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七章 关于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区及总体时间安排 (载自人民日报网络版 科考行程)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为:上海-日本海-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极永久海冰区(沿西经170度至北纬82度) -楚科奇海-白令海-日本海-上海。

  考察主要工作区域是白令海、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雪龙船将先完成在楚科奇海开阔水域的海洋、大气综合调查(16个站位)。到达楚科奇海冰缘后,雪龙船沿西经170度向北破冰。海冰冰站联合观测作业(8个站位),在雪龙船破冰所能到达的最北端以南站位以雪龙船为依托实施,以北站位用直升机支持实施。完成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冰上工作后,返回白令海进行海洋、大气综合调查(31个站位)。

  此次考察计划1999年7月1日从上海出发。上海-北冰洋往返走航时间16天。楚科奇海测区预计调查作业和站间走航时间7天。 联合冰站作业10天。冰区破冰往返航行12天。在完成楚科奇海考察后返回白令海,白令海测区预计调查作业和站间走航时间12天。 8月9日停靠美国阿拉斯加罗姆港补给3天。9月1日返回上海。整个考察计划60天。

  注: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的行程、考察计划、时间等在实际考察过程中有所调整。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


  执行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该船总长167米,宽22.6米,自重11400吨,总吨位14997吨, 满载排水量达21O25吨。功率为17920马力,最大航速18节,续航能力达18000海里。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建造完工。

  该船原设计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具有较强的破冰能力。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船装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有利于破冰。用E级钢板制作的船体,即使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变型。

  1993年6月, 雪龙号驶回我国南极考察的科研与后勤保障基地上海。国家海洋局组织力量,对该船进行了改装。在驾驶室里安装了两套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自动避碰雷达,它可在对面来船或出现冰山时,及时测出对方的航向、速度等,并且提示如何正确回避。船上设立的气象中心,可以及时接收极区卫星云图等气象资料,为本船在气候极其恶劣又变化无常的极地海区航行时提供了安全保障。船用航空技术设备,可供两架KA-32型直升飞机停放,着陆平台布置在尾楼甲板的中心线位置上,直升飞机可日夜起飞、着陆、停放。船上配备的航行雷达站,能对起飞的飞机进行监控,确保飞行安全。此外,游泳池、健身房、图书馆,卡拉OK厅、医疗室、手术室、化验室等文娱、体育、卫生设施一应俱全,为乘船人员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经过改装,全船可载人数由过去设计的55人增至78人。

  1994年11月20日,整装一新的雪龙号船满载着祖国人民的厚望,从上海港启程,首航南极中山站。 当年12月6日,进入南大洋海冰区,雪龙号开始沿最佳航线破冰前进。 此时虽然已近南极盛夏,可是普里兹湾的陆缘冰不少地方仍厚达1.5米,上面还积有1米厚的雪。 万吨巨轮尽管开足马力前进,可船头一碰软若棉花的积雪,冲撞力顿时被化解分散了。有时奋战一天,船只能拱进700-800米。面对如此艰难局面,船上指挥人员决定等待18日的大潮汛对海冰形成影响后再破冰。并用直升飞机,将部分物资与科考队员运上11海里外的中山站,先期开展科考活动。

  大潮汛到来之后,坚冰依然没有一点儿松动。雪龙号再次向自己的破冰极限挑战,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向冰层展开反复冲击。与此同时,派出人员下船探测最佳行进路线。12月21日,雪龙号终于进入连续破冰状态。以后几天,由于越来越靠近陆基,冰层越来越薄,高昂的船首如同巨大的钢犁,不断掀开冰层,持续向中山站挺进。 12月25日,在距站区2公里外的两座冰山中间停船卸油。此时,全船时刻处于机动状态, 以防冰崩毁船。经过全船人员不分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将330吨油料输往中山站。

  次年1月20日, 胜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且填补了我国航海破冰空白的雪龙号船,驶离普里兹湾回国,3月6日返抵上海。

