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六章 联合冰站考察


  0815(BJ0816)“关”聊陈立奇,”戏”说速冻饺子


  陈立奇和速冻饺子绝对没有什么联系, 只是今天(8月15日)雪龙号在驶回冰区的途中,和陈立奇长谈了几个小时,有所感,写了一篇《“关”聊陈立奇》:在图克港回厨房准备接待“全球华人” ,夜餐停了3天,今天重新恢复,倍感亲切的同时,也为考察队员抢饺子的行为所感动,对比国内的大吃大喝,心中颇为不平,又想了一篇《考察队员没风格,速冻饺子抢着吃》。照录如下:


  “关”聊陈立奇

  首先解释题目。“关”聊,关起门来说,特别是不能让当事人知道。

  陈立奇,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最高长官,队长、首席科学家、临时党委书记。

  之所以关起门来说,是因为我一直不愿意动笔写这篇人物。说好的,有拍马屁之嫌,因为我现在是考察队中的一员;说差的,有得罪领导的可能。

  第一次听说陈立奇,是从部主任李新彦口中,他俩是大学同班同学,关系甚好。有这一层关系,我也觉得虽没见过面,已亲近了不少。

  第一次看见陈立奇,是在上海外高桥码头雪龙船出发仪式上,他西装革履、意气风发。我把抢拍下来的他的舒展的笑容发回报社,感觉自己对福建人一向的好感更得到了一次印证。

  第一次听见陈立奇讲话,是全体队员会议上,他板着面孔,满口义正词严,让我感觉他有点官僚。

  于是有点敬而远之。开船很长时间没和他有什么交谈,除了和大家一起去他的房间采访过几次。慢慢地我发现,他的房间门永远开着,即使在队员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连虚掩的时候都没有。我印象里,领导的房间都是关着门的,须敲门才能进。

  陈立奇和大家一样都是在餐厅吃饭,有好几次来得晚了点,菜都没有了。先前听老队员说,考察队长的待遇很高,有服务员打扫房间,端茶送饭,一般队员轻易见不着面。可对老陈没有人怕他,吃夜宵的时候,没人会注意到,他端着空盆在一边坐着,也没人会提出让他先盛,饺子该抢还是抢,抢没了他就吃面条。

  大家都愿意和他聊天。不管是在饭桌上还是在他房间里。他再三强调,队员们有事可以随时找他,不用担心他太忙。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他的房间是最随便的地方,拿起饮料就喝。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起到内部交流信息这一重要作用的“雪尤之家”网站,是在陈立奇的直接支持下设立起来的。船长袁绍宏说,如果是别人当他的上司,他不敢建这个网站,因为他怕领导说他不务正业。

  陈立奇上船后,唯一在公开场合吃的后悔药是同意让20多个记者上船。“来之前,很多人劝我不要让这么多记者上船,现在我是把自己扔进了油锅里。”他生气时就会记者们这么说。不过,很快他又转怒为喜,因为记者们也就是动动嘴,不利于考察的事情,谁也不会真动笔。大家对他的理论还是心悦诚服:如果想找考察队的缺点,一百条都能找到。但为了祖国的考察事业,请大家多看主流,多写科考本身。


  考察队员没风格,速冻饺子抢着吃


  夜宵,这名词本身就能给人增加胃口,一看见这两个字,我的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松软、温热、可口的食品。可雪龙船上的夜宵,证明我这些联想都是错误的。

  在此,先说一下正餐的事。我曾把一周食谱发回去,网站编辑陈智霞看了,笑曰:伙食不错嘛!所有看到这个食谱的读者都会这么认为,如果不加背景的话。应该加上的背景有:

  第一,这是大锅饭,菜是先用水煮熟,再加明油;

  第二,所有原料都是在冷库里存放的,离开上海越远,存放时间越长;

  第三,所有饭莱都是一种风味,没有川湘鲁粤之分。连续吃上两个月,味道如何?

  反正船上的队员对正餐的感觉远没有对夜宵的热情。夜宵开始是挂面,一般是晚饭的剩菜加水加挂面煮制而成。每天吃挂面,有不少人说:“一辈子吃的面条也没今天多!”后来大厨加了饺子,每天一盆。规律是先煮面,再煮饺子。饺子比面晚出锅约半个小时。一大铁桶面、一大铁盆饺子,全部都吃光。

  吃面的有两种人:先来的,顶不住饿,先吃些面;后到者,饺子已一抢而光,只好吃面。用一抢而光形容大家分吃饺子的场面,我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原因有三点:

  第一,我们都是光荣的北极考察队员,怎么一点风格都没有,连速冻饺子都抢着吃。国内的读者看了会怎么想?最起码我在国内,都是在老婆不在家、食堂没有饭、小饭馆懒得去、饿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吃这种东西的。

  第二,我们都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国家工作,怎么连最起码的食品都不能保障供应,国内的读者会不会觉得我在撒慌,要知道,平时大大小小的机关开的大大小小的会议,住宾馆、吃大餐,实乃家常便饭。杯盘狼藉之中,绝对看不到速冻饺子。谁要是拿这东西招待人,用一句北京以往流行的话说:你骂谁?

  第三,考察队员们都认为我是大惊小怪。他们对我说:这次考察的伙食是历次最好的一次,最起码让你吃饱饭。以前都有吃不饱的时候。要不大家临出发前在上海都大包小包地买吃的东西?再说了,我们要求根本不高,在冰工作业时,能吃口热的、喝口热的就满足了。你啊,参加野外考察太少!

  思来想去,我这人实在要求太高。不过写到这儿,欲罢不能,心想不管怎么说,这篇东西最起码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下考察队员的生活。于是加上以下声明,发回报社:


  声 明

  第一,本文无意贵怪厨师,伙食费有限,相信他们己尽了最大努力;

  第二,本文无意责怪考察队,能为大家争取到有限的伙食费,相信他们已尽了最大努力;

  第三,本文无意责怪考察队员,这样的伙食能坚持吃下去并努力工作。相信他们己尽了最大努力;

  详四,本文无意责怪参加会议者,饭菜都为他们准备好了,为了不造成更大的浪费,相信他们已尽了最大努力。


  0816(BJ0817)北极不是南极,浮冰飘乎不定


  8月16日中午,考察队己到达北纬73度、西经155度左右的冰区,雪龙号以每小时7海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预计在西经175度左右向北破冰到能够到达的最北端。

  这己是雪龙号第三次进入冰区。考察只剩下最后一个也是最激动人心的阶段一一联合冰站考察。按照最开始的设想,北极的冰有一部分是固定冰,以北极点为中心展开,是一个漫无边际的大冰块。考察队把船靠到这个固定冰块的边上,直升机再把人送上冰块。但今天召开的作业计划调整会上,科学家们承认,他们把对南极冰的认识搬到北极来了。事实上,北极所有的冰都在随着海流和大风飘移。今天在北极点的冰, 过1个月可能移到加拿大海岸化掉了。因此把船靠到固定冰边上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考察队下一步将计划调整为找到一块约10平方公里大的浮冰,进行联合冰站的作业。

  所谓联合冰站,是大气、海洋、冰川各学科对一个冰站共同进行考察,将所得数据综合分析,从而解决一个相关联的课题。这一次中国北极考察的课题是“海一冰一气”相互作用。

  当时我听了科学家们的话,心想,来北极的意义,往大里说是研究全球变化,往小里说,单单认识到北极的冰况,也是一种收获;雪龙船积累了在北冰洋中的航行经验,也是一种收获。中国12亿人口,如果没有一个人说得上北极的冰是什么状况,没有一位船长知道北极的路该怎么走,是不是也与日益强大的大国形象不符?


