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九、踩掉鞋子的大游行


    晚6时许,夜幕低垂,欢腾的群众游行队伍接二连三地点燃了灯笼火
  把,星星点点燎原成七彩灯海,天安门广场和城楼上下一片通明。群众大
  游行开始了,成千上万的脚步奏响了一曲欢乐的颂歌……
  群众游行把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


  本世纪以来,天安门广场迎接了许多盛大的群众游行。
  1919年5月4日,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这里爆发;l926年3月18日,北平群众在这里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35年12月9日,震惊全国的“一二·九”运动在这里燃起熊熊烈火;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的反饥饿反内战反美军暴行的学生运动,也以天安门为中心。
  所不同的,这一切游行均带着愤怒而来,愤怒的呼喊,愤怒的声讨;而开国大典的游行,不仅参加人数空前,而且每个人均带着喜悦而来,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呼人民当家做主。
  天安门广场从未拥有如此众多的观众,从未拥有如此热烈的情感,从未拥有如此欢乐的场面,世界第一大广场第一次显得异常拥挤起来。

  1.《入场须知》

  没有想到的开国大典上的群众游行队伍总计约为三十万人,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要保证秩序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须预先演练游行队伍。
  开国大典的方案中,既有阅兵典礼,也有群众队伍的游行。随着大典的一天天临近,参加阅兵的部队在加紧训练,参加大典游行的群众也要进行演练。
  军队是训练有素的队伍,如果说他们的训练很不容易的话,那么群众队伍的演练就更难了。
  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筹委会决定抽专门时间演练参加游行的群众队伍。
  第一次演练时,参加者虽然远不及开国大典那天参加的多,但也有十几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夜晚的光线很弱,虽然广场已安装了三排24盏普通灯,围墙的几个门洞也装上了吊灯和弯灯,甚至还有探照灯,但十几万人一练,队形很快就乱了套,人与人乱挤在一起,谁也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呼喊声此起彼伏,各单位的领队急得不知所措。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见到这种局面,有些发愁。
  发愁自然解决不了问题,而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聂荣臻对负责组织群众游行的肖松说:“这样太乱了,不行,还要另想办法才行。”
  语气没有任何回缓的余地。
  肖松是个工作十分热情卖力的干部,在这次演练前想了许多办法,可结果乱成一团糟,大出意外,心里压力很大。他感到图纸上设计的队形确实有点纸上谈兵,拿到实际中行不通,必须另谋出路。
  还是群众出智慧,有人给他想了个主意:用石灰浆规划场地,编上号码,确定哪支队伍站在哪一号砖上,如同戏院的座位一样,按号入座。
  这主意果然管用。
  从此,天安门广场的方砖都编上了号码。如果统计开国大典中的第一,这显然也算一项。
  毕竟参加游行的队伍达到30万人,光靠简单的方砖编号还不行,还必须有到位的组织指挥。为此,肖松又在广场上设立了8个分指挥站。即:3个学生分指挥站,3个工人分指挥站,1个市民分指挥站及学生、机关、工人联合分指挥站。