  1995年11月至次年4月,雪龙号再次远征位于西南极的长城站。此次开始之前,国家又投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对该船进行了整修改装。新建的水文资料采集室中,安装了可以用来探寻磷虾及其他极区水生动物的鱼探仪;可在走航时测定海水流速、方向的多谱勒海流计; 以及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的“CTD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另外还新建了大气取样室、数据处理中心、样品间、伸缩吊车等科研设施。 经过改造,船上客舱又有增加,可乘载人员由78人增至130人。此后,雪龙号又曾圆满完成3次南极考察任务。

  今年7月1日起,雪龙号科学考察再次执行我国首次远航北极科学考察任务。此次考察期间,船上搭乘两架我国自行生产的直升飞机,以便运送考察队员前往北极冰盖开展科学考察。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研究课题


  ㈠ 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北纬66度33分)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诸多岛屿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的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25。其中陆地和岛屿面积占800万平方公里,全部归属于8个环北极国家。但北冰洋仍属国际公共海域。此外,北冰洋中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德群岛的行政主权尽管属于挪威政府。但由于中国政府于1925年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瓦尔巴德条约”,因此至今中国人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的科学和生产等活动。

  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南极和北极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1990年,8个环北极国家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1996年又成立了政府间的北极理事会(AC),几乎所有北半球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北极研究活动。我国于1996年加入了(IASC)组织,成为第16个成员国。在中华民族日益强盛,迈向21世纪的今天,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资源已经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自然环境变迁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科学家有必要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问题。北极地区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人类,我国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参与北极地区自然资源的和平利用与保护。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的需求。

  此外,北极地区是许多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北极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对自然界和北极认识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展北极研究,不仅对认识极地系统,进而认识整体地球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我国气候、环境、农业、资源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也是很明显的。例如:⑴北极的气候系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大气气候,左右着我国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与旱涝风霜。⑵北冰洋洋流对东亚大陆气候环境和海洋经济渔场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目前的远洋捕鱼船己逾千艘, 年鱼获总量约50万吨,其中1/4来自北冰洋及白令海临近海域。北极研究可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针对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的国土整治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㈡ 北极科学考察研究现状

  北极系统是整体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和气候变异,因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之一。在近年“全球变化”的研究浪潮中,核心科学目标可归纳为:对整体地球系统环境演变的认识与预测,因此,北极的科学研究也将“环境”和“预测”做为根本目标。1990年成立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 于1991年专门设立了全球变化工作组,确定了北极研究重点的5个跨学科领域,其中第一个研究重点即是海洋-海冰-大气间相互作用和反馈(北极地区全球变化区域研究计划) 科学方案(IASC, 1992) , “白令海影响研究(BESIS)、“巴伦支海影响研究(BASIS)等重要领域。目前国际两大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计划(1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已确定了很多相关的计划, 包括:“北极气候系统研究(ACSYS)”、“全球能量和水循环实验(GEWEX) ”、“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0CE)”、“海洋-大气-冰相互作用研究(0AII)”,此外一些地区国际科学研究组织和国家也推出了相应的研究计划,欧洲海洋与极地委员会、欧洲科学基金会规划了为期10年(1996~2005)的“全球环境中的北极海洋系统研究(A0SGE)”、美国推出了“北极系统科学研究(ARCSS)”等若干国家计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有关科研机构从80年代开始先后组织了一些相当规模的北极考察研究。例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北极国家挪威的卑尔根大学合作,开始北极-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比较研究的合作。1993年,中国召开首次北极科学研究讨论会,讨论了中国北极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战略设想。1992年开始,国家海洋局二所与德国极地研究所基尔大学和不莱梅大学合作开展了为期5年的北极海洋生态科学考察,对北极生态系统结构和北极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进研究。1994年,中国科学家开始实施阿拉斯加已罗(Barrow)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观测研究及北极大型海洋动物的眼部解剖学对比研究。199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国首次北极点科学考察。该次考察的科学目标是北极地区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内容包括海洋、冰雪、大气、古环境、生态、遥感和大地测量等方面。 考察队具体实施了4个课题的考察, 已获得了重要的初步成果。1996年, 我国参加了北极科学委员会的白令海计划(BES1S)、国际北极浮标计划(IABP)的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了北极冰数值模拟研究和北极变化研究项目。