  0817(BJ0818)雾说来就来,北极熊时隐时现


  8月17日,我们对固定冰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科考队到达北纬74度54分、 东经160度14分的冰区。几天不见,北冰洋的冰变得更加脆弱了。我们对固定冰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

  一个星期前,我们启程赴加拿大时,冰还很密,漫无边际,天水冰分不清楚。可现在看到的冰少多了,冰决很大,但都是由碎冰挤在一起,冰间的水面也很大,整个分布非常不均匀。

  3月17日早上, 雪龙号试图靠上一块看起来很厚实的冰,但船一碰上去,冰就酥了。于是首席科学家带领8个人,坐直升机探冰,找到了3块比较大而厚的冰,决定在其中一块冰上建立联合冰站,从而作为雪龙号此次科考的终点。

  但当雪龙号按照GPS定位寻找这块大冰时, 却怎么也找不着。船长用广播把一起坐飞机探冰的秦为稼叫到驾驶台。秦为稼拿着望远镜,东看看。西看看,哪块都觉得像,可哪块都不是。小秦嘴里嘟嘟嚷嚷:“奇怪,经纬度明明是在这儿,怎么就是找不到?”于是又把飞行员齐焕清找来,他看了半天,指着远处一块看起来很厚实的大冰说:“我觉得是那块。”

  船调头驶过去,发现那仍然是一块表面布满融池、看起来不堪一击的冰。大家开玩笑说,远看是块冰,近看像块沼泽地。我感觉倒有点像春天的嫩草地。

  北极的冰,上面看起来很小很薄,但底部却又大又厚,因此是块浮冰就能浮起人来。 但是在这样的冰上呆几个小时还行,呆7人谁也不敢,现在冰化得太快了。大家这个后悔,说飞机落在上面时应该插面小旗子,这样就不至于找不到了。后来一琢磨,插小旗子也没有用,海流速度很快,大冰肯定是漂走了。船长这要是在南极,10块冰也靠上去了,南极的冰又厚又硬。

  不得己,决定再飞一次,以确定作业位置。同时我接到通知,随时准备和上冰的员一道,第一批飞到冰上去。我一通手忙脚乱,收拾东西、准备相机、借御寒衣服。半个小时后我出来一看,奇怪,刚刚还晴空万里,现在却己是浓雾紧锁。已经坐上飞机的秦为稼他们又回来了。

  于是坐下写稿子,忽听见外面一阵嘈杂,伸头一看,雾小多了,飞机又要飞。我赶紧准备,吴金友跑来催我说:快点,大家都等你!我衣服还没穿完,吴金友义跑来说:别穿了,他们已经回来了。我出来一看,雾又来了。

  只能等待天气放晴。不过,据我这1个来月的经验,天一连阴个几天都有可能。人算不如天算,这恐怕是北极科考最大的困难。一层一层把衣服往下扒,心说也好,夜宵时间到了,先吃碗面条再说。

  想起早上北极熊与我们打游击战, 现在我还打不起精神。凌晨4点多时,我关上电脑,爬上床躺下,还在想:“今天睡得有些晚了,后天又该值日端饭,时差调整不过来,又将度过一个不眠的白天。”

  迷迷糊糊刚有点睡意,广播响了:“船头右前方发现北极熊!”

  可以想见我的狼狈,穿衣服、拿相机,跑到船头,北极熊又跑远了。端起相机狂扫一阵子,再看那北极熊,边惊惶失措地逃跑,间或回头看我们一眼。船破冰前进,向熊追过去,两者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此时天气不错,这只熊宽宽的屁股、短短的尾巴和小小的脑袋都看得很清楚。

  可是,一道冰脊挡住了雪龙号的去路。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肥胖的浅黄色身影从一个小水池中游过,爬过一个冰坎,消失在一个冰堆后面。人家都不愿意离去,认为一定还有北极熊。第一次我们看见了2只,第二次看见了3只,这一次怎么能只看见1只呢?迎着寒风,半个小时后大家陆续打道回府。

  我和聂晓阳每人泡了一包方便面,然后又看了一下刚才拍的数码照片。还行,比前两次都清楚些。觉意袭来,上床睡觉,脱了衣服躺下,没过半个小时,广播里又发出丝丝拉拉的响声,我预计又有事。果然,里面传出声音说:“右舷水中,北极熊非常高兴游泳!”

  我真是又气又急。跑到外面一看,北极熊已经跑出老远,还在回头张望呢!在近处看到这只熊的人说,比刚才看见的那头大。

  前两次看见北极熊都是在雪龙号撤出冰区的途中,这次是在联合冰站作业前夕,这给大家敲了个警钟:不可不防。不过看见它们那望风而逃的“熊样”,我倒不认为它们敢来攻击我们三五成群的人。


  0818(BJ0819)极端环境下,为自己负责就是为集体负责


  8月18日早上一睁眼,己是10点多钟。屋里冷得要命,干脆关了门,跑到外面,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是那种我们小时候叫做盐粒子的细雪粒。

  往远处看去,一座蓝色的帐篷孤零零地“趴”在一块大浮冰上,周围空荡荡的。“卞教授他们肯定冻得不敢出来,也正在睡觉呢。”我想。

  昨晚本来安排我和他们4位作业队员一块上冰,为我们即将建立的7大作业冰姑“打尖”。折腾了好几回,都没上成飞机。雾来来去去。变幻莫测。到半夜12点多,好不容易飞起来了,在船周围转了十几分钟,没找着一个落脚点。正要往远处去,飞机却调头回到了船上。下来一问,原来是船上看雾又来了,安全起见,让我们先回来。在房间待命,随时准备起飞。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实在经不住这么折腾,请示吴金友后决定退出。

  大餐厅一般是信息的集散地。进去一看,昨晚一起去的逯昌贵正坐在那儿抽烟呢。 我感到奇怪,间他:“你怎么也没去?”“我刚回来。”他说。昨晚3点多,天气变好,他们开始出发,飞机飞了20多分钟,落到一块看起来还行的冰上,虽说不很大,但却是“瘸子里的将军”。他们下去后赶紧搭帐篷。仪器都没带,作业没法开展, 海绵垫子也没带,也就没法睡觉。凌晨5点,雪龙船也赶到了这块冰的边缘。船想找个角度靠上去,以运送人员和物质上冰。可围着这块冰转了3圈,花了3个小时也没靠上。现在是北极冰融化最厉害的时候,船不敢碰冰,一旦碰上,四五米厚的冰很可能裂开。加上冰随海流和风不断移动,船应该在海流和风的上游才能和冰保持一定距离。可风向又不断变换。最后总算找到一个角度,赶紧把他们几个人接上了船。

  他们还有一番“历险”:在外面拍摄的李晓川忽然看见海面上有一个黑色物体游过来,只露出半个脑袋和一个黑鼻头。“北极熊!”李晓川赶紧发出警告,他早就摸出规律来了,北极都是凌晨出现。董利拎着枪就出来了,卞林根则握了把铁锹,准备“决一死战”。那动物上了岸,原来是只海豹。大家虚惊一场,再看董利的枪,弹匣忘了上了。“你真应该去,景色美极了!”李晓川对我说。

  吃完中午饭,召开全体会议,首席科学家作了动员。科考前三个阶段都己顺利结束,仅剩下边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艰难的阶段。队里决定放小艇送人和物资上冰。我和另几名记者可以随第一批队员和物质上冰建站,这意味着联合冰站作业正式开始,这是此次北极科考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艰难的一个阶段。

  冰站将建在北纬74度58分、 西经160度32分的一块大型浮冰上。这块冰位于北冰洋冰层收缩最小线,从此往北的海面长年被冰雪覆盖。

  下午,寒风凛冽,天空中飘着密密的小雪。这是我们进入北极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天, 最低为零下6℃。由于风大浪急,大船无法靠近浮冰,只好用小艇运送科考队员和仪器、帐篷等物资。下午3点,小艇被放下水。20多名队员、8名记者为第一批上冰人员, 带着20多箱仪器、两个大雪橇、3个氦气瓶,以及各种吃的、用的,吃饭的电热锅、睡觉的帐篷、睡袋甚至还有一个马桶,当然,一支枪、两匣子弹也不会忘记。

  吊车光运人和货就用了40分钟,搞得水手长有点急,就说:下次年轻的最好都从软梯爬下去。小艇被装得满满的,船长伸头看一眼说,直升机飞10次也装不了这么多。

  冰离大船只有1海里多多一点, 从船头绕过去就到了。头部形似登陆舰的小艇试着靠到浮冰的边缘,一靠冰碎了。退出来,到冰的另一边去,还是靠不上去。两名队员抢先跳上浮冰,为小艇指路。最后选择一个冰缝,小艇插上去,先上去的队员赶紧拿斧头在冰上楔下一根钢钎,系上缆绳,放下短梯,一个临时码头就有了,赶紧开始卸货。

  这块冰很难估计它的的大小,大约几个平方公里的样子。在大船上远远看过来,冰显得很脆弱,可踏在上面却感觉很结实。冰中间高低起伏,隆起的冰脊像个小山包。“山”脚下的融池,如溪水般清澈,只是上面又结了薄薄一层冰渣,大家都说这地方有山有水,真是风景如画。

