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1963年:平凡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滴水,
             你是否茁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
             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
             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的生活岗位?

                          ——《雷锋日记》

  时间进入了1963年, 1959年开始的3年严重困难时期已告结束。阿尔巴尼亚诗人阿·恰奇写道:

    不管天空能晦暗多少次,
    中国的太阳会拨开云层。

  这无疑是对《冬云》中“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意境的另一种文学阐述。有道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国际新闻界对中国形势空前低调的60年代初,中国的复苏却使人们对前景充满了渴望。

  日本广播协会的一名记者本年来中国之前,曾想象着“共产党中国的人民由于连续3年的欠收而完全精神消沉” ,可是踏上中国的土地,却大为意外地发现“在街上看到的无论是儿童或大人,都显得精神充沛,看来都真正过着愉快的生活。”美国女记者斯特朗更是写道:“一些亚洲友人,对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成绩,得到甚至比大跃进的奇迹还要深刻的印象。”

  毫无疑问,1959年开始的困难岁月加深了中国人对艰难生活的理解。这个时期的中国人卓越的精神,也在岁月中格外醒目,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困难时期,有一个战士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

  “现在,我们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存在的暂时困难,坚决反对大吃大喝。力戒浪费……同志,你是否意识到你的一切生活在幸福之中?可能意识不到,也可能意识到了。当您能吃到一顿饱饭,穿上一套衣服,能当家作主,自由地生活,您有如何的感觉呢?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这是党和毛主席给您带来的,是革命前辈流血牺牲给您带来的。”

  在生命中止的前两个月,这位战土还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

  “今天部队发放了夏天的服装,本来每人发两套军服,两双胶鞋……我想,当前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再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可是党和人民对我们却还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从内心感激党和人民的关怀。党和人民对我们这样好,可是也不能烧火棍子一头热呀!我们也得力党和人民着想,应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处处做到增产节约,发扬我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

  “为了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减轻人民的负担,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我只领了一套单军服、一双新胶鞋,其他用品也少领了。以前用过的东西,我都修补好了,继续使用。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我觉得就是现在穿一套打了补丁的旧衣服,也比我过去披破烂衣服要好千万倍啊……”

  书写日记的这名战士就是雷锋,他因一次意外事故死于1962年。本年起,他的故事,他的箴言为中国人民所传诵。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大事。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在中国大地上震彻四方。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和邓小平,都热情地题了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学习。雷锋的伟大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千千万万群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学雷锋,见行动,一花带来百花香,”人们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水平大为提高,到处出现着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特别是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创了一代新风。当时我国青少年的道德面貌,不但使年长者感到欣慰,而且使国外的朋友们为之鼓舞。本年谢觉哉虽已年高88岁,但深为这个中国土地上培养出来的战士平凡而伟大的品质而感动,他提笔写下了这样的诗篇——

    轻轻的年龄,
    平平的事迹,
    短短的记述,
    滚出了革命战士的火球:
    任何恶浊碰看就要被焚毁,
    任何黑暗触着就要被照亮。
    开出了共产主义的花朵: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
    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在建国以来的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形象像雷锋和焦裕禄那样,以其强大的人格和魂丽的人生持久地温暖着人心。也从未有一个形象像雷锋那样,在日复一日的后来引发着中国人人生哲学的强烈碰撞。雷锋,一度变得古旧而难以理喻,成为中国斯多噶主义的代名词,成为兵营式社会主义纪律观和道德观的代名词,这种意识上的误区,也和中国社会史一度的反常性质有关。《离开雷锋的日子》表现出的困惑,就鲜明地反映了这种价值观的反常。青年作家王彬彬曾指出:当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时,他是在强调历史其实是“从(当下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研究过去的事实。按照这种观念,历史是没有确定不变的解释的。但是,当人们用今天的标准阐释一切历史时,这里面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常常会吞噬掉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原有的美质——这事实上也是阉割了历史的行为,对英雄精神的功利性批评恰恰出现在“雷锋塔”成为颓圮,社会开始出现道德危机的时候,这种批评又因为反讽了英雄而被广为流传,与过去的表述方式一样披上了时代过于粉饰的色彩,成为同样虚假的表述。已成为雷锋被凡夫俗子们所鄙薄的依据,构成了对雷锋乃至其他社会榜样的个人尊严的亵渎,这种风气实在是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了。

