悲剧两种成分随时随地混合起来,写成了《亚密· 罗勃沙》,正要设法寻上演的地方,他便得了路易十八的津贴。这使他暂免于讨文字生涯的必要,剧本因此搁下来。
  一八二八年,雨果的妻弟宝禄· 富歇从学校里毕业,自觉有文艺的倾向,而尤其喜欢写戏剧。但是所有的戏院对他都作同样的答复——也是所有的戏院对少年后进作家一律的答复——等你成了名再来。因此宝禄· 富歇到处寻求这块戏院的敲门砖。有一天他去看苏梅,苏梅问他读过《亚密· 罗勃沙》没有,据苏梅说,这是一篇少见而奇突的作品,是值得一读的。
  “这篇东西,前几年我曾读了而骇惧的,就是现在,有些地方胆子太大,我还不敢尝试;不过,英国戏剧既然能够成功,为什么这篇就不能呢。如果我是雨果,我决不埋没这个剧本,那里面实在有不少好文章,尤其是那第五幕,差不多全是他独创出来的,是极新颖的东西。”
  宝禄· 富歇向姐夫借了那篇剧本来,读过之后,象苏梅一样,对雨果的不将它交付演出,表示诧异。雨果说,这是他十九岁时为救穷而写的作品,现在他不便再借用人家的题材。
  “那末,你将把它怎样办呢?”
  “烧掉。”
  “你肯给我么?”
  据富歇说,这剧本于他有很大的用处,可以顿时为他造出一点名声,帮他敲开剧院的大门。
  “我并不当它是自己的作品。 ”雨果说,“你拿去爱怎么就怎么吧。华尔德·司各特是属于大家的。”
  《亚密· 罗勃沙》送到奥台恩,立刻就被收受了,分配给院里最好的演员洛克洛亚、白罗服、亚奈伊女士等扮演。欧仁·德拉克洛瓦担任为剧中的服装画图设计。雨果的名字是约定不提的,但是由于剧本里的几句文字,或者是什么人泄漏了秘密:奥台恩经理一听说是雨果的手笔,高兴之至于,到处宣扬:剧本是《克伦威尔》作者写的。雨果尽管反对,也制止不住。
  然而剧本一出台,大大受了嘘声。第二天,《评论报》作评论说:“昨天奥台恩演了一本五幕剧:《亚密·罗勃沙》,题材是从华尔德·司各特的《肯纳尔沃思堡》取来的。这篇故事已经排演过三次,昨天是第四次登台。除了篇幅冗长、中间充塞了许多琐碎的废话外,未见有什么好处,观众的嘘声和嬉笑声已经结果了这件翻新旧货的命运。”
  本想以成功让人的雨果,不愿别人代当他的失败,在报上遍登启事,申明这是他的作品,并且附言:“作者已将剧本撤回。”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