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八章 一个人的车站


  对有些人来说,两人爱的小屋已是尘封之物,或者不过是大众煽情工厂的小卖部而已。而生活现场,当下语境,是一个人的车站,它一方面更多现代孤独感,另一方面又更多地提供了你与别人和世界遭遇的可能性。
  这些人要么是离婚后的独身者,要么从来就不曾结过婚,所谓“单身贵族”,有的是出于自觉的选择,有的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个人的孤独

  独身如何?
  首先,它是一种身份,其次才是一种心理状态,当它不再是历史个例,而是出于一部分人的自觉选择,尤其在第三次离婚浪潮的大背景下,它就名正言顺地成了一种家庭形式。
  独身的孤独含义不言而喻。我们又是如何与孤独遭遇的呢?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与某人或某事失去联系,孤独一词会很容易在脑中明晰或模糊地闪现出来。但这种孤独感还多少带有先入为主的成分,因为在此以前,我们就已经知道这种状态就是通常的孤独。
  而当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亲密交谈、推杯换盏之际,你突然感到失语,进入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失重状态,或者觉得丢失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仿佛遭劫,你才可能深悟孤独所指是与自己失去联系,有点像一个人上了火车,火车开出老远了,可他的影子还在站台上依稀向他招手。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将不会跟孤独建立真正的联系。
  孤独中的寻求沟通,既是与别人的沟通,更是与自己的沟通。
  在婚姻生活中,很多夫妻近在咫尺,却无法沟通,这就给独身主义者提供了心理上的优势:孤独可能是无法解释的,但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暧昧,我需要孤独,我享受孤独,我甚至可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孤独,因为我爱它!
  现实是,比比皆是的失败婚姻,让人们心灰意冷,生活条件的现代化又为独身生活提供了物质可能。“单身贵族”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社会学的角色看,在时代的变革期,男人和女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双重性格:他们希望摆脱传统角色对自己的压力和束缚,但对对方的同样努力却怒气冲冲,并竭力加以遏制。其实,这种双重性格只能增加、延长双方在角色嬗变时期的痛苦。要避免这种双重折磨的性格,建立起一种自由人格,最可行、最可靠、最便捷的方法,便是独身。
  从人性的角度看,现代社会已使人们与疏离、孤独、焦虑、甚至暴戾结下了不解之缘。男孩女孩到了青春期,骨子里往往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又掺杂着得不到别人的爱的失落和遗憾,当他们慢慢长大了,便时而伤感自卑,时而愤世嫉俗,但并不明白自己缺少了什么,为何如此孤单。
  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好像总是活得不好,要换一种活法,那就独身吧。按说,独身者最大的困扰似乎是性和情,如果抛开稀薄的两性之情不说的话(如果两情相悦,也就基本上不存在独身群体了),在道德松弛、意义消解的世界,两性关系已变得如此随意方便,你只要保持自身的冷漠,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学会做爱而不真正动情,在生理意义上,性的困扰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抛开。
  这不是一个事实吗?
  每一个“单身贵族”,不管是离婚者,还是从未结婚的人,至少在一定的时期内,都有某种严厉的关于“爱”的禁忌的故事,然而又像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要知道,越是禁忌的东西,越是让人无法忘怀。
  秘密被保存、被忘却。无论人曾经有过怎样的伤痛和温情,无论你曾经如何反叛和满不在乎,一个人,那自然呈现的共时性的孤独,那从孤独中升起的音乐,幽幽有如秋雨,就一声声、一声声地,老去了你的心。
  独身,就像失恋、离婚一样,对整个社会来说,只是一种生活现象,而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固然,从不幸的婚姻中解放出来的独身者,有了重新获得抓住幸福的机会,但是,心理的失落,舆论的压力,经济、住房条件的改变,亲戚网络和朋友关系的一时紊乱,极易使人在感到轻松的同时,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现实。
  尤其是那些独身女人,除了上述压力外,还要在个人文化心理积淀的沼泽地挣扎,即使她各方面的独立性都相当坚固,但还是无法成功地过一种完全自由的个人生活,不仅因为世界是以不同态度来接受她们的,更重要的是,她们无法越过设置在自己内心的重重障碍,因为从小接受的男女有别的教育,使独身后的她们很难找到自己身上的“另一半”——还是那句话,女人的一半是男人。
  独身男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一直在寻找的仍然是男人的成长,而不是女人的互补。可以说,大多数独身的男人,30岁之前,基本上是在女人世界里生活的:先是母亲,然后是女友。3O岁以后,似乎仍没有可供男人成长的真实世界,因为他们在外面看到的,统统是些虚构与扮演着某种角色的男人。这时独身,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健康豁达的自我洞察、自我改造的机会。
  如此看来,独身男女都处在“渴望男性”的同一心理状态中,区别是独身女人的追求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等待她们的是岁月流逝,红颜消退,孤僻乖戾,对生活充满不平,直至仇视男人。
  在北京的地铁中,我偶然结识一位独身的中年知识妇女,情趣高雅。她说午夜地铁能给人一种莫名的宽慰意味,“我不喜欢娱乐场所的热闹,又害怕在冷冷清清的家中,受到某种东西的煎熬。”
  一个人的孤独啊!

