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二十节 唐山——抹不掉的英雄城


              凌晨奇异的地光地声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驶过唐山东北的古冶车站后,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向东疾驰。蓦然,漆黑的夜空间掠三道耀眼的光束,随之在空中留下三朵蘑菇状烟雾。3时42分56秒,强烈地震发生,列车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幸而紧急刹车,避免了车毁人亡的惨祸。

  震前10分钟,唐山地区上空频频出现地光。最初的地光,表现为大西积发亮,光不耀眼,变化不激烈。随着地震时刻的逼近,亮度增强,变化激烈,诸种颜色变幻无常,忽隐忽现,势如激光齐放,有的泛泛发亮,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如霹雷闪电,伴有地声;有的象晴红色的火球,悠悠荡荡;有的喷薄而出,可把生物灼伤。

  地声早在震前5个多小时发出,但因声弱,被市寰噪声所掩盖,市民且多沉入梦乡,故未引起注意。午夜过后,值夜者听到异乎寻常的声音:无风而如狂风吼,无云而有雷轰鸣。3时许,地声大作,震耳欲聋,如几十台履带拖拉机隆隆开来,似数百架飞机掠空而去。市郊有人看见东南方向出现放射状地光,从闪光处传来惊天动地的轰响,恰似山榻地裂、飞砂走石,其中还挟杂着六零炮弹爆炸一样的“咚咚”声;接着,目击者所在的地面剧烈地抖动起来了。

             震中在市内,伤亡惨重

  唐山地震7.8级,震中烈度11度(最高为12度),为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华北地区烈度最大地羹,世界现代史上伤亡最多的一次地震。唐山市死亡14.8万人,重伤8.1万人,占当时全市人口(106万)的21.6%。包括天津、北京、唐山市郊县在内的京津唐地区,共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人。它比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的8.3级大地震(死14.2万人)还多死了10万人!也超过了1929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的8.5级大地震(死20万人)。在我国地震史上,只有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关中8级地震(死亡83万人以上),才可与之比拟。

    唐山的震级比日本关东及中外许多地压都要小,为什么伤亡反面更大呢?原来,震中在唐山市内,周围又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城镇密布,人口集中。极震区的唐山市区(面积级47平方公里),一条长8公里、宽30米的构造裂缝自市中心通过,铁轨作蛇形扭曲或波状起伏, 房屋悉成瓦房砾。在裂缝两侧200多米范围内,人被抛向空中。 自极震区往外扩展是10度区,面积320平方公里,除少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厂房、 楼屋外,全部倒塌。再往外为9度区,面积6430平方公里,破坏也很严重。有感范围则东至国界外,西迄内蒙磴口,北达哈尔滨,南到蚌埠,影响小半个中国。

  唐山地震只比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大0.5级,但释放的能量大4~5倍;比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大1.0级,能量却大30多倍。总之,它的力量相当400多枚广岛原子弹,或等于12.5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连续运行8年的总发电能。

  大震之后,余震不绝。至1977年6月30日,不到一年之内,唐山地区又记录到3级以上地震2,271次,其中7级以上2次,6~6.9次3次,5~5.9级16次,4~4.9级216次;而5级以上已属于破坏性地震。

  地震所引起的喷水冒沙现象,在7度以上地区比比可见。它阻碍交通,掩盖农田,压毁庄稼,淤塞机井,堵塞渠道,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危害。

  在地面建筑普遍摧毁的10度、11度区,地下人防工程基本完好,仅在个别接头、拐弯部位出现裂缝。这是因为地下工程周围有岩土体的约束,与大地结成一个整体;地震引起的加速度随地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破坏力随之削弱。

  唐山为河北省辖市,面积1千多平方公里;震前建成区51.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0万。与北京、天津互为犄角,西距北京145公里,西南距天津100公里,盛产煤炭、钢铁、建材、陶瓷,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开滦煤矿就在后山境内。

  唐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块边缘的燕山断褶带和沧东断裂带的交汇处,震中区正是一个近期仍在下沉的盆地,近期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百多年来,这一断带经常发生大地震,如1830年河北磁县的7.5级地震,1888年渤海湾的7.5级地震,1937年菏泽的7.0级地震,1945年滦县的6.3级地震,1966、年宁晋的7.2级地震,1967年河间的6.3级地震,1969年渤海的7.4级地震。唐山地震发生在这一高潮期中,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震前有异兆

