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九章 拉萨的世俗生活

  

日光城 一个没有孤独的城市

  在拉萨的日子是有意味的。这个日光城不仅阳光灿烂,其鲜美如同牛奶,空中更弥漫着一种散淡出俗的悠闲。这种气氛感染了每一个抵达高原的人。不管你是行色匆匆的过客,脑后可能有着繁忙的商务,或总也干不尽的工作和酬酢;不管你是莘莘学子,囊中羞涩,学业繁重到想出来喘息;更有那些攒了大把时间,怀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期待,要出来潇洒一番的背囊客;或者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或者是一位虔诚的朝圣者,或者是跨洋过海的蓝眼睛白皮肤的鬼佬,甚至是情场、商场、官场失意的颓丧者,企求解脱,它都给予你所期冀的,并加以抚慰,绝不让人失望。
  这一切无不与四处林立的寺庙和那缕缕飘浮着的桑烟有关,也许,它正在过滤着你的千头万绪,使你变得单纯起来。它的悠闲的情调正在使你急切的步履变得平缓一些,随意一些。这一切都在一种不经意中完成着、改换着。你只觉得时间突然变得充裕了、漫长了,一大仿佛有许多事要做也不会担心时间的压迫。你可以无所事事抬头痴望一下山那边的一朵白云,它正凝固在那里,凝成一种奇特的形象;或者,它正在慢慢踱向太阳,如泳者一样泅过深蓝的天空。你也可以坐在一家旅馆的长条靠背椅上,与同是游客的某个陌生人交谈。那地方一般都收费低廉,但却十分舒适、温馨。一个大院里,大家仿佛与你熟悉了多年,不需要你的介绍,甚至不需要知道你的姓名,就能随意交谈,坦诚相见,彼此友好而充满了善意。你完全可以与他们中的随便哪一个出街或结伴游玩,你发现,这个千里万里之遥的高原,没有孤独。
  所有的人,都是在住进这个日光城一两天内改变的。
  也许正因为这样,拉萨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求助者(我不愿把他们称做乞丐)。有个别内地来的人,他会找你赞助学佛,当然是极其友好。不强人所难的。他会是朋友式的,他也可以以他所有的一切来帮你。
  街头上的人,随时可能向你伸出拇指,嘴里不停地说着“格叽、格叽”,那是要你布施。他也许真的是一个乞丐,以乞讨为生;他也许是一时来了兴趣,或者无事可做就伸出了拇指;有的挎着一把长长的两弦琴,就在你面前唱上一段什么“一个妈妈的儿女”,或者是“流浪的人儿走遍天涯”。在西藏,这不是一件丑事,见不得人,人人都可能随时伸出拇指成为乞求者,人人也可以施以援手成为施舍者,只要他们有需要。正如你如果对他们有所求时,无论什么,他们都会与你分享,很公平的一人一半。如果这东西是吃的,而他也就只有这一餐,他也会慷慨地给予你,哪怕他自己明天饿肚皮。当然,这指的是淳朴的牧民,你绝不要误会,那些开餐馆的,那些卖食品的会免费提供给你午餐或食物。
  世界因此而变得有点走样了,好像都是你的,也都是他的,彼此是没必要分得那么清的。你还能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吗?你还能老想着自己的不快吗?何况,远远近近的佛,把自己的佛理撒播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头上,期待着你的无私和善心。
快活的旅店快乐的日子