  周末情侣

  你很难判断亚男这个人,就像难以判断一件抽象艺术品的内涵一样。亚男的外表当然一点也不抽象,人很丰腴性感,说她抽象是因为她脑袋里那些奇奇怪怪的玩艺儿。
  她曾几次在公开场合扬言自己一辈子不嫁人。凡是听她如是说的人没有一个不哈哈大笑的,男同事都一致声称:她这种人打光棍,简直是厚着脸皮占据地球的一部分,以她的容貌气质,最好嫁给外交官,能为国争光呐。
  其实,几年前,亚男差点就嫁给了一位差点能做外交官的人,叫乌热尔图。
  乌热尔图实际上是汉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沦为孤儿,在民政部门的安排下,被一对蒙古老夫妇收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度过了整个少年时代,直至上北京读大学,所学专业挺派,是国际政治关系。
  亚男跟乌热尔图是同学,分别担任校学生会的文娱部长和生活部长,平时,除了工作关系,两人见面只是点点头,偶尔问候一声彼此也小心翼翼。然而,有一年暑假前夕,乌热尔图竟说要“租”她做他的女朋友。亚男觉得这玩笑开得太蹩脚了。
  原来,乌热尔图的养母住进了医院,养父来信说,她患的可能是肝癌,让他赶快回去。养母曾说这辈子最后一个心愿是给他娶一门好亲。为了让老人家放心,乌热尔图想“租”一个女朋友,带到草原,让养母高兴高兴。
  听他这么一说,亚男的同情心起了作用,欣然答应,行前打了一个电话给合肥的父母,托辞旅游,不回家了,然后背起牛仔包,跟乌热尔图挤上了开往包头的火车。
  瞧见风尘仆仆的乌热尔图,带回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做完肝部切割手术不久的养母,脸上绽出了久违的笑容,身体状况奇迹般地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后来,医生的几次检查结果又表明,老人并未身患肝癌,而是肝血管良性肿瘤,切除之后就没事了。
  养母出了院,乌热尔图的心境也像大草原一样舒坦了,教亚男说蒙语、骑马、喝酒,到处玩儿。草原为媒,两颗年轻的心迅速拉近。返校时,他们真的成了一对恋人。让那些胆小的男生,在羡慕之余,有点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也去“租”一个女朋友。
  就在谁都以为他们非结婚不可时,又有了出人意料的变化,毕业分配,乌热尔图也不知头脑中哪根弦挪错了位,居然主动放弃留京指标,申请回乡,理由是以便伺候养母(其时养父已病逝)。亚男苦劝他留下,并保证可以通过父亲的战友,安排他进外交部。他内心矛盾斗争了好几天,但结果还是不改初衷。两人只好痛苦地分手。
  难道天底下初恋的情人都是雨做的云?乌热尔图走后的一段时间,亚男感到自己就像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称不出生活的重量,这时她才知道自己爱得不浅,超过一般的爱情“吃水线”,于是发疯似的给乌热尔图写去几封炽烈似火的情书。
  不料,左盼有等,好不容易才收到一封回信,大意是:婚姻需要一把钥匙。他爱她是真的,他也丝毫不怀疑她对他的真情,但他们可能没有一把共同的钥匙,打不开婚姻的大门。
  有时保持一种感觉也挺不错的,像躺在草甸子里看蓝天白云……最后还随随便便加了一句:“对了。我订婚了。”
  亚男把信烧了,听到一声纸灰的尖叫,错愕了好久。
  爱情离你而去,对你来说,慢慢地,情人已不再是具体的人,而是你自己的一段体验。现在,也轮到你来感叹生活了,是不是太早了点?
  “情”过境迁,亚男反省初恋,摹然发现自己其实压根儿就不曾真动过结婚的念头,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否则,你为什么不跟他去内蒙?是不是有一种地缘的东西在顽强地阻止着你呢,你是不是担心蒙古包会在洁净的草原,睡走生活单调乏味的时光?而在繁华的京城,亚男好像也不想找一把婚姻的“钥匙”,漫不经心地谈过两次恋爱,每次都无疾而终。
  转眼间快要奔30的大坎了。父母有点按捺不住了,托老战友给亚男介绍了几位家庭蛮有背景的男士,被动的亚男更是找不到结婚的感觉,就一个个不了了之了。
  独身女人的门前是非多多,单位的女同事一个个嫁出去,而且都自认为嫁得不错,闲得无聊,便炒作起亚男的话题来,她们猜想她绝对是性冷淡,不然怎么没男人要她呢,顶不济也该有个情人什么的吧,不然生活怎么过得滋润?都快21世纪了,没男人要的女人,可悲呐!
  亚男火了,有一天从街上请来一位年轻英俊的老外,挽着他的胳膊到单位转悠了一圈,虚夸他是IBM公司总裁的儿子,把女同事们惊得目瞪口呆。一段时间,亚男浓妆艳抹,趾高气扬,经常兴奋地讲那洋公子如何追求她,自己如何周旋,虽然有些情节的编造痕迹相当明显,但人们对情场的烟花飞絮,往往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终于,女同事们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不再议论亚男,开始又传播另外一个已婚丑女人的绯闻。
  亚男得到了安宁。
  这一天,北京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爽洁的空气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亚男在影院看了一部让人哭笑不得的港台言情片,出来还不到9点,不愿早早回宿舍去失眠,随便上了一辆公汽,一边浏览街景,一边想很不明朗的心事,到了终点站,又爬上另一路车。这样迂回包抄着自己的心事,也没弄清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时间已近午夜,在回家的末班车上,除了她,只有一个乘客,一个大胡子,一副走江湖的派头。亚男觉得他肯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也许刚刚趁老婆熟睡之际溜了出来,要去浪迹天涯。试着跟他聊了聊。没想到他竟跟她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她今晚从头到尾坐了6路公汽,而他更离谱,扎扎实实坐了8路。
  大胡子叫崔捷,来自天津,自由职业,自我介绍是个无“政府”(指配偶)主义者,碰上另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因此有许多共同语言。
  两人一块下了车,到一家酒吧,为无“政府”主义者干杯,神神叨叨,海阔天空。不知不觉,亚男有了七分醉、三分嗲,让崔捷送她回家。门一打开,她就迫不及待地返身勾住他的脖子。她的直奔主题,让他有点准备不足。很僵硬地笑了一下……此后几乎每个周末,崔捷都从天津赶来,亚男的生活有了某种坚实的规律。逛夜市,听音乐会,看画展,跳国标,生理上得到了性的滋润,情感上得到了温柔的满足,她更靓了,简直是魁力四射。
  她从不打听他的家庭情况和其它一切琐碎的细节,她有一种把周末情侣置于神秘境地的距离倾向。他来自若即若离的天津,真是恰到好处。
  有一次,她犯了那么一点相思病,等不到周末,请了假,自己主动去了天津。
  下了车Call他。回话时一听是亚男,崔捷的喉咙仿佛一下子塞进一块东西,问她怎么来了?她淡淡地反问:“我怎么不能来?”
