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前言 所见即所得



  采访北极科考,是我人生中一段浓缩的经历。

  从没有祝贺过这么多人的生日,从没有参加过这么多聚餐,从没有吃过这么多面条,从没有跑过这么多路,从没有坐过这么长时间的船,从没有过这么多的惊喜,从没有交过这么多的朋友。从没有写过这么多文字,从没有拍过这么多照片。

  我的这些文字,是每天一段一段写下来,完全以时间为顺序。看见什么写什么,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许严格地说,这不是书的写法。我理解的写书,应该是观察、体会、记录,回到家的时间,端一杯咖啡,慢慢地回味,仔细地梳理,再一点一点倒出来。打个比喻说,本来应该是经过精烹慢炖,端出来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可我端出来的,却是西红柿一盘、酱牛肉几片。

  不过,我安慰自己的理由是,西红柿炖牛肉固然味道鲜美,可两种食品分开来吃,更能品尝到原味原味。

  人的想法是时时改变,在船上写出来的东西,应该更接近于真实。

  我是个记者,而不是个作家,我珍视自己文字中的真实感,我看重记录事件的客观性。最痛苦的感觉,莫过于明知道事情是这样的,而我的笔下却成了那样。

  我读过不少写极地的书,我为考察队员的崇高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但我却始终有着一种隔着雾看花的感觉,我知道那是真实的,但我还是想看得更真切一些。回头想我写的这些东西,没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主线,没有指导思想。唯一的条条框框是我自己。当记者习惯了,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个能写吗?那个能报吗?我于是不断地克服这种想法,努力地做到自己写下来的,就是自己看到的。借用一句计算机术语,叫做所见即所得。

  相信读者的判断力,我想这是新闻应该做到的基本点。如果总认为把事实完全告诉读者就会产生误导作用,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我给报纸写稿时,总写作这本书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自己把这称为幕前与幕后。

  读者的需要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只看幕前的东西,也有的人除了喜欢看演员的表演之外,还想知道演员上台是怎么化妆的,下台后是怎样御妆的。当然,不是说幕后就是内幕,就是隐私,就是见不得人。上台唱戏是工作,上妆下妆也是工作。

  因此,我的文字中有考察队员的艰辛与劳累,有奉献与牺牲,但也有烦恼和孤独,有自我与利益。除了一名光荣的代表国家的考察队员外,在我的眼里,他们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努力工作的职员,一个受我尊敬的朋友。

  如果说叙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还试图用照片来记录这次科考。相信他们会更客观、更直接。

  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杨天赐社长,感谢该社电子出版中心刘航主任,是出版社为我提供了和读者交流的机会;感谢责任编辑杨东星,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编辑;感谢何新忠,他在这本书的诞生过程中功不可没。他们为这本书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感谢我的妻子孟彦,她的鼓励与帮助,是我完成这些文字和图片的动力。

  最应该感谢的是可敬可爱的考察队员们,从首席科学家到每一位科技人员、每一位记者、每一位船员,是他们的行为,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作者
                        1998年8月26日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