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六章 蛰伏季节


           再度深造攀顶峰,适逢美国大萧条;
           执教西点倡革新,蛰伏数年待机发。

  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布莱德雷把命运与马歇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而他格外关心马歇尔的前程和去向。按规定,马歇尔的助理校长职务是1931年夏期满。后来陆军部决定将其任期延长至1931~1932学年终结。在行政上,马歇尔调到了驻本宁堡的由黑人组成的第24步兵勤务团任职,那个团不为人所看重,被戏称为“陆军屁眼儿”。身兼二职到1932年学年结束后,马歇尔正式卸去助理校长职务,由C·W·威克斯上校继任。马歇尔调到佐治亚州萨凡纳附近的斯克雷文堡,当上了1400人的步兵营营长。对马歇尔而言,这一职务简直是一种侮辱。
  1932~1933学年,布莱德雷的兵器系主任也要卸职了,他正在考虑下一步的去向问题。从他的资历看,布莱德雷已有本宁堡和利文沃斯堡的学历,可以有资格上陆军国防大学深造。国防大学是陆军的最高学府,是专门为陆军参谋部服务的,它的设立旨在为统帅机关拟订各种作战计划和提供各种研究成果。一旦战争爆发,从国防大学毕业的学员将分配在统帅机关或担任野战部队的高级参谋军官。但是,这些人一般不在前线指挥作战或担任部从的指挥官。由于国防大学毕业生很少担任主官,史迪威对就读国防大学颇有微词,他带着一种鄙视的口吻对布莱德雷说:
  “布莱德雷,你为什么要进学校而不去部队?”
  史迪威言下之意是劝布莱德雷摆脱参谋工作而到部队担任主官,将来有指挥部队作战的机会。布莱德雷听了史迪威的话后,也觉得有道理。马歇尔在法国时屈尊当参谋,不能在前线直接指挥部队作战,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利文沃思堡受的参谋教育时间过长,结果被认为只擅长参谋业务。
  促使布莱德雷改变主意的是福雷斯特·哈丁。哈丁是马歇尔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倚重的四大金刚之一,颇得马歇尔赏识。他积极劝说布莱德雷,认为上国防大学深造,选择统帅机关并非坏事。哈丁本人也在申请去国防大学深造。几周之后,布莱德雷经过反复思量,认定选择国防大学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光荣的经历,一旦战争爆发,自己再申请到部队任职也不迟。入学申请递交后,威克斯助理校长很快就批准了,这样,布莱德雷将在国防大学深造一年。
  离开本宁堡,由于美国新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制定了一个安排就业和复苏经济的计划,布莱德雷本应享受的假期因此而被取消了。根据计划,陆军要具体负责组织民防团去从事植树造林工作。布莱德雷要参加动员、组织和管理30万人的民防军的工作。开始,陆军对此也大为不快,在工作中军官们也很不卖劲。但是,布莱德雷很快发现,他具体负责的6个全部由黑人组成的连队,纪律严明、听从调遣,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全国的民防团共组成1330个连,其中由30万黑人组成的民防团主要以本宁堡为大本营。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民防团变成了全国第一流的组织。布莱德雷虽然放弃了假期,但并不后悔,他感到了美国陆军和民防团强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1933年夏,美国陆军步入了发展的最低谷。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顶住了国会削减陆军预算33%的议案,使整个预算只削减了11%,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尽管如此,整个陆军、国民警卫队及后备队因经费不足而只好减少训练科目,至于新式飞机、坦克和其他武器,其发展几乎停止。
  马歇尔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命运也不佳,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最低谷。他被发落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附近的莫尔特里堡,军衔仍是中校。在那里,他不是师长、团长,而是17个劳动营25000名青年人的行政长官。面对国家的困境和个人前途的窘迫,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马歇尔没有跌倒,他在那里仍做出了斐然的成绩,显示出领导一支大军的指挥才能。说来也巧,马歇尔身处逆境,但他没有被迫做一些有损军队形象、荣誉的工作,而巴顿这时却被派去包围上街游行的老兵及家属。这些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为谋求自己应有的权益,争取补发退伍资助金而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请愿,约有10000余名老兵从全国各地涌向华盛顿。巴顿奉命指挥坦克、步兵和骑兵前去保护华盛顿纪念碑,结果开了枪。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也气势汹汹地对这些曾经一起战斗过的老兵发难,穿着挂满各种奖章的军服去视察部队,观看他们向游行者施放催泪毒气弹。麦克阿瑟的助手,也就是布莱德雷的同学艾森豪威尔少校认为,麦克阿瑟的举动绝对有损于陆军的形象。马歇尔为避开这场尴尬的内部残杀而感到幸运。