  “当然,当然……”他问清了她的位置,让她待着别动。
  大约半小时后,他带着一个手拿玩具的小男孩来了,跟亚男一见面,就说:“我不能瞒你了,我是有‘政府’管着的。”
  亚男笑了那么一笑,内心有点黯然,尽管她早就猜到他可能有妻室,但她一直不寻根究底,生怕捅破一层纸似的,只不过想自我欺骗罢了。
  他客气地邀她到他家去坐坐。她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又是素净一笑:“不啦。我想我还是马上回去吧。”
  亚男以为这段情就此完结了。天灰,地灰,人更灰。灰到尽头,始觉自己喜欢有一副简单的心境了,把小小蜗居重新布置了一遍:有限的家具稚拙古朴,雪白的墙上挂着一些黑白装饰画,而最有意思的是,墙上挂上了一只精致的黑皮靴,黑皮靴里插上了一枝红红的玫瑰。
  她几乎把崔捷彻底遗忘之际,一个残夏的傍晚,他又出现在她面前。她有点不敢相认,因为他那部盛大的胡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还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毕恭毕敬的领带,跟以往的风格迥然不同。
  “咱们之间什么也没发生,咱们仍然是陌生人。”她想把门关上。
  他从背后拿出一束玫瑰,吹了吹,好像上面有灰似的,递上:“总可以吧?”
  亚男傲慢地瞧着他,右手慢慢抬起,从花束中抽出一枝,转身走到黑皮靴前,把原有那枝玫瑰换掉。
  崔捷松开领带,舒了一口气,跟着她走进屋:“为什么只插一枝呢,把这一束全插上去不是挺好吗?”
  “我喜欢独居。”她毫不含蓄。
  他一把搂住她,又问:“总可以吧?”征求她的意见,但并不期待她的回答,一个绵密而浓烈的长吻,几乎使她晕倒过去。
  疯狂地做了一爱,他精疲力竭地翻倒在一边,望着天花板,向她求婚。
  “你有资格吗?”她喘过气来后,问道。
  “我马上就跟她离婚。”
  “你离了婚再说好不好?”
  “首先,你得答应嫁给我。”他说。
  “现在,我答应你很容易,就像现在你向我求婚很容易一样。”她也望着天花板,“但是一下床,一出门,一走到街上,咱们这种室内的冲动,八成会烟消云散对吗?”
  “那怎么办?”他的口气像一个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孩子。
  “那就让咱们之间发生点出人意料之外的事吧。”她冷冷地说。
  “什么事?”他坐直了身子。
  “你给我滚出去!”她命令道。
  “疯啦,你?”
  “哼。你跟我第一次认识就欺骗我,说什么无‘政府’主义。你干吗不坦率一点呢?那样的话,也许我会死心塌地做一个第三者,要死皮赖脸地嫁给你。可种子一开始就霉变了,你还指望它能开出美丽的花吗?”
  “就这样了?”他愣怔了半天,嘀咕了一句。
  “就这样了。”她还在盯着天花板。
  颓然而恍惚地,他走了。关门的声音轻悄但决绝地一响,亚男咬住嘴唇,努力没有让眼泪流出理智的范畴。
  等待激情彻底死去之后,亚男反而变成了一个乐观主义者,而且带点傻劲,碰到人就打招呼,有时还亲热地拍拍别人的胳膊,让别人感到幸福而安全,也让别人满头雾水,甚至怀疑她得了神经玻然而,她的工作比以前做得更出色了,待在办公室的时间比谁都长。
  朝花夕拾,女同事们又炒作起亚男的话题来,不过出发点不同了,语气不同了。这不?咱们的亚男这么优秀,还是没男人要埃可见男人都瞎了眼,狗屁不通。唉,有几个男人又能真正欣赏女人呢?首先,咱家那个臭男人就不欣赏姑奶奶我了,昨夜还跟姑奶奶我干了一架,真他妈婚前如羊,婚后如狼。
  于是,大家烯嘘一番,心态十分复杂地,又羡慕又同情独身的亚男,不仅不再臭她。反而关心她,爱护她。
  漫漫长夜,星光流转,白天风风火火的亚男,这时就会憔悴不堪,她时常觉得体内的躁动和强烈的需求,曾经被一个男人唤醒、鞭策的情欲,像一头野兽。肆无忌惮地啃噬着她的身心。
  她是孤独的。而孤独是无形的,它一旦有了一种形式,它极有可能变成另一种东西进行发泄,比如男人的喝酒、女人的做爱。也许,你能感到孤独像一粒深埋于地下的种籽,正悄悄发芽,或者它像一颗高悬头顶的星星正在肃穆地爆炸,但你并不知道种子何时长成一棵树木,星星的碎片何时击中你、杀伤你。
  亚男不需要长成树的孤独,更不愿意被它的碎片杀伤致命。
  一个离婚多年的女友,风月老手,引她去某半公开的高档娱乐场所花天酒地。不到半小时,女友挽着一个陌生男士出去了。从她暧昧的笑容,亚男猜出那是什么意思。虽然有点脸红,但还是忍不住那样做了。
  做了几次之后,亚男很觉没劲,说得过一点,就像做“鸡”。真女人,先情后性才是,哪怕那情只有可怜的一丁点也好。
  像亚男这样漂亮、又有一个体面工作的未婚女子,尽管年过3O,还是有许多热心人(尤其是她的女同事们),不顾她的反对,给她介绍男朋友。渐渐地,她不再像从前那样一概拒绝了,而是有选择地跟他们约会。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她只跟结过婚而由于种种原因仍在独身的男子交往。
  合适的时候,亚男就“腼腆”地邀请男子到她那儿“坐坐”。
  第一次,她一定文质彬彬,谈吐不俗,像古词中尘封的仕女一般婉约。
  第二次,每个去了的男人都会以结过婚的敏感体会出她发出的信号,那信号自然会引起同步发射等量或更强的信号。
  通常情况下,亚男不跟来人接吻,偶尔吻一下,与其说具有爱情的含义,还不如说是两个寂寞的人彼此给予对方的宽慰。这样,两人的口感就不会发苦,能非常和谐、非常愉快地度过一个周末。
  有些男子还会被邀请,隔上两三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有些男子她永远不想再见,当然,还有些男子也永远不想再见她。
  不能说亚男没心没肺,在周末,她对某人是认真投入的,甚至有几分共享天伦的意味。如果可行,有时她会请周末情侣带来他的孩子(这孩子当然不能太大),一块出去野炊、划船什么的。周末一过,这事儿就像一张车票一样过期作废,她不再把他们放在心上,也不希望他们把她放在心上。生活中这偶然、暂时的联结,让人可进可退,伸缩自如,不是一种很值得你坚守的方式吗!