  ㈢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研究内容

  ⒈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北极是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全球大气气候关系统形成和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大气与海洋间能量、物质的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气、海-冰-气界面上。研究海-冰-气能量。物质交换,对正确理解北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我国天气、气候和自然灾害预报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物理化学过程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是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及全球变化研究(IGBP)等到际气候环境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北极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质的重要源汇区,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极为敏感。北极地区是全球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本底区域,对研究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北极地区臭氧-UVB研究是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提出的重要研究领域,对研究全球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

  北极以冰雪为突出特征。由于冰雪的反照率高,几乎90%以上的太阳辐射被反射回字宙空间;同时冰雪在大气和海洋之间形成交换的屏障。近年的研究工作表明,发生在冰外缘带的物理过程是影响海冰融解和冻结、冰外缘线进退、上层海洋垂直对流、将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冰面与海面摩擦特性和热传导特性的差别导致冰外缘带局部气象条件的明显变化,大量稠冰的形成和流动,沿冰缘上升流和下降流的发生,冰舌、冰带、冰外缘急流、冰外缘涡旋的发生与变化等独特的物理过程。海冰及上覆积雪内保存着三年时间尺度的现代大气和海洋环境记录,对其进行研究可揭示水汽及杂质的来源,明确雪冰环境记录的形成过程,阐明现代大气环境的区域特征和人类污染状况。

  本次考察经由的海区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海,多条大型河流汇入该海区,陆源物质向加拿大海盆的输入,将影响北极加拿大海盆的生态结构和环境。西伯利亚陆架海海底由厚厚的沉积层覆盖,对该海区的现代沉积过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揭示北冰洋沿岸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了解陆架海与海盆之间物质交换特征和机理,揭示生源要素的源和汇的作用。

  ⒉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方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

  北冰洋海盆中由北极过程形成的低温高盐水体与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的交换,严重影响着这些大洋的海洋学环境。北冰洋的楚科奇海和太平洋的白令海是两大洋水交换的必由之路,决定北冰洋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深刻影响。另外,在罗蒙诺索大海脊与西伯利亚陆架的衔接处是北冰洋两大海盆之间中、下层水交换的主要通道之一,对北极深层水的结构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揭示白令海与楚科奇海水体交换以及欧业海盆与加拿大海盆水交换对加拿大海盆低温高盐水形成的贡献,分析这种过程对我国气候和海洋学环境之间的影响。通过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及海盆衔接区的水文、营养盐、化学示踪物及海冰的调查研究,阐明该海区的水系结构和环流特征及其与加拿大海盆的水体交换,提出北冰洋与北太平洋的水体交换和物质输运模式,探讨北冰洋与西太平洋和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国际上对于这一海区的研究较少,因而本项研究的成果将增加科学界对这一海域水交换特征的了解。

  ⒊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啊。

  北极海洋中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全球气候不和环境变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作用和反馈。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泵作用驱动大气二氧化碳,不断进入海洋,推动海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在北极特殊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北冰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地。

  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远洋渔业国家,现我国在海外的远洋渔船的总数有1000余艘,产值约3.5亿美元。其中分布在北太平洋从事作业的渔船约有120艘,占海外渔船总数的八分之一,而产量却占海外总产量的26.4%,因此,在北冰洋及周边公海海域进行结合海洋环境的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将对在该海域从事渔业生产的我国远洋渔船作业产生直接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在上述海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中国极地考察工作简况


