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郭琳爽和上海永安公司


  郭琳爽(一八九六—一九七四),别名郭启棠。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生于广东省中山县竹秀园村。其父辈创立上海永安公司时,投入二百万元港币。郭琳爽善于经营,几年后便建起永安新厦。抗战时,公司被日本作为“敌产”军管。一九四六年,公司的资本额增加到法币十亿元。上海解放时,毅然留在大陆。文革中去世。

               父辈创业海外

  广东中山县石歧镇南七八公里处有个风景秀丽的旗鼓乡,乡中有个竹秀园村。村后是满山翠绿的旗山,村前是一片平原,村中的一幢幢青砖红瓦的农舍被一丛丛翠竹遮掩着。这就是上海百货业富豪郭琳爽的家乡。其父辈郭乐、郭泉、郭葵、郭顺等兄弟,均出生在这里。相传,旗鼓乡一带数百年前,是一片荒地,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山海关一带的居民才陆续迁来这里,他们相中了这块宝地,于是便盖房种田,开始建设家园。

  因为村中到处是茂密的篁竹,大家就给这个村起名叫“竹秀园”。
  郭琳爽的祖父名叫郭沛勋,是个勤劳的农民,靠着耕种二十八亩地生活。生有郭炳辉、郭乐、郭泉、郭葵、郭浩、郭顺等诸子。兄弟六个,农闲时在村塾里学习古文,农忙时,帮着父亲锄草种田,挑禾担谷,一家人日子过得倒还安宁。

  郭家最早发迹的是郭琳爽的二伯父郭乐。一八九0年,正当郭乐十八岁的时候,家乡遭受涝灾,洪水淹没了稻田,夏粮颗粒未收,再加上清末的苛捐杂税,郭家也过上了几乎断炊的日子。郭乐是个很有心计的青年,个子不高,但身材结实,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见在家乡难以维持生计,便与父亲商量,想到澳大利亚去找乃兄郭炳辉。郭炳辉是他们的大哥,数年前就飘洋过海,卖苦力谋生。父亲不能眼看着孩子们挨饿,便给郭乐凑足了路费,送他上船,去海外自谋生路。

  郭炳辉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墨尔本给一家财主帮工,收入仅能糊口。郭乐来到墨尔本,见到大哥生活并不宽裕,他不愿拖累大哥,便单抢匹马来到悉尼。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港口,为新南威尔士州首府。城市建在塔斯曼海杰克逊港湾两岸,有南半球最大的海港大桥相连。

  郭乐来到悉尼,住在一家小旅店里,每天上街寻找工作。一连数日也没有人雇佣他,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在街上,遇见竹秀园村的一位同乡。他早在二年前就来到悉尼,靠做小买卖挣了一笔钱,在悉尼买了五十亩菜园,正缺人帮工。那位同乡听说郭乐就在悉尼找工作,便将他留下,每天给他工资,澳币十二点五先令。

  郭乐在家种过菜园子,有些经验,便慨然应允。就这样,他在悉尼,施展了种菜的本领,忙得连写家信的时间都没有。在这里干了二年,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点钱,寄回家乡,没有什么剩余。他想,不能这样靠帮工过日子,要靠自己的努力求发展。于是辞去这份工作,沿街卖菜,比给别人帮工要好一些。后来,家乡有一位堂兄名叫郭标,他在悉尼与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水果商店,缺少人手,邀请他去帮忙,郭乐终止了沿街卖菜,成为永生水果商店的骨干。他有时收款,有时去进货,有时在柜台卖货,好歹积攒了几百澳磅。

  恰好,悉尼有一家华侨开办的“永生栈”水果商店,因经营不善,屡屡亏损,老板急于出售。郭乐听到这一消息,喜出望外,便邀集同乡马祖星、孙智兴、梁创、欧阳民庆、欧阳品、容子荣、彭荣坤等人,凑齐一千四百澳磅,把它买下来。大家推举郭乐担任经理。

  一八九七年八月一日,永安水果商店正式开张营业。这是资产遍及世界各地的郭氏富豪发迹的开端。

  永安水果商店有批发和零售业务,兼营土特产杂货。土特产有大米、白酒、咸鱼、食用油、核桃、花生、荔枝干、爆竹、药材、丝绸、瓷器、樟木箱等等,这些商品不仅供应当地居民,而且也满足华侨的需求。清末,从广东沿海一带来到澳大利亚的华侨很多,有矿工、木工、园艺工,还有的开酒店、旅店、洗衣店,当街头小商小贩等等,他们都愿到永安水果商店来买货,郭乐也热情接待他们,凡是家乡人来了,点烟、倒茶,格外殷勤周到。

  因为经营得体,永安水果商店营业额直线上升,郭乐看到时机成熟,便召开股东会义,研究扩大营业面积,在市内又增设三家分店,总店设在安得姆路埠头街。开张时只有七八个店员,陆续增加到六十多人。为了扩大和发展店铺,郭乐就把三弟郭泉、四弟郭葵、五弟郭浩、六弟郭顺先后请到悉尼,协助他操持店务。他也想把为别人当雇工的大哥郭炳辉从墨尔本接来,不料大哥在劳累中已经离开人间。

  营业额扩大了,组织好商品货源十分重要。当时,香蕉、椰子等水果的货源大部分来自斐济等地。斐济地处太平洋西南部,由八百多个岛礁组成,但仅有一百多个岛上有人居住,人口数十万,盛产香蕉、椰子、稻米、可可等。是英国的殖民地。由悉尼去斐济,航程一千七百四十三里,只能乘帆船,单程需要一个多月,海上风大浪大,常常船翻人亡。永安商店进货只能靠水果商贩,从斐济运来,赚点微薄之利。

  据有关文章记述,郭乐为此召开股东会议,研究进货渠道问题。有人提出直接到斐济进货;有人说航程太远,十分危险。但从郭氏兄弟之间的争议,却可看出那种深厚的手足之情。

  郭乐说道:“我们辛辛苦苦卖货,钱都让别人赚去了。能够自己雇船到香蕉园直接去进货,这是最好的办法。”

  老三郭泉不同意二哥的意见,说道:

  “在海上航行太危险,我们来到国外经商不容易,还是稳妥一些的好。”

  “那不行。”郭乐说道:“我们飘洋过海的就是要做买卖,就是要闯一闯,不冒一点风险是不行的。”

  老四郭葵说道:“二哥说得对,经商不冒风险不行;不过三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有这样一个想法,让我先上斐济去一趟,看一下实际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老六郭顺说道:“我年轻,还是让我先去闯一闯!”

  “你们都别争了,”郭乐斩钉截铁地说道:“大哥去世了,我是你们的哥哥,我比你们来的早,对这里的情况最熟悉,况且我还是总经理,要去,当然应该让我先去。我走后,总店就由老三负责。”

  就这样,在股东会议上,关于改变进货渠道问题,被大多数股东通过了,并决定由郭乐前去斐济考察。他雇了一条大帆船,带上几个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朝太平洋驶去。经过一个多月的颠簸,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香蕉成熟季节,来到斐济群岛,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香蕉园。帆船靠岸上了岛,与几个香蕉园主谈生意,很成功,签订了包销合同。这样就使永安商店经营水果打开了新局面,不受人牵制,直接从产地进货。保证了质量,扩大了销售量,大幅度增加了利润。在郭乐的指挥下,永安的大批水果,大部分都从产地直接进货,他们在海外交下了不少华侨朋友,从此打开了销售新局面。

  营业额上升了,增加了利润,能不能稳步发展,更上一层楼,是郭乐考虑的又一个问题。他汲取前辈经商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那就是信义为本。他嘱咐店员,卖货,绝不要短斤少两,做到童叟无欺,顾客多交的款或者在店内遗失的钱物一定如数返还。使整个悉尼市都知道永安店是一个讲文明、讲信义的商店。他们不仅要店员做到文明经商,而且总经理更要带头做好。

  据有关文章记述,有这样一件事,颇能说明郭氏兄弟的商业道德。

  一天,财会人员患病,郭乐代替他到银行取款。支票上写明五百澳磅,他将支票递给付款员,付款员将装好硬币的袋子丢给他说道:

  “给您五百澳磅。请将钱查好。”

  郭乐打开布袋,一查,不是五百澳磅,而是多了一倍,一千澳磅。便说道:

  “先生,你付的钱不对!”

  “什么?”柜台里付款员气哼哼说道:“不会少的,我们都清点多少遍了,请仔细再数一遍吧!”

  “先生,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不会吧。”付款员听说多了,有些不安起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先生,我绝不是开玩笑,的的确确是多了,而且是多了一倍!”

  这时候,几位银行职员走出柜台,将硬币倒在柜台上。清点的结果,确是一千澳磅,足足多了一倍。

  银行行长和不少职员都走过来,向这位中等身材,结实健壮的华侨青年,表示由衷的谢意。

  从此,这家银行的每一位职员都是一个活广告,他们向来银行联系业务的每个人都宣传:永安店是个讲信义的商店,他们的老板,是位“不贪财,多给勿取”的好人。

  由于银行职员等人的宣传,华侨和市民不仅愿意到永安店来买货,而且都愿找郭乐等托办一些事情。永安店在市民中的信誉日增。

  永安店有了信誉,华侨赚了钱,往家乡汇款,就委托他们代办;不会写信,也由他们代写。这样,永安店又增加一项业务,就是,代办汇款。后来,有些华侨就将永安店当成银行,赚了钱,存入永安店,认为这里比银行更可靠、更让人放心。

  永安店得到市民、华侨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就拓宽了业务,增加了资金,实力越发雄厚起来。一九0三年,郭乐又与悉尼永生、泰生两家水果商店联合,在斐济苏瓦埠开设生安泰公司,专为三家水果店组织货源。该公司自备小货轮,在岛上开辟每个占地三四百亩的七个大香蕉园。郭乐任该公司的总经理。这样,永安店如虎添翼,有了更加飞速的发展。

  郭乐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对于企业的飞速发展,利润的大幅度增加,并不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虚心,忙中偷闲,常到外国开的商场中去学习。英国人在悉尼开设的英地海登公司是远近闻名的大商场,郭乐去的次数最多,他从商品摆设、商品质量、售货员服务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将其优秀、合理的部分吸收进来,改进永安的经营管理。这样,就使永安店在飞速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水果业的佼佼者。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外物的侵蚀,可以经久不坏,将这一道理用于经商是再好不过了。郭乐就是运用这一道理,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就使永安店处于经久不衰的境地,这是郭乐一生中总结出来的最宝贵的经商之道。

              转资香港,挺进上海

  一九0七年的春节,永安店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店内上下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职工们尚在欢乐的情绪之中,而总经理郭乐却紧锁双眉在考虑永安店的下一步发展。

  郭乐在考察悉尼市内的各行各业中,认为百货业是发财致富的最好门路,他要开一个英地海登公司那样的大百货商店,有十多层楼房的营业面积,有上万种商品任顾客挑选,水果只能是其中的一种,这是他多年来朝思暮想的大事,等春节之后,这件事已排到他的议事日程。老三郭泉、老四郭葵在给二哥拜年时,就发现二哥有些闷闷不乐,因为正在过节,不便追问,待元宵节过后,郭泉和郭葵找到郭乐问道:

  “二哥,近来我们发现你心情有些不好,莫非有什么心事不成?”

  “我在思考一件大事,尚未得出结论。”

  “什么大事?能否和我们几位弟兄说一说?”

