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12、码头上的乘客越聚越多


  50年后,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在宁波镇海找到沈华振这位72岁的“江亚轮”幸存者的时候,才终于解开了其中的死生之谜。
  1948年,沈华振22岁,正在北京辅仁大学进修法文,准备一年以后到法国勤工俭学。当时,学校已经放寒假。因为要加紧补习功课,所以沈华振假期也没顾得上回家休息,他整日在学校里刻苦读书。
  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电报,是家里打来的,说母亲病危,叫他马上赶回宁波老家。沈华振看完电报,急忙跑回宿舍,收拾行李,拿了两本书,准备起程回家。
  那时,解放军发动的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正在顺利进行中。北京至南京、上海方面的火车已经停运。沈华振没有办法,只好由北京乘火车到天津,然后,在天津乘坐铁壳班轮,经过两夜一天的航行,到达上海。在上海的亲戚家里住了几天,他又去南京,参加了一个小姑姑举行的婚礼。再回到上海时,已经是12月1日了。沈华振准备乘船返回宁波。这时,打算和他一道回宁波的还有姑父、姑母、叔父和姑母家不满三岁的“小桂圆”。叔父说,票已经托人买好了,是12月3日的“江亚轮”,三等舱,四张。
  沈华振问,为什么不买便宜一些的船票?
  叔父说,现在上海逃难的人多,票不好买,四等五等舱的票都没有了,有什么票就买什么票了。还好小孩子免费。
  姑母说,三等就三等吧,能早点赶回宁波就好。
  叔父说,走吧,我们早点去十六铺码头。
  十六铺码头。
  “江亚轮”从中午12点就开始有人上船。国营招商局保安处的巡警在拦截着陆陆续续上船的乘客。这些乘客大都穿戴阔气,举止端庄,并且带有随身的护送人员,他们不是自己出示船票,只由送行的人从怀里摸出一张便条来,上面签着什么人的字,巡警一看,急忙客客气气地点头让通过了。
  下午4点,“江亚轮”要准时开航。3点便开始正式检票。人们蜂拥而至,像潮水一样涌上船来,你推我搡,吵骂不休。巡警急忙举棒推拉乘客,维护秩序。后来又增加了几名凶恶的巡警,乘客的秩序才稍好一些。但是,随着开船时间的临近,码头上的乘客越聚越多。
  大约3点40分,沈华振在前,叔父在后,中间姑父、姑母抱着“小桂圆”,随着拥挤不堪的人流,举票过了趸船,登上了即将开航的“江亚轮”。“小桂圆”用黑乎乎的小眼睛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觉得甚为好奇好玩。可是,在沈华振踏上船舱的瞬间,“小桂圆”却“哇”地一声,好像被吓哭了。妈妈赶紧抱紧他,上下摇晃两下,他才止住了哭。“小桂圆”的这一声哭,沈华振和他的叔父并没有听见,他们仍然继续向船上走去。妈妈疼爱地亲了亲小儿子的脸蛋,父亲也看了儿子一眼。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