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十三章 珠穆朗玛峰南北大跨越是史无前例的



                李致新

  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登山运动,由于“无高可攀”,已不再满足于简简单单地直上顶峰又从原路返回的传统方式。人们不断花样翻新地为自己设计出更艰险的路线和更长的里程,其中之一就是跨越顶峰。还是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 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就这样问登山勇士:“珠穆朗玛峰,你们能不能从北坡上,而从南坡下?”以后,人们设想组织两支队伍,分别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北坡登顶,在峰顶上会师后再实施大跨越,北坡上来的从南坡下,南坡上来的从北坡下。日本登山队最早把这种设想变成行动。1983年12月,日本女登山家高桥通子和她的丈夫高桥和三,各率一支日本山麓同人登山队,分别由中国一侧的东北山脊向地球之巅挺进。但是他们的会师跨越之梦,被漫天大雪吹得无影无踪。中国登山协会当然也不会忘记贺龙元帅这一大胆而奇妙的设想。1985年,协会向日本、尼泊尔登山界提议,中、日、尼三国联合组成登山队,实现南北双跨珠峰计划。这个建议很快得到热烈响应。

  事实上,自从1953年英国登山队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以来,人类变换着各种方式, 沿着好几条不同的登山路线,已数十次踏上这座世界第一高峰。包括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有9 人之多再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其中有一名女队员潘多(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妇女)。然而珠穆朗玛峰并没有因此变得驯服,它依然严峻冷酷,暴戾无常。1986年一1987年两年中,世界上有20多支登山队希冀能一睹“第三女神”的芳容,却只有一支从南坡获得成功。几十年来,在珠穆朗玛峰捐躯的登山家有近百人,还不算那些失踪的、无法记载的。而在珠穆朗玛峰之巅实现会师和跨越壮举的难度,将比单单攀登珠峰加大一倍以上,因为探险者要同时经历珠穆朗玛峰南北两侧的全部难关;顶峰会师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无法预料和协调两侧的登顶时间。

  1988年3月,由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356人组成的联合登山队,陆续开进珠穆朗玛峰两侧安营扎寨。3月3日,北侧队率先进人海拔5154米的北坡大本营。3 月10日举行建营升旗仪式,中、日、尼不同颜色的国旗依次升了起来。有趣的是登山队员的衣服也分三种颜色:中国队员按照习惯选择了红色,日本队员图吉利挑选了黄色,而绿色则属登山能力极强的尼泊尔队员。日方还在北侧大本营建立了世界上最高的卫星地面站,保证向全世界进行登山实况的及时转播。中方南侧队员22人则于3月29日抵达南侧大本营,与日、尼队员会合。

  我在北侧,王勇峰在南侧。

  3 月16日,北侧队员每人背负10多公斤重的物资,沿着东绒布冰川,开始第一次适应性行军。天阴沉沉的,寒风夹着雪粒朝登山队员劈头盖脸打来,本来就因缺氧而呼吸艰难,一张嘴又被风和雪塞满,差点噎得人断气。

  走出巨石累累的河谷,又钻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般的冰塔林——那冰蘑菇、冰芽、冰锥、冰洞、冰湖,泛着幽幽的绿光,景色无比奇美壮观,但我们却不敢掉以轻心。海拔5600米的一段路上冰川活动剧烈,道路很陡,常常突然有巨石从两旁山坡上滚落下来,非常危险。前进时都十分小心,有好几处要跑步通过。有几次遇滚石袭击,因躲避及时,才幸免于难。

  不久我们又遭到一场暴风雪的袭击,只见狂风呼啸,飞雪飘扬,不得不在大风雪中安帐扎营。呼啸着的狂风跟我们处处作对,刚扎起帐篷的一个角,就被大风掀开,于是十几个人共同合作,钉死一个角后,再钉另一个角……

  海拔5500米、6200米和6500米处建立起的一、二、三号营地,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起来的。然而暴风雪丝毫没有停止的趋势。