  “可以。”郭乐说道:“明天就召开股东会议,把我的想法陈述一下,看怎么办为好。”

  第二天,在股东大会上,郭乐介绍了他想经营大百货商店的想法,并说出了在悉尼难以完成夙愿的情况。他说,这里实行的“白澳政策”,对华侨有各种限制,白种人租借香蕉园可长达几十年,而华侨只租给三到五年。华侨的商店均征收高额的赋税,还不准携带妻子入境,一旦死亡,加收高额遗产税,使华侨毕生所得到的财富大部分归当地银行所有。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中,若想开大百货商店,肯定不会有好的发展。

  在股东会议上,大家听了郭乐的介绍,共同认为,在悉尼搞百货业,是行不通的。有人提出,把视线转到香港如何?说已有华人在那里经营百货业,只是规模不大。经过股东会议决定,派老三郭泉赴香港考察一下,如果投资环境好,就将永安的资产向香港发展。郭泉受大家的委托赴香港月余,带回的调查报告说:

  “目前,香港已成为远东贸易的重要商埠,各国的货物多经香港转往亚洲大陆,市面日渐繁荣,人口陡然增多,过客频繁,商贾云集,在这里经营大型百货业务,是比较理想的地方。”

  看到老三的报告,郭乐紧锁的双眉终于舒展开,决定在香港创办永安百货公司。合伙人除了创设了永安店的原班人马外,又加上了郭泉的几位兄弟,集资港币十六万元,作为投入香港的第一笔资金。

  一九0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永安百货公司在香港皇后大道开张营业,郭泉任经理。因郭氏家族没有经营过百货业,从进货渠道到柜台摆放直到销售业务都比较生疏,所以按照郭乐的意见,最初的永安百货公司,只有一间营业室,二十余名职工。郭泉在香港经营两年,销售额不断扩大,生意十分兴隆,为建设大型百货商场奠定了基础。这时郭乐来香港进行一番视察,认为永安百货公司在香港的前景看好,便把悉尼的水果店交给六弟郭顺掌管,一九一二年亲自率领永安的大部分人马来港,扩大百货公司的业务。首先将该公司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资金港币六十万元;接着,就将店址迁往德辅道,营业室扩大为四间,员工增至六十多人,仍由郭泉为总经理,郭乐任董事长。在郭氏兄弟等人四年的苦心经营下,到了一九一六年,积累资金一百二十万元,于是经董事会的研究,再次增加投资港币二百万元,营业室面积扩大到三十间,成为香港颇具实力的环球百货公司,经销世界各地的商品。柜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高档日用消费品,以洋货居多,国产物品只有绸缎、火腿、皮蛋等等。经营管理均是从悉尼的外国公司学来的经验。为了加强职工的职业礼貌、服务规范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在公司上层设立了德育、智育、体育三个部,这是一般公司没有的职能部门,这对教育职工,增强公司的信誉起了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

  因为永安公司信誉卓著,国内外的银行都愿给以财务上的优惠,可以透支一百到二百万元,这给永安拓展业务所需的资金周转注入了活力,从一九0七年起到一九三二年,在开业后的二十五年间,资本积累达到六百多万元,为原始资本的三十八倍多。在此期间,形成了一个香港永安财团,除了拥有环球百货业务外,尚有永安银号、永安货仓、大东酒店、永安水火保险公司等多家联号,郭氏家族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华人财团了。

  企业的不断扩大,资金的大量积累,郭氏家族等股东都非常高兴,而董事长郭乐并不乐观,在和兄弟的闲谈时,总感到中国人要矮人一等,英国佬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要使国家强盛起来,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能不能把永安财团的资金转入国内?兄弟们都同意郭乐的意见,建议将资金投入到祖国东方第一大城市上海,在那里振兴实业,为祖的强盛贡献一点力量。经过永安财团董事会研究,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建议。

  一九一五年春,郭氏财团派郭泉、郭葵到上海考察办店事宜。当时,上海自洋径浜(今延安东路)和苏州河的四川路上,已有宝和、瑞记、亲和、茂生、三井、平和、美孚等各家洋行,永安财团就在这里设立了驻沪办事处。郭氏两兄弟住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四川路上,对上海各个路段都进行了亲自考察,他们认为南京路是客流最多的黄金宝地,如果在这里建百货公司,是比较理想的。他们将此想法汇报给财团董事长郭乐,郭乐听了也很满意,便欲投资港币五十万元,在上海建永安百货商店。消息传出,澳洲、香港的华侨纷纷前来投资入股,将资金增加到港币二百万元。

  地方选定后,南京路上的地皮却归地皮大王哈同所有。哈同是犹太人,早年来到中国靠走私鸦片、放高利贷发了财,进而购买房地产,成为南京路地产第一大户。

  经过中间人的斡旋,哈同同意将地皮租给永安财团,但条件十分苛刻。除了每年租金白银五万两之外,租期三十年,期满后,土地归还哈同,地面上的一切建筑物都无条件归哈同所有。郭家两兄弟经过仔细研究,不敢做主,打电报请示二哥郭乐,郭乐回电,同意签约。

  在筹建永安公司大楼时,郭乐从香港亲赴上海筹划。在租到的地皮上,清除几间旧房后,就开始了大楼的基础建造工程。正当建筑工程忙碌时,老四郭葵操劳过度,突然患病,抢救无效,终于停止了呼吸。

  老四很有才干,在上海筹建永安公司,立下了功劳。他的去世对郭乐的打击很大,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弟弟悲痛不已。

  经过二年时间的筹备,一九一八年夏历八月初一,南京路上一座六层大厦建成,有三座圆柱拱形大门,十个透明大橱窗,四楼以下为一万平方米的营业室,五楼为帐房管理办公室,六楼为厨房、食堂。顶层有一椎形亭阁,名为“倚云阁”,整个大楼颇具英国古城堡式风貌。在建筑大楼时,郭乐强忍悲痛,承担了老四的一些工作,一面派出人员分赴英、美、日等国采办货物;一面物色公司各部门的人选,在港、沪两地征聘二百多名职员,成为公司开业的骨干力量。开业前,报上刊登出上海永安公司首届董事会名单,其中有郭乐、郭泉、杜泽文、孙智兴、李彦祥、林泽生、杨金华、欧阳民庆等,这是永安财团的首脑人物,不久皆加入了上海滩名流显贵的队伍。

  开张的那一天,永安公司大厦张灯结彩,洋号洋鼓吹吹打打,鞭炮凌空炸响,门前舞狮子耍龙灯,热闹非凡,顾客人山人海。开门大吉,营业额达一万余元。紧接着第二天、第三天,营业额直线上升……许多商品几天就售完。郭乐派出的几路采购人马,原以为备货充足,足够周转,没想到销售如此迅猛,为此,不得不加派人员去各地大量购进畅销商品。

  销售额不断增加,商品库存量就要加大,流动资金也要相应的跟上。经过认真研究核实,需要增资五十万港币方可应付局面。有人提出向银行贷款;有人说,何不增加股东资金,由他们认购,利息由股东自己得。郭乐认为这是个好办法,立即召开董事会议,大家一致赞同这个建议。众股东看到永安公司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听到号召他们认购增资的消息,都争先恐后抢购,不到三天,五十万港币就凑齐了。

  上海永安公司,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越条件下,买卖越做越红火,成为南京路上最受顾客欢迎的百货业之一,受到上海广大市民的瞩目。

  上海永安公司建成后,郭乐思考的又一重大问题是由谁来主持这个企业。早在这个公司筹建时,董事会议曾内定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四弟郭葵担当总经理,未成想他竟英年早逝,哀痛之余,总经理一职暂时由公司高级职员杨辉庭担任,但为了公司前途着想,必须尽早培养一个接班人。郭乐准备从郭氏家族的子孙后代中遴选。当时郭泉的四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只有老大郭琳爽在国内岭南大学学习经营管理,即将毕业,其余的琳褒、琳骧、琳珊都在国外学习纺织、财经及银行管理等专业。看来,最好的人选就是郭琳爽。

  郭琳爽一八九六年生于竹秀园乡村老家。儿时聪明好学,受到全家人的喜爱。长大成人后,成为身体魁梧、肩宽脸方的美男子。在中学读书时,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异,爱骑马、打球,爱唱广东戏,是一个活泼好动的青年。他从小听了父辈讲述的渡海去澳洲创基立业、历尽艰辛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很受感染,所以他也幻想到国外去闯天下。郭琳爽一开始读的是农学系,原是按着他父亲郭泉和二伯父郭乐的意见,让他专攻农业,打算让他在热带种植业方面有所造诣,将来学成后,去经营橡胶园。岂料,永安财团的经营方向已经离开了澳洲,回到港沪,转为百货业,所以二伯父劝他改学商业,他欣然同意。在岭南大学毕业后,又赴英、美、日、德等国进行考察、观摩,准备继承祖业,为郭氏财团干一番事业。

              新经理上任二把火

  郭琳爽去欧美考察商业归来,二伯父郭乐没有立即派他去上海永安公司任职,而是介绍他到香港一家小百货公司去当一名见习助理,要锻炼一下他经营管理的能力。

  郭琳爽来到这家公司后,从站柜台当售货员开始,然后将内帐房、外帐房、簿记、出纳、收货进货、外栈、庶务、广告等工作都学了一遍,对公司的进、销、调、存等每道环节都掌握得丝丝入扣。

  据有关文章记述,有一天,一位先生来柜台前买货,挑肥拣瘦,要这要那,一位女售货员态度和蔼,最终使这位先生买到了可心的商品,高兴而去。这是郭琳爽亲眼看到的事情。在向经理汇报时,提出应奖励这位售货员。可是经理说道:

  “没有必要奖励。”

  “为什么?”

  “这是一个售货员应具备的起码的学识。”

  “这怎么是学识?”

  “是的,”经理请郭琳爽坐下慢慢说道:“当前是商业竞争的时代,多数百货公司经营的商品、质量和售价大体是相同的,所竞争的是什么呢?真正的竞争就是售货员的服务态度。谁服务态度好,谁就可以卖货多,谁就可以取得竞争的胜利。这难道不是学识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郭琳爽在见习中学到的知识是广泛的,他感到做为商店的老板或售货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商品、商情等商业知识,除了对所经营的商品的品种、产地、性能、规格、特点、包装等了如指掌之外,还应学一点经济学、市场学、销售学、广告学等,将这些知识运用于销售服务当中,这样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商贸人员。

  一天,郭琳爽与经理聊天,经理向他发问道:

  “老弟,您可知道,谁是本公司真正的主人?”

  “就是经理你呀!”

