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二、蒋介石意外的惊喜


  美国人估计,在1950年6月至7月间,共产党有随时进攻台湾的可能,台湾随时都存在失陷危险。不料,美国人又预料错了。战争没有在台湾发生,而首先在朝鲜半岛引发,朝鲜半岛便成了美、苏、中、南北朝鲜与台湾六方相互冲突的焦点。蒋介石的命运由此又有了转机。

  1.蒋介石不敢相信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与中国大陆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相望,东临日本海,西隔黄海,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群岛相对,北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与中国毗连,边界约1300公里,东北端有10多公里与苏联接壤,地处中、苏、日三国之间,扼日本海与黄海和东海的海上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朝鲜领土由朝鲜半岛和33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约22万多平方公里。
  朝鲜历史复杂,处在二战后美苏对峙的前沿。朝鲜在1910年8月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沦为日本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于1945年8月8日公开对日宣战,百万苏军在向中国东北日本驻军发起进攻的同时,其中一部也于8月13日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人为了防止更多的胜利果实落入苏联人手中,遂决定与苏联进行协商,划分日本占领区受降范围。经协商,朝鲜以北纬38度线(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随之,苏军占领了三八线以北地区,美军分别在仁川、釜山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根据开罗会议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由于美、苏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使三国外长会议精神未能得到贯彻。相反,美国为使其永远控制朝鲜半岛并使之“合法化”,遂于1947年10月,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朝鲜问题国际化。11月,美国又操纵联大非法成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用以“监督”朝鲜的普选,继之,美国又于1948年2月26日炮制了“大韩民国”,扶植其傀儡李承晚上台。在此背景下,朝鲜北部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将军领导下,获得苏联的支持,也与同年9月9日,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出现了南北分裂、对峙的局面。
  1948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要求苏、美战斗部队立即撤出朝鲜。苏军于同年12月25日全部撤退完毕。而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一再违反了三国外长会议精神,大量增加军援,加速扩充李承晚军队,以巩固其统治。截止到1949年6月29日,美国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撤离朝鲜,但它已武装了李承晚军队11.4万余人,并留下约500人的军事顾问团。与此同时,李承晚大肆制造战争舆论,散布“北部侵犯南部的危险”,叫嚷要“北进统一”,并带军越过三八线。在此形势下,金日成在获得苏联军事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坚决反击。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
  这一天是农历庚寅年五月十一日,台北的天空多云转晴。蒋介石逃台后,工作甚是“勤勉”,星期天也不偷闲。7点刚过,他已做完早操,结束祷告来用早餐,但对桌上的稀饭、腌竹笋却没有胃口。命人打开收音机,大陆新华社的广播,他是每天必听的,尤其是重要社论。
  虽然7月在即,6月去日无多,但台湾海峡仍平静如西子湖,波舔沙岸,台风席卷而来的日子还未到来。新华社广播中的“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声音,蒋介石听来尤为刺耳。
  突然,餐厅的门被推开,英文秘书沈谷匆忙走了进来:
  “夫人,蒋先生,有重要消息。”
  沈谷见蒋介石和宋美龄都抬起头来看着他,接着说道:
  “美国之音广播,两个小时以前,北朝鲜部队越过三八线,韩战爆发。”
  蒋介石挺直腰板,双目炯炯地盯着沈谷,仿佛要从沈谷的神情中探出这个消息的真伪。在旁的宋美龄先是一楞,旋即喜形于色:
  “这可是上帝保佑我们啊!韩战爆发必能演成世界大战!”
  沈谷在旁忙恭维道:“夫人,蒋先生真是料事如神,去年7月在厦门军事会议上,先生就曾说过‘只要坚持到明春,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这不,已经来了嘛!”
  蒋介石的确说过此话,那是为了给守卫福建的官兵打气。蒋介石从内心深处期盼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好渔翁得利,重返大陆。去年12月在成都,他命令胡宗南死守成都,不许退师西昌,撤往滇越,就是希望美国能干涉中国政局,进而诱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立即给邵毓麟和陈之迈发电报,查实情况,了解美国动态。”蒋介石毕竟是久经大事的人,此刻头脑清醒,知道待弄清了情况再乐也不迟。
  直到夜间10点,蒋介石才接到台湾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发来的首封电报,证实了沈谷的消息的真实性。半个小时后,续电抵达,蒋介石才对战况有了大致了解。
  蒋介石望眼欲穿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终露端倪。他对朝鲜战争的反应与邵毓麟在电报中的分析不谋而合。邵说:
  韩战对于台湾,更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弊,我们面临的中共威胁,以及友邦美国遗弃我国,与承认匪伪的外交危机,已因韩战爆发而局势大变,露出一线转机。中韩休戚与共,今后韩战发展如果有利南韩,亦必有利我国。如果韩战演成美俄世界大战,不仅南北非必然统一,我们还可能会由鸭绿江、由东北而重返中国大陆。
  如果韩战进展不幸而不利南韩,也势必因此而提高美国及自由国家的警觉,加紧援韩,决不至今中共渡海进攻台湾了。