  ㈠ 组织机构和考察基地

  【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

  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是承担我国极地考察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秘书处” 、“计划处”、“科技处”、“条保处”、“财务处”、“外事处”等6个处级机构。基本任务是:组织协调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研究工作。其主要职责为:⑴组织拟定我国极地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统一组织协调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研究极地工作的重大问题,向国家海洋局提出建议和报告。⑵组织拟定我国极地考察工作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后组织实施。⑶负责我国极地工作经费的申报、领拨、分配,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财务管理监督工作。⑷负责建立、购置不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基地及其设施、设备;管理南极训练基地。⑸负责组织和参加我国同各国极地考察机构的交流,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极地机构和国际极地合作活动。⑹负责协调国内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的极地科学考察计划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组织科学考察成果的鉴定和交流。⑺承担我国极地考察队的组织工作。⑻具体负责南极事务日常性工作。⑼负贡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的具体事务。⑽)承担国家海洋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

  经国家科委批准,1994年10月14日成立了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它是我国主管极地考察工作部门的咨询机构,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担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就极地考察工作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咨询,组织学术交流,并对极地考察工作进行科学技术咨询,评价科学技术成果,指导科学考察活动。秘书处设在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

  【中国极地研究所】

  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极地研究所于1989年10月10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中国极地考察研究的中心,对国外开放。其主要方向任务是:开展具有典型南极特征的又对我国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学科研究,开展极地环境、资源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的考察研究;拟定南极各学科考察研究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实施考察计划:分析研究和保管南极标本、样品: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文集、期刊;进行国际间南极学术交流和合作考察研究。

  1993年以来, 极地所加大科研设施建设力度, 先后建成了低温实验室(面积200平方米,在-20℃、-400C、-60℃温度范围连续可控)和洁净实验室(面积33平方米,洁净度达到100级);先后引进美国L0WELL大学研制的DPS-4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 WATERS毛细管电泳仪,C0ULTER微粒分析仪、德国ZEISS和瑞士LEIKA多功能高级光学显微镜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为高水平完成国家“八五”南极科考课题提供了硬件。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措施,稳步加快极地专业学科和队伍建设。

  【“雪龙”号船】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南极考察、 运输两用船。1993年3月25日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造,我国购买后于1993年7月12日接回到上海。

  雪龙号船长167m, 宽22.6m, 满载吃水9m, 最大航速18节,冰区通过能力为1.2m当年冰、 20cm雪、航速0.5节。船体结构和上层建筑设计环境温度零下50℃,4000kg/h蒸发量的锅炉可保证全船用汽。 该船设计为A级破冰船硝船具备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和能够容纳两架大型直升飞机的起降平合、机库及配套系统。国家计委先后投入3100万资金,将该船改造成为科考和运输两用船。雪龙号船经二期改装,增加了新的考察队员生活区,新增床位51个;改装配备了大洋考察试验室200平方米,引进、安装CTD和ADCP等国际先进的大洋调查仪器设备,使雪龙船具备了南极考察活动站的能力。该船己执行了第十一至十五次南极考察以及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

  【中国南极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胜利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的地理坐标为:62°12′59″S,58°57′52″W,海拔10米,与北京的方位为:170°38′27″,距离北京17501.949公里。

  为了改善长城站的状况,使其更适应于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1993年新建了食品库、 综合库,总面积806平方米,更换了120千瓦3台发动机组,添置了汽车起重机和轮式装载机。1995年度的12次南极考察,经过长城站36名度夏和越冬队员的近3个月艰苦卓绝的忘我劳动,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彻底改变了长城站的站容站貌。建成了660平方米二层生活栋:除锈并油漆了6栋房、8个大储油罐和7个小油罐;进行上下水管道的清理改道;完成了油罐防溢油设施;恢复改造了原污水处理装置,排污口延伸至入海20米排放;新建西湖引水吊桥,完成文体、气象、发电栋的堵漏工程; 拆除了4栋木板房,清除了站区北部的垃圾场、高架房地面、海面上和海边的丢弃物,进行部分垃圾的分类、处理;平整站区及修整道路。整个站区焕然一新。

  【中国南极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上胜利建成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的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40″E,海拔高度11米,与北京的方位为:32°30′50″,距离北京12553.160公里。