  “不是。”他摇摇头说道:“我,大股东们,都不是公司真正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是顾客。我,你和公司所有的职工都是为顾客服务的。股东的资本,你、我的工资都是顾客赐与的,假如没有一个顾客来买货,你、我和股东们哪里会有钱花。所以在本公司工作的最优良的成绩就是能得到顾客的信任,使光临的顾客能够得到莫大的愉快。”

  经理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使郭琳爽对“顾客是公司真正的主人”这个常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见习期满,郭琳爽回到父亲郭泉身边。郭泉捋着胡须,看到接近而立之年的长子即将赴上海担当重任很高兴,便和儿子并排坐在一起,拉着他的手说道:

  “你要到上海去了,工作将由你二伯父来安排,我只有一句话,我是在哈同那张租约上签了字的,记住三十年为期,1946年3月,就到期了,能不能争口气,赚回这块地皮和大厦,就看你的了。”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记住了父亲的嘱咐。

  郭琳爽拜见了二伯父郭乐,郭乐见到大侄子也很高兴,大学毕业,赴国外考察归来,又去见习一年,受到经理的赞誉。尽管如此,他还是对郭琳爽做了比较慎重的安排。他说:

  “经我的推荐,董事会研究决定,让你担任上海永安公司的副总经理,原来内定的总经理是你四叔郭葵,他不幸早逝,不得不聘用为永安效力多年、经验丰富的杨辉庭顶替了他的职位。你杨叔上任后业绩突出,为永安打开了局面。你现在只做他的副手,多向他学习,不要认为自己是郭家的后代,就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如果有对杨叔不尊重的地方,或有其他闪失,我做为永安财团的董事长,恐怕也不好替你说话了。”

  “一定记住二伯父的教诲。”郭琳爽说道:“请放心,侄儿决不会为郭家先辈丢人现眼。”

  郭乐还特意拍电报给上海的杨辉庭:

  “愚侄赴沪上任,为弟之副手,应严格要求,玉不琢不成器,提携、扶植是为了公司有个好当家,尽到老一辈的责任。”

  郭琳爽上任时,永安公司已雄踞上海商界之首。营业室里,共分有:西药、热水瓶、化妆品、洋伞、毛巾、袜子、西装、糖果、新装、食品、烟草、洋酒、烧青、南货、五金、绸缎、疋头(呢绒布疋)、京苏、中西鞋、照相、首饰、音乐、钟表、瓷器、皮箱、象牙、车衣、女衣、毛衫等等三十六个销售部,并附设大东旅社、天韵楼游乐场和屋顶花园。

  当时上海有四家最大的旅馆,有东亚、远东、一品香和大东旅社。大东旅社与公司同日开业。该旅社装饰考究,设备齐全,并设有大东酒楼、舞厅、酒吧和弹子房。大东酒楼为上海著名的酒店,开业后,顾客盈门。设有中菜、西菜,每天有菜单送至旅客房间,顾客可以随意点菜,服务员把酒菜送至房间。酒楼内还开设大东茶室,每天午后,茶客如云,有穿白衣黑裙的小姐将茶点水果送到茶客桌上。茶室内宁静、舒适,可以在此看书、写稿,也可以约友聚首,清茶一杯,小坐半日,其乐无穷。大东旅社有一百四十多个房间,节假日几乎天天客满,海外华侨或上海富豪都提前来订下套房,全家老少都来这里洗个热水澡,享受一下豪华设施和热情的款待,有的还把亲友邀来同乐。
  天韵楼有电影院、剧场,这里经常演出海外有声黑白电影和京戏、曲艺等节目。楼内还设有健力打球磅、拳击磅、拎灯桩、高尔夫球场等,游客在这里可以各取所好,尽情玩耍。

  上任第一天,总经理杨辉庭领着郭琳爽查看上海永安公司各个部门。一楼,摆设的是日用百货,如胭脂、香水、香皂、牙膏之类,顾客付钱取货,十分方便;二楼为呢绒绸缎、服装鞋帽,顾客可以仔细挑选试穿试戴;三楼为珠宝首饰,环境比较清静;四楼出售成套家具和大件笨重商品,顾客可乘电梯上楼选购,由公司代为送到府上。

  郭琳爽在查看时,最为新奇的是公司内到处是镜子,顾客进入楼内似乎进入了一个奇幻的童话世界。

  据有关文章记述,查看完毕,他和总经理有这样一番对话。总经理问他:

  “琳爽,有何感想?”

  “好,令人耳目一新,杨叔经营此公司费了不少心血,值得晚辈虚心学习。”郭琳爽恳切地说:“二伯父让我多向杨叔讨教,我初来乍到,有几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今后是你、我共同执掌这个公司,有话尽管说。”

  “那晚辈就信口开河说几句,说得不对请杨叔指教。”郭琳爽慢慢说道:“我们公司是统销环球百货,采购的各国商品很多,但不知名牌货有多少?”

  “好多都是名牌。密司佛陀香水、丝带牌牙膏、卡布里药皂、老头牌剃刀、鹰牌炼乳、司坦生呢帽……对了,你觉得还缺什么名牌?”

  “晚辈认为,有了世界各地的名牌固然很好,但是,统销环球百货也包括我们中国货,如果再有我国的名特产品,一定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说得好,看来大侄子这些年大学没有白念,比我们老一辈强多了。现在看来,我们公司经营的多是外国名牌,就是缺少中国名牌,今后一定增加这一项。”接着杨辉庭又深情地说:“我已是老眼昏花;只是神智还清醒,今后就是靠你们年轻人了,你就大刀阔斧地干吧,我做你的后盾。”

  在郭琳爽的提议下,进货部派出精兵强将,赴各省挑选国内的名牌产品。一路人马去山西、河北采购上乘皮货;一路人马去金华采购火腿;一路人马去江西采购景德镇的瓷器,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和手工艺品,质量好,花色新,受到香港顾客的欢迎,有些海外华侨也乘船来港买祖国的名特产品,一时间使永安公司名声大振。

  郭琳爽上任后,不仅增加了商品品种,而且在前辈创业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

  一天,郭琳爽在营业厅察看,看见几位顾客在柜台前买笔,他们在试笔时,皆弯着腰费劲地在挑选。郭琳爽看到这一情况,灵机一动,想到,何不将柜台修得高一些,不让顾客弯腰费劲地试笔。过了不久,来到永安公司买笔的顾客就会看到,出现一个奇特的柜台,它不是一长排或曲尺形,而是一个圆形的柜台,柜台中央有一根石柱,柜台要高出一截。使顾客来买笔免去弯腰俯身之不便。这是郭琳爽上任后别出心裁设计的。这就是当时在上海滩百货业独特的金笔柜台,是任何商店都没有的。永安公司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为顾客着想,凡是方便顾客,为顾客服务的地方,都及时加以改进。永安公司除了设计了奇特的柜台之外,还专门选一批端庄秀丽的年轻女售货员,售货时不但彬彬有礼,而且能以流畅的英语对答,专门销售“康克令”金笔。这样的结果,南京路上四大公司都销售金笔,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竞争,可是销售额却总是永安排在首位。

  郭琳爽上任后,烧了销售名牌产品和改进服务态度二把火,使公司的销售额大增,显示了他的经营管理才能,为他后来大展宏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折子购货、发行礼券、代客送货……

  郭琳爽上任后,总经理杨辉庭年迈体衰,公司的一般事务皆由副手处理,所以郭琳爽可以施展他的才能,使永安公司的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永安公司开业不久,为了方便外国侨民前来购货,采用一种凭折子购货的办法,受到外国侨民的欢迎。一天,几位高层人士来到经理部,提出将折子户扩大的建议,说国内有些人很想凭折子购货。郭琳爽道:

  “这个建议很好,有人喜欢到我们永安来开户,说明是对我们的信任,开户多,营业额就大,这样的顺水人情,我们为什么不做?”

  “可也不能太滥,弄不好,货款要收不回来的。”有人劝说道。

  “不怕,不怕”,郭琳爽笑道:“俗话说得好,水涨船高,折子户越多,先别管营业额多少,起码永安的身价不也就升高了吗?”

  于是,郭琳爽提出扩大折子户的议案,上报杨辉庭,得到总经理和股东会议的批准。由此,永安公司折子户从几百个一下子增加到四千多个。外折户(外国侨民)一个月一结帐;中折户(中国人)则按传统习惯,每年分端午、中秋、春节三次结算。到一九三五年,折子户一年中所买的商品占公司整个营业额的五分之一。

  郭琳爽任副总经理之后,在揣摸顾客的心理,研究一年之中的销售规律时发现,除了逢年过节顾客要送礼之外,就是圣诞节前肯大把花钱,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份礼品,这时的永安公司忙上加忙。玩具部、饮食部的营业额几乎相当于全年的数字。可是有些富豪大户,他们并不到公司来挑选商品,而是送来一份帐单,上面写明送几份礼,送什么人,住址,每份多少钱。通常都是几十份,几百份。至于每份礼送什么东西,他们概不过问,全由公司代为选配,配好后由公司专派礼车一一代送。永安公司开展这一业务后,一时间大受欢迎。每年这项营业额也占整个营业额很大比重。但是经过几年的代送,受礼者反映,送去的东西有时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郭琳爽听到这个意见后,认为值得考虑。他和银业部和送货间几位主管商讨,提出发行礼券的办法,就是送礼者,规定钱数,由永安公司代送礼券,受礼者持礼券到公司挑选适用、等价的商品。为了适合上海人图吉利的习俗,郭琳爽又在“永安”这个店名上大做文章。因为“永安”这个词,是永保平安的意思,这是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就向庶务部发出指令。礼券必须印得十分精美。经过反复修改,新版礼券印成了,为大红烫金字,字体丰腴,上有龙凤呈祥图案,堪称一幅精湛的艺术品。人见人爱,爱不释手。这样一来,礼券发行扶摇直上。很多持有礼券者并不立即前来换货,而是放在家中,在适当时机方来换取急需的商品。公司由此得到一笔不付利息的资金。据一九三三年统计,到年底未换取货物的礼券金额达到大洋三十余万元。南京路上四大公司都发放礼券,但礼券发行量最大者始终是永安。当时有不少商界人士探其奥秘,众说纷纭,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买礼券要“永安”的,买水果要“永安”的,特别是给亲友或探望病人,宁可绕个大圈子,也要到永安公司去买水果或点心,因为包装篓头或果匣上有一张大红包装纸,上有“永安”两个大字,亲友或病人见了都会十分高兴。有不少人羡慕永安公司,说他们多亏有了“永安”这个吉利的名,认为是发财致富的主要原因。郭琳爽不同意这个看法,他曾说:

  “店名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永安公司办得好,在于备货足、品种多、花色齐、式样新、质量上乘、信誉卓著,还有售货员训练有素,服务周到,有问必答,这些,恐怕是永安公司营业额稳居全市首位,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永安公司备货充足,商品质量上乘,服务态度好,在上海市可算数一数二,但他们并未就此停步不前。郭琳爽曾经征求来永安购货的常客,问他们对永安还有什么意见。有的说,有个别特胖的人买衣服困难,特大的脚买不到鞋。郭琳爽责令,柜台为这些特体顾客定做服装和鞋。还有一些顾客来公司买蛋糕、月饼等糕点或皮箱、家具等商品,现成的不满意,就由顾客提出样式,可以定做,一律满足他们的要求。有的新娘要穿绣花礼服,可以拿来式样,到苏州刺绣工厂定做。有的服装、皮鞋、家具等不可心,重做一次不行,可以做四、五次,直至满意为止。一家鼎鼎大名的大公司,服务态度如此之好,如此周全,实属少见。

  在新经理的建议下,公司还增加了代客送货、电话购货等业务。有些老顾客眷恋故里,步入花甲之年,返回原籍之后,想起在上海吃惯用惯的东西,便想起永安公司,给它写一封信,希望能得到这些东西。永安公司凡是接到这样的信函,一律满足他们的要求,将他们所需要的物品统统寄去,并附函说明,以后需要什么东西尽管来信,定当配齐,妥为寄上。老年人最感激的是人间的一片真情,永安公司代客送货的业务不胫而走,以后托购函件越来越多,沈阳、安东、潼关、西安、成都、福州,都有上海永安公司寄去的邮包。后来,公司成立了邮售业务部,使这项受人欢迎的业务,逐步得到了扩大。

  永安公司在逐步发展中,注重产品质量,增加各种业务,改进服务态度等,是其经营工作的重点,但是更重要的工作是人才管理,这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司对那些经验丰富、精通业务、手上有一批回头客的售货员或工作人员十分器重,不但年年增加他们的薪俸,提升他们担负重要的工作,还赠给他们一定数量的“股份”,享受“股东”待遇,使他们可以忠心耿耿地为公司效力。所以,永安公司的售货员,轻易不进行调动,工作岗位比较稳定,这样可以使他们安心钻研业务,掌握商品性能,了解顾客的心理,销售更多的商品。

  当时上海有些商店对售货员不放心,深怕他(她)们在一个地方呆长了,业务熟悉,积有经验,耽心被别人抢走,因此,就采取“流动”政策,经常调来调去,使之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样一来,人心浮动,相互猜忌,不知何时售货员就被别人抢走。

  永安公司对所有的售货员都采取稳定政策,凡是有能力肯干的售货员都长期固定在一定的岗位上,有的提升为班、部长,有的发给A、B、C不同等级的奖金。这样一来,不愁他不努力为公司卖力气。伙食部有一位售货员有不少水手朋友,经常把海员需要的罐头食品、时鲜水果送到船上。郭琳爽发现后,及时提升他为伙食部长,并责成有关部门帮助他解决送货的困难,从而使这位售货员成为公司的管理人才,踏踏实实为公司努力工作。

  公司各项事业都在兴旺发达,如何树立总经理的威信,使其发挥火车头的作用,也是永安财团经常考虑的一个重大事项。在这一方面,董事长郭乐想得十分周密。

  据有关材料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颇能说明郭乐培养郭琳爽的一片苦心,亦可看出郭乐作为一个商人的精明。

  每当新年来临之际,郭乐都要从香港到沪视察一番,给新上任的郭琳爽以鼓励和支持。一九三0年的腊月,残冬岁暮,上海市大街小巷,行人匆匆,旌幡招展。店铺营业正在火红的时候,香港发来电报,董事长郭乐要来上海永安公司视察。郭琳爽乘福特牌小汽车,到轮船码头迎接。船到港口,郭琳爽认出了站在轮船甲板上的二伯父,虽然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

  将二伯父让进汽车,司机刚要开动。郭乐问道:

  “车往那里开?”