  唐山地震前,仅在7月26日记录到滦县(距唐山50公里)附近的三次小震:0.1级、0.7级、0.8级,微不足道。而平时,这种小震更为频繁。不寻常的平静,往往是大爆发的预兆。

  地震前气候异常,冀东地区普遍闷热,人们烦躁不安,胸口堵闷,夜难入眠。在天高云淡的情况下,暴雨骤作,突然降雨又倏忽停止,一天发作四、五次。7月23~25日,唐上升温1.5℃;23~24日,昌黎升温1.2℃。怪雾迷漫,有一股类乎六六六粉的味道。

  地表变形了,唐山市第十中学一口水里,7月29日由于变形而导致井壁剥落。华北石油管道公司附近,震前出现明显的地裂,将几排新盖房屋的地面撑裂了。

  电波也受到干扰。北京市某无线跑厂,在7月27日调试一批新装配的收音机时,竟全部接收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短波讯号。承德市一台电传打字机,7月27日工作失常。

  决战前夕,两军必有行动。再诡秘,也有蛛丝马迹可寻。积蓄着巨大能量的唐山地下,在它大释放之前,走漏出若干化学能、物理能,干扰着大气层的平衡,向人间宣示了灾难的逼近。

              中国地图抹不掉唐山

  唐山蒙难后,某些西方报纸预言:“唐山将从此在中国的地图上抹掉了”。热衷于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四人帮”竟也丧心病狂地狂吠:“唐山才一百万人口,全国有八亿人口,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抹掉个唐山算得了什么?”可是,过了短短五年之后,西方对新唐山又有了这样的评价:“中国的制度对天灾有特别强大的抵抗力。”

  大震刚止,10万军人、3万医务人员、2万干部、3万建筑工人,冒着余震硝烟,进入现场抢救伤员。搭起10万座抗震棚供灾民居住。到1984年为止,全市完成建筑面积1,414万平方米,建成区51.4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35万,均大力超过震前。

  1981年工业总产值26.4亿元,超过1975年(22亿元)。开滦煤矿1976年8月7日挖出第一批煤炭,1977年底恢复到震前生产水平;十六个月排出井下积水1.6亿吨,等于两个十三陵水库的蓄水量。唐山钢铁公司、唐山陶瓷公司等全国举足轻重的企业,都很快恢复了生产。250多家老企业在复产后进行技术改造,1980~1984年完成改造项目839个,面目一新。

  今天,人们一步出唐山火车站,便见远近高楼林立,市场兴旺,已无灾迹可寻。柏油大道的新华路、建设路……五、六层公寓的住宅群夹道峙立,远远胜过旧市,除了深圳,全国找不出第二座这么现代化、这么崭新的城市!

  新唐山是这样布局的:原来的路北区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民25万;以开滦煤矿为主建成东矿区,居民30万;在丰润县城东建成新市区,以轻、纺、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居民10余万。三者各距25公里左右。上述市区拥有住宅780万平方米,分成100多个居住小区,均有配套的文化、商业服务设施;共布置8个大公园、18个小公园。地下有煤的路南区不再建房,辟为风景游览区,树立抗震救灾英雄纪念碑。建造地震遇难人员纪念馆。

  1985年,最后一批3.6万户居民迁入新楼,唐山的防震棚屋便被彻底清除了!然而,两处典型的废墟却被列为文物保留下来了。一处是唐山机车车辆厂的铸造车间,那炮弹也难以摧毁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大震时朝两边扑倒化为齑粉,钢粱扭成蛇形;一处是河北矿冶学院的图书馆,三座紧连的建筑物因震波不同而目下不同残迹。四层楼的藏书库在垂直震簸下,一层震碎,上部完整落地,成了三层楼。与之相连的第一阅览室,受南北水平方向筛动,房子朝南面旷地倒塌。与第一阅览室相连的第二阅览室,随东西向震波摆动,东西两面墙壁全部脱落,北墙安然无恙。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