  应该看到,过去政治宣传所营造的雷锋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得缺乏美感;以往年代所加诸雷锋形象的所有特征,不再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时下出现的困惑之一。

  但为什么雷锋仍在今天被人们真诚地召唤呢?这与其说是道德力量的“复苏”,不如说是雷锋本人曾经活生生的感人生命过程和雷锋形象的“美质”并未因时代的曲解而泯灭。

  历史上的雷锋“天资聪颖”,而且“极其好学”,淡化了宣传资料中所体现对领袖的崇拜色彩后,雷锋排队买《毛泽东选集》的情景,就是一个纯粹的好学青年的感人形象。《雷锋日记》曾激扬了整整两代人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甚至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修辞。虽然有《雷锋日记》被润色的传闻,但是,在雷锋当时生活的时代,记日记是一种知识青年行为,而且在那个文化层次需要普通提高的时代,记日记反映了一个人对知识和高尚情操的追求,反映了一种人生自觉。能记日记已经说明雷锋具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及内省意识,说明这是一个极其好学、富于深度思考的青年。毛泽东曾说:“我看到雷锋日记,这个人值得一些哲学。”从种种材料上看,雷锋在部队时,完全可以说是当时的“知识精英”——至少是青年才子,是个思想极其活跃的青年,爱讲笑话爱拉手风琴,爱唱湖南民歌。一个有知识、有地位(当时,参军是许多青年的主要梦想,军人权受欢迎且在民众中地位较高)、又善于助人的青年,必然会受到群众的喜爱。但可惜的是,雷锋这些有别于常人的特点被赋予政治意义后,过于严格和枯燥的理念逐渐使其成为一个道德禁锢色彩极强的忠厚“好人”象征。

  而事实上,雷锋并非一个禁欲主义者。他的遗物居然也有当时的奢侈品——手表;一件保养得很好的皮夹克,这说明雷锋的节俭有一部分用在个人的喜好上(而并非全部行使民政部门职能——赈济灾民)。这种喜好明显带有青年人追求新潮的特点。据最近的消息披露,他甚至还有一次未来得及完成的爱情。而这些,是过去年代的榜样身上绝不会有的。按照那个时代的尺度,他应具备天神的一切特征,世俗的、个人的特质享乐爱好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对榜样的亵渎。青年雷锋就这样在人为操作下远离了人群,在漫长岁月中放射着斯多噶主义的光芒。

  一篇介绍《离开雷锋的日子》的文章称:这部影片第一次全面披露了雷锋牺牲的经过,而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的确无法详知这一切,为什么呢?就因为雷锋死得太平常了,不如我们所常常设想的英雄的牺牲那样壮丽。因此,雷锋形象的塑造对那个时代的宣传工作者是一个挑战,一个英雄死于一场事故竟有碍于英雄事迹的情节完美。然而,在平凡的日子里,平民英雄的生与死透发着日常性的美丽。并且成为三十多年后《离开雷锋的日子》的灵感源泉,这是一场返朴归真。

  回头看看60年代的全民性热潮,我们不应该否认这一点。

  60年代的雷锋首先是作为一个军人形象出现的,他的“钉子精神”无疑带有超常的军事主义色彩。有趣的是:这种“好战士”精神已经走出了国界——比如在以色列的军事学校里就矗立着雷锋的雕像。军队作为一个国家的保障,无论古今中外,都奉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的原则;从这一点来看,“钉子精神”是军队的传统,而非雷锋所独有,只是这个勤于思考的青年军人把它形象化了而己。迄今为止,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都不会以为军队不需要这种精神。只要每一个军人都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国防便有了人的基础。而事实上是,中国军队的坚韧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作为一个民族的魂魄,军队的这种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传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东方精神。