  “送董事长回公馆休息呀!”

  “不,先开到公司去。”

  “二伯父,乘船一路颠簸,先歇息一下,改天再去公司吧!”

  “不,多日没看到公司了,想得慌。”

  于是,汽车很快开到永安公司大门前。只见商场里五彩缤纷,彩旗飘扬,顾客摩肩接踵,人群如潮。售货员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有人还是认出是永安财团的董事长来了。郭乐一边参观卖货情况,一边向郭琳爽询问货源是否充足?商品质量如何?突然又问道:

  “今年员工的花红什么时候发?”

  “已经发过了。”郭琳爽回答。

  “什么?”郭乐有些惊讶地问道:“发了多少?”

  “二角半。”郭琳爽有些不自然地回答说。

  “发花红应当报董事会呀,我怎么不知道,况且今年花红至多能发一角半,再说也没到发花红的日子嘛,为什么提前……”

  郭乐严厉地质问,使附近的顾客惊呆了,售货员也感到莫名其妙。郭琳爽脸上也挂不住了,他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的场面,也没见过二伯父用这样严厉的语气,在大庭广众之下和他谈话。

  郭琳爽想,二伯父今天怎么这样糊涂,今年员工发多少花红,什么时候发,已经向他请示过了,是经他同意后,再通过帐房发放的,如今却冒出来发得多又发得早的问题,郭琳爽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晚间,家宴席上,郭乐悄悄对郭琳爽说道:

  “琳爽,请不必生气,今天的事,二伯父全是为了你。”

  “为了我?”郭琳爽狐疑不解,反问道。

  “是呀!”郭乐笑道:“你不是喜欢唱戏吗,今天,我唱的是白脸,你唱的是红脸,怎么样,一出戏还不错吧。为什么要唱这台戏呢?今后你要在这里当家,公司上下都会念你的好,我嘛,就让他们骂去吧,反正我已经老了,过几年就退休了。”

  宴席后,二伯父回到公馆休息,郭琳爽见他背已驼了,头发花白,脸上皱纹越来越多。看到老一辈煞费苦心地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为了将企业交给年轻人掌管好,不惜被员工误解。想到这一些,郭琳爽心潮起伏,不禁暗自流下了泪珠。

              抵制日货,支援前线

  一九三一年,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向我国蔓延,大量国外商品向亚洲大陆倾销,上海民族工商业受到冲击。缫丝业由一百零七家缩减为七十家,到第二年减为四十六家,第三年只剩十家了。永安公司所属的百货公司、永安纱厂、永安木工厂都受到了冲击。

  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就是在华夏大地上发生的。地处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亲眼目睹在罪恶的枪口下,几十个人倒下来,鲜红的血,流成了河。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兵分三路,偷袭我军阵地,一路由江湾路穿越天通庵车站,沿同济路向南包抄北火车站;一路在日本高等小学集结后,沿秦关路、横浜路偷袭闸北;一路由虬江路向西直扑上海火车站。我军将士也分三路抵抗,历时数十天,炮火连天,尸横遍野,上海一些地区的房屋,几乎化为灰烬。在日寇的野蛮侵略中,永安公司在虹口、闸北的产业和房屋悉遭炮火摧毁,永安纱厂和永安木工厂也遭受严重损失。

  在祖国大地上,抗日救亡的号角吹响了,风起云涌的“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反帝爱国浪潮遍及十里洋场每个角落。永安公司的商场里播放抗日歌曲,职工上下胸中都燃起一团火。郭琳爽立即决定在商场内扩大国货的销售比重,用国货代替东洋货。货架上出现了盛锡福的平顶草帽、上海的线毯、龙虎牌人丹、三星牌蚊香、雄鸡牌毛巾等国货,换下了大批日本货。顾客们无不拍手称快。素以经销外国货著称的永安公司,大批出售国货,在上海影响很大,带动了许多商店纷纷抵制日货,一下子使永安商店站到了抗日救亡队伍的前列。

  郭琳爽在抵制日货中,与商品部部长们研究,要使国货站住脚,必须帮助工厂提高生产技术,改进产品质量。于是他们曾经帮助上海裕华化学工业公司,对产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推出新产品润肤香皂,达到了美货棕榄香皂的质量水平。对于有资金困难的工厂,就给予财力上的支援,使之增强活力,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如双妹牌花露水、龙门牌袜子、鹅牌汗衫等等,都是经永安公司扶植、推销出的名牌商品,逐渐取代了洋货的地位。在抗日烽火中,永安公司经销的国货大幅度增长,到一九三四年国货占进货额百分之三十六点五,一九三五年上升为百分之四十五点一,一九三六年再升为百分之六十五。

  为了大量销售国货,郭琳爽酝酿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就是在位于南京路浙江路口的交通要道上修建永安新厦,里面辟出一个楼面,开设国货商场。这块交通要道,原是上海有名的楼外楼,曾是轰动一时的游乐场,为黄楚九、经润三经营,后来他们经营的志趣转移,将此地皮给了永安公司,便建起了十九层摩天大楼——永安新厦。永安新厦四楼凌空架起两座封闭式天桥,与西边永安公司相连,东西两处人员可从空中走廊来往。

  大厦落成后,国货商场预定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开张,有一千余家厂商前来推销,商场将各类新、特、名、优商品订了几百种,价值数十万元。就在商场即将开业之际,有一个小泥工使用喷水枪干活,不慎将窗户内的羊毛绒线点着了,顷刻间发生了一场大火,商场里的职工吓得四处逃散。这时,使用喷火枪的泥工拎起身旁两个盛装水泥桨的木桶,砸破玻璃,连泥带水泼向大火。有的职工也跟着他浇泥水,将一场大火扑灭了。

  包工头揪住小泥工,让他包赔损失,郭琳爽说道:

  “不用他包赔损失,放了他,还要赏他一百大洋。”

  闯了祸还有赏?包工头百思不得其解。郭琳爽回答道:

  “不为别的,就是赏他个临危不逃,急中生智,两桶水泥浆救了这么大的商场。从今往后,不论是谁,凡能于工作中化险为夷,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解危排难,我都重重有奖。”

  在场的员工听到了,都暗自钦佩永安公司总经理的英明和大度。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突然爆发。八月十三日,日寇向上海大举进犯。敌机竟在举世闻名的南京路上丢下了重磅炸弹。永安公司新建大厦门窗玻璃全被震碎,从底层到四层各商品部的设备和商品几乎全成瓦砾。当场死伤店员、顾客和过路行人近千人。其中永安员工被炸死十五人,受伤者数以百计。公司本部和永安新厦财产遭受损失达法币四十万元。

  郭琳爽来到被炸的现场,看到墙壁被穿个大窟窿,货架倒塌,五颜六色的商品横七竖八被埋入尘土,尖角、锋利的玻璃碎片到处都是,不少人倒卧在血泊中呻吟、哭泣……这一切使郭琳爽义愤填膺,他率领永安公司的职工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洪流。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等企业以南京路商界联合会名义,组成了战时服务团,永安公司派出大批职工携带慰劳品,慰问前线将士,救护伤兵,救济难民,并奔赴市内各地开展救亡宣传活动。

  永安公司被炸当天,郭琳爽派代表到医院慰问受伤职工,使他们能安心养伤,早日康复,所有医疗、住院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对死于炮火中的职工,派专人妥善料理后事,安慰家属,发给抚恤金。在公司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向战时服务团送交了捐款和大批食品、日用品。为了支援前线,从永安公司的四辆运货车中拨出两辆,专供向战地运输物资之用。

  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遭受日寇的铁蹄践踏,不少人四处逃难,背井离乡,有的乡亲跑到上海来找永安公司;还有,广东旅沪同乡会救济难民委员会上门来求助,郭琳爽毫不犹疑,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渡过困难。公司立即成立粤属各同乡会旅沪难民捐款处。将各处捐款搜集起来,转送给各处难民,永安公司还将大批日用品、食品赠送给难民们。

  永安公司的员工上上下下日夜为抗日救亡奔忙。他们不仅捐出大批物资,而且全体员工积极学唱抗日歌曲,到处张贴标语,上街宣传讲演,为抗日战争的展开做出了贡献。

  郭琳爽原定创办国货商场的宏伟计划,已筹备多日,即将大功告成时,因永安新厦被炸,战火突起,时势骤变,而不少大中型名牌工厂也遭毁损,结果,美好的愿望终未实现。

             注册美国,引来日本军管

  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不敌日寇的炮火和连番进攻,不得不向西撤退,上海终于沦陷了。

  日本侵略军开进虹口、闸北、南市等区,而属于英、美、法势力范围的“租界”地区,尚未被占领。恰好南京路在“租界”里,还算太平,永安公司得天独厚,没有遭受日寇的躁躏,然而,商场却被炸得乱七八糟,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员工惶惶不安。已升任总经理的郭琳爽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有些老员工说道:

  “郭总,我们的永安公司曾经在香港向英国政府办了注册手续,如今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何不请他们出来向日本军方交涉,赔偿财产损失?”

  还有一位员工说道:

  “我们每年都向英国女皇缴税,应当属于英国企业,现在无端遭难,英国政府应该保护我们。”

  “对呀!”郭琳爽这几天都忙懵了,”咱们公司门前不是挂着英文的英商铜牌子吗?英国政府理应保护英商的合法权益。”

  于是郭琳爽派高级职员做代表去上海英国领事馆,求见英国领事,一希望得到英国的保护。可是去了多次也未见到领事先生。开头有一个三等秘书出来接见,问问原因,寒暄几句,后来再去,只有差役接待,说领事先生身体欠佳或是公务繁忙,不能接见,请回去吧。

  高级代表向郭琳爽汇报多次求见英国领事的情况,郭琳爽听了,不知英国领事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们?正要派人前去打探,香港总督衙门给永安公司发来一份公函,上面只有寥寥几行英文字母,翻译成汉字为:“撤销注册”。

  郭琳爽读了,气得说不出话来。为什么撤销?难道这么多年一笔笔巨额税款都白交了?如果要撤销,总应该有个理由吧?郭琳爽为了弄明白撤销的原因,派人费了许多周折,找到领事馆的一位翻译,翻译从“内线”透露出两条理由:一、永安公司系中国人创办,其董事、经理以及股东全是中国人,不符合英商注册规定。二、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时,公司曾有人参加抗英罢市活动,对英国有敌对行为。

  公司大多数员工听说了这件事,明白了英国人“撤销注册”的两条理由,完全是骗人的鬼话。永安公司是中国人开的,一九一七年在香港注册时早就知道,为什么今天才提出来?一九二五年的“五卅”事件,已过去十二年,十二年前的旧事为什么今天才提出来?当时为什么不撤销注册,况且,永安公司虽在香港注了册,大多数员工并没有加入英国籍,中国人难道连爱国的自由也没有了吗?