  为了便于联络指挥,各站都有电话通向总指挥部。
  大会总指挥部设在天安门前面的东侧。
  在天安门西侧专门设有学生、机关、工人联合分指挥部。
  整个会场的指挥系统十分严密。
  参加游行的各单位还推选出领队一人,副领队若干人。领队和副领队的左臂上都带着红色的袖章。
  领队还要填一张简单的表格。写上单位名称,参加大会的人数和领队本人的姓名。这样一旦出现组织上的问题马上就可以找到负责人,解决起来也比较便利。
  在进入会场时,领队必须把表格交给人口指挥站。
  这样一统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达到30万。
  当时,许多外国报道对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说法不一,有说30万的,也有说40万、50万的。实际上,30万人的统计是比较准确的。不仅如此,这个数字在开国大典前就基本确定下来了。群众游行组织负责人肖松,一开始就对参加大游行的人数有过考虑。当时北京只有200多万人口,把30万人汇聚到天安门广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参加开国大典的通知下发后,报名参加游行的格外踊跃,大出肖松意外。结果不得不做出一些限定,大致维持不超过30万人的数字。
  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大街均没有今天这样开阔,一般估计能容纳20万人,最多30万人。
  为了保证这30万人在广场上能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总指挥部特别制定了一份《入场须知》。内容大致有:不化妆、不组织秧歌队。队伍迅速向会场行进,队伍入场后,要听从指挥;由纠察员或联络员领队入场,到达指定地点后,即整理队伍,严守程序,不得任意离队。自行车不得入场;各单位自备干粮和饮水;除规定携带武器者外,其他人一律不得携带武器;如有临时事件发生,应保持镇定。纠察员负责维持秩序,听候指挥部处理;注意卫生,不得在会场随地大小便……《入场须知》共有15条,规定具体,要求严格,确实考虑得十分细致周到。
  然而,百密一疏。
  北平第一任市委书记彭真在考虑开国大典上群众游行问题时,就发现了一个漏洞。
  那是开国大典前夕,天安门城楼上的休息厅里正在召开一个有各方代表参加的会议,讨论参加庆典的各单位人数、成几路队形入场等问题,也研究了入场须知。
  会议快结束时,细心的彭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后,在西三座门那里散了摊子,怎么处理?”
  其他人谁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想到通过天安门后群众中存在的松懈心理或留恋心理。
  大家一听彭真的话,真的感到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前面的人把路堵死了,后面的人走不动,都拥挤在天安门前,岂不把整个开国大典弄得乱套了吗?
  一时间,大家有些手足无措。
  好在只要提出了问题,就能研究解决办法。可怕的是事先想不到,临时出乱子。
  见大家发愣,彭真打了个手势说:“我看应该这么办,在东西两侧三座门要分别派人把守。特别是西三座门,要派责任心强的人。队伍一出西三座门,就要督促他们跑步疏散。”
  西三座门确实是个瓶颈,只有向西、向北两条路,路又比较狭窄,一旦堵塞,前拥后挤,疏通比较困难。只有减少人群在路口的停留时间,才能保证人群的正常疏散。
  显然,彭真提出的办法是惟一可行的办法。
  按照分工,这个任务交给了华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唐延杰。唐延杰立即委派作训处副处长王文治带一个参谋去执行这个任务。
  开国大典那天,果然发生了彭真所预料的情况。多亏事先有准备,不然游行队伍滞塞于天安门城楼之下,后果不可想象。