  就在19日上午,一号营地的五顶帐篷被一股强烈的暴风撕成碎片;下午,三号营地也有帐篷被狂风撕碎。队员们被冻得瑟瑟发抖,连呼吸也非常困难。只好钻到其他未被撕开的帐篷内躲避暴风,好些天被困在里面动弹不得。“那风吹得人烦躁不安,简直要发狂,怒不可遏。”不少人这样回忆说。

  3 月22日和23日,以中方队员次仁多吉等为前驱的三国修路队抓住大风减弱的机会,奋力打通了北侧道路上最大险关之一的北拗冰墙。这是海拔6600米一7029米之间的一道冰雪陡壁,坡度平均50度,最陡处达70度,戴了墨镜看仍是光滑雪白的一片,令人头昏目眩。但在紧接着向北拗顶上的四号营地运输物资时,三国队员又在冰墙上与大风雪展开了严酷的拉锯战。原来北坳是位于珠穆朗玛峰和章子峰之间的一个鞍部(山坳),正是一个大风口,狂风不断咆哮,不时有人败退下来。

  3 月27日,三国所有的运输队员都在离冰墙顶部只有78米处被风雪无情地打了下去。时间不能拖,为了不延误整个登山计划,3 月28日,北侧队长向山上队员发出了要坚决完成任务的动员令。

  第二天,终于把将近1100公斤重的物资,主要是氧气瓶、煤气罐、食品和登山器械,背运到北拗顶部,胜利完成第一次行军任务。不过此时有5 名队员已因病下撤。

  4月1日,我们北侧队以到达海拔8300米的六号营地为目标的第二次行军开始。这天,南侧队大部分队员经过长达9 天的步行,也终于到达了设在孔布冰川舌部的南侧大本营,营地海拔5350米。由于南侧登山路线较短,只需建立5 个高山营地,比北侧少两个,因此迟至4月3日才举行开营式。三国联合双跨珠峰的南北大行军从此全面展开。

  4月2日,北侧修路队向第二险关、海拔7028米一7450米的冰雪地带和大风口发起挑战。我们没想到大风口的风如此之大,而且是永无休止地吹着,加上出发时间晚了些,结果只到海拔7300米处便被狂风逼退。

  第二天清晨9时从北坳顶出发,下午1时总算把路修到海拔7500米处。7日一9日,海拔7790米的五号营地和8300米的六号营地道路相继被打通,紧接着便开始了北侧道路上最为漫长、艰巨的运输。

  不少队员背着沉重的装备几上几下,每走一步都要喘气,呼出的热气在眼睛和帽子上结了冰,能见度只有30米。有时刚迈出四五步就被风刮倒,真想扔下背负的东西减轻负担。可你想想,半途而废下来是什么滋味?大家还是咬着牙硬挺住了。

  登山途中最可怕的还不是险恶地形、缺氧、冰雪狂风和疲惫,而是孤独。长达七八个小时的行军中,只有白茫茫一片风雪为伴,没有色彩,没有声音,静得几乎让人发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

  到了北坳营地,看见风雪里的宋志义,我的泪水“刷”地流下来。“只有我一个人。”我觉得那么委屈。

  4 月15日,中方主力队员次仁多吉带了两名队员,又以惊人的速度,从北坳顶攀到六号营地,完成中方第二次行军的最后一次运输。17日,全体人员撤回大本营休整10天。一位尼泊尔球迷带了个足球上山,三国队员就在世界最高的足球场上举行了一次妙趣横生的足球赛。

  正当我们顶风冒雪艰难运输时,南侧队也遇到了巨大障碍。南侧第一道险关是海拔5400米一6200米的孔布冰川区,陡峭山坡上堆满巨大的冰雪块,遍布或明或暗的冰裂缝,有的定数十米,深不可测,而且冰岩悬空而立,冰崩雪崩频繁,曾有不少登山者在这里被冰雪吞噬掉,素有“死亡冰川”之称。为此,登山队在孔布冰川上架设了30多架金属梯子,并在许多地段拉上了保护绳,但是前进中的险情仍时时发生。4月6日,3 名中方队员在前往海拔6100米的一号营地途中遇到冰川塌陷,刹那间,只见方圆200米内的地段纷纷崩塌,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幸运的是3人当时未在塌陷中心,当他们发现情况不妙时,拔腿就逃,总算捡回了性命。次日,一号营地附近已打通的道路被冰崩摧毁,架在冰裂缝上的许多金属梯子也被砸进冰缝中。这天还有一名中方队员失足跌进冰裂缝,亏得他机智地一挥冰镐钉住了冰壁,才免遭灭顶之灾。11日,在距海拔7400米的三号营地约200 米处,又有一名尼泊尔队员坠入一个深达40米的冰裂缝,过了好久才被中国队员发现,放了很长绳下去才把他拉上来。