  亚男33岁生日那天,不期然乌热尔图拿了一束玫瑰来访,他在北京开会,顺便来探视一下初恋情人。多年不见,他已瘦得像一根黑色的羽毛。她接过他的玫瑰,从中抽出一枝,把黑皮靴里的那枝换掉。乌热尔图也提了一个崔捷曾有的疑问:“为什么不把花儿全插上去呢?”
  亚男说:“给我送花的人很多,然而他们都不知道,那个接受玫瑰的女子早已死去。花只能开在她的皮靴里,一枝就够了,一枝花比较耐看,它枯萎起来,也不那么触目惊心。”
  乌热尔图惘然若失。去年,养母一过世,他就跟妻子离婚了。这回来看亚男,也有重续前缘之意,听她这么一说,心里充满沧桑感,默默地抽了一支烟,顿了顿,站起身来告辞。
  亚男瞧着他——这个自己曾真爱过、却从未与之发生性关系的男人,执意要留他过一夜。
  他笑了那么一笑,又说了多年前他写给她信中的一句话:“保持一种感觉也挺不错的。让我保持原来的感觉吧。”
  乌热尔图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望着他踉跄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口,亚男不觉泪流满面。
  生活在别处

  28岁以前,潘益军从未离开过厦门一步,因此,现在,当他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盲目地晃来晃去,就感觉自己特像一只电脑屏幕上的鼠标,找不到打开新软件的程序。
  太阳很悠然地蹲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乘凉,却让人间暑气扑面。现在是下午2点,一天最热的时候,他滞留此地已经一个星期了。
  他的目的是寻访一个女孩,也许是一次情感历险吧。
  女孩叫明姝,蛮好听的名字,一年前,他们就开始在互联网上频繁通信,但至今还未曾谋面。
  那时,他刚跟妻子搞了一个试离婚。
  妻子彭蓓佳,某局机关干部,喜欢穿香槟色紧身上衣,配中国红真丝软缎长裙,很可爱的人儿。两人谈恋爱时,彼此激赏,打从结了婚,热情消解,他竟越来越受不了她的时尚癖好:整天沉溺于什么颜庄两生花、运动休闲杂志、新潮粗框墨镜之中,以及如何让裙裾漫卷阳光灿烂的夏日风情,他的心因此悬虚着呢。
  为使自己踏实下来,潘益军玩上了电脑,不多久,变成一个入迷的“网虫”,与妻子的时尚癖平分秋色。如此这般,家中许多事儿耽搁了,别扭渐多,裂痕渐深,填补裂痕的全是些扎手的东西,比如说易碎的瓷器和更易碎的心。
  某日,潘益军在互联网络上读到几篇讨论“试离婚”的文章,受到启发,回头跟彭蓓佳提议:“眼下,咱俩就像两条平行的铁轨,很难碰头,而一碰头,火车又会翻掉,可马上分手呢,显然太草率。现代人做什么都讲究一个‘试’字,就像你们女人买服装一样。咱俩干脆来个‘休克疗法’,试一试离婚怎么样?”
  彭蓓佳起初不同意,转而又琢磨自己不能在心理上处于劣势:试就试吧。
  潘益军当场写了一纸试离婚协议。协议规定:试离婚期限一年,期限内双方享有绝对自由,不过,原则上不找情人。
  一方如后悔,另一方可酌情考虑是否“复婚”。
  两人签字画押之后,潘益军从家里提走那台“奔腾586”,在市郊租住一套一居室,聊算另立门户了。
  他比较孤独、又不太忧郁,比较善良、又不太勇敢,除了上班,便磨电脑,乐此不疲。他喜欢在网上撰文,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发表五花八门的见解,很快在网上小有名气,其电子邮筒不时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
  这时,明姝闯进他的生活。
  明姝妙笔生花,感觉细腻,寥寥数语,常能深入别人内心。第一封信,她就写得真诚舒朗:“歌德说得好:‘人烦恼的时候,神便赋予他表达的力量’。我需要表达,我时刻都在寻找个人表达的最佳方式。”
  这与潘益军的思想不谋而合。
  高山流水,网上知音,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完的情,由繁复归于简单,渐渐心有灵犀一点通了,亘古不变的那三个字呼之欲出。
  关键时刻,似乎谁也没有了勇气和安全感,就像一个深夜回家的人,在夜凉如水的大街可以昂首阔步,边走边唱,而快接近家时反而忐忑不安,噤若寒蝉,冥静的小巷,黑暗的楼道,甚至自己的影子,无不让人变得胆小如鼠。
  潘益军这才猛然想起自己牵绊之所在。你是否把彭蓓佳遗忘得太快了?你是否需要买束什么花儿去瞧瞧她?远远望见那扇熟悉的窗口,竟平添一种异样的新鲜感,不知为什么,他的心怦怦直跳。
  敲门。里面没动静。
  掏钥匙开门,发现换了锁,他一下子泄了气,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傻的送花人。
  回到市郊的蜗居,潘益军还耿耿于怀,用手机Call妻子,想耍弄耍弄她,准备如是说:他刚才回家了,看到门把上插着一束花。她应该清楚是谁的礼物。如果不太冒昧的话,能否请她坦言相告送花者是谁?