  2.首次亮相的新中国工人

  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对于有500年历史的天安门来说,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
  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是中华民族的新生之日。
  这一天,北平正式改为北京,告别古老的岁月,成为新的人民共和国首都。
  这一天,北京城内外30万各界群众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迎接中华民族一个最辉煌时刻的到来。
  这一天,必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上,站满了工人队伍、农民队伍、学生队伍、机关干部队伍和其他各界代表。
  工人的队伍人数最多,穿着也比较整齐。他们像军人一样是排着队伍来到广场的。
  在工人队伍中,有一支队伍是长辛店铁路工人。
  长辛店工人有着光荣的斗争传统。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邓中夏等人就来到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工人中来。1923年2月7日,长辛店工人参加了京汉铁路大罢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虽然失败了,但革命的种子留传下来,长辛店工人中有了进步的共产党组织,有了坚持不懈的革命斗争,终于在1948年底迎来了北平的光明与解放。
  1948年12月14日,是长辛店铁路工人永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受尽磨难的工人彻底脱离苦难、开始当家做主人。
  这一天的清晨,太阳从永定河的对岸升起,耀眼的曙光照亮了长辛店。人们开门一看,街头巷尾站满了穿着黄绿色军装、戴着军帽的解放军战士。战士们一声声“大叔”、“大婶”地打招呼,工人及其家属个个喜笑颜开,奔走相告:毛主席的队伍来了!
  第二天早晨,工厂照例地响起了汽笛,工人们喜气洋洋地上了班。军事接管组的干部对工人们说:“二七大罢工时,共产党就在这里领导,现在又回来了,从今天起大家解放了!”
  孙茂林、左士竣杭宝华、孙宝玉等“二七”老工人们亲热地围着接管组的同志,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高兴地互相问候、谈笑。高起、陈境等一些地下党员看到接管工厂的还有自己的老上级,更是兴奋异常。
  老党员杨宝嵩竟然找到了22年前领导过自己的肖明同志,激动得热泪直流,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工厂刚刚开始恢复生产,接管工作组就提前发了解放后的第一次工资,那是黄灿灿的小米,还有乌金发亮的煤,小米一次发了三四百斤。
  这是自日寇侵华8年、国民党反动统治3年多以来,工人们全家老小头一次有了这样多的粮食,尝到了“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的幸福滋味。
  工人白庆华为了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特意买了一张毛泽东的大画像贴在正屋当中的墙上,还配上了对联:人民解放太平年,民主政策乐安然,横批是:努力生产。
  这幅对联是请当时厂里最有文化的秀才写的。对联可以说是全厂工人心声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要求不高,一个是“解放大平”,物质生活差一些也无妨;一个是“民主政策”,大家有平等思想言论的条件。有了这两条,他们就“努力生产”,拼尽全力地创造社会财富。而且认为这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解放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时间就到了1949年9月中旬。一天,工厂领导传达了10月1日组织工人们进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消息。
  喜讯就像长上了翅膀,迅速传开。
  整个工厂沸腾了。
  从这一天开始,工厂里到处是欢乐的歌声。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每个工人都会唱,而且一有机会就唱,连上下班的路上以及在家里也唱。许多工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上了白班接着又上夜班,领导轰都轰不走。
  翻身道情。
  工人们决心要带着出色的生产成绩、带着新中国工人的风采,进城去参加开国大典,去见毛主席和一大批开国元勋。
  9月30日夜12时,长辛店2000多工人集合参加开国大典。
  2000面红红绿绿的小彩旗汇聚在一起,工人们在夜色中精神抖擞地集合了。老工人穿起只有过年过节才穿的衣服,小伙子们别出心裁,学着当年红军战士的模样,人人头戴一顶自己花钱缝制的蓝色八角帽,显得精神焕发。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长辛店的工人宿舍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人们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之中。
  10月1日凌晨之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工人分乘两列货车向北京城进发。
  一路上,虽然大家席地坐在运货的槽车上,但人人都觉得特别舒服,欢声笑语充满车厢,两车互相拉歌的歌声此起彼伏。这边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歌声刚落,那边又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歌声在夜空中听起来十分嘹亮。歌声震荡原野,划破夜空,迎来大地的黎明。
  天蒙蒙亮时,火车缓缓驶进了北京前门火车站。
  工人们高举着标语,手挥着彩旗,排成八路纵队,浩浩荡荡地向天安门广场进发。只见人人抬头挺胸,高呼口号,豪情满怀。
  工人队伍中的锣鼓队更是拉开了架式,鼓足了劲,敲打起来。似乎古老的京城也随着这锣鼓声更加年轻了。
  东方露出了朝霞,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把天安门城楼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光,也照得工人的脸上更加笑容可掬。
  在当天下午的阅兵式结束后,时至黄昏,波澜壮阔的群众游行开始了,工人队伍走在群众队伍的最前头。
  近20个小时没有休息的工人们没有一点疲惫,也不觉得饥饿,他们为走在群众大游行的前列而高兴,为开国大典所展示的宏伟场面而振奋,为有生之年能参加这样一个盛会激动不已。他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对新中国的热爱呼喊出来。
  一路上,他们口号不断,队伍所到之处,掌声四起。
  路边的群众以极其欣喜的心情,欢迎新中国的工人队伍阔步走来。
  欢天喜地的声浪,遮天蔽日的彩旗,整个北京城沸腾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沸腾了。
  工人们千言万语,汇成三句口号,喊出了自己心中全部的感情和美好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毛主席万岁!
  洪大的声浪冲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也激动了,他频频挥动手臂,回应着惊天动地的声浪。