  2.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事情果然如此。当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获悉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正在密苏里老家度假的总统杜鲁门。杜鲁门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动身回白宫,由于艾奇逊让他等一等更为确切的消息,以免夜间飞行危险和引起外界恐慌,他才没有于即日飞返白宫。当晚,他批准将朝鲜问题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
  第二天中午,杜鲁门匆忙结束休假飞返华盛顿。在途中杜鲁门妄然断定朝鲜战争是俄国人酝酿的。他说:“我敢肯定……必须以牙还牙,我得出的结论是,惟独实力才是俄国独裁者惟一懂得的语言。我们必须以实力为基础给予迎头痛击,痛击并击败他们。”杜鲁门从飞机上给艾奇逊打电报,要求他及其高级军官和外交顾问于当晚在布莱尔大厦举行战略会议。
  战争爆发当天,美国远东司令麦克阿瑟在东京已得到了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布朗将军和驻南朝鲜大使穆西奥的报告。麦氏立即在东京盟军总部召开紧急会议。随后,战报不断传来,北朝鲜已占领江陵、瓮津、开城,春川被围,人民军主力直指汉城。在会上,麦克阿瑟提出了《从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该计划由国防部长约翰逊转达杜鲁门总统。内容为:

  一、立即援助朝鲜,并建议由台湾调一个军驻援南朝鲜。
  二、认为台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应以海空军保卫该岛,并给予蒋介石以广泛的军事援助。
  三、加强菲律宾和印度支那的军事力量。
  四、保卫日本的安全。

  在华盛顿,6月26日晚杜鲁门与13位负责全国军事、外交的高级官员在布莱尔大厦进行紧急磋商。一致认为朝鲜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形势令人担忧”,为防止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应采取措施“保卫”台湾。随后,杜鲁门归纳出三点建议:

  一、授权麦克阿瑟向南朝鲜运送军援计划以外的武器和其他装备。
  二、动用空军掩护美国妇女和儿童撤退,对企图阻挠撤退的一切北朝鲜飞机和坦克进行还击。
  三、命令第七舰队从菲律宾向北移动,以阻止中共进攻台湾,同时劝阻国民党当局不要采取任何针对大陆的行动,并告诫麦克阿瑟不要和台湾搞得过于亲热。