  Call了几遍,才有人回机。不过,不是妻子,而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对方问:“她正在游泳池里泡着。你有什么事吗?”
  “你这头猪。”他骂了一句。
  本想耍弄妻子,结果心理上竟残酷地耍弄了自己:现实不幸印证了你的虚构,可刚才你还为自己的虚构窃喜,你才正是一头愚蠢的猪呢!
  第二天,他到了彭蓓佳的办公室,要跟她正式离婚,理由是她破坏了试离婚协议中有关“原则上不找情人”的条款。
  后者淡淡地为自己作了一点辩护:
  “离婚也是可以随便试的么?试离婚本来就荒唐,你还好意思拿那一纸可笑的协议当回事儿?”
  潘益军大感羞惭。
  离婚后的一段时间,他的心就像被风穿过的走廊,直通向一个遥远而潦草的秋天。
  明姝一如既往地给他写信,谈天说地,但字里行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什么,后来,他令人费解的沉默,还是让她按捺不住了,便大胆询问他为何如此薄情,忍心让一个女孩子为之黯然神伤?
  于是,他的情感像开闸的洪水一般倾泄出来,他为从前向她隐瞒自己是一个有妇之久的真相感到抱歉,接着把跟妻子离婚的经过,以及他总是生活在别处的心灵事实,袒露无遗,希望能与她共享一份真爱。末了,他把自己的工作单位、住处的详细地址、手机和传呼机号码,一一告知对方,还扫了几张照片E—mail给她,并恳请她也扫几张玉照回复,让他一睹梦中情人的芳容。
  奇怪的是,明姝并未照他的意思做,却寄来一封充满告别意味的短笺:“益军。谢谢你的照片。你长得好英浚不过,你是否注意到,你经常看见的人,为什么反而不容易窥见其心灵呢?而当你看不见一个人的外表时,为什么反而更容易触及其灵魂深处呢?”
  “我是个非常执拗、有点愚蠢的女孩,心中有许多话儿,却不知该怎么说出来;有许多梦想,却不知该怎么去圆满。请原谅我不能把照片寄给你。让咱们彼此珍重吧,这比什么都重要对吗!”
  读罢此信,潘益军欲罢不能,他相信明姝在逗他玩,恋爱中的女孩不免时冷时热,他更相信他们之间那种无法割舍的默契,不是一句“彼此珍重”就可以突然了断的。
  令人心焦的是,从此明姝再也没有片言只语,连续写了10几封信都石沉大海之后,潘益军恐慌起来,不得不发出最后“通碟”:“再说一遍,请告知你的住处地址。要是你还不理我,哪怕翻遍整个北京城,我也要把你‘揪’出来!”
  明姝终于露面了:“告诉你吧,我永远不会告诉你我的住处地址。你别犯傻好吗?咱们来一回柏拉图式的浪漫好吗?
  难道非要把一切弄得红尘滚滚不可?”
  听她这么一说,他更觉得她高雅美丽、神秘莫测,像雾像雨又像风,心痒痒的,下定决心要去给爱情朝圣。
  不惜请了一个月的事假,他抵达北京,来到天安门前,暗自祈愿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保佑他心想事成。
  要在偌大的首都找一个地址不明的人,几近天方夜谭,如果不是有爱情的大背景衬托的话,你只能是个糟糕透顶的白痴。
  在北京街头不得要领地晃荡了一星期,这天下午2点,被太阳晒得没滋没味的潘益军,在吃一支冰淇淋时,突然忽发奇想:到当地一份发行量很大的报纸登寻人启事,声称明姝是其失散多年的表妹,若有知情者提供线索,将给予重谢,同时希望明姝本人看到启事后能尽快跟他联系。
  果然,短短几天之内,有十数人打他的手机或传呼,洽谈报酬。潘益军试着按照其中两人提供的信息,找到两位所谓的“明姝”小姐,才发现一位叫明珠,另一位确实叫明姝,不过不好称为小姐了,已人到中年。潘益军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看来,只好被动地等待明姝主动跟他联系了。她曾说过她挺爱读这份报纸,应该会知道他的煞费苦心吧?
  奇迹总是在人濒临绝望之际出现,正当潘益军满怀痛苦和疲惫,打算离京归去时,他的传呼机响了,赫然出现一行字幕:我是明姝,请到××地方来。
  潘益军感觉自己的瞳孔似乎被蜜蜂螫了一下,连呼:“毛主席万岁!”冲出旅馆,截住一辆的士,直奔前程。
  到了××地方,见胡同口一风姿绰约的小姐,着一燕子领衬衫,穿一流线型长裤,迎面款款走来,他赶紧快步趋上:“明姝,你好你好!”
  “我不是明姝,是她的朋友。”小姐莞尔一笑,握了握他的手,“她让我来接您,潘先生。”
  “哦。”他狐疑地应了一声。
  两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她默默地引他在胡同里折来折去,到了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前,又是一笑:“就这儿。潘先生您自个儿进去吧。恕不奉陪了。再见。”
  “……噢……”小姐走出一定的距离,潘益军才从怔愣中回过神来,喃喃道,“再见。”
  缓缓伸手摁响门铃。
  良久,门开了,里面的女人吓了他一跳,她长得太丑了,干脆惨不忍睹。他拿不准自己是不是上了一个诡秘的圈套,吞吞吐吐:“我找……找明姝小姐?”