  其实,真正的理由,不言自明,那就是大英帝国畏惧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为一个中国的企业犯不上去惹怒他们。为了省去麻烦,正好乘机一脚踢开这个累赘。

  当时的上海一带皆落入日寇的魔掌,到处是膏药旗,到处是牵着狼狗的日本鬼子,“租界”成了孤岛。因为有美、英、法等国的保护伞,大批的豪门大户、老财巨贾、地主缙绅纷纷挟资携眷,船载车装,逃来上海“租界”,一时间,孤岛人口激增。一九三八年,人口由战前的三百万骤增至五百万;工厂多达四千七百家,超过战前两倍以上。这样一来,“租界”里顿时繁荣起来,茶楼酒馆、旅社舞厅,处处爆满,灯红酒绿,笙歌彻夜。一些工厂、商店的生意也兴盛起来。

  由于炮火连天,战事频繁,永安公司从国外进货的渠道已不那么畅通,只能由香港把世界各地的百货运来上海。有些洋货比平时销售额增加不少,利润率直线上升。

  虽然处于战乱时期,郭琳爽尚未忘却扶植民族工商业、提倡国货的宏愿,有的迁进“租界”的工厂,缺少设备和资金,郭琳爽仍然给予大力帮助,还有些亭子间的工厂,设备简陋,但技术尚比较先进,能生产出一些比较好的商品。郭琳爽责成进货部长,去考察一下这些商品的质量情况,如果质量上没问题,可以进他们的货。进货部长经过认真考察,发现一批小厂的产品质量很好,甚至可以代替一些洋货。如,健美袜厂生产的丝夹纱和真丝长统丝袜,质量上乘,完全可以代替洋货凯旋牌舞袜;恒泰装横用品厂生产的各色窗帘布,质优价廉,超过洋货;中兴化妆品厂生产的发蜡、冷霜、香水、唇膏、胭脂等全套化妆品,可以代替洋货,进入优质行列。还有羊毛衫、棉毛衫、保暖壶、钢精锅、电吹风、绒兽玩具、各式台灯、吊灯、落地灯等等,一大批商品,质量都很好,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和信任。

  孤岛经济的畸形繁荣,也给永安公司带来了好处,营业额大幅度上升。一九三八年为百分之百,一九三九年上升为百分之一百七十四,一九四0年则为百分之三百三十五,一九四一年更达到百分之六百六。也就是说,永安公司的营业额一九四一年比一九三八年增长了五倍半,利润上升了十二倍。

  上海“租界”的生意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意也是实在难做。“租界”里汉奸、特务、地痞、流氓,到处横行霸道,永安公司也深受其害。据有关文章记载,有这样一件事,足可说明当时社会敲诈勒索之风刮到什么程度。

  一天,公司来了位穿着打扮入时的中年顾客,走到柜台前说道:

  “给我来十瓶三星白兰地。”

  公司内高级洋酒存货不多,售货员对一下子要买十瓶洋酒的顾客回答道:

  “先生,目前处于非常时期,存货不多,公司规定,每位只限买二瓶。”

  “好呀!”只见他两眼一瞪,说道:“对我也一样吗?”

  “先生。”售货员并未生气,仍和气地说:“这要请你谅解。”

  “好!不卖,你等着!”顾客气哼哼地转身扬长而去。

  片刻,三辆大卡车满载了人,开到永安公司门前,从车上跳下二百多人,有歪戴帽的,叼烟卷的,唱小曲的,一齐拥到柜台前,要买香烟,售货员紧急报告总经理室,总经理派出接待部人员出来迎接。好说歹说,白送了一些香烟和洋酒,这些人才乐呵呵上了卡车飞驰而去。

  这一次的敲诈只是一个开头,接着穿着日本军服的汉奸,戴着墨镜的特务,接连不断地到永安公司来,不是缺少路费,就是没有钱喝酒。接待部只好拿出钱来奉送,以求消灾免祸。郭琳爽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焦急,原来的靠山英国佬没有了,而下一步又该朝哪里走呢?当前时局变幻莫测,租界环境危机四伏,应当为上海永安公司今后的命运好好想一想了。郭琳爽找到他的堂弟郭棣活,和他商议一番。
  郭棣活是郭氏兄弟中老四郭葵之子,岭南大学毕业后,郭乐把他送到美国麻省纽毕弗学院留学,专攻纺织工程,第一学年,考试全班第一,获得学院奖给的一枚金质奖章。一九二七年在学院毕业,考试又名列全院第一,荣获美国棉纺同业组织授予的一块奖牌。回国后,到上海永安纺织公司担任工程师,随后升任副经理、副总经理,郭乐把上海永安纺织工业的重担交给了他。郭琳爽和郭棣活,同在上海,经常见面,有什么大事总要商议之后再行定夺。

  郭琳爽将永安公司在上海的处境谈了一遍,向郭棣活问道:

  “英国撤消注册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寻求一个新的保护国?”

  “按道理应该尽快寻求,不然的话,在‘租界’里,一天也得不到安宁。”郭棣活回答。

  “从当前时局来看,哪一国比较合适?”郭琳爽问道。

  “当然是美国了。”郭棣活答道。

  “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郭琳爽说道:“从各方面的消息资料来看,当今世界也只有美国还保存雄厚的实力,足以与小日本抗衡,日本鬼子对很多国家都气焰万丈,不可一世,对美国还不敢为所欲为,不得不有所顾忌。”

  “说得对,凭我的感觉,今后要惩罚小日本,非得美国出商不可。”郭棣活说道。

  “那么,我们的公司能不能取得美国的注册?”郭琳爽问道。

  “可以呀!应当是一个上策。”

  “有什么门路没有?”

  “上海的慎昌洋行,老板是美国人,洋行曾经在美国注册,我和其老板吉利兰在美国读书时就相识。”

  “那好,就委托你和慎昌联系一下,能否代办,取得美国注册的手续?”

  郭琳爽请示了香港总部,总部复电说,“可以相机进行。”经过郭棣活的斡旋,慎昌洋行总经理吉利兰倒很热情,同意帮忙,向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报告。可是报告递上去之后,迟迟不见回音。经过再三催促,领事馆回答说:

  “按照美国商业法规定,华商向美国注册,其总裁、司库都必须是美国人,董事亦须半数以上是美国人,有了上述条件方可办理注册手续。”

  这样苛刻的条件,几乎等于把公司白送给美国人,令郭琳爽大吃一惊,但是眼看“租界”的形势危如累卵,找一个靠山,保住永安的大部分财产是燃眉之急,没有别的办法,几位高层人士磋商一下,认为只有取得美国的注册是一条路了,条件太苛刻,派代表和他们商谈一下吧。

  经过反复磋商,由吉利兰出任上海永安公司总裁,郭乐任副总裁,一位美籍华人樊克令也任副总裁列郭乐之后。郭琳爽仍任总经理,财务正副司库由美籍华人李业棠、刘生初担任。吉利兰和樊克今成为永安公司的大股东(到一九四三年吉利兰拥有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五股;樊克令拥有二万六千八百股)。各种手续办妥后,美国商业部才正式核准上海永安公司为美商注册企业。

  永安公司付出巨大的代价,似乎是取得了一个巨大的保护伞,没有想到却由此种下祸根。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成功,就此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同一天,日军的大炮对准了停泊在上海港的美国军舰。片刻之间,打着太阳旗的皇军就占领了“租界”,由于永安公司换上“美国注册”的牌子,被日本军方判为“敌产”。

  吉利兰、樊克令悄悄地溜走了,代之而来的是日本军阀的军管,派会计监督官松山来到永安公司,宣布:立即清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限一周内将公司的全部动产、不动产送交军管会。由此,郭琳爽总经理的权力已被剥夺,他想支取一元钱或下一个指示,必须报会计监督官松山批准。

  紧接着,公司的业务也被“军管”起来。进货、销售、定价等等必须首先经过监督官批准。货仓的存货需要出库也必须经过监督官的同意。这家全国规模最大的百货公司,遭受到难以想象的屈辱和熬煎,它的命运掌握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手里,松山成为永安公司的太上皇。

  一九四二年年初,一个汉奸在南京路遇刺,大队的日军将南京路封锁,永安公司自然在内,日本兵拥进公司搜查,结果自然什么也没查出来,几千匹布、几千箱肥皂却被“查”得不翼而飞。过了数日,春节将到,南京路上又发现一颗定时炸弹,敌伪军警将永安公司一带封锁,郭琳爽及其夫人被软禁在永安新厦十五层楼里,不许出门一步,行动受到监视。永安公司被封锁二十四天,经济损失且不说,郭琳爽也过了一段“囚徒”生活。郭琳爽为了求得保护伞,没想到引来的却是日本军管。整个沦陷时期,永安公司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买下土地产权,国货商场却难以开张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全中国浸沉在欢乐之中,上海变成了狂欢的海洋,当了八年奴隶的上海市民终于扬眉吐气,人们跑到大街上,跳呀、舞呀、唱呀,笑得合不拢嘴。

  从雾都重庆派出的接收大员,纷纷来到上海,从敌伪手里接过工厂、企业,码头、仓库,挂上新的牌子,很多大企业均被官僚资本集团所垄断。一些接收大员,过上了“五子登科”(指抢金子、占房子、要车子、嫖婊子、上馆子)、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些人,过去发“国难财”,今天又发“胜利”财。一些寓公、豪绅又恢复了往日歌台舞榭、一掷千金的生活。

  胜利的欢乐也来到了永安公司,太上皇松山滚蛋了,郭氏财团恢复了公司的主权,郭琳爽又施展起他的管理才能。抗战一胜利,永安公司的生意就好起来,销售额十月份比八月份上升十倍多。日本“军管”时期,职工们藏起了一批高档商品,胜利后拿出来被一抢而空。于是永安公司又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发电报,将一批批洋货源源不断地运回来。到一九四六年十二月,销售额比一九四五年增长近二十倍。永安公司的兴旺,使郭琳爽乐不可支,召开股东大会,提出新的建议,要加大资本额。股东们积极性都很高,一致同意,将公司的资本额由原来的法币一亿元增加到十亿元。郭琳爽抖擞精神,运筹帷幄,使永安公司的营业额不仅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又大大地发展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消息,上海地皮大王乔治·哈同,要收回这份产业,因为三十年租期已到。

  乔治·哈同是地皮大王犹太人老哈同的养子。老哈同已于一九三一年去世,大部分遗产落入他的养子乔治·哈同手里。这个乔治·哈同十八九岁就挥金如土,狂饮滥赌,狎妓宿娼,手里没钱花了,就瞒着老哈同到处借钱,然后由老哈同还债。老哈同和他的妻子去世后,乔治·哈同分得了土地百分之五十、房产百分之四十八的遗产。而永安公司租赁三十年的契约恰好在他的手里。

  永安公司请了上海有名的李律师办理这宗旧案。他找到小哈同,询问永安公司租期满三十年后如何收回的想法,能否续订租约?肯不肯卖?几经交涉,李律师回来说;

  “一次卖掉,他倒没封口,只是要美金,一开口就是一百五十万。”

  美金一百五十万,真是个不小的数字。很多人都知道永安公司这块地皮,面积只有八亩五分一厘八毫,1900年老哈同买进时,只花了一万八千英磅。三十年前,永安公司已经付给哈同租金白银一百五十万两,而今又要美金一百五十万元,真是蛮不讲理。

  “不就是一百五十万美金吗?”郭琳爽坚决地说道:“给他,买下产权!”