  由于冰面上高低不不平,用雪撬拉东西很费劲。一方面要让它走,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侧滑。虽然码头离营地只有几十米远,可几个来往下来,出了一身的汗。大家直后悔没把雪地摩托带上来。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大家分头七手八脚地搭帐篷。在风的教唆下,帐篷变得很不听话,按住了这个脚,那个脚又起来了。帐篷的4个脚,分别用4只装满了柴油的塑料桶给拴住。 一顶只能容2个人的小帐篷,王新民和鄂栋臣、张瑞刚仨人忙活了近40分钟才算搞定。

  今天也是“新闻班长”吴金友最为得意的一大。老吴的主要“作业”是把20多位记者安排好,让他们都觉得自己有活干。冰站建设热火朝天,记者们也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上了冰,能就近观察队员们安营扎寨的经过,8位记者使出浑身解数,从各个角度反复拍照。

  留在船上的也有事干。 天气雪转晴,小艇装不下,上飞机吧。又有8位记者上了飞机,绕着雪龙船、小艇和冰站飞了40多分钟,直到每个人的相机“弹尽粮绝”,以前还从未没有过这么丰富的内容,又是大船、又是小艇、蓝色的帐篷、黄色的帐篷、白色的雪、蓝色的海、穿着红衣服的队员。中央台的张斌说:“冰上那么热闹,我还以为是王府井呢!”

  冰上的记者更高兴了,有小艇、有大船,还有直升机。以此为背景,再把考察队员劳作的身影作为前景,实在是北冰洋中激动人心的画面。

  有两位既没上飞机、也没下小艇的记者据说也很满意,他们拍到了小艇、飞机和冰站,场面看起来也很壮观。

  大船与浮冰保持1海里距离, 冰站建在浮冰上,小艇挨着浮冰停,飞机绕着大家飞,互为风景,这确实是北极科考内容最丰富的一天。不知有没有谁,能把冰站、小艇、大船和飞机都放到一个取景框中。

  两个小时过去,4顶小帐篷和1顶大帐篷建起来,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但帐篷里东西堆得七零八落,还得慢慢收拾,才能开始“过日子”。建一次站,感觉橡搬一次家似的。

  6点钟,大船指示小艇“回家”,5名队员留守,其他人回去吃饭。大空又飘起了小雪粒,气温开始下降。可我浑身冒汗,于是把最外面一层衣服脱下,拎着回来。在餐厅里互相看看,每个人都变黑了。短短两个多小时,晒了一会儿并不太强的太阳,可见雪地上紫外线的厉害。我的长檐帽始终没有摘下来,也未能幸免。有的队员涂了防晒油,稍好一点。不过老队员说,在南极,一天就能把人脸晒下一层皮来,早上出去好好的,晚上就不认识了。

  吃完饭后我感觉身上发冷,汗凉了。赶紧找替换内衣、放水洗澡。我一摸,保暖内衣全湿了。心中暗自庆幸前一天晚上及时退出,没跟着卞林根他们一块儿去打前站, 否则在冰上呆7个小时非把我冻死不可。极地服装有讲究,又要透气又要保暖,卞林根他们穿的都是上下连身的羽绒服,很宽松,基本符合这种要求。而我是病急乱投医,把所有的衣服都套上了:上身从里到外有7层之多,光毛衣就有3件。开始是暖和,但这些衣服本身透气性不好,加上紧紧“捆”在身上,汗根本挥发不出去。

  任何人受伤,都会影响全体的行动,这是队领导己多次强调的。看来,人到了极端环境下,首先要为自己负责,这也是为集体负责的一种表现。


  0819(BJ0820)北纬77度18分,科考队到达的最北点


  8月19日下午5点45分, 我们一行11人到达北纬77度18分,西经160度49分,这是北极科学考察队到达的最北点。


  ㈠ 我是第九个

  下午我正在写稿,吴金友急急忙忙推门进来:快!快!穿衣服,飞往最北点。几天前,队早就筹划向北作一次长距离飞行,以直升机的安全航程为限。没想到突然就决定飞。

  我赶紧往身上套衣服、收拾相机。老吴又来催了两次。我跑到后甲板,秦为稼迎过来。我边跑边说,早一点通知我就好了,他说:“刚刚才定下来。”北极天气的多变,我们早有领教。从昨大起一直下雪,今人下午出现了一会儿好天气,时机稍纵既逝。

  队长陈立奇、副队长鄂栋臣以及张瑞刚教授、康建成研究员、孟广林高工、新华社的李斌、中央电视台的董志敏、张海鹏都已坐在飞机上了。直九后面两排座位,每排4个人, 我是第九个,只能蹲在两排之间,和上次侦察冰情时待遇一样。碰巧又蹲在康建成前面,他笑着说我:咱俩有缘。


  ㈡“佛光”伴我行

  康建成说,我们今天计划飞两个半纬度,寻找连续冰盖边缘。两天前,我们的船还在北纬74.5度时,船上接收的卫星云图显示,在北纬77度半左右有连续冰盖。

  下午4点半,直升机离开甲板,慢慢升到了云端,然后保持高度1500米、时速230公里飞行。向下看去,是一层棉被似的密密的云,如黄土高原那样高高低低。沟沟壑壑,这种云比在国内坐民航班机时看到的高空云显得密,颜色也深,静静地积在那儿不动。从云的间隙,可以看见海面和浮冰。

  半个小时后,云更密了,一点缝隙也没有。飞行员说,云的厚度在100米到500米之间。康建成则说,这其实是浮冰间的海水和大气剧烈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果,这些云,就是蒸发起来的汽。什么时候看不见了,就证明我们到了连续冰盖。

  云层之上的天空非常晴朗,太阳把飞机的影子投在云上,出现了一个靶形光环,有点像人们常说的佛光。这光环一路随着我们,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是佛祖保佑我们。我却有点暗暗担心: 我们将要远离雪龙船150多海里(一个纬度为60海里,一海里为1.35公里),这么远的地方,茫茫冰海,万一出现一点差错,后果都难以想像。两个飞行员都来了,船上虽有一架飞机,但没人能开。雪龙号就算能破冰过来,每小时也不能超过4海里。


  ㈢ 连续冰盖无影踪

  飞行1小时,仍然是无边无际。密不透风的云。飞机降低高度,钻到云层之下。想像中的连续冰盖连影于都没有,浮冰有八成的样子,很碎,互相牵连着,有点像江南的荷叶。能见度还不错,大约为5海里。

  我们在120米的空中以170公里的时速又飞了大约15分钟后,飞行员齐焕情感觉前面开始有雾, 决定就此打住。5点45分,飞机一转头,在一块不是很大的浮冰上落下来。GPS显示,这里是北纬77度18分10秒、西经160度49分20秒,离我们计划的77度半还差十几海里。我们己飞出了250公里。

  首席科学家陈立奇说,看来要找到连续冰盖是不太可能了。他以前去北极点时,夏天的冰面上也有裂缝。这里的冰面融化得没有雪龙船附近厉害,康建成研究员和盂广林高工采集了雪样, 雪厚为5厘米。他们钻了一个2.8米的冰洞,获得了5截冰样。张瑞刚和鄂栋臣教授合作,在冰上测了两个点的相对重力值。其中一个点选了一个隆起的小雪包。

  作业期间,飞机发动机保持运转。万一出现北极熊或其他险情,可以快速反应。作业持续了1个小时。飞行员担心油不够。催促大家上机。


  ㈣ 异样响声敲心坎

  5点30分,飞机重新升上云端。

  突然,我们后排右侧出现了噼哩啪啦的撞击声,坐在右后方的李斌失声喊了起来。我的心一紧,每个人的脸色都变了。前排的老鄂赶紧拉下齐焕清的耳机。小齐和徐勤和检查仪表正常, 发动机声音正常。 他们一边把飞机高度从1500米降低到1200米, 时速降为200公里,一边安慰大家:没事、没事。这时声音好像也听不到了,我这颗心才放回肚子里。

  一路无话。陈立奇隔一会儿就问旁边的张瑞刚一次:“几点了?”第三次干脆直接抓起张瑞刚的手腕来看。

  7点30分,我们的飞机钻到云层之上,沿着海面低空飞行。7点40分,远远地,我们看见了雪龙船。我感觉已经离开得太久,亲切之情油然而生。两分钟后,飞机稳稳落在甲板上。地勤跑过来开门,劈头就问李斌:“你怎么不系安全带?带扣还留在门外!”