  对方微笑点头。
  他挪着步子进了门。东张西望。他猜这等丑女一定是明姝家的保姆,从这座四合院的气派来估摸,明姝家的老爷子绝对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客厅挂满名家书画,潘益军定睛一瞧其中一副字迹不太烦人的题头,才恍然大悟明姝家的老爷子原来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将军,明姝想必是老将军最小的女儿。他一转身,接过丑女热情递上的龙井茶,诚恐诚惶地说:“没……没想到,明姝她……她爸……这么……”“怎么啦?没想到你说话口吃。”
  “明姝她爸这类大……大人物,没法不让我……我这类小人物口……口吃。”一说完,他突然意识到什么,打了一个激灵,干净利落问了一句:“你就是明姝小姐?”
  对方笑了那么一笑:“你并不口吃嘛。”
  他差点要晕过去,颓唐坐下,说话又变得艰难起来:“基本上……口……口吃。”
  “益军,你怎么啦?”明姝明知故问,以她的聪慧,还是多少识得出他心里的那点谱儿的。
  “太……太累了,可能。”他不得不暂时接受眼前这个面目全非的现实。你总不能众里寻她千百度,一下子又拂袖而去吧?幸好她的声音银铃般悦耳,谈吐优雅。他想他还可以耐着性子与她共进一顿晚餐,最好在一家比较阴暗的酒吧,然后,唉,然后就他妈一骑绝尘。
  晚餐桌旁,她强打精神扯了一些话题,他只是结结巴巴“嗯嗯啊氨”一些虚词。终于,她受不住了,嘎然而止,泫然欲泣;顿时他手足无措,心头油然而生愧疚之感;那份炽热的“网”中之情哪儿去了?你有权利以貌取人,但你没有权利冷落和排斥对方。
  这样一想,他的情绪虽然仍冷静客观,却也慢慢开朗自如了,甚至变得很幽默;明姝的双眸虽然云翳如初,却也渐渐阳光斑驳起来。
  两人在一块度过了短暂而漫长的3天。潘益军一边跟站台上的明姝挥手道别,一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情感历险终于结束:是什么在困扰你?好像什么也没困扰你;你解脱了什么?好像什么也没有解脱。不管怎么样,经过独特的浪漫尝试之后,心理上的深层次欲求已被发泄,回家的感觉很不错。
  出了厦门火车站,潘益军蓦地听到旁边有人喊他的名字。
  一瞧,天啦,竟是明姝!
  “我坐飞机过来的。”她笑了那么一笑,“想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为……为什么?”他又处于口吃状态。
  “尽管咱俩只相聚3天,可我已无法离开你了。我一定要嫁给你!”
  “别……别别急,好吗?”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停了停,好像一下子又把口吃擦掉了:“我想我要到厕所去蹲一蹲。”
  这是明姝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事情至此已变得荒诞。潘益军开始了他长达两个月的逃亡生涯,叫朋友替他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先是在本市东躲西藏,后来干脆到珠江三角洲一带溜达,可明姝总是幽灵一般纠缠着他,他的手机不敢打开,一段时间,他的传呼机成了她“迫害”他的惟一途径。没办法,他只好把它扔了。
  眼看风平浪静了,惊魂未定的潘益军潜回厦门自己的家,打开心爱的电脑,第一条信息,第一条信息又是明姝的问候!
  接下来是她的30封柔肠百转的信。他怒火中烧,当即敲打键盘,乒乒乓乓给她发出一个严厉的警告:“如果你胆敢再来胡搅蛮缠,我发誓,非得到法院去控告你的性骚扰不可,不管你家老爷子的面子有多大!!!”
  一写完,即一拳把键盘击坏,又捧起电脑主机连同显示器,一古脑儿扔进楼下的一口废弃的水井。
  永别了,互联网!
  后来,潘益军到上海寻求发展,与人合伙创办起一家颇有些名气的单身俱乐部。笔者经朋友介绍,还专程去那里采访了一次。
  婚姻?独身?
  (1998年3月28日,上海其单身俱乐部。俱乐部负责人之一潘益军先生,安排我现场采访了5位临时搭配在一起度周末的独身者。本来有6位,缺席的男士刚接到紧急出差传呼,走了。“出场阵容”是:张女士,4O岁,剧作家;解女士,34岁,时装设计师;谢女士,29岁,医生;孟先生,35岁,影楼经理;徐先生,26岁,公司职员。下面是谈话录,笔者稍作整理。)笔者:我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但我很高兴跟各位做个朋友。
  我想知道,在你们所属的这个俱乐部,为什么每一处Party,都搭配6个人?眼下咱们这个圈子,加上我这个“临时替补”,也是6个。
  徐:这好像是向香港一家同行业“单位”学来的。6个人不多不少,人多太吵,不利于交流,人少又太亲密,可能会冷常独身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讲究一个不即不离。
  笔者: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不免有点疑惑,也许是一种思维习惯的错觉,总多少感到单身俱乐部越发展壮大,好像反而越接近婚介所的性质?
  孟:哪里?我猜你指的是肯定有男女在这里拍拖结婚的。事实是,哪里有男女,哪里就会有婚姻诞生,在单身俱乐部当然也不例外,就我所知,这是极少数。我们来这里,没有具体的目的,当然就不存在针对性和功利性了,或者不如换一句话说,大家只是在找一种纯粹的感性吧,因为独身很容易使一个人的感性受到限制。
  笔者:单身一族的出现,概言之,是现代人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观念和生产模式的转换带来的改变,但具体到个人,原因肯定又千差万别。如果不太冒昧的话,是否可以请你们谈谈各自的情况呢?