  在拉萨,我们一边等着雪顿节的来临,一边享受着阳光。白天常常坐在吉日旅馆中央那间屋子的楼顶上,聊天、打牌、痴想,那份宁静温馨不无诗意的氛围让人着迷。大家兴奋地交流彼此的感受,耳闻目睹的风情,对陌生事物的看法。有时是两个人的交谈,慢慢地加人的人数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一次小聚会,彼此激烈地辩论起未。譬如与台湾人谈李登辉,谈两岸统一;譬如对西藏的自然山水、内地的名山大川,怎样去评价和比较,譬如对旅游是不是另一种污染,参团好不好,旅游是走路、坐车还是乘飞机,哪个方式更合适等等。
  光B、光C总是不无骄傲地大谈阿里,毕竟去那里的人少而又少。他们把别人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弄得人家把我们当成了英雄。我个人最喜欢与人自然相处,一旦被人注意,便觉得不自在起来,总感到自己像在表演,做什么都难有真实的感觉。有两晚,我从外面回来,在那条长长的走廊上,就被一帮人揪住,他们中有台湾的,也有广州、北京和上海的;光B喝了不少酒,夹在他们当中,正兴奋得满脸通红。他们要我来回答一个问题,接着就要我唱一支歌。结果,一首《青藏高原》我一开头,大家就憋不住一齐唱了起来,独唱变成了大合唱。
  旅店服务员也瞅准雪顿节的晚上,搬了音箱和话筒出来,又翻出二胡、笛子和扬琴,在露天屋台上,又是唱又是跳,兴奋异常。他们个个能歌善舞,让人眼界大开,刮目相看。迷人的夜色里,坐在凉风中的露台上,真有点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有人买来西瓜、啤酒,不分彼此吃喝起来。那些“鬼佬”也一个个激动得坐不住,一个劲地谋杀菲林。
  白天,在洒满阳光的长廊上,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一般旅馆中不常见的事情。那几天,一个日本游客总是一个人或是坐在长椅上,或是坐在楼顶的凉棚下,打开一个厚厚的本子,又是画又是写,身边不时摊开一本书或一张地图,他留着长长的胡须,像个行者,又似一个智者,一个人一坐就是一天。
  又有一个北京人,捧着一本《十月》杂志,入迷地看起了里面的长篇纪实小说。
  院子里有一辆既非客车,又非货车的大篷车,那上面是一个大房间,起居设施一应俱全。几个“鬼佬”天天又掏又修,当起了悠闲的修车工,准点上班下班。
  一个台湾中年妇女,我们去阿里时与她相识;我们回来了,她仍住在这里。这地方好像就是她的家。
大喇嘛和“天涯孤女”

  梦雨和她的女儿丁丁在大昭寺出现了;林雪奇迹般在布达拉宫门口与我们相遇;田斌、周小兵还未走,我们又在拉萨的旅馆相聚;在街头,扎西、索多喝着啤酒,无意中看到我们,拉我们一起加入了喝啤酒的队伍。醉眼朦胧里,拉萨充满了亲切的味道。
  几天时间,我们的朋友像滚雪球一样,一天比一大壮大。
  这其中,有两个人值得一说,一个是大昭寺的大喇嘛尼玛次仁,他是大昭寺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拉萨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是他使我了解了作为平常人的喇嘛,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另一个就是珠峰脚下遇见的姑娘林雪,她出现伊始不无神秘,消失之后更是谜团重重,她实在是另类生存,流浪也罢,行骗也罢,浪漫也罢,她是行云野鹤般地自由自在地活着的,真真假假,忽实忽虚,她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与伦理。   

  先说说大喇嘛尼玛次仁。那大我和梦雨在大昭寺他家里会合,西藏电视台的张焰在那里陪梦雨采访他。我在那里结识了张焰,我们三个与尼玛次仁聊起了佛教。
  尼玛次仁十多岁就进了著名的大昭寺。人一生从事的职业,大多与他小时候所受到的影响不无关系。尼玛次仁从小就生活在宗教气息浓郁的乡村,村里老百姓对喇嘛的敬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喇嘛知识渊博,无所不知,他从内心敬佩他们,并幻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喇嘛。
  他到大昭寺却是来打杂的,有时也读一点书。几年后,大昭寺清退闲杂人员时,他有幸留了下来。他从此刻苦学习,终于当上了喇嘛。
  大昭寺的喇嘛与其他寺庙一样都是有编制的,人数极少,他们拿国家工资。这是一份国家承认的正式工作。
  我们谈到西藏佛教的兴盛,尼玛次仁却对佛教现状表示出了忧虑,他表明的情况是,表面的兴旺,内在的委顿。如今的喇嘛不钻研佛学,不读经书,那些寺庙里摆得满满的经书只是做做样子,没人去翻动它。喇嘛相当于寺庙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维持秩序和管理寺庙。国外一些佛学家来交流,他们很谦虚地请教一些问题,结果,喇嘛回答不了,还得请他们解释。尼玛次仁说,有的并非是不想学,由于日常工作太繁杂,没有多少时间来读经。
  宗教信仰自由以后,人们都来信佛,寺庙天天人山人海。但由于没有人未开导他们,教给他们佛教知识,老百姓信佛也很盲目。   
  