  郭琳爽不会忘记,他从香港来上海临行前夕,父亲拉着他的手所说的话:

  “孩子,你去上海挑的担子不轻呀!那块地皮的租期三十年,是我在文书上面签了字的,这三十年你一定要管好上海的永安公司,如果管不好,三十年后,连大楼带地皮都是人家的了!”

  郭琳爽默默自言自语道:

  “爸爸,您老的嘱咐,我一刻也不敢忘记,今天,我一定要把它买下来,让这块土地改名换姓,再也不属于哈同的了!”

  在郭琳爽亲自主持下,经过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李律师竭尽全力斡旋,最终以一百一十二万五千美金成交。郭琳爽在他的一批助手,还有李律师的陪同下,驱车赴上海哈同洋行,在购买永安商场大楼及土地产权的文书上签了字。

  在签字仪式的酒宴上,郭琳爽举起酒杯,向乔治·哈同祝酒,道:

  “我们永安跟哈同家族宾主三十年,到今天算是功德圆满啦!干杯!”

  郭琳爽连干三杯,兴奋异常,他虽然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再加上借贷,但终于买下产权,实现了老一辈的夙愿。接着就是实施他重振永安的宏伟计划了。

  他不仅决心要办好上海的永安公司,而且派出人员到南京、武汉去考察,摸一摸那里的情况,能否将永安公司扩充到内地去。他还有一个夙愿,就是辟建国货商场,这是战前早已计划好的事,被一声炮响,将计划化做泡影,至今该是好梦重圆了。

  他亲自带领几个助手,设计装修的图纸,拟定进货计划。提出文具、箱包、教育、运动以及有关文化方面的商品,营业室要布置得富丽堂皇,进货范围要扩大。他说,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提高国货的质量,宣传使用国货,让国货在世界上为国争光,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只要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国货商场办起来。

  在郭琳爽实施他的宏伟计划的同时,已经搁置了八年多的唱戏爱好,又拣起来了。这时的郭琳爽精神信心倍增,满面红光,眉宇间充满了自信。他早在中学读书时就喜欢唱广东戏,进入岭南大学农学系,他是校剧团的支柱,曾经演出过很多戏,如《荆轲刺秦王》、《山东响马》、《武松打虎》等等,他演戏极其认真,唱、做、念、打,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绝不马虎半点。他还喜欢演英雄人物,如荆轲、武松等等,进入角色极其逼真,有真情实感,演武松哭哥哥武大郎,悲悲戚戚,情不自禁流下行行泪水,就和真事一模一样。“永安乐社”是专门唱广东戏的粤剧班子,是郭琳爽任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期间主持成立的。购买戏装、道具、布景多达几十箱。排戏时后台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供奉祖师爷,三跪九叩首,其排场比梨园剧团有过之而无不及。“永安乐社”每排一个剧目,常常要三个月以上,排成后,也和正式剧团一样公开演出。凡是有郭琳爽主演的剧目,票价有时比梅兰芳的戏还要高,观众多是不召自来,争先恐后购票,一睹永安公司老板的风采。郭琳爽来到“乐社”,和演职员们打成一片,有时说说笑话,“演戏场中无大小”,这也是他与职工们亲密无间,共同办好公司的有力保证。自从光复以来,营业额不断上升,买下永安公司地皮产权,筹备国货商场,喜事不断来临之际,有人建议总经理应当排一出戏,郭琳爽欣然应允,道:

  “好,你们推选一个好剧目,等到国货商场开业时演出。”

  “《穆桂英挂帅》如何?”

  “谁演穆桂英呀?”

  “总经理夫人哪!”

  “那我就演杨宗保好啦,明天就开始排练!”

  《穆桂英挂帅》正在紧张地排练,国货商场即将开业之际,一阵新的风暴席卷整个上海,使永安公司又面临危机之中。

  抗战胜利后,永安公司的兴旺发达只不过才一年多时间,到了一九四七年,大量美国商品像潮水般涌向上海。吃的有军用食品罐头、奶粉、奶酪、花生、巧克力、听装牛肉、洋酒、调味品,还有口香糖和香烟;穿的有各种军装,各种内衣、大衣、雨衣、帽子、鞋袜、手套、领带;其他物品有军毯、睡袋、蚊帐、手表、牙刷、牙膏、剃须刀、梳子、镜子、指甲钳、打火机、玻璃裤带、玻璃丝袜、大阳眼镜、钢笔、墨水、信纸、信封、药品、化妆品、草纸……到处都是美国货,真个成了“无货不美,有美皆备”的天下。美国货的价格有的只及同类国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美国货如此泛滥地倾销,对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是个沉重的打击。永安公司经营的商品营业额大幅度下降,上海很多工厂纷纷倒闭,物价急剧上涨。在这样的形势下,国货商场难以开张营业,“永安乐社”排的《穆桂英挂帅》也不能及时演出。

  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市场,百货业的职工们十分气愤,他们互相串连,研究抵制美货的方法,有人提议,应当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共同抵制美货。大家同意这个建议。一九四七年二月九日,在南京路山东路口的劝工大楼,“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委员会”召开正式成立大会。

  这一天,永安公司的许多职工都赶去了。上午九点,会场里坐满了人,大家高唱:“赶不走那美军心不甘”的歌曲。郭沫若、邓初民先生登台演讲。这时,一批混在会场的特务大打出手,拿出铁尺、榔头奔向主席团,大批员工挺身而出,拉紧手,保护主席团人员撤退。在与特务的搏斗中,永安公司一个青年店员梁仁达被特务活活的打死。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二九”上海劝工大楼“爱用国货惨案”。

  梁仁达壮烈牺牲,使上海工商业广大职工义愤填膺,惨案后援会迅速成立,规模更大的爱用国货运动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永安公司饭厅里设立了烈士的灵堂,挂起白布,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吊唁。郭琳爽知道梁仁达新婚不久,妻子怀孕在身,他对参予烈士祭悼活动的工作人员说:

  “要使每个上海人都知道梁仁达烈士是提倡用国货被打死的,对他的妻子要照顾好,安排好她的生活,公司对一切悼念祭奠活动,都要尽力搞好。”

  很多员工亲赴梁仁达家,向他年轻的妻子捐款捐物,向其父母失去儿子表示同情和关怀。

  梁仁达之死,对永安公司职工的教育太深刻了;他们曾经尝过英国佬的苦头,在“租界”成为上海的孤岛时,英国一脚踢开了永安公司,取消了注册;当上海沦陷后,他们几乎丧失了永安公司的主权,很想依赖美国这个大靠山,得到美商注册,可是过了不久,又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过了八年亡国奴的生活;原以为就此可能是天下太平了,殊不知美货充斥上海市场,逼得中国的工商企业纷纷倒闭。他们深深感到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没有自己强盛的工商业,总是要吃亏的,难免要遭受别人的奴役,过着屈辱的日子。当然,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郭琳爽的国货商场也难以开张营业。

               内战来临之际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可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以翻身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把蒋介石的八百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南京政府处于鸟兽散的境地。

  到了一九四八年八月,国民党反动政府遭到了严重经济危机,不得不宣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强迫收兑黄金、美钞、银元,限制物价,冻结工资。稍有头脑的人都明白,这是国民党反动派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了。

  物价越限,抢购风日盛。到十月中旬,永安公司每天只营业六个小时,人如潮水般涌进大门,不问价钱多少,大量购买食品、日用百货。营业额比平时增加十二倍。郭琳爽写给香港总管理处的汇报中写道:

  “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酒楼饭店人满为患,但均无货供应,多呈半停顿状态,升斗小民,欲哭无泪。本公司早为一般人抢购之对象,每日人山人海,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因是存底日浅,难于补进,商人至此,诚难乎其难矣。”

  不到三个月,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彻底失败,电台广播了经济督导员蒋经国的“告上海父老兄弟姐妹书”,宣告对于挽救经济危机已“无能为力”,只得“解冻物价,另筹良策”。广播一结束,物价飞涨,市场动荡,人心惶惶。在这道“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后的三个月中,永安公司损失流动资金百分之八十,价值相当于四万两黄金。损失如此惨重,永安公司几乎难以开门营业了。

  一九四九年,淮海战役结束,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彻底被打垮,解放大军就要横渡长江。郭琳爽对国民党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但对共产党也是十分担心。若是共产党掌权,对我这个大资本家会是怎么样呢?

  在此时刻,郭琳爽很希望能听到二伯父、父亲的教诲。恰好在大洋彼岸美国的二伯父曾来信,只是说道:

  “沪上近况均悉,余寝食不安,窃以为自永安创业以来,目睹盛衰,不胜法叹。际此时局动荡,变幻无常,影响至重至大,未来局面更不堪设想也。惟望贤侄等尽力维持,俾得安渡危机,则艰难创成之事业,庶可保存。”

  二伯父的来信只是安慰而已,并未指出良策。能与其商谈大计者,只有堂弟郭棣活,一工一商互相扶持,上海永安两大企业的担子,全挑在他们两人身上。兄弟商谈的焦点就是“走”还是“留”?电话中谈不拢,只能摆到桌面上公开谈,在永安公司与永安纱厂联合召开的董监事联席会议上,曾进行过“去港”、“留沪”两大派的辩论,接连几天,谁也说服不了谁,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父亲郭泉的意见十分坚决,他所关心的就是儿子郭琳爽及其一家的安危,他劝儿子尽快离开上海。曾经打电话、打电报、长途电话、派专人来上海劝说,告诉儿子已在香港大东旅社留好了房间,敦促全家早定行止,从速赴港。对于老父的关心,使郭琳爽深受感动,但他认为,这么大一个公司,不能一走了之,为了不让父亲挂念,他给父亲回信写道:

  “蒙留房屋数处等情,具领大人关怀眷属,男等感篆无似。窃以目前之形势,尚未为非走不可之时,俟事态紧急,自当即行返港,毋劳远念也。”

  据有关文章记述,郭琳爽正在“去、留”之间犹豫不决之时,洋酒部一名叫阿夏的职工找到他说道;

  “总经理,上海很快就要解放了,我们欢迎总经理同我们一起迎接解放,一起建设新上海。”

  “你是……”郭琳爽问道。

  “今天我到这里来,总经理已知道我是什么人了吧。”阿夏又说道:“不要听信谣言,民族工商业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我们是负责保护的。只要你对人民有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郭琳爽与阿夏谈了三四个钟头,对共产党的政策有了初步了解,心里多少有了底。五月十八日,他和郭棣活共同署名,给远在美国的郭乐写了一封长信:

     前夜十点又半,大人由美来长途电话,已聆一切,辱
   承以侄等留沪,重烦关注,殷殷嘱侄等返港,一而再,再
   而三,以至于七番叮嘱,所为侄等安全计者至矣尽矣,感
   篆之私,至于涕零,当经由侄在电话中详为解释,惟急有
   未尽,爰再专函本达,幸垂察焉:
     (一)时局发展,前途本难逆料,惟公司纯为工商业之
   经营,与政治之演变及党派均无牵涉,持此纯真立场,谅
   无横逆之可乘。
     (二)目下时局严重,事务繁重,侄等尽力应付仍恐不
   周,设侄琳爽、棣活离沪,则经理部诸君,亦当随之俱行,
   而经理以下者,不独无所秉承,抑亦无法负责,是未见其
   利,已先见其害,不惟环境尚未臻极劣,而公司等已先见
   瓦解,危机孰甚。
     (三)公司等由各位长辈数十年惨淡经营,始有今日,
   迄今诸长辈柱石先后离沪,以重责托侄等,则侄等为后辈
   者,平时以惶恐之心,犹虑有未遂,今战祸来临,侄等乃
   兼职避地,置公司等存亡安危于不顾,此宣诸长辈付托初
   衷,而临难苟免,罔顾责任,又岂侄等所应出此。侄等认
   为义之所在,与夫职责所关,生命虽危,都非所计,以个
   人安危而弃职离沪,抚心自问,期期以为不可,况于兹世
   乱正殷,何处乐土,即离沪又岂能必其安全。
     (四)侄琳爽、棣活等留沪,不独为股东权益,与夫事
   业之前途,抑亦为与多年共患难之同事共同甘苦,苟非以
   身作则,示人以范,则千秋以后,将无词以自解,即此一
   端,已令侄等痛下决心,留此尽力维护矣。
     (五)此间两公司(指永安公司和永安纱厂)诸同事俱
   深明大义,同喻斯理,并深知目前情形,应共同维护,用
   是俱能严守岗位,不轻离职。

  郭琳灾作出不离沪的决定,使永安公司一大批高级职员的情绪,稳定下来,商场照常营业。

  一九四九年五月下旬,南京路可以听到隆隆的炮声。到了半夜,机关枪声,冲锋号声,时时传来。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几位司令官知道上海已守不住了,临逃走时,想捞一把,便把几家富商叫来,以派兵保护为名,要他们每家交五万块银元的“保护费”。永安公司很快将银元凑齐。秘书请示郭琳爽送不送?郭琳爽说道:

  “你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设法收兑,凑齐了就送去。”

  司令部没有收到银元,等不及了,连连来电话催问,言词中不乏威胁的口吻,秘书又请示道:

  “送不送?”