  4 月19日,南侧又出现恶劣的暴风雪天气,狂风卷起冰块砸在帐篷上,队员们被迫用睡袋挡住头部,熬过了一个惊险漫长的夜晚。就这样熬到23日,天气终于出现转机,南侧队抓紧时机打通了登山路线上的最后一道天险南拗,在海拔7980米处建起四号营地,但仍比原计划推迟了几天。南侧队急了,不得不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攀高设营,分一路加紧运送物资,以赶上北侧队的速度。

  4 月27日中午12时,北侧队员告别大本营,开始第三次行军,向设在北坳下的前进营地(三号营地)进发。他们将在那里等待时机,向珠穆朗玛峰山顶发起最后冲击。

  建立突击营地征服珠穆朗玛峰8000米以上才是令人自豪的。那里的高空风速每秒达50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四分之一,气温在零下30度一40度,高空寒风轻则使人冻伤,重则把人卷走。这时,东京、北京、拉萨不断向大本营提供最新的气象卫星云图,大家在焦灼的期待中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5月1日,最后一仗全面展开,南、北侧第一突击队开始向高山营地挺进。这天,北侧队的6 名突击队员(中、日、尼各两名)从北坳到达海拔7790米的五号营地。与此同时,南侧队的6 名突击队员也从一号营地赶到海拔6700米的二号营地。第二天,南北侧队员又各自再向上一个营地运动。

  5月3日,老天爷又来捣乱,印度洋上空有个低压谷偏偏在这时候移向珠穆朗玛峰地区。“南侧出现暴风雪,第一突击队无法向上运动。”被困在三号营地的南侧队急忙用无线电话向北侧队呼叫。人们的心一下子凉了,因为南侧队员如不能按预定时间到达突击营地,那么5月5日双跨珠穆朗玛峰登顶会师的计划就可能告吹。

  当晚,北侧队召开了紧急对策会议,决定北侧仍按原计划行动,如果到时候南侧队上不来,北侧队就实施单跨。而南侧队在听到我们的计划时,当即激动地表示,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在5月4日赶到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

  5月4日上午10时,南侧第一突击队顶风冒雪出发了。不料又节外生枝,这时我们一侧突击队也遭到暴风雪的袭击,一时无法行动。10时55分,次仁多吉按捺不住,他抓起报话机叫通北侧大本营,喊道:“我要走了,再不出发,脚也要冻坏了,还不如上去!”说完后只身一人顶着暴风雪走了。下午3 时,次仁多吉报告他已安全到达东北山脊海拔8680米的突击营地。两个小时以后,北侧突击队的全体成员都攀至突击营地并投入建营。

  这时南侧也传来喜讯,到下午6时30分,已有3名突击队员在大风雪中相继跨入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

  征服珠穆朗玛峰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情况。每年10月至次年3 月,整个珠穆朗玛峰都在强劲的西北风控制下;5 月末,又有东南季风向珠穆朗玛峰刮来,直到9 月底才消退。因此,三国登山队选择了5月5日这一“最佳气候期”冲刺顶峰。

  突击前,北侧中方队长曾曙生问我:“你是要登顶还是要脚指头?”此刻,我的左脚大脚趾因冻伤感染,肿得像个核桃,再次行军就有坏死被切除的可能。

  “我要登顶!”

  “到了8700米高的突击营地后,剩下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万一你实在登不动,该怎么办?”

  “就是断了腿,我也要爬上去!”