  尼玛次仁一边给我们倒酥油茶,一边跟我们聊。在大昭寺,他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小小的房子里有两面墙壁都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摆的大都是有关佛教的书。上面还摆了他与吴邦国、孔繁森等人的留影。尼玛次仁还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他拿出几本影集给我们看,上面有他拍的寺庙和世俗生活的画面。谈起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人的前程和独身生活的感受,他完全是一个正常人的感情。是面前的他,使一个满脸肃然、遥遥站在佛国那边的僧人变成了一个亲切的真实的人。因为他,佛不再是那么遥远了,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凡俗世界里出现了。
  再说说林雪。那天上午,光C、光B参观完布达拉宫从前门出来时,在一家工艺品商店与坐在那里的她又一次巧遇。她就住在后面的布达拉宫宾馆。这时的林雪,一袭闪光的长花裙,披散下来有如黑色瀑布的长发,雪一样洁白的肌肤,她不再是一个“牛仔”的形象,而是一个无比动人的妩媚少女。
  光C的兴奋是能够想象的。他甚至忘了跟我们联络。那天我们几个从后门出来,一直等到大门关了,仍不见他俩的踪影。直到我和光A从后山绕到了前门,才发现光C坐在那里与林雪聊个没完没了,就像分别多年的老朋友。
  再次见面,林雪责怪我们不讲信用,害得她那晚到处寻找我们。于是,我们又各自留下拉萨的住址和电话,约好再一起去玩。
  第二天,田斌、周小兵和光A要走,他们一个接一个与我们分手告别,又一个接一个从广州、番禹和深圳打来报平安的电话。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一天之间,就使得他们从这座神秘的高原城市消失,又在另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出现,好似走的时空隧道,其间巨大的反差,一定让人难以适应,我从云南飞回广州,就有这种强烈而陌生的体验。回到自己的家也像一个客人,时常有梦里不知身何处的感受,睡着睡着就会惊醒,睁开迷惘的双眼,怔怔地望着天花板,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个豪华的空间不是别处,正是自己曾苦苦盼望过的家。每当夜深人静,听着香港电视台播放的流行歌曲,想起藏族歌星亚东和德乾旺姆唱的《唐古拉风》,我立刻明白了无病呻吟是什么,装模作样又是什么。我们一直生活在流行的快餐文化之中,生活原来是那么苍白空泛。相反,高原人生活得真诚、朴素,他们懂得什么才是永恒的,值得歌颂的;懂得什么样的生活才不会让人空虚,使人活得坚实。高原的魅力不仅仅只是身处其间所面对的,更使人受益无穷的是在日后漫长的回味里,它所放射出的强大的精神冲击力。
  光A走的那个凌晨,我忍不住追了出去,恨不能与他一起回去。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曲终人去的凄惶所弥漫出的人生况味,让人默然。那片昏黄的灯光,那声厚重的关门声,那消失在黑暗街道上的引擎,至今仍打动我的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把一张出让物品的清单贴在了留言板上,一大堆罐头,高压锅、棉被、帐篷等都要处理掉。
  林雪如约出现,给我们落寞的氛围添上了一丝喜气。
  我们与她一起逛街,去罗布林卡游玩。她给我们讲自己的故事,谈自己如何上高原,如何信了佛;谈自己以后的打算,发表人生的感想。
  她是河南洛阳人,大学毕业后独自跑到了广州,在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干起了文秘工作。在打工的生涯里,沉沉浮浮。她找来佛教的书看,并开始信佛。于是,她只身来到了高原。   
  