  中山站是我国南极考察向内陆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实验基地。为实施内陆断面考察计划,中山站购置了德国KASSB0HRER公司生产的PB240D型大型雪地车3辆,15吨雪橇2架,8吨雪橇1架。1993年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新建了气象激光雷达观测室和臭氧观测室两栋新建筑,总面积近70平方米。

  【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

  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位于黑龙江尚志市亚布力滑雪场, 北纬44.6度、 东经128.5度,海拔高度为1374.8米,冬季比较寒冷,一、二月平均气温零下25℃左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3℃。 该地区降水量丰富,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降雪,直到翌年5月除山顶仍然有积雪,一年的积雪期可常达半年之久。该滑雪场于承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时进行了重大改造, 开通了至哈尔滨260公里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我国南极考察越冬队员都在这里训练。

  【中国南极考察智利公寓】

  中国南极考察智利公寓作为中继站主要承担我国南极考察长城站考察队员的交接工作,以及为站上进行食品和急需物资的补给,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南极考察合作。1995年度的第十二次南极考察,对公寓进行了维修。


  ㈡ 极地考察活动

  【中国南极考察队】

  1984年6月25日, 国务院批准组成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1984年11月20日,由591名队员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从上海出征。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胜利落成。 至1999年4月,我国已派出15支南极考察队, 先后有5条远洋考察船13次赴南极,航行了30万海里,运送了2500多人次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赴南极考察,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和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先后完成了中国首次南大洋科学调查、“七五”和“八五”南极科考计划,开展了包括气象学、地球物理学、高空大气物理、电波传输等常年观测以及冰川、地质、地貌、环境、测绘、地矿、生物学、人体医学、海洋学等多学科考察与研究,采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标本和数据。

  我国科学家发表了数十部极地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南极“八五”科考计划】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85-905-02)课题进行了7个专题南极考察研究。在全国10个部委局和省市通力支持下,26家科研单位和大学团结协作,克服了赴现场人员有限、考察环境艰苦、经费紧张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这一复杂的、高度综合的研究任务,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骨干队伍,使我国南极考察事业顺利地实现了由建站为主向科考为上的转变,跨进了国际南极研究的先进行列,为国际南极研究作出了我国的贡献,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国际地位。主要取得了如下多方面科学进展和重要成果:

  通过3个航次的南大洋调查, 获得了以普里兹湾水域为重点的大磷虾分布和生物量资料,结合以往的数据积累和较有效的国际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大磷虾生长指标和鉴别自然种群负生长的有效方法,量化了种群结构,阐明了大磷虾生殖生物学等一些关键问题,深化了大磷虾富氟机制研究:研究了大磷虾分布区的海洋学环境;提出了磷虾资源的开发模式。

  通过5年以菲尔德斯半岛为重点区域的陆地、 淡水、潮间带和浅海生态系统的深入、完整、系统的考察研究,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定量地确定了研究区域各亚生态系统的关键成份、 主要特征,发现了2个新种、14种新记录;深入研究了营养阶层完整的雪地生态系统变化趋势;掌握了初级生产过程、海冰生态学过程和石油等典型污染物现状及生态效应:建立了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和信息管理系统。

  在地质学领域, 完成了长城站、中山站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填图,编制了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提出并证实泛非构造事件是来南极克拉通最终形成的关键运动;完成了中山站及邻区卫星影像地图和霍巴特-中山站国际重力联测,探讨了壳幔结构特征;分析研究了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晚垩世至第三纪的气候和古地理;完成了拉斯曼丘陵区36个点的重力观测,初步查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地壳结构,深化了横贯南极山脉罗斯期构造岩浆作用和南极陨石的研究。上述工作同时也为调查南极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和现代环境背景研究方面,绘制了菲尔德斯半岛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土壤图,探讨了南极无冰区地貌发育与晚更新世环境变迁规律;通过冰芯、湖泊和海洋岩芯的研究,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序列,发现了多层火山灰,探讨了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查明了冰消期以来的环境事件,并重建了环境演化历史;提出了南极地区环境变化比北半球滞后1000年,目前气候总趋势向变暖方向发展的新认识;同时评价了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在南极气候研究中,对南极温度、海冰、冰盖、海洋环流、大气臭氧和近地面物理等特征的变化及其对东亚及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认识,建立了适用于南极研究的转盘流体力学模拟试验、大气环流数值模式以及南极臭氧洞数值模式,对南极大气环流的形成、南极海冰对中国天气的影响以及臭氧洞形成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见解;深化了对大洋环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的认识;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立了高分辨率气象卫星数字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和近地面辐射平衡观测系统;在中山站进行了BREWER臭氧观测以及超声风速、系留气艇等近地面物理观测;深入开展了边界层特征研究;建立并完善了南极海冰监测及天气预报业务服务系统。