  解:当然。坦率地说,我之所以加人独身者行列,是因为在各个方面自我感觉都不错,很早便在心里定下了高格调的择偶标准,虽然现在青春逝去了大半,仍然决不下浮,宁缺毋滥。
  我很清楚自己的弱点是期望值过高。从前做大学生时,我曾经私下里很崇拜一位男士,从此也就用他的标准衡量每一个男人。其实,我很心仪的那位男士只是我偶像化了的影子,我得不到这样的男人,即使得到,跟他共结连理,我恐怕依旧会失望。所以,我不结婚。
  既然已经捞起了话头,我就想谈谈才女、名女人难嫁的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做节目主持,格调高雅、品味脱俗,找不到理想的对象,一不小心插足别人的家庭,闹得满城风雨,最近听说已被逼疯了。
  记得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得蛮不错:很多家庭主妇,她们虽然憎恨暗娼,但更嫉妒那些比她们有才华有魅力的女人。丈夫如果偶尔拈花惹草,她们或可以忍受,但如果有一个比她强的女人做他的情人,那她才感到自己真正受到了威胁。她们不愿意检讨一下家庭为何出现危机,而是把责任全部归咎于那些“可恶的第三者”,所以每每听到女歌星女影星女作家女经理离婚时,这些家庭主妇大多是幸灾乐祸,丝毫不抱同情。
  而在男人那方面来说,优秀的女人同样面临一种尴尬的处境:男人对才女和名女人,心里佩服,但嘴上不说、也渴望拥有她们,但征服她们需要相当的学识、能力或地位等,这一条件又令男人们望而却步。有钱的男人,如果是没文化的暴发户,也不会欣赏那些经过奋斗、个性独特的女人,他只要小靓女,什么都不懂,只懂得怎样讨他欢心就成;档次较高的大款呢,也顶多找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至于女博士女博士后女董事长,是千万不能要的,怕镇不住驾驭不了。
  显而易见,优秀女人的婚姻出路相当狭窄,要么异国联姻,要么委屈下嫁,有人因此变成第三者,比如我那个电视台的朋友,剩下来的也就只好独身了,像我这样。
  孟:别把男人说得那么不堪吧。我是一个喜欢工作的人,30岁之前,为事业努力拚搏,无暇顾及终身大事,30岁以后,乍然发现自己没什么朋友。
  我的性格比较被动,从不主动追求女孩子,追求我的女孩子倒有不少,但我总是无法爱上一个人,也去看了心理医生,他鉴定我一切正常。我姐姐说我是篓里挑花,越挑越花。她还打比方说:梁山伯只爱了一个祝英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才能爱得那么深,如果他身边有许多李英台、刘英台呢?
  我知道她的意思是要我专注于某个女孩子,也照她的意思去实践了,可结果,我那个“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情人竟是一个女骗子,不仅骗走了我的一腔真情,还骗走了我的50余万钱财。
  尽管我受到严重的伤害,然而,我并没有垂头丧气,很快振作起来,第二次跟一个女人拍拖了。对方是个知识女性,长得蛮漂亮,有一张格外娇美的心形嘴唇,她说她就喜欢我这种男人:有能力,有缺点,心灵有点创伤,通过她的帮助,能使我完美。
  我很感动,跟她交往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她不仅是一个有夫之妇,而且是一个严重的臆病患者,有一次差点把我杀了。你瞧。
  徐:如果我碰上这样的女人,可能会爱上她。她心灵一定有极深的创伤,事实上她更需要你的帮助。
  孟:我说过,我的性格比较被动,潜移默化受到她的影响,说不定哪天也会变成一个臆病患者。再说,她丈夫爱妻如命,是个边防军官,每个星期给她写一封信。我能犯破坏军婚罪吗?
  张:这类女人,我也见过,而且我自己也曾有一点她那样的病态。正因为两地分居的生活既自由又不自由,容易使一个渴望完整的家的女人产生分裂的性格,加之没有孩子吸引她的注意力和耗费她的精力,她的行动越自由,她的精神就越不自由,压抑越大,焦虑只好内化了,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很正常的人,甚至有一副大家闺秀的淑女形象,而情感和激情早已丧失在内心一个无限的黑洞。
  笔者:宽泛地讲,这是现代人的通玻有一位男士,熟悉的人都管他叫“流水”先生,他一任一任地置换女友,女友一任比一任年轻漂亮。开始仅仅是通常所讲的喜新厌旧,慢慢地量变引起质变,成为一种追求刺激的心理症结,又由这种心理症结发展为死亡恐惧,因恐惧死亡而纵欲,又因纵欲而更加恐惧死亡。最后,终于自杀了。很多人不解:像他这样春风得意、前途无量的人怎么会自杀呢?