  原来,令我们大为紧张的,是安全带被关在门外,钢扣击打在机身上发出的异样声音。


  ㈤“临时国土”最北端

  我们去时加满了油,915公斤,回来后还乘大约200公斤。直九飞机的最大航程为860公里, 我们往返500公里,用时4个小时12分钟。齐焕清说,这种距离在陆地上很正常,在海上还是第一次飞这么远。

  飞机、轮船是国土的延伸。美国强大,他们的飞机、轮船无处不在,这无形中使美国的国土变得遍布全球。美国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脚步印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是全世界人民的地球,可中国的船只和飞机还没有来过北冰洋。中国的科学家多次到达北极,都是搭乘其他国家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自己的飞机,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来到了北纬77度18分的地方,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国土”延伸到了地球的最北端。


  0820-1(BJ0821)浮冰、海流、大风、浓雾,北极考察的四大危险因素


  浮冰、海流、大风、浓雾就像一个被惯坏的孩子,不时给我们一些脸色,成为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遇到的四大危险因素。


  ㈠ 浓雾悄悄地把雪龙船“藏”起来了

  8月20日早上8点一刻,第一班直升机就出发了。今天计划送4批队员到200公里以内的冰面作业。

  作业过程顺利,飞机开始返回雪龙号。可就在离船还有10分钟航程时,一阵浓雾悄悄飘来, 5海里的能见度变得连50米都不到。飞机沿着海面低飞了20多分钟,仍然找不到船。

  飞行员赶紧呼叫雪龙船驾驶台,请求经纬度指示。这种情况下已是“说时迟、那时快”,地勤人员看着飞机掠过甲板,越飞越远了。

  ……齐焕清在两次“遭遇”时终于看见了船,但此时大风从船尾方向吹来,不利于降落。他请求驾驶台把大船调一个方向,让船侧面受风,因为直升机在大雾中迎风降落,把握较大。

  当时长城艇刚被放下船,准备送队员上冰。为了保障飞机安全降落,船长指挥先把小艇调上来。由于没有侧推动力,一头“别”在浮冰上的大船艰难地转了90度,并维持动力,保持方向不变。

  船长告诉飞行员, 只能保持5分钟,请他动作麻利点,小齐已是驾轻就熟,有惊无险,安全降落。


  ㈡ 浮冰轻轻地和长城艇“亲热”了一下

  早上9点半, 长城艇第二次被放下水。就在上冰队员准备下艇的时候,一块海冰飘过来了。

  这是一块儿几十米见方的冰, 在离船100多米的地力方时不显得大。可大家眼睁睁看着它悄没声息地朝着长城艇靠过来时,都大声喊起来。水手长赶紧用对讲机呼叫驾驶台发动大船,同时指挥吊车往上吊。可是来不及了,两分钟之内,浮冰就把小艇挤向大船,小艇儿乎侧立起来,驾驶楼瘪进去一大块,左侧挡风玻璃和航向灯破碎,钢护栏向内歪倒,艇体吃水线以下变形。浮冰扬长而去,留下“瘸”了的长城艇,向右后方下沉。拉上来看,艇体凹进去一大块。

  据估计这块冰厚约四五米。大家都感到庆幸的是,当时小艇还没下人,如果人员正下到一半,有人在艇上,有人吊在软梯上,后果不堪设想。

  船长袁绍宏说,今天发生这一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风太大,达到每秒10米。雪龙船处于飘泊状态,随大风和海流运动很快。为了限制向重,长城艇的钢板特别薄,只有6毫米, 主要是用来在浅水中运输的。回去之后,要把凹进去的钢板割掉,换上好钢板。同时加几根龙骨,加强艇体的坚固程度。


  ㈢ 海流缓缓地使冰站迷失了方向

  8月19日早上一起来, 我发现大船附近的冰面上空空荡荡,冰站的帐篷和人都不见了。赶紧跑到驾驶台问,秦为稼和船长等人都在上面,正在用电台和冰站通话。

  原来,看起来很平缓的海流把冰站“挪走了”,加上风的作用,大船正与冰站背道而驰。能通上话,令大家稍为心安,但由于冰上队员没带卫星定位系统,无法确定方位。

  两天前, 在确定冰站位置时,秦为稼他们曾坐飞机确定了3块合适的浮冰,并在上面降落, 记下了准确的经纬度。可大船开过去,那3块浮冰怎么也找不到了。大家判断冰是顺流漂走了。

  船长凭经验判断冰站的方位后, 动船前往寻找。经过1个小时,终于看到了冰站。秦为稼当场下了死命令:从现在起,上冰的人,必须携带卫星定位系统。

  在冰上的队员说,最说不定的就是方向。刚才看大船还在南面,过一会儿再看,船在北面了。不知道是冰在动还是船在动。海流看起来不快,可有时可以看到擦肩而过的两块浮冰,速度就非常快。


  ㈣ 疲惫慢慢麻痹了我们的神经

  当然,科考中的第五个危险因素是我们自己的麻痹。科考己近尾声,疲劳使大家绷紧了近两个月的神经不自觉有些放松。昨天我们坐直升机时,把安全带关在了门外,上面的钢扣击打机身发出的巨大声响,使我们在没搞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大为紧张。

  浮冰、海流、大风、浓雾,恶劣的自然条件,容不得半点马虎。晚餐时,一位队员对队长陈立奇说,冰站做得差不多了,可以写总结了。陈立奇则说,不到上海,还不能说这样的话。


  0820-2(BJ0821)冰缝纵横,联合冰站高挂“免战牌”


  尽管海冰目前处于冻结状态,但冰站的“地盘”却在不断缩小。长城艇负伤后,冰站今天只减不加,只有3名队员留守,静观其变。

  现在的气温非常低, 大约在零下5℃。海冰处于冻结状态,前几天形成的融池又结上了厚厚的冰。但在海流的作用下,冰块相互撞击,使冰块边缘的冰不停断裂,冰站变得越来越小。俄罗斯领航员伏拉基米尔警告说,要小心浮冰从中间断裂,冰站上的人员和物资有掉进海水中的危险。

  今天,队长陈立奇和伏拉基米尔及其他队领导一道,坐中山一号艇前往冰站观察冰情。他们仔细分析了冰缝的走向后认为,即使浮冰断裂,站上的帐篷所在地不会一分为二。 但为了安全见,今天的考察主要以飞机为主,共安排4个架次,向北飞往不同地点的浮冰作业点。

  长城艇“光荣负伤”后被放回船舱。“中山一号”艇得以见北极天日,在浮冰中小试了一番身手。中山一号艇比长城艇小得多,但身体硬朗得多。它的钢板材料好, 经得起浮冰的碰撞。它双机双浆,马力强劲,两台130马力的发动机,是长城艇的两倍。中山一号设计为拖轮,在南极可以拖动载有集装箱的驳船。

  下午,队长等领导们都坐上了中山一号,一方面去冰站观察冰情,另一方面接回昨天上冰的队员。回程时,我远远看见他在清水中破浪而来,有点摩托艇的神气。中间遇到了两大块冰的夹击。中山一号迟疑了一下,向冰最薄处冲了上去。船身歪向一边,冰却没撞开。小艇向后倒车,向另外一个冰缝冲击,硬是把冰推开,挤了过来。怪不得船员都把中山一号叫做“小雪龙”。

  下午和船长聊天,他说,如果雪龙船的装备再好一些,就能避免不少麻烦。今天直升机降落时,雾大风急,需要雪龙船迅速改变方向,从尾向受风改为侧向受风,以便直升机从侧面进入时迎风降落。接着,小艇遇冰袭击,紧急呼叫驾驶台侧向移动船体,避免小艇受挤。

  船长说,如果雪龙船前部有一个侧动力发动机,后部有两台动力舵,就能在短时间内灵活转向或侧向移动,今天的两次险情就不成为险情了。他说,一般万吨级的巨轮都有这样的装置。他还说,如果雪龙船上有一个小的橡皮艇,接送队员上冰站就方便得多。现在小艇接送人,有点像卡车载客。以前的极地号就有橡皮艇。橡皮艇并不昂贵,只需要几万元。