  这时,美对台政策骤变。美国第一次公开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即所谓的“台湾问题中立化政策”。这实质上是放弃了它原来的“袖手”政策。随之美国不仅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而且还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议案,组成联合国军开赴朝鲜。
  第七舰队是美国海军四大主力舰队之一,与第三舰队同属美国太平洋舰队。其前身是美国大西洋舰队的一支特混舰队,二次大战时,由于对日作战,于1943年3月调归太平洋舰队,称第七舰队,由美国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指挥,主要在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一带海域执行作战任务。6月28日,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亲自飞往前线督战。6月29日,美国第七舰队的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和1艘运输舰进人台湾海峡并开始游弋,担负起了“保护”台湾的任务。
  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是对中国统一的阻挠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粗暴干涉。新中国成立后即确定的解放台湾的方针,因为美国第七舰队的重新部署和对台湾问题的武装干涉,而不得不搁置起来,从而使中国统一的日程表无限期地向后推移。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干涉台湾这个严重侵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径,使得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本来就没有外交关系的大国,无可挽回地走上对峙的道路。台湾这个纯属中国内政的问题,也就成了中美关系中争议最大的问题。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指出,美国行动“暴露了自己的帝国主义面目”。他对美国在台湾立场上出尔反尔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慨:“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那是假的,并且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周恩来外交部长同日也发表了《关于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声明》。周恩来指出,“杜鲁门二十七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中国政府领导人对朝鲜战争爆发的看法是:“美国政府指使南朝鲜李承晚傀儡集团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进攻,乃是美国的一个预定步骤,其目的是为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越南和菲律宾制造借口。”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
  不管美国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的中国人民,必能胜利地驱逐美国侵略者,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
  关于美国决定武装干涉台湾问题的行径,对中美关系究竟产生什么样的消极影响,这恐怕是美国决策者所始料不及的。当时美国情报部门幼稚地认为,当时中国大陆百废待兴,美国在台湾的行动不仅不会引起大陆的强烈反应,反而还会使中国觉得朝鲜战争是苏联为了扩张其势力而一手策划的,苏联在此问题上根本没有顾及中国的利益。因此,美国人希望借此机会来离间中苏关系。
  然而,美国对华政策的估计又一次出现了历史性的偏差。美国介入台湾的举动,不仅没有给中苏关系中打人任何“楔子”,反而使中国更加接近苏联。1950年新中国纪念其诞生以来第一个国庆时,中国对外政策已经基本定型。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新中国外交政策时,明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并且与苏联建立了最亲密的兄弟关系。”至于中美关系,中国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仇视有加无已”,处处与中国为敌:美国在联合国组织里,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参加;美国阻挠中国代表参加盟国对日管制;美国借口朝鲜的形势派遣海空军侵入台湾;美国宣布台湾问题应由美国所操纵的联合国解决;美国空军还侵入中国领空,实行扫射轰炸。
  上述种种,已经证明美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危险的敌人”。中国正警惕地注视着美军行动。因为“美国的侵略武力已经侵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并且有扩大这种侵略的可能”。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右翼政客和军方保台分子的鼓动下,妄断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和人民解放军将渡海攻台都是执行苏联的战略方案。如果美国在北部失去南朝鲜,在南部失去台湾,则日本将被南北夹击,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反共国家将受到威胁,美国的西太平洋防线将被斩成几截。因此,对朝鲜和台湾问题不能袖手不管。
  7月1日,美国陆军开抵南朝鲜。7月7日,安理会授权美国指挥下的统一司令部使用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由美国指派指挥这些部队的司令官。同一天,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到台北访问,随后美国派贾纳德少将出任驻台军事代表。贾纳德的赴台,使美国赴台人员级别由中校提高至少将,显示美国提升了美台关系,已走上了扶蒋保台的路子。