  3.有人光脚走过了天安门

  群众游行的场面是热烈的,庄严的,但却有人光着脚板走过天安门,光着脚板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事情发生在农民队伍中。
  农民是土地的儿子,也是土地的精灵。
  农民队伍人数众多,其中有一支队伍是由北京南苑区的农民组成的。
  北京南苑区是在1948年12月解放时建立的。随后隶属于中共北平市委的北平市人民政府管辖。
  刚刚解放的农民们,十分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给他们带来了翻身和幸福。他们获得了土地、农具和房屋,田野上充满着欢乐,响彻着嘹亮的歌声。农民们的劳动干劲和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决心多打粮食,支援解放军,支援国家建设。
  1949年9月下旬,南苑区委专门召开会议,组织农民代表参加开国大典。
  北平市人民政府分配给南苑区参加开国大典的名额是1000多人。区委研究确定,80%组织翻身解放后的农民参加,其余的是机关干部、教师、工商业者、医务人员等。
  参加开国大典游行人员的名额数字,很快分配到各村和各个单位。考虑到开国大典是新中国第一盛事,半点马虎不得,区委专门抽调了一批干部,分配到每个村1至2人,负责传达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审定参加的人员,以及作为参加庆典和游行的领队等。
  随后,各村和各单位迅速召集会议,传达区委精神,确定参加人员,研究怎样按上级要求完成好任务。
  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是庄严神圣的,参加开国庆典是光荣自豪的。
  我们通过两个小小的村庄做一下展示吧。
  这个小村庄叫石太庄村,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它是我党建立的大兴县抗日民主政府五联区主要的活动地区,建立党的组织也比较早。
  9月30日下午,石太庄村在研究谁去参加开国大典游行时,年过花甲的老党支部书记焦玉海首先报名要求参加。大家关心他,担心他年岁太大,身体吃不消,都纷纷劝阻他不要参加,把名额让给别人。
  但怎么劝说,他也不同意。
  老支书他很有感情地说:“正是因为年岁大了,趁着身体还可以时,参加开国大典去看看毛主席,看看中央和国家的那些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再也用不着担心日本鬼子的讨伐,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今后要跟着共产党建设新家园,我怎么能不去呢!”
  他终于参加了开国大典仪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回家后,他经常在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上讲述开国大典游行的盛况,述说毛主席怎样向游行队伍招手等,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他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件事。”
  南苑区的小红门村在研究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人员时,也出现了争着去的情况。百年盛况,难得一见,谁不想参加呢?
  最后,村长王盛斌提议:“在摧毁伪保甲,建立村政权,动员伪军、警、宪人员登记,收缴社会上的枪支弹药等工作中,村里的小青年们出力不小,这回让他们多去些人。”
  理由正当,意见无可挑剔,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青年团村支部书记马春荣被光荣地确定为领队,并很快确定了三十多人的名单。
  获准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三十多个青年人,个个喜出望外。他们一得到自己可以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消息,马上找来锣鼓,在村政府门前的空地上敲打起来,庆祝起来,边唱边跳,载歌载舞。
  村民们都被喜庆的气氛所感染,纷纷走出家门围观欢乐的青年。天已经很晚了,大家还不肯离去。村干部孙凤宝、李月亭、黄宝贵等一再劝说他们回去休息,磨破了嘴唇也说不动他们。
  深夜12点多钟,小红门派出所所长高谦和村里主要干部以及治保委员会人员,研究节日保卫工作。散会后,见大家还在欢歌跳舞,便劝他们说:“你们应该赶快回去休息,明天好有精神参加游行,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再说你们也不能就这样去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呀!要换上干净的衣服,还要让家里人给做点干粮带上,好在路上吃。”
  经他这么一说,大家才回家去休息。
  参加开国大典事关重大,每个行动细节都经过村干部开会研究。由于大典于10月1日下午3点举行,村干部会确定早晨6点钟集合,7点钟从小红门村出发,时间以区里来的同志的手表为准。
  那时候,全村人都没有钟表,甚至连表都没见过。区里派来干部的手表成了新奇的玩艺。为防止时间出差错,专门请几个睡不着觉的人“把守时间”。
  然而还是出了一点问题。
  不知道哪位心急的人做了手脚,把手表的时间往前拨了两个多钟头,有些人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衣躺下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在街上喊:“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同志集合了!赶快到村政府集合!”