  今天长城艇遇险,还让船长袁绍宏想起了在南极的一次经历。那是第十四次去南极考察,长城艇从雪龙号上运一批队员上中山站。快到岸边时,长城艇忽然发生故障,发动机不工作了。顺着潮水,小艇向岸边漂去,眼看还有几十米就要撞上岸边的乱礁。这时小艇旁边出现了一块几个平方米的礁石,大副让一名姓郭的队员跳上礁石,想把缆绳拴上去。可这位队员一跳上礁石,脱险的激动让他忘了自己的使命。长城艇被海水冲上岸,所幸卡在两块大礁石之间,不动了。

  大家都上了岸,姓郭的队员却动弹不得。这时海水开始涨潮,礁石的面积开始缩小,把他急得在上面团团转。大家在岸边示意,让这位队员跳下水游过去。他身上穿着专用的保暖救生衣,可以使人在寒冷的海中水保持48小时体温。礁石离岸只有二三十米,应该没有问题。可郭队员不敢游,坚持大船再放另外的小艇来接他。然而礁石周围水很浅,小艇很难靠上去。

  潮越涨越高,水没到了郭队员的膝盖。岸边和大船上的人都急得团团转,有人提出用缆炮打过去,让郭队员抓住缆绳,系在身上,大家把他拉过来。可价值几千元钱的缆炮打过去,这郭队员拒绝接缆,眼看着缆绳漂走,坚持派小艇救他。

  这时礁石离岸已经有50多米远,岸边的队员们排成一排,向这位队员喊话,劝他不要着急。水已经没到了他的胸部,“我们不劝,绝望之下他可能跳下去。”袁绍宏说。小艇赶到,把郭队员救上船来。脱下救生衣,他浑身上下,一点没湿。

  郭队员的胆怯成为大家的笑柄,队员们把中山站附近的这块礁石命名为“郭石礁”。

  讲完这件事,袁绍宏讲他的体会:极地考察,处处都是险表,千万马虎不得。真的出了问题,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各自逃命,可能会一命不保。


  0821(BJ822)黑色星期天,我们发现北冰洋的夏天悄悄走了


  继昨天长城艇挂彩后, 今天考察队器材又有损失。 队长陈立奇管8月21日叫“黑色星期天”。

  原来,大气组的邹捍和王维按计划进行每天中午的例行功课——施放探空气球,就是把比空气轻的氦气充到一个巨大的橡胶气球中,使之能带着一个探空仪升到几十公里高的空中,把温湿压风等各项数据传下来。这几天连续大风,昨天他们在大舱盖上放球, 4个人都差点没抓住。今天他们转移到直升机后甲板上,并把机库的门打开,充气过程变得顺利了,可第一个球一送出机库门,“砰”地爆了;第二个球刚一“探头”,一阵风吹来,把球和探空仪的连线吹断了,球又飞了,第三个球松手后,被后甲板船体形成的气流拖向船体侧下方跑,探空仪挂在护栏上,线断球飞, 探空仪也落入海中。一共损大3瓶气、3个球、1个控空仪。邹捍计算说,一瓶气800块, 一个球300块,一个探空仪8000块,一共是11300块,“我一年的工资没了。 ”不过,邹捍说,他至今放成功13个,损失5个,在“国际惯例”允许的75%的失败率以内。

  大洋组用梅花采水器进行海水采样及温度、盐度和深度的测量。采水器上来时,开绞车的不太熟练, 速度过快,钢缆拉断,采水器摔在地上,11个采水瓶摔破了3个。每个价值8000元。加上白令海丢失的1个,共损失4个采水瓶。

  今天美国公司清理“千年虫”,GPS系统正处于调整之中,直升机也不敢起飞,只放小艇进行了冰工作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应该说这些不算什么损失。

  我们来时,北冰洋的夏天刚刚开始;我们要走时,北冰洋的夏天也要结束了。7月16日, 我们的船行进到北纬71度时,已是艰冰重重、步履艰难。北冰洋的夏天刚刚开始, 冰化得还不够多,雪龙号只好调头回到白令海。8月初,雪龙号重返冰区, 一路破冰斩浪。8月6日,考察队选定北纬73度21分、西经164度51分的一块大冰盘,进行了24小时连续冰站作业。当时冰面十分平整,融池开始出现。大气科学家通过大气观测也发现:这个地区大气对流层偏高,从而证实北极地区已经进入盛夏, 海冰正处于消融高峰期。8月中旬,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的邹捍、王维在北纬70度测得对流层厚度为10公里;时隔半个多月,冰站上的对流层厚度竟然达到11.6公里。

  邹捍认为,这表明目前控制考察区域的气团要温暖一些,湿度也要大一些。从7月中旬到现在, 考察地区的大气结构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季节变化。到加拿大回来, 我们的船没费劲就开到了北纬75度,放眼望去,己是残冰败雪,融池遍布。8月18日, 经过两天的寻找,考察队决定把冰站建在北纬74度58分、西经160度32分的一块大型浮冰上。 这块冰位于冰洋冰层收缩平均最小线上的浮冰, 已显得十分“衰老”。以致于俄罗斯导航员几次发出警告:这块冰很有可能在24小时内土崩瓦解。

  其实,这块冰已不再消融。促使它崩溃的原因只能有一个,海浪冲击和冰块撞击。现在海冰已处于冻结期了,可以看到,冰面上的融池己结了大约2厘米厚的冰。现在白天最高温度为零下1℃,夜里最低则达到零下6℃。零零落落的雪已飘了两天。

  我们的飞机昨天向北飞了两个半纬度,表明更北面的冰并不是很密。今天船长有意让雪龙船再向里闯一下,但俄罗斯导航员伏拉基米尔持反对意见,他说,夏天已经要结束了,再往里进,万一海流携带着冰包抄了我们的后路,就很有可能出现被困冰海的危险。


  0822(BJ0823)冰上遭遇北极熊,人兽对峙5分钟


  8月22日早上, 坐小艇去冰站,回来靠上大船时,又有一块浮冰漂过来。吸取了长城艇受伤的教训,大副对小艇驾驶大声说:“吊上来之前小艇不准停机!”于是,已经关机的小艇又发动起来,我们一个一个沿软梯爬上雪龙船。这段软梯有十几米高,还有点打晃,一开始还真不敢爬。大副汪海浪在上面拉我一把,说:“坐雪龙船首先得学会爬软梯。”

  稍加休息,就该吃午饭了。想起去冰站一趟,好像没什么好写的,冰站上只留两三个人,主要进行气象方面的幅射观测什么的,“工作照”也拍过了,项目还是这些,以前也写过。李晓川吃饭时坐我对面,对我说:“我现在有点腻,真想把摄像机扔海里去,看见它就烦,什么都不想干了!”班师回朝在即,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不过,晚饭时,大家的胃口一下子好起来了。菜咸得要死,孙波的历险记却很精彩。 原来, 今天中午冰雪小组上冰作业时与北极熊遭遇了。双方距离只有不到200米,而且是3只在一起!最主要的是,在船上看北极熊和在冰上看北极熊,心情绝对不一样。前者像是进野生动物园参观,而后者则有生命危险。他们和北极熊对峙了大约5分钟,北极熊调头走开。听了孙波绘声绘色的讲述,我们感觉还不过瘾。听着轰隆降的飞机声,康建成他们也回来了,于是,记者们没给他们休息时间,集中“审讯”了十几分钟。我尽量把这个过程叙述得生动些:

  这个小组包括4名科学家和两名保障人员。 中午12点左右,直升机把他们放在了雪龙船东北100多公里的一块大型浮冰上。6人各司其职,开始紧张工作。王新民发电、夏立民架电台,康建成占冰,孟广林测水温,孙波调试测厚雷达,孙俊英到远处采集雪样。前两天刚降了一场雪,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我的冰钻刚下去二三厘米,因此还得直着腰工作。无意中一抬头,看见不远处立着3只北极熊, 康建成第一个反应是把孙俊英叫回来,回为她离北极熊最近,只有不到200米。

  “我听见康博士喊,抬头四下看一看,”孙俊英说,当时不是很紧张,“因为我的印象里北极熊很温和。”