  3.杜鲁门给“国军”参战投了否决票

  有了美国人撑腰,蒋介石腰板硬了许多。如果能乘机拖美国人下水,是不是可以从朝鲜半岛打回老家?在这一问题上,美国人的想法与蒋介石却不同。
  虽然,在朝鲜战争之初美国重新承担起了“保护”台湾和蒋介石政权的“责任”,但杜鲁门政府还是希望把这个“责任”保持在最低限度。因为,如果美国过分干涉,不仅会激怒共产党,还会在亚洲各国激起强烈的反美情绪,这会促使中苏更加接近,并可能导致美国和两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全球性的战争。这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背道而驰。因此,美国尽可以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给台湾,却不愿意与这一“地位脆弱”的政权紧紧地拴在一起。在此思想指导下,杜鲁门三次拒绝了蒋介石入韩助美的要求。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蒋介石收到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发来的求援急电。他随即回电声援,并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援助。紧接着,蒋介石在阳明山“总统官邸”召开紧急军政会议。陈诚、王世杰、谷正纲、黄少谷、何应钦、周至柔、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蒋经国等人应召而至,研究局势变化及对策。会议决定: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从6月26日零时起,全面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实行宵禁,停止三军官兵的休假和外宿,大肆进行反共宣传,叫嚣“打回老家”、“勘平共匪”,并发动民众请愿活动,以示反攻决心,加强台湾海峡和大陆沿岸的海空巡逻,加强各岛及台湾的防空和民防措施,加强对交通运输和经济活动的管制,加强特务活动。
  25日晨,美国驻远东部队总司令兼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于东京接到了来自朝鲜的战况报告,他立即同约翰逊、布雷德利等人举行紧急磋商。会上,麦克阿瑟提出所谓“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建议由台湾调一个军驰援南朝鲜。麦克阿瑟认为:台湾“这个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可以容纳10个到20个航空大队,包括喷气式飞机至B-29型轰炸机等各式不同的飞机,并可予短程海岸潜水艇以前方作战之供应。”
  6月26日晨,李承晚再次急电蒋介石请求支援。蒋介石立即召开党政军要员会议,研究出兵问题。对此,军方持反对态度,认为国民党军装备很少,须首先考虑台湾防御;而文官则持赞成态度,力主出兵。经过4个多小时的争论,蒋介石发言说:“国民党之所以痛失大陆,就在于不敢痛下决心,不敢冒险。今日党国已无路可退,惟有拼死一搏,方可收复河山。诸公勿需再议。中正决心已下,定得参战。”蒋介石一表态,一帮反对的将官顿时噤若寒蝉,纷纷表示:“一旦校长立下决心,学生万死不辞,甘为党国舍身成仁。”于是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议。
  26日中午刚过,以费尔德上校为首的美军驻台军事联络组,由东京飞抵台北。费尔德一下飞机,就前往阳明山,向蒋介石面交了麦克阿瑟的亲笔信。蒋介石说:“麦帅此举是理智仁义。中国政府不胜感激。”交待手下好好款待费尔德。蒋介石马上召集一班幕僚商议,并很快复电麦克阿瑟,表示愿派遣国民党最精锐的五十二军三万余人驰援南朝鲜。一经美国最后决定,该军即可从空中和海上前往南朝鲜投入战斗。
  6月27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奉蒋介石之命对五十二军人员进行调整充实。逃台后的国民党军队,经蒋氏父子大力整顿,清除了所有异己力量,可称为不折不扣的“蒋家军”。郭永、李有淇、王楚英、刘廉一均是少壮派军官,反共最为得力,一闻韩战,就立即请缨入韩“同共产党决一雌雄。”蒋介石手下,胡宗南、胡琏等均力主不参战,孙立人又非嫡系,为了警告反战者,同时培植新人,就用了这批资历甚浅的少壮派军官。由郭永任军长、李有淇任副军长、王楚英任参谋长。还决定:由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担任“援韩派遣军”司令官,“国防部”总政治部副主任韩伟克任政治部主任。除陆军以外,另配以装甲兵一个旅、运输机20架。
  6月28日,台湾派顾维钧、胡适到白宫会见杜鲁门。胡适是个文化名流,又有民主声誉,深受美国人青睐,为了争取美援,蒋介石任命他做了“外交部长”。他们面交了蒋介石6月26日向杜鲁门建议派五十二军驰援南朝鲜的电报副本,以示台湾方面的诚意。杜鲁门表情愉悦,胡适将此情报告蒋介石,蒋介石也大为振奋,以为参战在望了。
  美国政府内部在接受还是拒绝蒋介石援助南朝鲜的问题上意见分歧。杜鲁门认为可以接受,国民党军队的使用可以减少美军伤亡人数。他对艾奇逊说:
  我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应当接受这番好意。因为,正如我今天对国家安全委员会所说的,我希望看到尽可能多的联合国成员国参加朝鲜的行动。
  但是艾奇逊却说:
  总统先生,美国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正是因为台湾是可能遭到攻击的地区之一。现在,一方面花美国的钱去保卫那个岛屿,而另一方面这个岛屿的理所当然的保卫者却跑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做多少是有些矛盾的。况且国民党新败之余,还有什么战斗力呢?
  后来,杜鲁门在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和三军参谋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上,仍表示倾向于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艾奇逊仍加以反对,他认为,如果台湾国民党出现在朝鲜,共产党中国就可能马上决定参战,因为共产党可以借此机会去打击蒋介石军队。三军参谋长们认为,蒋介石所提供的三万人“尽管他们说是他的最精锐部队,却很少现代化装备,其情况恐怕会像李承晚的军队无法对付北朝鲜的坦克一样。”而且还要动用美国的运输力量,这样做其实并不划算。最后,杜鲁门只好同意多数人的意见。