  “慢,等一等再说。”郭琳爽回答。

  秘书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了几日,郭琳爽吩咐:

  “再打个电话过去,说我们还在加紧收兑,马上就收齐了,问他们往哪里送?”

  秘书拨通了电话,只听电话已接通,却没人来接,正要挂断,忽然冒出个男人的声音说道:

  “你找谁?”

  “找司令部主任副官。”

  “司令部的人,昨天半夜坐船都上复兴岛了。”

  “他们怎么不要银元就走了呢?”秘书迟疑地问道。

  “这事我不知道,有事往复兴岛打电话吧,我是警卫团的,马上也要走了。”

  “看来他们不要银元了?”秘书向郭琳爽请示道:“我们还往复兴岛打电话吗?”

  “你说呢?”郭琳爽笑道:“他们顾不得银元了,已经跑了。”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晨,太阳尚未露出地平线,朝霞映红了大上海。一夜不断的炮声停止了,四周一片安静。郭琳爽一夜未曾合眼,刚刚有些睡意,听到窗外似乎有人走动的声音。他披起睡衣,来到窗前,拉开窗帘一角,探身朝外了望。马路上的情景,使他惊呆了。

  只见人行道上,一排排穿灰布军装的战士,席地而坐,怀里抱着枪。

  “快来看,解放军来了!”他招呼还没起床的夫人杜汉华。

  杜汉华,广州真光中学肄业,婚后主持家务,温柔贤惠,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几天来,日夜陪伴丈夫,寸步不离。昨天傍晚,与丈夫来到永安新厦,也是一夜未曾合眼,早晨炮声停止,刚入梦乡,被丈夫叫醒。

  “解放军?”她揉着睡眼朝窗外观看道:“怎么,都坐在马路边上?”她也看到了这支从未见过的秋毫无犯的军队。

  “是啊,”郭琳爽惊讶地说道:“真没想到解放军的纪律这样的好!”

  就在郭琳爽夫妻交谈之时,永安公司几个青年店员找来两块红绸,缝做成一面红旗,顺着铁盘梯,爬上屋顶,把红旗插到最高层倚云阁顶端。

  这是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胜利的红旗。

  上午,欢庆解放的人群走上了大街,扭秧歌,打腰鼓,欢笑声响彻街道上空。入夜,欢庆的人们还在大街上游行,手拿火把,连成一条婉蜒伸展的长长火龙。欢呼雀跃的队伍仍在彻夜不停地行进,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放声高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永安公司在解放的第三天就开门营业。

              随着新时代的脚步走

  新中国成立后,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遵循这一政策,永安公司的经营翻开了新的一页。

  过去的永安公司是销售高档商品的公司,洋酒、西装、呢绒、绸缎、首饰、家具和化妆品等等进口畅销货;新中国成立后,永安公司的销售量直线下降,而为工农大众所需要的普通日用工业品又备货不多,花色不全,规格不齐,原来的老顾客不多了,对新顾客又缺少吸引力,就必然导致营业清淡,资金短缺,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鉴于此等情况,郭琳爽陷入了沉思。按照新中国的经济政策,生意还是有得做的,但是没人来买货,怎么办?于是郭琳爽想出一些“招徕”顾客的办法,如开办寄售业务,开办倾销场、拍卖场,搞“连环大赠奖”等等,这些办法试过以后,仍然起色不大。

  可是新开张的上海日用百货公司,卖的是牙膏、牙刷、汗衫背心、毛巾被单、针头线脑之类的中低档商品,却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几乎踏破了门槛。

  郭琳爽在旧社会经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赚了亿万财富,而新中国成立后,他处于困惑之中,他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知之甚少,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于是,他派人找来了《资本论》、《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书籍,有的内容他看不懂,有的一知半解,对于如何发展经济,搞好商业,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不久,国内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郭琳爽又坠入五里云雾之中。他在几十年经销生涯中,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人物,遭受到多次打击,凭着他的智慧,总算熬过来了,这次又来个“三反”、“五反”,不知会是什么结果。

  运动开展起来之后,上海市商业局公布了三百零三户上海工商界头面人物属于保护对象,郭琳爽三个字列在其中。在商店里进行查帐、检举、揭发,召开控诉大会时,郭琳爽是公司中唯一例外,坐在总经理室“听”控诉大会的。他在总经理室听到喇叭里传来一阵阵口号声:

  “决不让五毒俱全的双皮老虎蒙混过关!”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些口号;犹如一枚枚炮弹把他轰得目瞪口呆。
  三百零三户有工商界中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及民主建国会会员和各行业的代表人物。这些人编为六个组,集中在外滩二十号沙逊大楼(现和平饭店)里自我检查,互助互评。郭琳爽每天都到那里去“过关”。经过“批评帮助”、“端正态度”,补交了一笔税款,成为“基本守法户”,“三五反”运动前后两个多月,最后总算过关了。

  一九五三年,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开展,社会购买力大大提高,市场出现了购销两旺、空前活跃的景象。郭琳爽看到如此大好的形势,就毫不迟疑地大干起来。派出一批精干人马,分赴各地组织货源,大量购进热销商品,如奶粉、乐器、塑料制品、电器、医疗器械、西药、景德镇瓷器、电石、打火机、小五金等。郭琳爽亲自制定了一个在一九五三年做足一千亿生意的计划,赚取四十亿元利润,先在前三个季度赚二十亿,再在第四季度旺季补上二十亿。被人误传为“滚雪球计划”。

  可是,到了一九五四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逐级传达下来,国内迅速掀起了一个奔向社会主义的高潮。人们的思想都比较激进,做出了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人认为“穷”就是革命,就是社会主义,不问商品质量和价格,“国营”的就是好,“私营”的就是差。“公”优“私”劣,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真理。为此,打着私营旗号的永安公司就不那么景气了。当时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外地顾客,买了一大包东西,交完款后,一看发货票上盖着私营的公章,便不买了。这样一来,一九五四年的营业额只相当于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四十七,这个有三十余年历史的大公司又陷入了困境。

  在此紧急关头,国家对永安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国营百货公司和它签定了部分商品的批购合约,并特约专柜代销一些热销商品。一九五五年三月,永安公司又进一步扩大了经销、代销商品。柜台里、货架上到处用楷书字标明“经销”、“代销”商品的名字。在国营企业的帮助下,永安公司的买卖又好起来,摆脱了困窘的阴影,走上了兴旺之路。到了一九五六年,永安公司在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的运动中,又掀开了新篇章。

  早在一九五五年秋天,郭琳爽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影响,对公司工会主席说:

  “绒线业、棉布业已经全行业公私合营,这就是说,商业也可以公私合营了。我们公司也可以合营,前途乐观,我很高兴。”

  “当前人人都奔向社会主义,我们永安公司不应当落后。”工会主席说。

  “是的,我们争取百货业第一家公私合营。”郭琳爽说道。

  郭琳爽有这样的想法,是他看到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致。

  十一月二十一日,郭琳爽主持召开第十三届董监事联席会议,讨论永安公司申请公私合营的问题,经过一番议论,全体赞成申请合营,会议用了不太长时间就结束了,当天下午申请书送到工商联转交上海市商业局。11月23日下达了批准文件,商业局责成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会同永安公司进行合营的筹备工作。

  一九五六年一月十四日,是永安公司正式公私合营的大喜日子,南京路成了欢乐、沸腾的海洋。一列列报喜、祝贺的队伍,在爆竹声中,从四面八方涌向永安公司,公、私双方的代表、工会主席和全体员工迎候在大门口,人人脸上泛着红光,向永安公司在百货业“一马当先”跨进社会主义表示祝贺。

  永安公司摘下了老招牌,换上了“公私合营永安公司”霓虹灯大招牌。营业室灯光雪亮,柜台内外装饰一新,职工们个个喜笑颜开,为永安公司的新生欢欣鼓舞。

  郭琳爽被任命为公私合营永安公司总经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干部为公方代表,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郭琳爽宣读了一百五十二名科长、营业组长以上职务的干部名单。他又为一个新的永安公司忙碌起来。

  在庆祝永安公司公私合营,准备联欢会的节目时,有的员工提议:

  “总经理,公私合营是个大喜的日子,是不是又该唱广东戏了?”

  “是的,是的,联欢会我怎么不能登台呢,不过我老了,我这副嗓子怕是唱不出什么好味儿,你们听了可得多包涵。”

  联欢会是在牛庄路中国大戏院举行。六点不到,剧场内已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永安公司职工全部出席,百货业,工商界人士也不少,有的是来助兴,更多的是来一睹郭琳爽舞台上的风采。

  郭琳爽由夫人杜汉华陪同来到化妆室,在化妆时他对夫人说道:

  “汉华,今天粉墨登场,很高兴,正应了家乡的一句俗话:十六岁学手艺,六十岁学吹打。”

  “老公有这份兴致,我也从心底里高兴。”汉华柔声细语地说道。

  “哈哈,”郭琳爽笑道:“我是‘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汉华,你看,我原先是个大资本家,今天又成为社会主义商店的总经理,怎么不高兴呢?”

  “老公,看来,上海解放时,你留下不走,这一步真就走对了。”

  “是啊,”郭琳爽点点头道:“要不是棣活弟同我一起下了决心,哪会有今天。”

  杜汉华端来一杯微温的白开水,给他润润嗓子,准备登场。

  今天演的是粤剧折子戏《武松打虎》,锣鼓敲响以后,大幕徐徐拉开。台上出现一个英俊潇洒的武松形象,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唱腔醇厚圆润,特别是“打虎”一场,把一个浑身是胆的好汉演得英姿勃勃,维妙维肖。不知道的,以为是二十多岁年轻人演的,戏迷们可算过足了瘾,不少听不懂广东方言的观众,也被武松的英雄形象所感动。

  “真想不到,演得这么好,到底是六十岁的人了,也真难为他了。”

  “不露这一手还真不知道哩,了不起,多才多艺。”

  感叹声、赞许声和雷呜般的掌声交织在一起。

  戏演完了,观众久久还不愿离去,纷纷拥到后台把年轻的“武松”团团围住,有的要求他签名,有的要与他合影留念,忙得郭琳爽不知如何应付是好。这时急坏了夫人杜汉华,他知道老公已是六十岁的老头子了,演了半天武戏,应当休息了,他叫来副总经理保驾,将他拉出包围圈,脱身回到宅第。

  郭琳爽今晚的精采演出是他一生中演得最好的一场。他自己满意,观众满意,杜汉华更满意。她回家躺到床上,面对丈夫说;

  “老公,我看你越活越年轻了!”