  “小孙,快点过来”,康建成的声音急促得变了声调。他第二个动作是通知身后冰丘另一面的夏立民,他们相距大约50米。

  “我听见康建成岔了声的呼叫,抬眼一看,差一点尿就出来了。”夏立民身负安全保卫重任,第一反应是找枪。

  枪放在康建成和孙波身边的采样箱上。“夏立民跑了过来,身子猛地向前打了个趔趄,但没有停步,连滚带爬就过来了,”孙波说,“我当时感觉北极熊威风极了,它们一字排开,就像动画片中站在悬崖上的狮子王一样,居高临下,俯视着我们。”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到枪这边的, ”夏立民说,“用屁滚尿流4个字形容我一点都不过分。抓到枪,压上子弹,拉开枪栓,打开保险,一屁股坐在箱子上,这才定下神来,盯着北极熊。”弹匣里,压满了30发子弹。

  孟广林当时正用一个盛垃圾的黑色大塑料口袋套着脑袋,屁股朝天地趴在融池边上。他测水温要用笔记本电脑,如果不挡着光,在雪的映射下,根本看不见显示屏。

  “如果我们当时不吱声跑开,北极熊来摸他的屁股,他都不知道。”孙俊英开玩笑地说。

  “有夏立民端着枪守着,我的心情也完全变了,”孙波说,“我感觉北极熊是那样的温柔,美极了,我甚至可以看见它们悠闲的眼神。”

  这是一大一中一小3只熊, 可能是一家。它们长着与庞大的身躯不相称的小脑袋,全身都是白的,但与雪的颜色不同。北极熊可能是从水中钻出来的,也可能是从冰丘后面冒出来的,飞机降落前,他们观察了一下冰面。这是块方圆几公里的大浮冰,表面起伏很大,冰脊和融池高高低低,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孙波博士说。他们下了飞机,向四周观察了一下也没发现问题。

  王新民也跑过来了,他是最镇定的一个:“大家别慌,咱们穿着红衣服,北极熊不敢过来的。”他手里拎着台相机,生怕大家惊动了北极熊,照不成相了。

  “可能北极熊对我们也感到好奇,它们甚至朝前走了两步。”盂广林说,“等我们都举起相机,那只最大的转身走开了。两只稍小的也跟着走了。”从发现到离开,前后不过5分钟。

  夏立民一直攥着枪没敢撒手,熊开步走,他来了精神,举起枪说:“兄弟们,给我来一张带熊的。”

  他们的计划中,由直升机支持的远程作业共有6次,分别是雪龙船的东、东北、西北、西各一次,正北两次。这次由于作业时间较长,直升机先回船了。这是他们第二次在没有直升机等待情况下的作业。直升机的作用很大,等待期间不关机,它巨大的轰鸣声足以吓走任伺野兽。 不过,他们携带了冲锋枪、子弹、3天的干粮、帐篷、睡袋、发电机、电台,万一天气突变,直升机无法起飞,他们做好了在冰上长时间停留的准备。

  熊没影了, 康博士才发现自己手里紧紧握住3米长的不锈钢冰钻,钻头却掉进冰洞里去了。夏立民用电台和大船取得了联系,直升机去把孙波和王新民接回来取工具, 以便把钻头弄出来。剩下4个人还在冰上。“出来这么长时间,我们这是第一次有时间在冰上玩一会,”康博士说。孟广林甚至跑过去查看北极熊的脚印,可是找了半天,周围都看了,什么脚印也没发现。我曾跟着他们采过两次样,每次一下飞机,他总是直扑雪而而去,直到飞行员催促,他才匆匆忙忙收拾工具和样品。

  昨天刚听完伏拉基米尔讲遇到北极熊的故事,没想到今天就有我们的队员遇上了, 而且还是3只。至此,我们共遇到过10只熊了。于是,记者们的激情都被调动起来, 不约而同发这条稿。一直到吃夜宵,这还是大家谈论的括题,3只熊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夫妇带一子,还是一夫两妻,还是一母带两于?北极熊是怎么出现的?它们看见人是怎么想的? 大家发挥想象,给出种种假设。有人设想说:3只北极熊正在冰上玩得高兴,忽听见天空中一阵轰鸣,一个庞然大物裹着一阵风飞过来了,3只熊赶紧躲到了水里。 不一会儿,怪物又带着一阵风飞走了,噪音也没有了。它们伸头一看,噫,冰上多了几只红皮动物。他们是什么东西?以前好像没见过,不知味道怎么样。 要不要尝尝?大熊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是6个,而且大部分个头不小,胜算不是很大,还是算了吧,带头走开了。


  0823(BJ0824)到此一游,在冰站上面留个影


  今天是8月23日, 冰站作业明天将结束,大家都在做撤离的准备。这种准备主要是心理上的,当然行动上也有反映。

  今天全队的重点是安排大家“参观”冰站。我们记者大部分都上去过两到三次,有的还呆过十几二十多个小时。冰雪组、大气组、海洋组都有一些项目在冰上做,但大部分队员和船员都还没下过船。

  天气出奇地好,风很小,阳光普照,绝对是照相的好天气。凡是没坐过直升机或没下过船的队员,今大可以去冰站“旅游”一次。直升机往返于大船和冰站之间,送一批人上去,再接一批人回来。问地勤人员飞了多少个来回,他说没记清,大概有十几次吧。

  我是昨天一大早下小艇去的冰站。我们几个记者去,实际是拍“告别照”去了。长城艇出事后,船长同吴金友说了好几次,小艇非常危险,记者尽量不要再坐。吴金友于是宣布,昨天是最后一批,今天起记者一律不再下艇。

  最开始制定的“政策” 是记者每人可以坐3次飞机,我这样的已经坐满,这两天又陆续安排了几次随队员采访。 今天下午安排六七个没坐满3次的记者,坐直升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航拍。今天冰站上只有两个人,大船周围冷冷清清,没有什么好拍的。这其实有点勉强,打个比喻,就像饭吃得已经很饱了,但为了不浪费,再强行往嗓子眼里塞几口。但这标志着此次北极科考新闻报道的“高潮”已经过去。

  我们在冰站上,举着各家的旗子狂照了一番“自我欣赏”,我本来没带什么旗子,工作这些年,好像还没见过报社的旗子什么样。到了这里,眼瞅着新华社、国际台等都带者自家的旗在冰上留个影,感觉不错。

  袁力找了块红布,把一件米色背心剪了“北京青年报”几个字,在冰站照了一张,传回报社,说是报社要留资料。人民日报社虽然没给我留资料的任务,但心里还是有点痒。于是请袁力如法给我炮制了一个。我们的报名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保留字体很重要。于是,我把名片请颜局长扫描成图像(颜局长没跟我收钱,想起前面说队员替邮局打工,有点不好意思),再放大把每个字打印在一张A4纸上。袁力帮我做好了,粗一看还像那么回事。

  新华社的旗子很正规, 用竹杆一挑,3人轮番照。老高看我拿着这块不到一米宽的皱巴巴的红布,开玩笑地说:“怎么有点像尿布?”我请他给我照相,只好让大风把这话吹走算了。可大风同样把红布吹得不听话,我两只手怎么也无法把它展开,以露出关键的4个字来。后来我索性用两个膝盖压住两个角,手扯起另两个角。老高边拍边说:“你对人民日报还是挺有感情的么,你们领导看了照片还不得感动?”他用我的相机照完,又用自己的相机照了几张。这是个信号,表明他认为这个场面可能会有用。

  下午,四川电视台的专门“约”直升机飞了一次,叫上队里的头头脑脑和他们认为重要但还没拍到镜头的科学家,找了一块浮冰补镜头。

  香港的何建宗先生演出了一场落水戏。他从一块浮冰想跳到另一块浮冰上去,两块冰之间距离较远,他就借助这中间的一小块浮冰做跳板。准知他一脚踩上去,小浮冰翻了过来,何先生大半个身子跌落水中。幸亏他伸手抓住了大浮冰的边缘。他有点不好意思声张,自己一个人爬了上来。

  “我们的镜头对过来时,他已经被一群人围住了。”在场的唯一女性白山杉说。一群男子把何先生湿透了的衣服全部扒下,脱下连体考察服给他穿上。中午吃饭时,何先生已经神气活现地跑来吃饭了,毫发无损。

  安全带敲打直升机、长城艇受伤、冰雪队员遇熊、何先生落水,这几天尽上演有惊无险的场面。我问何建宗为什么落水时不大喊“He1p!(救命!)”这样四川台可以抢一个独家镜头,因为他是目前唯一个落水的人。何先生笑着说:“我不敢呢,他们肯定全举起摄像机和照相机说,你先别上来,再坚持一下!”有人又接上话说:“这还算好的,说不定刚好看见你爬上来,反而一脚把你踹下去说,对不起,我刚才没拍着。”