  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家四川人开的小餐馆吃饭。林雪跟我们谈起一件事,福建一个地方,联合国一组织资助办了一所孤儿学校,她想去那里工作。这所学校要求工作人员一律为女性,且不准结婚。每人要带十多个小孩,既当老师,又当妈妈,要把全部的爱都献给这些无依尤靠的孤儿。学校不让结婚是不想让孩子第二次失去母爱。林雪与学校已经联系。去了,但他们信不过她,要作严格考察。她说出自己这一志愿时,态度十分坚定。她并非征求我们的意见,只是把自己的志向告诉我们而已,我们一方面为她感到可惜,一方面又为她的善心所感动。大家都劝她慎重,不要因一时的情绪冲动而做出不智的选择。她说,这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在她老家开办一所同样的学校时,她的愿望落空了。
  这一晚,我们喝了六瓶沱牌曲酒,都有点飘飘然了。林雪频频举杯,她的脸颊早已上起两片红霞,生动无比;晶莹的双眸,含着脉脉情谊。我们萍水相逢,只留一段真性情。
  时间已经很晚了,光C主动送她回去。
  这一晚,还有两件事情发生。给我们送菜的小姐竟是一位马来西亚人。她刚刚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她的钱快花光了,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去,她致电家里要求寄钱;父亲不依,要她速速回去。于是,她边打工,边与父亲耗起来了。她叫陈向慧。
  光C送走林雪,在返回的路上迎面遇见一个日本朋友。两年前,他们曾一起从云南的西双版纳玩到丽江的泸沽湖,拉萨巧遇,让他们感到了人生的某些神秘莫测的东西,为此他们大喊大叫,相互拥抱,兴奋不已。
  雪顿节很快就到了,林雪却失约,神秘地消失了。一个多月后,我们回到广州,光C按她留的BB机号码打她的传呼,一位小姐回电,她也叫林雪,她没去过西藏,也不认识光C。
  又过了一些日子,在惠州,光C遇见一帮刚从拉萨回来的摄影发烧友,他无意中聊到了林雪,没想到他们也见过她。那是在那曲,她与那家工艺品店的老板在一起,她称他是自己的老公,称自己是湖南人。他们还给了她三筒胶卷。
  最后一次,光C和我仍不死心,又一次传呼,总台小姐告诉我们这个号码已经取消了。光C拿着他拍的照片陷入了迷糊:这个真真切切的人就这样不明不白消失了,她究竟是谁?一切是真还是假?她为什么要骗人?难道这是一个梦,光C写了一封信:“小林:明知道这个地址是假的,这封信和这批照片你不一定能够看到,但我还是要寄。我宁愿相信过去的一切都是真的,也不愿相信你在骗我们。让我有一个永远的等待,希望有一天能够等到你的出现。”   

  哲蚌寺的大佛高高挂在山坡上
  日子就这样悄悄而过,雪顿节在不知不觉间来临了。
  这一天,我们与广州来的一批大学生早早起床了。天还是黑乎乎的,街上却已经十分热闹了,车灯大开,拖拉机、中巴、的士都在来回奔跑,喇叭声此起彼伏,我们很容易就在门口拦住了一辆中巴车。
  路上,人们纷纷往同一个方向赶。全城除了夜色仍不合时宜地滞留在城市的上空外,几乎一切都提前苏醒了,都在行动着。脚步声、呼叫声,发动机声,交织成一片。若你不是事先知道这是去看晒大佛,你准会张皇地起床,张皇地跑到街上,问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往外跑。这绝不会仅仅是我的想象,这样的情形说不定真的发生过。并不是所有到达拉萨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是雪顿节,知道的就知道了,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并不需要相互转告。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不知道他才会发问。
  夜色里,我很快就失去了方向感,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车子往哪个方向开。只知道了一件事情:车子开到了郊外。
  车在郊外的马路上走了一段路,我看到了一大片车停在一个低陷下去的地坪上。司机把车也开到那里,一踩刹车,就嚷:“到了,到了,在这里下车。”
  我迟疑了一小会,就随着一股散发着羊膻味的人流往前走。这群人既不笑也不大声喧哗,只知道低着头往前赶路,路边有卖桑叶、哈达的。有人买了就在路边点起了桑烟,撒起了糌粑,伏身就拜。缭绕的桑烟呛得让人窒息。
  脚下的路渐渐陡了,走起来有点气喘吁吁。抬头一望,右边山后出现了一线白光,那是东方无疑了。太阳被人们提前闹醒了。
  慢慢地,身后河谷里的夜色像一层笼着的雾一样,浮起了朦胧的金属一般的光亮。西边山顶一团神秘的光放射出五彩缤纷的色彩,人们驻足惊叹。那团光自北而南,由拧檬黄、橙、曙红,逐渐变出丰富艳丽的颜色。没多久,它就像一朵花一样在那座山坡上凋谢。
  哲蚌寺一座座随山势而建的寺庙群,在前面的一条大峡谷里呈现出朦胧的轮廓。翻深沟,爬石坡,穿密林,天已经放亮,空中露出了乳白和淡蓝相交织的一团晨光。
  随着人流裹进大门,买了门票再左行,迎面一座山坡上,巨大的色彩斑斓的释加牟尼佛像早已展开在那里了。
  人们纷纷涌上前去。只见哈达纷飞,前边的人用手去抚摸佛像,用头去拱佛座,丢下钱币,双掌合拢,眼睛微闭,喃喃自语。挤不到前面的,就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五体投地,磕起长头。人群中央杂的中外游客,他们也受到这虔诚的礼佛气氛感染,纷纷合掌祈祷。人们有着同样肃然的表情,面部都闪耀着神性的容光。无人高声喧哗,众人只是默默地凝望。
  这生动新奇犹如中世纪一样的巨大的宗教活动场景,如同西欧古典主义时期宗教题材油画的再现,我联想到了伦勃朗、丢勒和鲁本斯。我以他们的视角和构图摄下了这一难忘的场面。   
  