  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开展极地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以中山站为主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日地物理综合观测系统;建立了以地基观测为主的我国南极日地物理数据库;中山站太阳射电观测显示了该地低噪声和极昼期优越性;对磁层极隙区重联条件与南北差异有新认识,系统地观测分析了极区能量传输与地磁现象;发现了多谐哨声、非线性波-波作用等现象,对极区电离层进行了长期系统观测,发现了长城站的威德尔海异常规象;系统地分析了极区电离层特征,建立了低电离层变化与太阳宇宙线和调线的定量关系;观测分析了中山站上空臭氧垂直分布与臭氧洞现象,系统地观测了平流层火山云和极区平流层云等的特征;对太阳辐射与大气电场作了长期观测与分析研究。

  在人体医学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南极环境对人体健康及工作能力的影响:发现有心、脑及免疫功能减弱,心理和内分泌、体液变化,离开南极后均可逐步复原;针对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病理生理变化,和营养、劳动卫生状态,制定了营养与热能需要量标准、心理学预选方案、医学卫生综合保障等措施。


  ㈢ 国际活动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

  要在酷寒的南极大陆完成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的任务,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基于这一事实,美国政府在1959年发出倡议,邀请国际地球物理年间在南极洲举行科学考察的其他11个国家,探讨和平利用南极和继续国际合作南极考察的问题。 当年12月1日,一致通过并签署了《南极条约》。《南极条约》的基本原则,一是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实现其他和平的目标,虽然可以使用军事人员、军事装备和军事物资,但一切军事活动必须禁止进行;二是继续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国际合作精神,自由交换科学人员、观测资料和科学成果。

  为了互通情报,共同协商南极事务,拟定、审定并向各国政府推荐促进实现该条约之原则及目标的措施,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每年举行一次。1983年5月9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 的决议。1985年10月7日,第13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成为协商国成员。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简称南科委)系国际科学联合会委员会下属的南极科学组织,是负责发起、促进和协调南极科学活动、制定和审查具有基地范围和意义的科学规划的国际学术结构。 它成立于1957年8月,总部设在英国剑桥。南科委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组成的执行委员会领导,除设有财政委员会外,下设若干工作组,如生物学、大地测量与制图学、地质学、冰川学、人体生理学、后勤学、气象学、海洋学、固体大地地球物理学、高空大气物理学等工作组,以及若干专家组,如海豹、南大洋生态与生物资源、南极气候研究、环境保护、国际地圈-生物圈等专家组。南科委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我国自参加1982年的第17届南科委会议至今年第24届,己参加了8届南科委大会。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成立于1990年,是一个非政府的国际性科学组织,委员会有15个成员国, 包括8个环北极国家(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 俄罗斯和美国)和7个从事北极研究的非北极国家、法国、德国、日本、荷兰、波兰、瑞士和英国)。IASC把科学研究作为主要任务,旨在鼓励、促进和加强国际北极多学科综合研究,并在研究的优先领域中,把“北极与全球变化”放在首位。

  国家科委于1996年2月16日批准同意以中国极地考察咨询委员会名义申请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国科发外字[1996]068号)。1996年4月23日在德国的不莱梅市召开的IASC理事会特别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接纳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第十六个成员国。