  一番玩笑,反映出我们这次考察“景物”之少,令记者们“寂寞难耐”。有一天,新华社老高守在驾驶台上,一群海象出现在船边,少说也有几百头。老高发疯一样地拍,而船上其他记者全都不知道。后来听说此事,半开玩笑地对老高表示愤怒:“老高是那种记者,拍完美丽的晚霞,拿手搅乱了再走。”

  不过,老高有点冤枉。遇到那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谁还顾得上叫别人来拍?除非他本人不会照相。再说,只要有竞争,新闻界就会有“惟恐天下不乱”的心理。西方国家以揭露黑心“新闻寡头”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已经够多了。台湾曾发生过因为报纸抢新闻导致绑匪撕票的惨剧,全社会于是一并讨代新闻界。但是,我总以为,真正的凶手其实就是民众自己的猎奇心理。因为民众喜欢看,新闻才会抢着报。

  出发前我在上海坐出租车,说起我要坐雪龙船出海。司机说他知道雪龙船要去北极,从新闻里看的。我问他对这件事关心吗?他说,如果往返都很顺利,兴趣就不大,如果有点什么惊险,他才支关心。


  0824-1(BJ0825)联合冰站考察圆满结束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白令海完成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后,于8月2日零时开始启航,第二次跨入北极圈,进入楚科奇海,按预定计划执行本次队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各项任务, 也是本次队关键的攻坚任务。 经过23天的努力拼搏,航行2800多海甲, 航时282小时,于8月24日晚上9时30分,攻坚阶段的考察活动圆满结束,获得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现将完成的主要科考任务情况汇报如下:


  ㈠ 第三阶段任务完成情况

  ⒈充分利用雪龙船重返北冰洋时机,完成了沿航线增设海洋断面调查站、点的任务以及在北冰洋的联合水文观测。

  从白令海返回北冰洋,利用雪龙船航渡,增设海洋断面调查站位。在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船、队配合默契。大洋组队员继续发扬白令海测站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合作、连续作战的精神,完成了39个站位的作业任务。其中雪龙船测站24个, 小艇测站13个,飞机测站2个。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楚科奇海环境结构,北冰洋与太平洋水交换,加拿大海盆深层水和底层水的形成机制,海冰对海洋过程的影响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第一阶段楚科奇海考察中,已经获得了第一批数据,利用重返北冰洋机会再次观测楚科奇海,将大大增强楚科奇海考察的效果。经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物理数据中不仅包含明确的北冰洋与太平洋水交换信息,而且显著地记录着融冰过程和融冰后海洋的强烈变化。

  ⒉在北冰洋浮冰区,建立临时冰站,进行浮冰边缘海-气-冰联合观测实验和绝对重力测量。

  8月4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直升机对海冰冰缘带和海冰分布进行了侦察。在北纬73度26分31秒,西经164度59分30秒,发现了一块约1平方公里浮冰,浮冰厚度约4米, 冰状况基本代表了北极浮冰的特点。经过现场科学论证,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决定在这块浮冰上建立临时联合冰站。

  从8月4日23点起,用1个半小时建起了12平方米的帐篷,在2个小时内完成了各种观测仪器的安装、调试。开始对北极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动量、热量和物质等湍流通量交换,对流层、平流层大气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变化等过程进行了近24小时的联合观测,获取了重要的资料。

  ⑴利用系留气艇探测大气边界层。在临时冰站上对不同天气状况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了7次系留气艇观测,最高深测高度达到600多米。其中观测到一个罕见的强逆温过程。 观测数据显示,地面以上400多米的气温达到17.8度,而冰站冰面只有0.8度, 一天时间里,逆温层顶高度最低为396米,最高时能达到477米。这些发现为研究浮冰上的冰-气交换和为今后深入从理论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⑵高空观测。利用雪龙船上的无线电探空接收系统和临时联合冰站释放探空仪,进行了4次高空温度、 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的大气探测。最高深测高度为25公里,探测到至冰面一直到约300米高度的强逆温过程,温度变化达到16度。

  ⑶热量平衡观测。使用超声风速温度仪。L-a温度仪、铂丝温度脉动仪对风速、温度、湿度脉动量进行了观测,获取了近16小时的资料。艰计算边界层动量、感热、潜热通量等特征参数,分析冰气交换和日变化物理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⑷辐射平衡观测。使用辐射传感器和自动采集系统,对太阳总辐射、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冰面有限辐射进行了观测,获得了近16小时资料。联合冰站的探测获得了研究北极海冰冰缘海-冰-气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资料。

  ⑸进行首次北冰洋绝对重力测量。 8月5日9时14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鄂栋臣教授与台湾明新技术学院的张瑞刚教授合作, 在北纬73度26分,西经164度59分的临时联合冰站上,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第一次成功地获得了北极地区绝对重力值,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北冰洋测得这一重要科学数据。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李德仁院士(双院士)和书记张世汶专门发来贺电。

  ⒊利用小艇在北冰洋冰边缘开展立体考察。

  8月3日,中国北极科考队第一次使用小艇,实施冰边缘小艇多学科综合观测,以进一步研究北冰洋海-冰-气相互作用,这是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首次利用小艇进行冰边缘的多学科综合观测。 先后在北冰洋3次放小艇在冰边缘测量太阳辐射和海水反射的量。 同时利用系留气艇、CTD仪,取得了海洋、大气和海冰的立休式观测重要数据,为研究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进行了新尝试。

  ⒋圆满地完成了在加拿大图克港与全球华人世纪行北极探险队的会合。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8月12日中午安全抵达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港, 与加拿大户外运动协会组织的“全球华人世纪行北极探险队”的60名队员会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对这次会合非常重视,召开临时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会合活动的安排,成立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与全球华人世纪行北极探险队联谊活动领导小组。首席科学家陈立奇任组长,对会合的各项活动作了周密的安排。对考察队员参观爱斯基摩社区文化也做了精心的部署。加方对在雪龙船上与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会合也极为重视,60名队员专程从因纽维克乘飞机到图克港准备登雪龙船,同时还邀请我方派50名代表前往因纽维克市参加市长出席的午宴。为会合能顺利进行,加方非常配合,同意我方使用雪龙船搭载的直升飞机和长城艇作为交通工具运送人员。但由于天公不作美,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雪龙船锚泊地距图克港25海里,无法逾越,给会合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8月14日凌晨, 临时党委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决定,利用瞬间的稍好天气,使用直升机将全球华人世纪北极探险队选派的24名代表接上船, 在雪龙船2号舱盖甲板举行会合联谊会。联谊会由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副队长颜其德主持,首席科学家陈立奇、船长袁绍宏和全球华人世纪北极探险队队长糜一平分别庄联谊会上讲话并互赠纪念品后,展示了侨务办公室为澳门问归预制的长龙旗,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手和船员在长龙旗上签名。双方还进行了北极考察交流,召开了记者招待会。11点,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举行了冷餐招待会,副领队和首席科学家一起陪同全球华人世纪行北极探险队共进午餐。在友好的气氛中,圆满地完成了会合活动。14点30分,24名队员乘直升机离船。遗憾的是,我考察队员未能亲临这个世界上最北的城镇之一——图克港,参观爱斯基摩人保留区社会文化。原定的我方出席因纽维克市招待会也不得不取消。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赵进平和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的东久美子从图克港离船回国。


  ㈡ 第四阶段任务完成情况

  ⒈建立联合冰站,完成了北极科学考察的攻坚任务。

  8月14日22点30分(船时, 与北京时间差19小时),雪龙船按计划起航,离开图克港赴北极永久海冰区考察。13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直升机在北纬74度53分,西经160度32分找到了一块大约1平方公里的多年浮冰,经考察适合建立冰站。18日15时42分,26名队员(包括记者)携带建站设备和科考仪器乘坐小艇前往距离雪龙船1公里多的浮冰, 当时气温已经降到零下5度,4~〃级的寒风刺痛了队员们的脸颊。小艇迎风斩浪到达浮冰边缘,队员们纷纷行动起来,从小艇上往浮冰上搬卸建站物资和设备以及科考仪器,利用人拉雪橇、肩扛,把大大小小几十件考察物资运到了冰上。海冰组和测绘组分别支起了帐篷,开始联合冰站工作。这是本次科考雪龙号到达的最北端,标志着北极科考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