  当我们用一种深厚的态度看待历史时,应该明白,嘲笑历史发生着的某些天真和古旧事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富国的人嘲笑穷国的生活风俗一样洒脱。

  对雷锋存在的某些时代局限性,新生代的才子们任意拿来调笑自然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历史形态本身绝不会如此轻佻,雷锋之歌将在高尚的人们中间永远流传下去。 这是中国的本土史诗, 是时空无法掩去的人性的美丽。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写道———

    呵,让歌手们歌唱吧,
    登上我们新的长城——
    “……北来的大雁呵,
    你们不必
    对空哀鸣,
    说那——
    寒霜突降,
    草木凋零……
    且看这里:
    遍地青松,
    个个雷锋!——
    快摆开
    你们新的雁阵…
    把这大写的
    ‘人’字——
    写向那
    万里长空!……”

                年度记事

            ★ “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

  25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上海警备区某部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荣誉称号,八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1949年上海解放后,来到了热闹繁华的上海南京路担任警卫任务。该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树立了一面拒腐蚀永不沾、艰苦奋斗的旗帜。《命令》号召全军学习八连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不断提高无产阶级觉悟,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远保持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

             ★ “一定要根治海河”

  7月间, 海河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由于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区连降暴雨,引起太行山的山洪和海河各水系的特大洪水一齐向平原灌注。低地为大水所淹没, 村庄被大水包围。 总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5560平方公里,淹没104个县,7294万亩耕地,水库崩塌,桥梁被毁,京广线被冲断75公里,天津告急,2200余万人受灾。

  据统计,河北省县市遭灾者计有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天津共7个专区101个县,占以上专区县市总数的96%。其中被水淹的县市28个,被水围困的县城33座,保定、邢台、邯郸3市市内水深2-3米。计有22740个村庄受灾,被水淹的有13142个,农田被淹面积5360多万亩,其中约3000万亩绝产,200多万亩良田因积沙失去耕种条件。倒塌房屋计1265万间,有2545个村庄的房屋全部被毁,约有1000万人无家可归。 人畜伤亡也很惨重,人员死亡5030人,伤42700人,大牲畜死亡数达52000余头。 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国家为救灾开支10多亿元,当地人民和驻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抗洪抢险的斗争,在雨停水退后迅速排水抢种,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11月17日,毛泽东为《河北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

              ★ 禁演“鬼戏”

  4月29日, 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报告》说, 近几年来, “鬼戏”演出渐渐增加,甚至有严重思想毒素和舞台恐怖形象的“鬼戏”,也重新搬上舞台,“更为严重的是新编的剧本(如《李慧娘》)亦大肆渲染鬼魂,而评论界又大加赞美,并且提出‘有鬼无害论’,为演出‘鬼戏’辩护”。戏剧界对“鬼戏”问题的看法,目前还不一致。《报告》认为,演出“鬼戏”存在着助长迷信的副作用,是和当前我们要加强群众的社会主义教育、克服各种落后思想和落后习惯的任务相抵触的。《报告》提出,全国各地,不论城市或乡村,一律停止演出有鬼魂形象的各种“鬼戏”。中央在指示同意文化部党组这一《报告》的同时,要求文化部门大抓戏曲改革工作,认真实行“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 “我们这里不收小帐”

  报载:一天,上海华侨饭店来了两位老太大,她们是从新加坡回国的,服务员刘丽蓉走过去热情招待。 临走,她们便把找头2元多钱送给刘丽蓉,说:“大姐,这是点小意思。”刘丽蓉告诉她们,如今国内早已不收小帐了,请她们收回。不料这一来,引起了老太大好多话。她说:“在新加坡,在香港,是什么都要小帐的饭店收小帐,旅馆收小帐……连上厕所也要给小帐。”她又说:“记得国内过去也是收小帐的啊!”

  刘丽蓉说:“那是解放以前的事了。”

  “是啊, 是解放以前。 ”老太太说:“可你们现在招待得这样好,又连这点‘小意思’都不肯收,倒真使我们过意不去呢。祖国其是变了样!”