  张:人就这么怪:他拥有的东西越少,越容易满足,而当拥有的东西越多时,反而越不容易满足了。
  我的前夫,跟我谈恋爱那阵子很穷,父母亲戚都反对这桩婚事。我偏不信邪。穷一点有什么可怕?莫扎特在没钱买煤生火的情况下,跟妻子一起跳舞取暖,却能写出美妙的音乐留在人间。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态度,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并在事业上努力帮助他。他对我感激涕零,时常发誓今生今世要对我如何如何。
  后来,他出国了,发达了,什么都有了。我为他留守4年,苦熬4年,等来的不过是一纸离婚协议书,并且还是公文一般的打字稿,末尾签了一个丑恶的名字罢了。
  我没同他争吵,也没分割他的财产,签字时的镇定神态,似乎是在心照不宜地做着内心早已期待的事儿。
  接下来去办手续。“离婚登记处”跟“结婚登记处”对门。
  用红字写着的“结婚登记处”的标牌制作精美,端端正正挂在门边,“离婚登记处”只是像便条似的贴在门上,让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跟结婚一样,离婚也需要按手樱墙壁上挂着一条破旧的毛巾,专供离婚者按了手印后擦手之用。由于擦的人多了,上面尽是斑斑点点的红泥。这就是婚姻的血啊!我的手还没擦干净,脑中一闪念,内心一晃荡,眼前一发黑,终于支持不住晕倒过去。
  还是街道办事处的同志把我送到医院的,而我的前夫竟当即一走了之,直至今日,每每想到这一点,我仍然不寒而栗。
  笔者:这种男人真是少见,别说道德,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我常常纳闷,现代人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人应该是有感情的动物,骨子里肯定有一种呼唤温情和给予温情的本能,也许大家既不自信也不相信别人吧,所以,你在大街上看到的人们,行色匆匆,紧敛内心,都是一脸的漠然,仿佛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幸福和痛苦这些词儿。
  谢:那是在大街上。而在家里呢,又有太多的恩怨纠葛、情感债务,耗费的时间,埋葬了多少女人的聪明、才智和干练。
  我嫁给前夫时,也有不少人反对,因为他是个“二锅头”,人倒不坏,但有个突出的性格缺陷,可以完全沉醉于幻想,也会斤斤计较家庭琐事,常以个人情绪为准,很少想到他人。
  男人动喜辄怒是极令人难受的,我说什么,他总是反驳,或者,我提出一个计划,他刚才还表示同意,甚至称道,可一转身又表示怀疑和反对。我们共同生活一年下来,除了争吵,已无话可说。
  他是再婚之人,而我的条件又好,别人都认为我们不般配,在我面前,他骨子里自然有一种自卑感,表现出来的却是拿腔作调。为了试验我是否真的在乎他,他真真假假搞了一次短期婚外恋,把我气得够呛。
  夫妻之间的关系哪经得住这般杂耍似的折腾呢?彼此连一点儿信任也没有了。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多喝了点酒,回家晚了,他就一再追问我上哪儿去了。我便反问他:“难道你一定要我承认犯了错误,你才能心平气和吗?我曾是那么信任你,去年,多少人跟我说你和那女人有了那事,我都不信,后来你亲口承认了,我还是原谅了你……”我的话还没说完,他立即抓住了把柄:“哦。你当初原谅我,就是为了今天让我原谅你呀!我偏不。”
  边说边打了我一耳光。
  这样的人,我还能跟他继续厮混下去吗?离婚是唯一的出路。
  婚姻中的男人让你不能信任,而周围的女人,包括你要好的同事,同样令人失望。你没离婚时,她们跟你家长里短、语重心长,好像时时在鼓动你离婚;当你真离婚了,她们又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各种不加掩饰的议论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风言风语的大多是你亲密或比较亲密的朋友。你无法明白,都说女人的心是相通的,朋友的心是相通的,可为什么当你遭难的时候,她们首先站出来,恨不能再推你一把,让你快点倒下去?
  所以我选择独身,选择单身俱乐部,通过俱乐部举办的各种活动,不继结交新朋友。当然,正如前面徐先生所讲的那样,现在,我交朋友讲究一个分寸,讲究一个不即不离。
  笔者:那么——这问题可能有点唐突,也可能有点愚蠢——那么,你是否准备永远独身下去呢?
  谢:我想可能是的。我受过婚姻的挫折,惊弓之鸟,再也不敢择木而栖了。
  徐:这恐怕太绝对了。在坐诸位,有谁持谢小姐这样一竿子插到底的思想?笑什么笑,都很暧昧是吗?看起来,只有我一个人敢持“不同政见”了。
  我并不会死抱独身主义不放,当然。目前也不太热衷找对象,也很难找到对味儿的女孩。在公司做“白领”,生活圈子其实蛮狭窄,认识的都是些衣冠整洁、循规蹈矩的“同类项”,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结识其他的朋友。
  很多人对待婚姻就像小学生对待他的作业,每日必有,做完了事,小学生为了哄骗老师和家长,婚姻中人不过哄骗自己罢了。
  而且,他们总是对自己家庭的不幸守口如瓶,直到再也隐瞒不了时,才突然爆发出来,鸡飞蛋打,头破血流,让人耳闻目睹,对婚姻一点儿好感也没有,好像祖先发明一夫一妻制这玩艺,纯粹是一种阴暗的“克格勃”行径,让人们捉对儿,互相监督、制约。
  祖先还告诉咱们,阴阳相生相克,互补互生,阴盛阳衰或阴衰阳盛,都会使夫妻间的生活出现裂痕。你想想,这种平衡多难维持啊,即使你能勉强做到,维持这种平衡又多累啊是不是!
  还有一种情况稍好一点,两个人尽可过着同样的生活。而且可能相爱,但彼此竟又互相觉得谜一样深不可测。我父母就是这样。老人家不时当着儿女的面感叹:几十年来,他们并不了解对方,当初选择做好朋友肯定比做夫妻来得对头。我听了极别扭,他们不做夫妻,我从何而来?我成什么了,一个错误的“产品”是不是?
  再说我哥,受到爸妈感叹的启发,真的就跟我嫂子离了婚。他俩生活在一块老说没感情,可分手后的确把朋友做得很诚实。这是为什么?
  上述种种现象,都让我不敢贸然涉足婚姻。目前,我坚守单身阵地,并不意味着我不谈情说爱,上个月我还谈崩了一位DJ小姐,她说我是个伪君子,既假惺惺跟她幽会,又到单身俱乐部参加周末Party。你到底要干什么?
  她太认真了。我没办法。
  笔者:“单身贵族”的生活方式是个舶来品,是国外中产阶级一种新兴的梦想,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在咱们国内,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时髦。今天有幸听了大家的倾诉,我才真实地感觉到:独身,对大多数独身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或者还可以说是一种暂时状态。它可能会挑战社会习俗、生活法规等等,但绝不会对传统的婚姻制度构成怎样了不得的威胁。
  毕竟,世界是男人女人共同的世界。如果你们不想弥补生活中某种缺失的话,我琢磨,你们也不会参加俱乐部这类组织了。对吧?
  谢谢大家,非常感谢!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