  法号声声,经幡猎猎。唱经的喇嘛,身披红色袈裟,跌坐成一片,诵经声如海如涛,响彻山谷。四处飘起的桑烟把中世纪的古老寺庙浮得如蜃楼幻景。
  山下,人们诵着经,潮水一样继续向这边漫过来。这是一个民族的大聚会。漫山遍野的人群,有的就地生火煮茶,有的一张塑料布往地上一摊,全家人围坐于一起,把从城里带来的食物倒出来,津津有味地吃着。更多的人往佛像前聚拢过来。
  我从人缝里挤到大佛前,这个佛像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大,站在下面,只能看到佛像的局部。抬头,山顶上晒佛的喇嘛小得不见鼻子眼睛。佛像就是他们从藏佛楼抬出来的,前面是开路的法号,后面是抬佛像的长龙。待爬到固定在山坡上的巨大铁架上时,喇嘛们一齐呐喊,巨佛的长卷迅疾沿着铁架从上滚下来,白花花的一片。接着,几根绳子从上面放下来拴住那层覆盖在佛像上的白布,徐徐向上拉。于是,佛像慢慢呈现,先是莲花座,然后到胸、脖、脸,最后,五彩斑斓的一片佛光呈现于天地之间,颇像后现代的大地艺术。
  这一切完成得如此之早,我们摸黑起床都无缘得见。
  在绕着佛像转圈的过程中,我一直被遗憾的情绪左右着。而那些比我还后到的藏民好像对看看没看到亮佛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看重的只是大佛,是向佛之心,我注意的是外在的形式。我意识到了,一个内地人与藏民一起过雪顿节,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虽同处一个热闹的场所,可心境和感受却是南辕北辙。
  这不是一般的节日,有的节日不管你来自何方,是何民族,都可以同欢共庆。而作为佛的节日,我们永远是一个局外人,像一粒砂子夹在流水中,虽然一起向前流动,却不能与水相融为一体,区别在于:他们看到了佛,我看到佛像。
拉萨 说再见的时候到了

  返回的路上,天空渐渐明朗起来。人群仍络绎不绝赶了过来。与夜色中同行的藏民不同,阳光下,他们穿着的五彩缤纷的服装全都耀目起来,男女老少,喜气盈盈。
  来的人实在太多,往回走的车都挤满了人,我们只得步行,那些坐上车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得意洋洋。
  拉萨的郊外与荒野几乎没有区别,在高原那轮太阳的照耀下,草地和树木都呈现出了葱翠的颜色。地平线上浅白色的山峰闪现着金属的光芒。一切都显得明亮、激动和热烈。   

  拉萨仿佛是一座空中突然飞来的城市,旷野上的布达拉宫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并放射出朦胧又辉煌的光芒,如同海市蜃楼,象证着一个缥缈神秘的世界的召唤。它是远古的非现实的宫殿,又确实是我们将要抵达的地方。
  我突然感到了现实的脆弱。一个节日与一个年代都同在它的注目下匆匆走过,当年法国人大卫·妮尔化装成乞丐,混迹在朝圣的队伍中。她看见过的节日和节日中的布达拉宫,我们又远远地从一座山头看见了,我们却看不见大卫·妮尔和她看到的同样着五颜六色服饰的藏民。拉萨,是一个非现实的城市,它只是被我们看到。
  第二天,我们就匆匆别它而去,带着一丝天堂的幻想,开始了更加神秘莫测的滇藏之行。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正在向我们发出召唤。拉萨,远远地成为模糊的记忆,像一片拂动的经幡,在意识的深处不断地飘扬、翻卷着。
  是到我与它说再见的时候了,尽管我身仍在高原,但作为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它已经飘然而逝了。
  如果神在,请佑我一路平安!
  1998年12月29日
  定稿于广州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