  美国陆军的各级军官,都在大萧条中苦苦挣扎着。1933年底,马歇尔在莫尔特里堡又显示了他的才能,但麦克阿瑟仍不愿提升他。这位陆军参谋长把马歇尔调往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当师长。他认为,大萧条以及中酉部局势的紧张,十分需要马歇尔这样坚强的人物去领导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但是,这一调动意味着马歇尔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了,离开美国正规陆军令他十分绝望。马歇尔不顾后果如何,给麦克阿瑟写了一封信,要求收回成命。同时,当了16年中校的马歇尔还请老上司潘兴将军出面说情。潘兴也认为这一调动对马歇尔不公平,亲自给麦克阿瑟打电话,要求提升马歇尔为准将。潘兴将军屈尊地对麦克阿瑟说:“若能收回命令,我把它看作是我个人得到的一种思典。”
  事与愿违,麦克阿瑟因此而想到马歇尔是“铁锤”潘兴的老部下,是他历来憎恨的肖蒙集团的成员之一,在法国让他吃尽了苦头。前嫌重提,使麦克阿瑟坚定了调动马歇尔去国民警卫队的信心,他给马歇尔回了一封简短的电报:
  “所提请求,概不考虑。”
  这样,马歇尔只好去芝加哥,把那里的国民警卫队好好整顿一番。
  在民防团,布莱德雷和其他军官一样响应罗斯福总统的号召休了一个月的“无薪假期”。到1933年秋天,布莱德雷要离开本宁堡了。在本宁堡的4年当中,布莱德雷参加了马歇尔的改革活动,成了马歇尔的有力支持者和最赏识的人物之一。同样,结识马歇尔以及史迪威、史密斯、柯林斯、李奇微、哈丁等人,为布莱德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要职,指挥大军力克德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了马歇尔的赏识和提携,以及何林斯、李奇微等战友的辅佐,布莱德雷才能在日后平步青云、所向无敌。马歇尔离开本宁堡步兵学校以后,身处逆境,但他在本宁堡已经奠定了事业的根基,有人戏称马歇尔在本宁堡的任职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将军们办的幼儿园”,这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马歇尔在本宁堡的老部下有200人成了将军,大部分低级军官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团营部队的中坚力量。
  布莱德雷从本宁堡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处在人生发展的蛰伏时期。在此当中,布莱德雷已崭露头角,但还未能超凡出众、出人头地。布莱德雷在自传中承认,结识马歇尔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并对马歇尔敬佩之至,称赞马歇尔是他所认识的人中“最令人注目的、世界上空前的、最有才智的军人之一”。
  国防大学坐落在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畔的汉弗莱斯堡,它是美国陆军的最高学府。国防大学不同于其他军事院校,是高级的研究生院或智囊机构。学校没有固定的住房,学员们要自己租房居住。布莱德雷选择了华盛顿西北的一所公寓,携妻子和女儿居住在那里,每天,布莱德雷自己乘有轨电车去上学。
  这一届学员共有84名,分成6个人一组的十几个小组。各个小组要一起研究内容广泛的若干个专题。各组成员必须多方搜寻资料,拜访政府及工业、学术界的文职专家,并根据这些活动得来的资料写成专题论文,然后在全班宣讲。国防大学的考试不计成绩,不列名次,学员和教官之间没有多少差别,大家总是在一起平等地发表意见,探讨有关问题。开始,布莱德雷对这种轻松的气氛不太习惯,他认为这会浪费有限的时间。此时,国防大学已不再向陆军参谋部提供真正的作战计划了,也不允许学员真正接触参谋部拟订的实际作战计划。学员们只好在广泛而又虚构的背景和理论上来想定作战计划。不过,这种研究型的探讨大大开阔了学员的眼界。有一个小组分析了当时已攫取政权的希特勒,认为希特勒这个人物缺乏坚定的意志,不能长期统治德国和发动世界大战;另外一个小组则研究在菲律宾部署50万野战军,并在那里举行模拟的作战演习。布莱德雷所在的小组则探讨经济危机对美国军事动员的影响,寻求一种应急的动员方案。无意中,国防大学的这一期学员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军队指挥问题,为他们在大战中指挥大军对敌作战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