           ★ 95%以上的人民公社有了电话

  5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邮电通信网络已延伸到广大农村,目前一般的县都有了10个左右的邮电局、 所,95%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通电话,邮路总长达270多万公里,长途电信线路总长度比1957年增长54.9%。

            ★ 万吨轮“跃进号”沉没

  6月1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般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从青岛驶向日本门司途中,在韩国济州岛西南海域突然遇难沉没。“跃进号”于1958年11月27日下水,载重1.593万吨,是中国第一艘大型货轮。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装载着运往日本的玉米近万吨、矿产品和其他杂货3600多吨,从青岛启航。5月1日下午2时10分,在韩国济州岛西南海域, 突然发出紧急呼救信号,随即失去联系。中国海军派出4艘护卫舰进行营救。事后进行调查,结果是触礁沉没。

              ★ 提倡忆苦思甜

  5月8日,毛泽东在对东北、河南两个报告指示中提出:用讲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的方法教育青年群众这件事,是普遍可行的。此后,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了访贫问苦,请“三老”(老贫农、老工人、老红军)作忆苦思甜报告,通过社会调查写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等活动,向学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

            ★ 人武干部列入地方编制

  6月16日, 中央批转总政治部《关于将基层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列入地方编制问题的报告》。自1961年10月25日中央批准在全国人民公社、厂矿、高等院校配备专职人武干部以来, 已经在这些基层单位配备了7万余名。《报告》建议:将人民公社、厂矿、高等院校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正式列入各单位的编制,他们的工资、福利费由国防费开支,其他经费和一切待遇,均与各该单位编内的同级干部一样由地方解决。

            ★ 中苏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6日, 《人民日报》 、 《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由毛泽东主笔的编辑部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一评)。文章说:“在中苏两党之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分歧的产生完全是由于苏共领导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背离了1957年宣言和1960年声明的革命原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推行一条修正主义、分裂主义的路线。苏共领导沿着修正主义、分裂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的过程,也就是分歧的发展和加剧的过程。”

  13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再次联合发表编辑部文章:《关于斯大林问题》(二评)。文章说:“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实际上是疯狂地反对苏维埃制度,反对苏维埃国家,是为了扫除这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苏联人民中和世界人民中不可磨灭的影响,也是为了否定斯大林曾经捍卫和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他们全面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开辟道路。”

  26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又联合发表编辑部文章:《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三评)。”称南斯拉夫已“资本主义复辟”,其国家政权已“蜕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 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石油产品基本自给。原油、汽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等主要产品全面超额完成年计划;石油产品达几百种,比1957年增加两倍,1963年新建的炼油装置总加工能力, 比1962年新建的增加4倍多,工程质量良好,我国自己设计和建设的大型炼油厂,比过去的建设时间短、投资省、技术新。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批判怀古思想,歌颂时代精神

  《解放日报》刊载《戏装照好不好》一文引起一场怀古思想有无危害性的讨论,有时每天来稿超过100件。 读者朱仕初来信反映复旦大学同学热烈争论的情况说:“戏装照好不好已引起我们学校许多同学的讨论兴趣,在我所在寝室里,为这问题曾争到半夜。”许多同志反映,这次讨论抓住日常生活中不大引人注意的现象,反映了思想领域兴无灭资的斗争,给人启发较大。解放军战士叶岩松说:“这次讨论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洗了一个痛快的温水澡,洗掉了身上用肉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的怀古思想的垢尘。”读者张菁丽在《我是怎样去拍戏装照的》一文中,从自己亲身体会出发,谈到拍戏照是“发思古之幽情”。于是,讨论就转向怀古思想的危害性上来,许多读者都用自己受怀古之害的亲身经历,剖析了怀古思想的实质是颂古非今,与今天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指出怀古思想像一把“软刀子”,销蚀人的革命意志于无形。河南医学院一位读者来信反映他们班级里某些同学迷恋戏装照的情况,认为拍戏装照中反映出来的怀古思想的确值得注意。不少读者结合当前阶级斗争形势,详尽地分析了怀古思想不良的潜移默化影响,强调用阶级观点看问题,发扬时代精神。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