  美国政府不敢贸然接受蒋介石的出兵要求,也由于英国的反对。1950年1月6日,中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英国政府同时宣布撤销其对国民党集团的外交承认。英国一再向美国表示,不能和台湾军队并肩作战,因为一旦这样,刚建立的中英关系势必受到损害。
  在美国决策层内部虽然就对台基本政策已取得一致意见,但在具体行动上,以麦克阿瑟、约翰逊为代表的军方右翼势力却狂热得多。他们不断叫嚣出兵台湾,支持蒋介石军队入韩作战,并接二连三访台,这与杜鲁门、艾奇逊等主张对台保持谨慎、低调的态度格格不入。
  7月31日,麦克阿瑟率大批幕僚飞抵台湾,与蒋介石举行会谈。麦克阿瑟此行出尽了风头,走下飞机时,麦克阿瑟还吻了宋美龄的手。麦氏此行是踌躇满志,极为傲慢,蒋介石心中颇为不快。但有求于人,况且人家毕竟是救命恩人,也只好强作欢颜。
  晚上,蒋介石和夫人设宴招待麦克阿瑟。蒋介石不能用英语交谈,这给他造成不少麻烦,而宋美龄却使出了一切招数。麦克阿瑟和蒋介石都感到这次谈话十分重要,双方也感到有几分倦意,因为这种注重表面效果的谈话,花费在庄严礼仪上的精力要比花费在实质性会谈上的更多。
  次日,双方经过协商后达成如下协定:双方陆海空军归麦克阿瑟指挥,共同防守台湾;增派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常驻台湾,在台湾设立军事联络办事处。
  8月1日,麦克阿瑟离台前与蒋介石分别发表声明。麦克阿瑟说:“台湾本岛包括澎湖在内,在目前情况下,不得遭受军事进攻之政策业经宣布,是项政策之执行,即为余之责任与坚决之目的。余在台与各级人民所举行会议极为恳切而和谐。余统率下的美军与中国政府(注:指台湾国民党政权)军队间有效联系已经完成。”他还宣称:“大陆中共倘若发动对台湾的进攻,则吾人当更能作有效之应付。”
  蒋介石也同时发表声明:
  吾人与麦帅举行之历次会议中,对于有关各项问题,已获得一致意见,其间关于共同保卫台湾,与中、美军事合作之基础,已告奠定。
  麦克阿瑟离台赴日后一个星期,麦克阿瑟司令部的副参谋长福克斯少将飞抵台湾,目的是了解台湾的军事需求,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视察组。蒋介石大肆张扬,亦为福克斯举行了盛大欢迎宴会。他叫嚣第三次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国民党“反攻复国”时机已到,摆出了一付即将扫荡大陆,重登宝座的狂妄姿态。
  麦克阿瑟亲台的嚣张态度使杜鲁门甚是尴尬,也进一步激怒了中国共产党,从而台湾问题进一步复杂化。1950年七八月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东南沿海岛屿上的蒋军发动进攻,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7月8日,长江口外的嵊泗列岛宣布解放;7月15日,浙江南部沿海的北麂山岛解放;7月16日,浙江东部沿海的披山岛解放;8月4日,珠江口外的所有岛屿已全部解放。中国共产党在东南沿海狠狠打击蒋介石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
  朝鲜战争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人民军就攻占了汉城和南朝鲜的大部分地区。韩国军队此时已被击溃,紧急驰援的美军4个师亦被驱逐到掩护釜山通路的滩头堡里。9月15日,麦克阿瑟率“联合国军”,趁朝鲜人民军主力南下,后方空虚之机,纠集5万余人,300多艘军舰,500多架飞机,在仁川港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并进入北朝鲜。10月1日,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发出最后通碟,要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条件投降。在此紧急情势下,当晚,金日成召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大使,希望中国出兵援朝,并派人前往北京向新中国领导人当面提出请求。
  10月1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金日成的要求和朝鲜局势,决定出兵援朝。8日,毛泽东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揭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序幕。
  蒋介石见中国共产党派军队进入朝鲜,即于11月份再次向美国提出出兵助韩,美国再一次拒绝了蒋介石。
  当朝鲜战场在激战正酣之际,蒋介石于1952年2月第三次向美国提出出兵朝鲜。但美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蒋介石的惟一希望在于挑起美国和中共之间的大战,而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和中国都想把战争控制在一定规模内,因此不能让台湾通过出兵朝鲜来达到他的企图。艾奇逊曾清晰地道出了蒋介石的用心:
  蒋总统知道,单凭自己实力,绝不可能打回大陆,而我国政府一旦答应其请求,朝鲜战争就有可能演变成美中战争,到那时,美国除了死心塌地帮蒋总统打垮共产党中国外,别无选择。可这场战争,一切成果归国民党政府,但一切负担只能由我国负担。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对我国利益会带来极大的损害。
  所以杜鲁门像第一次一样,对于后两次的出兵要求,公开给予拒绝。
  美国确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尤其是在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中,损失了39.7万军队,被击毁击伤1.22万架飞机,击沉击伤259艘军舰,击毁击伤2690辆坦克,消耗了7300万吨作战物资和200多亿美元。美国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后,更加认识到这一点。蒋介石幸好没有出兵,否则,3万多“健儿”还不成了炮灰。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