  国防大学并不强调体育活动,只允许学员在中午参加体育运动。布莱德雷热衷于体育活动,参加了垒球队,经常在午间打球。闲暇时,布莱德雷还悠然自得地参观了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阿灵顿国家公墓等名胜古迹。1934年2月6日,布莱德雷应邀参加了一次白宫举行的盛大的军官招待会,头一次见到了罗斯福总统及其夫人。玛丽经常与其他军官妻子打桥牌消磨时光,10岁的女儿伊丽莎白则在国防大学附近的公立学校读书,她的学业优秀,还跳了半年级。
  作为一名军人,布莱德雷不喜欢过问政治,但他非常支持罗斯福总统正在发动的激进的新政经济复苏运动的大部分措施。罗斯福总统海军出身,他常常偏袒海军。在整个军费削减的情况下,海军的发展却不受影响,变得日益庞大起来。
  1934年春天,布莱德雷在国防大学的进修行将结束,他和玛丽正在考虑新的去向。西点军校的老同事西蒙·B·巴克纳上校此时任西点军校学员团团长,他邀请布莱德雷去西点军校保密的战术系任高级教官。玛丽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她喜欢西点军校的生活。布莱德雷也认为西点军校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员。按资历,像布莱德雷这样干了十几年的老少校,去西点还可以分到一套漂亮的住房。经考虑,夫妇两人决定去母校任职。
  离开西点军校十年来,西点军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规模和建设大有发展,麦克阿瑟任命威廉·D·康纳少将为校长,学校的气氛也相对开放,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当然,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西点军校保守的烙印仍不能完全消失,教学内容仍以工程技术为主,只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程多了一些。
  西点军校的战术系对外是严格保密的,它的任务是培养“军人的素质、士兵的勇气”,以“严明的纪律、高雅的举止”养成军人的气质,把学员训练成体格健壮、思维敏捷的战场指挥官。每一位学员,都要掌握各种战术原则和理论,调动士兵的总体实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麦克阿瑟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西点军校,他以陆军部的名义规定:一年级新生免去夏令营的活动和残酷的训练,将这些内容移到二年级再进行;新生在第一年夏季用大量的时间去参观各种军事设施、观看军事演习和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样可以使他们及时掌握军事专业的背景知识,开阔眼界。根据这些规定,新生一般要专门参观门罗堡的海岸炮和防空兵器研究与发展中心,然后在陆军基地进行二周的军事航空技术训练。
  战术系要传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武器常识、小分队机动演习等基础课程,这些课一般在课堂、训练场和练习场进行。布莱德雷负责介绍机枪、迫击炮、火炮等武器知识,他以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艺帮助学员彻底掌握这些武器的用法。与此同时,布莱德雷在教学中注意制作大沙盘以帮助学员熟悉地形,将地形与战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1934年至1938年,布莱德雷再次到西点军校任教。这4年中,西点军校共有1100名学员毕业奔赴部队,布莱德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深受学员的尊敬。1936届学员威斯特摩兰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布莱德雷:
  “对于任何指挥员来说,设法抢在敌人的行动之前行动,是最基本的克敌制胜的打法……,这些都是文静的少校战术教官布莱德雷教给我的。他富有同情心,循循诱导,诲人不倦,后来成为全国有数的几位五星上将之一。”
  在西点军校的一次夏季军事演习中,布莱德雷对“失败者”威斯特摩兰上尉营长说:“经常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一番教导,威斯特摩兰总结出了他“失败”的原因。
  在战术系任教4年,布莱德雷以他渊博的学识影响了一代杰出的青年军官。这些学员毕业后,曾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侵朝战争中的低级指挥官,少数人在越南战争中成了高级军官。这批学员中,威斯特摩兰、艾布拉姆斯先后在1968至1974年间当上了美国陆军参谋长。古德帕斯特当上了西点军校的校长。