  我是从牙缝儿里蹦出这句话的。这几乎是所有登山队员的强烈愿望,谁不想亲手在人类征服自然的编年史上写下精彩的一页?哪怕是用血,用生命。但能上去的毕竟是少数,每一侧的三国登山队员只能分别派出一二名登顶队员。根据身体竞技状况和技术等优势考虑,北侧中方藏族队员次仁多吉被委以第一跨越的重任,与他同组的是我,惟—一个汉族队员。

  5月5日清晨5时半,在海拔8680米突击营地,我向大本营指挥部报告:“山上8级风,帐篷金属杆都被风刮弯了。”8时30分,风力不减,北侧中日尼第一跨越组3人强行向顶峰突击,随后第一支援组3 人也出发了。12时42分,次仁多吉一马当先攀上顶峰,他兴奋地大吼:“我代表中华民族,代表中日尼三国友好登山队报告,我们上来了!我们的脚下是雪山和白云!”他的声音通过北侧大本营的无线电台直达北京。在他之后,日本队员山田升、尼泊尔队员昂·拉克巴也相继登上珠峰之巅。

  为了争取与南侧登顶队员会师,他们3 人待在这世界最高的地方等了又等,10分钟,30分钟,一个小时……氧气早用完了,山顶气温达零下30度,他们的手脚都冻麻木了。

  “再坚持半小时,要准备付出代价!’这是北京总指挥部传来的声音。

  80分钟过去了,曾曙生问:“你们还有氧气吗?”

  “没了,瓶子都扔了!”

  “手变颜色了吗?”

  “黑了。”次仁多吉的声音在颤抖。

  “立即下撤,跨越!”

  次仁多吉他们虽然在顶峰创纪录地停留了90余分钟,却没能等到南侧队员上来。3 人再也不能等下去了,便开始实施人类历史上首次在世界最高峰上的伟大跨越——向南侧下山。

  14时20分,我第四个登上峰顶,又是孤身一人。我的任务是把南侧跨越队员接应到北侧,但65分钟过去了,南坡只有白雪茫茫。

  15时25分,尼方支援队员拉克巴·索那登顶,他只在顶上站了一下,就被风雪刮下来。我们两人一起沿原路下撤。

  人类顶峰会师的机会,就这样一次次被错过了。最后的希望只系在北侧剩下的日本队员山本宗彦和3名日本电视台摄影记者身上。

  此刻南侧中方队员仁青平措、大次仁和尼泊尔队员安格·普巴正在齐腰深的积雪中拼命向峰顶攀登。他们早上8 时25分出发,比原定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但由于冰雪太深, 很多路段不得不跪着用冰镐锄雪开道。15时53分,大次仁在经过长达8小时与冰雪搏斗之后,第一个从南侧登顶。因咽炎而嘶哑了嗓子的大次仁用预先约定好的三声口哨,向南侧大本营报告他成功的消息。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南坡征服世界最高峰。另外两人随后登顶。

  这时,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山本宗彦。离顶峰只有50米,山本宗彦摔倒在地,他试着站起来,但他已经太疲劳了,只能在冰雪和岩石上爬着、爬着,拖着氧气瓶,爬一阵,喘一阵粗气。16时零5分,山本宗彦爬上了顶峰。很快3名摄影记者也跟上来了。南北两侧队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们终于会师了。通过卫星转播,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身着红、黄、绿色登山服的中日尼三国勇士,在地球之巅热烈拥抱的镜头。

  17时整,从南侧上来的大次仁等3 人向北侧跨越,最终实现了人类从南北两方双跨珠穆朗玛峰的伟大梦想,完成了世界登山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大跨越。当晚,三方12名登顶队员都安全返回突击营地。6 项新的高山探险记录就此在一天内诞生:人类第一次跨越了珠穆朗玛峰,人类第一次在世界最高峰顶峰会师,人类第一次电视转播登山现场实况,人类第一次在珠穆朗玛峰上空用飞机拍摄登山场景,人类第一次一天内有12人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另外,三国运动员还创造了顶峰停留时间最长的世界记录。

  这次联合登山活动的首席总队长、中国登山协会主席史占春在一次庆祝会的讲话中说:“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跨越,也是思想境界上的大跨越,它意味着人类适应并征服大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在团结、坚强、勇往直前的人类面前,任何恶劣的环境和困难都将被克服。”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