  ㈣ 近期极地考察计划

  【中国南极“九五”科学考察计划】

  地球系统中南极地区所独具的全球最大的冰盖和冰架、平流层臭氧洞、冰芯中漫长的古环境记录以及联系世界大洋的南极底层水和全球最大的南极绕极流,使得南极地区成为了解全球变化核心目标的最理想的区域。“九五”科学考察项目选取的指导方针为:发挥基础,国际接轨,突出重点,有所突破。

  总科学目标为:定量描述东南极东部区域海洋/海冰-大气-冰雪/陆地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基本过程,揭示其在全球变化中的功能,为建立南极系统对全球变化影响的评估模型做出贡献。

  研究内容为:

  ⒈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海-冰-气相互作用的物理和生源要素(C、N、S、P)的地球化学过程。

  ⒉南极现代大气、高空大气和生态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⒊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区高分辨古环境记录及地壳变化对环境背景的影响。

  【中国极地考察协会】

  为弘扬南极精神,促进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广大热心于极地考察事业的海内外同仁及友人,积极倡议成立“中国极地考察协会”。国家科委(国科发计字[1996] 252)批准同意成立中国极地考察协会,该协会的宗旨是:联络国内外关心和支持极地考察事业的人士和团体,支援和赞助中国南极考察事业,推进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保护极地环境,为造福人类做贡献。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

  1999年是我国南极考察15周年,中山站建站10周年,长城站建站15周年。今年还将开展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1999/2000年是执行我国南极考察“九五”计划最后一年,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大洋海冰区碳循环研究”第一年。因此,今年的任务和工作十分繁重和艰巨。将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挖潜创新、精心组织、务实增效的精神,努力促进中国极地考察事业新发展。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将实施雪龙船一船两站,绕极航行方案。为完成两站的站务保障、科考和补给工作,借鉴15次队冰上卸货的经验,雪龙船拟于11月初启航, 长城站人员乘机赴站。在新加坡加油,经弗里曼特尔,计划12月5日前到达中山站,在中山站卸运物资,完成补给和人员接送工作,进行大洋走航考察;12月15日离开中山站,12月26日到达新西兰(接参加《迎千禧曙光》活动人员上船);29日离开新西兰向东航行,31日到达国际日期变更线;2000年1月12日到达长城站,1月18日到达智利蓬塔港,2月10日返回中山站,接回度夏队员和15次队越冬队员,2月下旬离开南极,在南纬62度回收悬浮体捕捉器和进行海冰调查后,经弗里曼特尔,于4月上旬返回上海港。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一行124人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于1999年7月1日离开上海港,将用70天时间,执行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和北极点邻近海冰区的调查研究任务,其科学目标为:

  ⒈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⒉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

  ⒊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响。


  本着科学探索的目的,国际合作成为当前极地考察的最大特点


  正因为探险的成分越来越小,科学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大。早在1928年,美国地理协会的“北极研究问题报告”中就指出:“今后北极活动的动力将是科学,而不再仅仅是探险。”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陈立奇说,我们这次考察,可以请国家领导人题词,可以在出发前到天安门广场升旗,为什么不做,就是回为我们的根本目的是科学考察,不能冲淡了这个主题。

  但真正把探险和科学分开的标志,是于1957年举行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这是国际化大规模科学考察时代的开始。 12个国家的1万多名科学家在北极和南极进行了统一目标的考察。

  这次国际合作大大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各国迅速增加在北极地区设站的数量。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北冰洋沿岸建立了54个陆基综合考察站,北冰洋中建立了许多浮冰漂流站和无人浮标站。因此,国际地球物理年又被称作第三次国际极地年,是北极屈指可数的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合作活动。

  但是,北极地区真正的国际合作局面没有维持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里成为冷战的前沿地区。1958年,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开放天空”和“环北极监测计划”,遭到前苏联的断然拒绝。