  在这块浮冰上,科考队进行长时间、大规模、全方位和多学科的综合观测。大气组在冰上进行7天的大气边界层、 辐射平衡等项目观测;冰雪组利用冰雷达测冰的厚度和考察冰的物理过程,并钻取冰芯和采集表层冰雪样品;海冰组的科研人员对海冰生物群落结构和海冰区碳循环的重要环节进行测量研究;大洋组对冰边缘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以及洋流进行了测量和观察;测绘组在冰站又一次进行了绝对重力的测量。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为人类科学了解北极作出了贡献。

  ⒉利用直升机协助远距离冰上作业。

  为更多地获取北极科考资料,科考队还利用雪龙船搭载的直升机作后勤保障,以冰站为基点向正北、东北、西北飞1~2个纬度,最远点达到北纬77度18分。飞行8架次,飞行18小时11分,26人次乘飞机至冰上考察,运送2吨多物资和样品,取得了14组冰样和14组表层雪样。


  ㈢ 第五阶段任务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并超额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满载着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的雪龙号于8月24日正式返航。

  在雪龙船返航的航渡中,临时党委要求全体队员继续发扬成绩,克服疲劳麻痹思想和松劲情绪,认真做好第五阶段各项工作:

  ⒈在返航途中做好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总结工作,要自下而上,分班组,认真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地肯定所取得的成绩,总结爱国、拼搏、协作、创新的极地精神。同时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导今后的极地考察工作。

  ⒉确保航行安全,做好途中补测海洋断面站位和靠泊美国罗姆港的各项工作。雪龙船计划于27日7点抵达罗姆港, 按原定计划送两位港、台科学家及其贵重仪器离船。利用靠港停泊间隙进行船只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同时,将分批安排队员、船员登陆,进行短暂的休整。28日20点从罗姆港启航。返航途中,充分利用航渡时机,在白令海按现场计划安排三个大洋站位补充作业(同位素测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项目)。进一步提高白令海大洋综合调查的科学价值。

  ⒊在日本海深水区按规定进行调查绞车的保养。完成这项任务后,继续返航,预计在北京时间9月9日15点到达吴淞口锚地,9月10日19点靠上海新华码头。


  0824-2(BJ0825)苍茫间,暮色下,一面鲜艳的红旗迎风飘动,越来越小


  8月24日(北京时间8月25日),经过56天的努力拼搏,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冰洋多年海冰区,胜利返航。

  下午的时候,全体考察队员来到联合冰站所在的冰面上,进行了告别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系留飞艇的带动下,徐徐升起在北冰洋的上空,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无垠的冰海间回荡。“考察北极、造福人类;考察北极、保护地球,”全体队员齐声高呼,“北冰洋,再见!”

  大家在在帐篷前留影,在国旗下留影,在队旗前留影,在“单位旗”前留影。20名记者合个影, 8名女队员合个影,大气组合留个影,冰雪组合影时,每个人都做熊状,表示他们一起在冰上遇见过北极熊。

  在此之前,考察队组织部分队员在海冰间的水面游泳,8名队员先后跳入水中。“北冰洋,投入你的怀抱,表达我们对你的依恋。”

  开始撤离了,陈立奇忽然发现,冰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十几个烟头。不用他多说,大家就自觉地捡了起来。

  离开冰面时, 一名队员把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冰站的最高点。下午5点,雪龙船汽笛长鸣三声,正式动车返航。苍茫间,暮色下,一面鲜艳的红旗迎风飘动,越来越小……

  载有科考队的雪龙船己航行近1万海里, 两进北极圈,三进海冰区,先后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北冰洋浮冰区和多年海冰区进行海、冰、气、生物相互作用的综合观测研究,获得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数据和样品,为深入开展北极考察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人类科学了解北极作出了中国应有的贡献。

  本次考察活动中,海峡两岸科学家第一次联手,在北冰洋测得了绝对重力值;中国大气界强强合作,首次测得了国内的北冰洋臭氧和气候第一手资料;中日韩三国极地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并肩,对北冰洋海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大洋组从头忙到尾,几大卡车的瓶瓶罐罐,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海水。

  在连续7天的冰站上, 大气组队员的脸被紫外线晒红又变黑;在大浪滔天的白令海, 大洋组队员的衣服干了又湿。124名考察队员中,有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北京师范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武汉测绘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66名,来自各主要新闻单位的20名记者,雪龙号上38名船员。实践证明,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是一支训练有素、遵守纪律、服从大局、能打硬仗的队伍,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考察任务。


  0824-3(BJ0825)保重,北冰洋


  离开冰站前一刻,我仰天躺在冰面上,在片刻的宁静中,我从心底里说一声:保重,北冰洋。

  保重,温和而善良的北极熊,在你游泳的时候,在你忙于捕食的时候,我们的雪龙船曾惊扰过你们。但在匆忙的奔逃之际,你也看见了,船头齐刷刷架起的“大炮”并没有喷射出致命的子弹,他们不过是记录下来你可爱的身影。即使在你和考察队员冰面对面相视的时候,你从人类眼晴里看见的是惊慌之后的好奇,有一支枪握在一个人的手里,你也看见了,枪曰始终没有指向你。

  保重,笨拙的海象,从你们游移的眼神里,大家分明读出了恐慌。是为保护幼子,你们几个才没有跳到水中吧。可你们也看到了,小艇围着你们趴的那块冰转了好几圈,没有人动你们一下。他们曾出言不逊,说你们臭气熏天,离几百米就能闻到味儿,可你们不知道,他们几个人回到大船上的那股得意劲儿!把你们的倩影一遍一遍放给我们看。在我们最后离开的时候,你们派出了几十个代表为我们送行。

  保重,灵巧的海豹。你曾装成北极熊的样子来吓唬我们,你曾经和我在图克港捉过迷藏。

  保重,北冰洋上的浮冰。看着你在我们周围缓缓地漂动,静静地融化。有时你身披尘土,有时你冰清玉洁,有时你如平原一样一马平川,有时却似黄土高坡起伏不平。你是北冰洋最有代表性的风景,你是影响北极以至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

  保重,北冰洋上空的云。从地上看你时,你变幻出斑斓的五彩,流动出流水般的姿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风姿。从飞机上看你时,你却又如厚厚的棉絮,为海水和浮冰保温。

  保重,北冰洋的海流,悄悄地你和我们开过玩笑,我们刚找好的冰站转眼不见,明明停在那儿的大船一睁眼沓无踪影。但我们知道,是不断地运动,和其他大洋保持着不停地交换,影响着我们周围的气候。

  保重,北冰洋的大雾。你把整个大洋纳入你的怀抱,冰、水、云、天合为一体。

  保重,北冰洋的小雨。整个夏天,虽然你就露过一次面,但我分明感觉到了你的温润。 科学家说当时存在逆温层,300米以上的天空温暖如春。你是不是报信的使者,告诉我们北冰洋春天的讯息?保重,北冰洋的小雪。有人说你像大头针,也有人说你像细米粒。但你及时带来冬天要到来的提示,也为科学家带来了北极空气中所含物质的最新信息。

  保重,北冰洋的大风。在小艇上,你吹走我们身上的温暖,也吹破了我们施放的气球。但我们不生气,从你匆匆的身影中,我们知道你在为调节全球大气做出自己的努力。

  保重,北冰洋的太阳。拍照片时,我们最喜欢你明丽的面容。浮冰为你展现出最迷人的晶莹剔透,白云为你点缀最洁白的丝巾,大风因你而变得温顺,北极熊和海象喜欢在你的照射下打盹。因为有了你,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如此可爱。

  保重,北冰洋。孙覆海、张岳庚、王海青、刘弘、齐焕清、王滨生、李亮、李乐诗, 我们的8名队员在冰水中游动时,他们代表我们所有的人,以最热烈的方式——投入你的怀抱——表达了对你的依恋。我们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在这里的日日夜夜:记者写作时不会忘记你给我们的如泉思绪、拍照时不会忘记你给我们的良辰美景,科学家不会忘记你给他们提供的丰富样品与数据,船员不会忘记你给雪龙船增加了丰富的阅历,飞行员不会忘记你给他们自由翱翔的感觉。

  保重,北冰洋。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带走的只有海水和冰块,以及扔在雪地上又捡起来的烟头。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