  “说得对,不是有个歌唱的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吗!”

  杜汉华打了丈夫一拳说道:“真是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

  两个人皆哈哈大笑起来。

             小心谨慎,终是在劫难逃

  公私合营之后,郭琳爽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兼职多了,社会活动也多了,经常在外面奔波,虽然累点,倒也心情舒畅。

  当然,自己主持了几十年的企业,在招牌上加了公私合营四个字,说心情舒畅,那是骗人的,但不管怎么说,是大势所趋,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而公司合营之后,确也出现蒸蒸日上的势态。永安公司着手建立和整顿了经营管理制度,原先的帐房间改为财会科,建立了财务、财产管理制度,更加合乎科学管理的要求。商品品种增加一倍以上,好多见不到的商品,如汕头乐器、广东拖鞋、常州梳蓖、苏州刺绣被面、杭州剪刀等顾客喜爱的东西又在柜台上出现了。邮售业务是永安公司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传统服务项目,将过去的邮售组,改为邮售服务部,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外地寄信购货、代配商品、代客装运、本市电话购货、送货上门等等业务。服务对象不分个人、机关、团体,邮售商品也不论多少、大小,不限地域远近,只要顾客所需,哪怕几只钓鱼钩、一件衬衣,都照样寄发。中断多时的代客加工业务恢复了,自做的糕点房又开炉了,男女服装、皮革制品、文具用品、木器家具、绒线编结、绸缎印染、瓷器印花等等,都可以委托加工定制。

  永安公司变化的结果,营业额增加,费用水平下降,资金积累扩大,利润急骤增长。一九五六年年末,永安公司发放合营后的第一次股息,国内外的股东们喜笑颜开。

  永安公司的公方副总经理是位通情达理的干部,业务上的工作,他从不干预,皆由总经理去处理。重大事务都尊重郭琳爽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逢年过节亲自登门拜访,偶尔也和他小酌一番。所以,郭琳爽感到他的总经理是有职有权,可以放开手工作。有时他在人代会上直言不讳地提出中肯的意见:

  “我有一些看法供市商业局领导参考。目前,行业归口中原有的一些协作关系被打乱了,对这一点,我认为是要迅速加以改进的,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工商业原来的关系割断,货堵其流,梗阻不通。举个例子说吧,一向供应我们体育用品的陈秉记运动器械厂,自从有关国营专业公司向我们了解这个厂的供销情况以后,就加重它的生产任务,可是我们到陈秉记却进不来货,向这个专业公司也要不来货。有些专业公司及供销合作社批发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认为我们经营体育用品、水果、南货等商品是跨行业经营,似乎是违法的。致使我们商场里的顾客买不到体育用品、高档水果和甲级火腿。相反,我们去进货时,这些批发部门却把滞销商品硬性搭配给我们,供销社批发给我们平湖西瓜,硬要搭上低档的开封西瓜,这种做法,我们有意见,消费者也有意见。希望商业局领导管一管专业公司批发部门,请他们重视我们这家综合性零售百货商店的经营特点,在货源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郭琳爽的意见提得具体恰当,市商业局领导很重视,遵照他的意见,将商业系统购销方面的疏漏,及时加以改进,使郭琳爽深深地感到他的人民代表没有白当,真正尽到了责任。

  六十年代一个金色的秋天,云淡风清,碧空万里。德国前总理富尔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与毛主席、周总理会见后,坐专机来上海参观、访问。特意来到永安公司与郭琳爽交谈道:

  “总经理先生,能否谈一下合营后的体会和感想。”

  “概括说吧,合营之后,货源更加充足,有宽裕的资金进行周转,职工发挥了积极性,顾客对我们公司都很信任和满意,我们职工有固定的工资,股东有固定的股息,给国家上缴一定的税金,我个人认为,公私合营真是一剂良药。”

  “很好,”富尔听后笑道:“你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比我们厉害得多,我们那里的职工没有固定的工资,股东没有固定的股息,营业不能肯定有盈余。我觉得你们的‘生意眼’比我们高明。”

  “不对,富尔先生。”郭琳爽马上回答道:“这不只是‘生意眼’问题,这是由于两种制度不同造成的结果。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有亲身体会,如果不是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就不会有这样的优越性。”

  翻译把这段话译成德语,富尔听了幽默地眨了眨眼睛,微微笑了。

  郭琳爽不仅接待过德国前总理富尔,而且接待过日本、英国、瑞士和非洲一些访华团,他都向他们谈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他的公司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新的发展。外国友人都称赞他是一位善于经营管理的好经理,纷纷和他合影留念。

  郭琳爽在工作之余,除了爱唱粤剧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那就是养鸡。他在后园中辟出一块地,盖上鸡舍,四周圈上杖子。饲养澳洲黑、河岛红、考克斯和白来亨等几只洋种鸡。鸡圈里,黑的、白的、红的、黄的各种洋鸡,在戏嬉,使后园平添无限乐趣。郭琳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早晚常常来到后园,观看他的洋鸡,亲手撒一把玉米、白菜叶,听听它们喔喔喔、咕咕咕的啼叫声,他感到十分高兴。有时他会蹲下身到鸡窝里去摸蛋,摸出一只蛋,拿在手心里,仔细看看,随即满面笑容,宠辱皆忘。有时,他还将他的最好的朋友引到后国观看他的洋鸡群,人们对上海鼎鼎大名的永安公司大老板还有此项雅兴,惊讶不已。

  合营之后,郭琳爽每年都要偕同夫人去香港省亲一次,向老父亲请安,同好友聚会。他还邀请他们回到内地欢度建国十周年大庆。郭琳爽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步履轻健,身板硬朗,香港的很多朋友,见了都说郭老板这几年不但不见老,而且越活越年轻了。

  一九六五年,郭琳爽又前往香港给老爹祝寿。这一年内地发生了不少令人惊异的大事,不少文学作品和电影在报纸上被点名批判,火药味越来越浓。在祝寿宴结束时,老父郭泉将儿子拉到一边悄悄地问道;

  “那边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看情况不妙呀!”

  “没什么大事,请父亲放心。”说着,他从随身携带的皮箱里取出几本刚刚出版的画报。画报里有一组专为他拍的生活照,配有散文诗般的介绍。这些照片,有坐在办公桌前照的,有在政协小组会上发言照的,有在家喂鸡、养花照的,还有唱广东戏时照的。这些照片构成了一幅生活安适舒泰的画面。他翻开画报指着这些照片让老爷子不必为他担心,不要轻信谣言。他还将画报分送给关心他的至亲好友,算是对他们真挚情意的回答。

  有人对他在内地的处境还是不放心,劝他暂时留下来看一看再定行止,郭琳爽婉言谢绝了,他仍然如期返回上海。

  没有想到,他回到上海没有几个月,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起来了。当“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时,郭琳爽和许多善良的人们一样被赶进了“牛棚”。

  郭琳爽在淮海路上那座花园洋房被红卫兵侵占,他被赶进汽车库。那里没有窗子,密不透风,这时正是酷暑炎夏,闷在这火柴盒子般的平房里,喘不出气来。他的家已经被红卫兵抄过无数次,公司造反队、财经学院红卫兵、中学红卫兵,都来采取革命行动。家中的金菩萨、玉如意等珍宝,全在一片造反声中不知去向。他的住宅,不断变换着主人,今天是红卫兵司令部,明天成为造反大军联络站。他这个反动资本家只能住在汽车库里。

  上海市召开批判陈丕显、曹荻秋大会,拉他去陪斗,批判《不夜城》编剧、导演,他就是活靶子。永安公司四楼还专门开设了“吸血鬼郭琳爽罪行展览会”,他平时的生活用品,他穿的衣服鞋帽,全成了吸血鬼的罪证。一天,北京来了一伙最最革命的红卫兵,闯进了“牛棚”,将他拖出来往死里打,公司的几名造反派拦住说道:

  “你们这样打不行,我们还要留着他当反面教员哩!”这样就把他从危难中抢救回来。“牛棚”不能住了,他被公司造反派安排住进公司附设旅馆的两个房间,这里门口有人把守,闲人是不能随便闯进去的。

  造反派头头安排让他到食堂洗碗、擦桌子。他戴上一副乳胶手套,毫不迟疑地干起来。他的夫人汉华也陪着他洗碗。洗碗的活儿他还是第一次干,但总比脸上抹黑拉上台批斗好多了。他洗碗时总有一伙人看热闹,郭琳爽毫不在乎,他干得更加起劲,碗洗得又快又好。他用行动告诉人们,我郭琳爽什么都能干,在任何岗位上都是强者。

  他从广播里、报纸上看到,他所尊敬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上海市领导曹荻秋,永安公司公方副总经理,这些老革命,均惨遭厄运,而自己被批斗、洗洗碗算得了什么!

  一九七四年秋天,他的定居巴西的两个女儿,来上海探望父母。郭琳爽非常高兴,和女儿在一起在家中畅饮之后,又一次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广东戏,虽多年不唱,嗓音有些沙哑,但仍旧一板一眼,感情饱满。女儿们为老父有如此好的兴致感到高兴。可是,没想到,10月27日深夜,他心脏病突然发作,家人连忙送他到华山医院,在病历卡上填上了鲜为人知的别名:郭启棠。

  医生立即抢救,诊断是心肌梗塞。眼看病情危急,跟在一旁的家人悄声对医生说道:

  “他就是郭琳爽呀,赶快救救他吧!”

  医生竭尽全力抢救之后,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终年七十八岁。

  郭琳爽的丧葬仪式很简单。在香港的女儿老四来上海主持丧事,上海第十百货商店(永安公司文革中改名为东方红商场,后又改为十百)革委会拟了个简单的悼词,送上去审查,其中有一句用了“爱国的”三个字被删掉了,家属只提出一个要求,要把母亲杜汉华接去香港,总算得到了批准。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正式宣布为郭琳爽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夫人杜汉华回香港后,精神不振,思念夫婿得了风瘫症。每到中秋佳节她总是念叨着:

  “我就是喜欢吃上海永安公司的月饼。”凡是老上海人都知道,永安公司自设饼房制作的广式月饼是很有特色的。

  八十年代之后,永安财团已是由郭氏家族第三代掌管。郭琳爽排行第九的儿子郭志楷多次返回上海投资设厂。到淮海路上他父亲生前居住的花园洋房,缅怀其父母养育之恩之余,决定拆掉旧屋,重建新厦。如今,行人老远就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一座二十五层豪华大楼。高七十五米,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为商贸、居住两用高级公寓,取名为启华大厦。是在郭启棠、杜汉华两个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寄托了郭氏第三代对父母双亲的思念。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永安财团在大陆沿海一带大量投资,其中一项是对上海第十百货商店(原永安公司)进行改建。他们派来工程队,精心设计、刻意加工。商场地坪全部改为大理石,里里外外的霓虹灯全由新颖别致的彩色灯箱取代。橱窗、柜台都用不锈钢、铝合金装饰。如今改名为“华联商厦”,又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百货商店。上了岁数的老上海人都知道,华联商厦的前身就是永安商厦,郭氏家族老一辈人为创建它历尽千辛万苦,后辈人为改建它又出了一把力,使它面貌一新。郭琳爽在冥冥中有知,也当含笑九泉了。

                              (洪宏)
  转载请保留!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