  真正的国际化的曙光,出现在1987年10月。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夭在摩尔曼斯克的一次公开演说中,明确表示愿意促进有关国家在北极环境保护和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1987年12月,里根和戈尔巴乔夭在美苏首脑会议上共同强调了开展北极合作科学考察的意义和决心。对于北极地区来说,这次会议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状态开始解冻,一个和平、科学、合作的北极科学考察新时代正在到来。

  1990年8月28日, 经过4年多的艰苦谈判,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8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签署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章程,成立了第一个统一的非政府国际科学组一一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这是一个非政府机构,但是只有国家级科学机构的代表才有资格参加该委员会;这又是一个科学机构,反映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淡化经济、军事和政治色彩的行动(在南极的考察中,国际间的互相援助往往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英国和阿根庭为马岛打得不可开交时,两国在南极考察站的队员照样在一起喝酒)。

  这次科学考察也得到了美国和加拿大等方面的支持,北极的变化影响着全人类,而对它的研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的。这次我们船上来自韩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就是国际合作的一种形式。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机会,下次他们去北极时,也将为我国科学家提供机会。实际上,我国己有很多科学家多次到达北极,都是这种合作的结果。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陈立奇曾乘俄罗斯核动力潜艇到过极点。

  正是在这种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陈立奇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没必要在北极建立考察站。

  中国已经在南极建立长城和中山两个考察站,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在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陈立奇说,中国不打算在北极建站,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陈立奇说,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在北极建立考察站,但是在所有的考察站中,没有一个是独立运行的,全部采用国家间的合作机制。“去年我参加北极国际科学会议时,挪威的科学家就告诉我说,中国要想花很少的钱又能取得大的科考成果,也必须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

  除了经费的因素外,陈立奇还说,北极与南极不一样,南极有个长期权益问题。在南极建一个考察站,就相当于建了一个使馆。而北极所有岛屿都已经有归属。唯一的例外是斯瓦尔巴岛,在1920年以前没有归属。根据《斯瓦尔巴条约》,该岛已由挪威托管,其他国家可以建立科学考察站并自由出入。

  陈立奇还说,只要每年出资20万美元,己建好的站就会请我们当“股东”。我们的想法是,目前尽量少花钱,把人送到其他国家的站去培养。

  第二,中国将向全世界公开此次科考的数据。

  尽管北极研究已经进行了100多年, 但欧美国家对北极的考察,大多从临近大西洋的北冰洋区进入,且多数国家的研究都集中在自己临近的海域,对北冰洋东部地区的研究不多。中国此次考察区域海冰覆盖较厚,难以进入,又处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地区,历来的研究资料不多。所以,中国首次北极科考可以说填补了国际北极研究的一个空白区域。

  两极变化的研究将是下个世纪的一个热点。有预测说,如果目前的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至5度,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全球环境变化进行探测和研究,光靠一两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行的。现在世界上一些比较大的环境行动,都是国际合作的结果。整个地球科学还属于实验科学,现场第一手调查资料非常重要。过去北极资料很多是属于军事秘密,现在都陆续公开了。

  北极研究现在拥有很好的国际合作气氛。加拿大、美国也都给这次北极考察提供了无偿帮助。陈立奇说,中国既然加入了北极科学委员会,就要为北极科学研究作出贡献。此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数据将向全世界公布,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将与全世界共享,这充分表明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对世界环境问题承担的一份责任。

  第三,中国考察队将严格遵守国际标准。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严格遵守国际环保标准,对垃圾和废水采取了妥善的处理措施:雪龙号上有一整套污水处理设备,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后排入大海。船上制定并实施了《关于雪龙船处理垃圾的规定》。按照规定,垃圾实行分类回收:玻璃和金属分为一类,塑料制品分为一类,纸质垃圾分为一类,食品垃圾又分为一类。回收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玻璃、金属和塑料送到锚链舱,经捆扎后带回上海:纸制品送进焚烧炉;除外港和特定海域外,食品垃圾则被随时倾倒入海。

  从开船以来的情况看,这些规定被严格执行。船上专门指定了负责人员。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