  1936年,西蒙·巴克纳学员团团长的职务由邓尼斯·E·麦康尼夫接任。7月,布莱德雷在当了12年少校后晋升为中校。他在麦康尼夫的直接领导人负责战术系的训练工作。接手战术系的训练工作后,布莱德雷大胆地对训练工作进行了改革,他废除了那些近乎荒谬的照搬书本的做法,取消了学员难以忍受的严密监督,沟通了学员与战术教官的关系。为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布莱德雷像马歇尔当年在本宁堡那样放手让学员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系里一名军官送来一份详尽无遗的有关新生夏令营的训练转场计划,其中连如何监督学员拆除营地设施和帐篷都写得清清楚楚。布莱德雷一看计划,便怒气冲冲地将它撕得粉碎,然后对那位军官说:
  “我要让学员自己管理自己,一个军官也不需要。”
  后来证明,这次训练转场全由学员自己负责,不但行动非常迅速,并且组织得完美无缺。
  正当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时,马歇尔也慢慢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原来,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是马歇尔晋升的主要阻力,可到1934年底,他任期已满。就在此时,国会不顾潘兴将军的反对,投票延长了麦克阿瑟的任期。麦克阿瑟因搞地方资源养护队“有功”而再任一年的陆军参谋长。罗斯福总统关于晋升马歇尔为准将的建议因此而被麦克阿瑟的花言巧语顶了回去。麦克阿瑟对陆军部长德恩说:
  “马歇尔是第一流的军人,应该晋升他为少将,而不是准将。”
  “我在考虑一俟出缺,就提升马歇尔出任陆军步兵司令,这可是少将军衔的职务。”
  面对麦克阿瑟含而不露的报复行为,陆军部长毫无办法,只好将提议搁置起来。
  面对麦克阿瑟的拖延战术,马歇尔只好忍气吞声,他写信给潘兴将军说:
  “我只有耐心等待,逐渐老去,只望华盛顿的形势好转。”
  1936年,麦克阿瑟终于被免去参谋长职务,调任菲律宾联邦防御力量总司令之职,公开身份是尚未独立的菲律宾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授菲律宾陆军元帅衔。趁此机会,陆军部长德恩将马歇尔的名字写入了晋升之列。8月24日,马歇尔晋升为准将,可当天德恩部长去世的消息也发布了。
  时年已55岁的马歇尔获得了一颗早该属于他的将星。按规定,在66岁退休前他还有9年时间去争取第二颗将星。
  听到马歇尔升为准将的消息,布莱德雷立即给在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任职的马歇尔写了贺信。很快,布莱德雷收到了回信,马歇尔说:
  “外出归来,读到你的贺函,不胜感谢。你是我在陆军中最熟悉的出类拔萃者,你表现出的最卓越的才能,令我由衷敬佩。甚盼有缘再度共事。”
  马歇尔给布莱德雷的回信,足以说明两人的相互信任。作为马歇尔的老部下,布莱德雷能在困境之中忠心耿耿,并以其才华影响马歇尔,这恐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一再重用布莱德雷的原因之一。
  1937~1938学年,麦康尼夫任职4年已满。按常规,布莱德雷可以升任学员团团长。不巧,该职的“政治”色彩颇浓,康纳校长已经退休,新任校长伊·L·本尼迪克特准将选择了“自己人”出任学员团团长。最后,布莱德雷的同班同学多克·赖德当上了学员团团长,他比布莱德雷早5年晋升为中校。
  失去晋升机会后,布莱德雷并不气馁。倒是他的忠实追随者们为他愤愤不平。布莱德雷私下承认,赖德仪表堂堂、精力充沛,在法国作战时身负伤痛坚持作战,至今背上仍留着弹片,他出任学员团团长理所应当。从这件事中,布莱德雷显露出他宽厚仁慈、处事公允、善于忍让的性格特点。
  1938年,布莱德雷再度任职西点军校已经4年了。这几年中,国际风云突变,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出兵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的希特勒独揽大权,正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希特勒吞占来因兰,之后又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法西斯军队。1938年春,希特勒通过政变将奥地利并入版图。在亚洲,日本已成为军事大国,1937年7月7日公然发动侵华战争。布莱德雷在这种国际环境中眼光非常敏锐,他正在积蓄力量待机而发。
  到1938年,布莱德雷中校已在军中服役23年,其中从事教职13年。他一副军中学者派头,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头脑冷静而且温文尔雅。
  马歇尔已升为准将,这预示着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担任更高的与他的才能相称的职务。作为马歇尔非常赏识的人物,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任职期满后命运如何呢?这正是:西点任职已到期,国际风云突变幻;蛰伏数年积才略,远大前程谁能知?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