  这时,天色还很黑,可是那手表的指针一点也不错。没一会儿工夫,准备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人员一个不差的全部到齐,每个人都穿上了整齐、干净的新衣服,每一个人都合乎要求。
  于是,大家整队出发。当他们到达指定地点时,还没有别的单位来。他们抢了个第一。随后,才听到歌声、哨声和“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别的村的队伍也来了。
  当时,南苑区政府对参加开国大典游行队伍的安排是:10月1日上午9时,在永定门外侯庄集合,10点钟到达指定地点——天坛西门;南苑镇以北各村的队伍,步行到侯庄;南苑镇以南各村的队伍,因路程较远,8时前到南苑火车站,坐火车到永定门,再到侯庄集合,游行结束后,再回永定门坐火车开往南苑。
  为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群众准备的火车是没有顶棚,只有槽帮的大敞车。那些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坐过火车的农民,上了火车以后,满怀喜悦的心情直挺挺地站在车厢里,从心眼儿里高兴。带队同志怕车启动后摔着人,让大家坐下,可谁也不肯坐下,都想看看四周的景色。
  火车顺利到达永定门车站,农民们马上整队赶到事先安排好的汇合地点。
  不到9点,各村参加开国大典的游行队伍已经陆续到齐。
  为了提前赶到北京市政府指定的报到地点,清点人数后,队伍便立即出发了。当到达天坛西门时,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参加游行的人。
  10点钟,南苑区参加开国大典的队伍准时在市里同志的指挥下,跟随其他单位队伍后面,往北向珠市口进发。
  到达珠市口后,往东到磁器口又往北,进崇文门到东单,从东单再往西到了东三座门。东三座门西边,长安街路南,是指定集结的位置。
  拐来拐去,一段不远的路程,就足足用了3个小时。到达指定位置时,已经是下午1点钟了。
  说来还算顺利,因为有30万人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汇聚,每条路上、每个路口,都有前来参加游行的队伍,大家只能走走停停,有时还要跑一段。一切都要按计划行事,哪个单位在前,哪个单位在后,谁在左谁在右,都有一定的次序,一点都不能错位,必须完全听从指挥进入大会会常等待是令人心焦的。农民们席地而坐,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充饥。限于当时的条件,不仅想喝一口水找不到,上厕所更是难事。
  终于等到了游行的时刻。
  南苑区的队伍缓缓走过天安门,人们不停地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在天空中震荡着。
  人们在欢呼的同时,都把双眼看向天安门城楼,都想清清楚楚地看看伟大领袖毛主席,看看中央其他领导同志。
  对大多数农民来说,都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而且是负责指挥的干部指给他们看的。想到翻身解放,想到分给自己的土地,许多农民眼望天安门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在不少农民的观念中,毛泽东就是“真龙天子”,得见“龙颜”就是天大的福分。因此,队伍经过天安门时,大家都想多看两眼,有的人干脆在天安门前站着不走,任后边怎么喊,领队怎么叫,就是止步不前,出现了拥挤现象。拥挤中,有的人鞋子被踩掉了,想弯腰捡又俯不下身子,工作人员又催着让走,一看前面的队伍已经走了很远,只好光着脚板跑去追赶队伍。
  没人能统计有多少人光脚走过天安门。
  有位诗人看到赤脚农民曾大发感慨,写下《赤诚》的诗作:只有用脚掌触地才叫赤诚,只有用心灵呼喊才叫赤诚,只有用情到忘我才叫赤诚。
  赤诚,是裸露的心,
  与鲜红的太阳相迎。
  农民的队伍已经离开天安门很远,长安街上的西三座门都过了,大家还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希望能再看毛主席一眼,希望能再看一看天安门前难忘的场面。
  大批农民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时,毛泽东看出来了,这个农民的儿子看出来了。是一种血脉的相通,是一种利益的共融。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力量和条件。新生的共和国不就是从农村走来的吗?如果没有农村包围城市,如果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如果没有农民的小米……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可以想象的吗?
  毛泽东面对农民游行队伍,又一次激动起来,他在天安门的城楼上,从中间走到东头,又从东头走到西头,频频向游行的群众招手,挥帽致意。
  人们看见毛泽东似乎在不停地说些什么,当走到麦克风前时,纯正浑厚的湖南口音从扩音器里传了出来:“人民万岁!”
  清清楚楚,落地有声。
  人民被这亲耳听见的喊声震撼了。
  事后,有些爱动脑筋、爱琢磨事的人提出,游行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时,毛主席为什么高呼人民万岁?
  有人回答说:“是毛主席要求人们把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保证江山永不变色。”
  也许这种分析是正确的。

  4.学生们不停地唱呀跳呀

  在参加开国大典的30万人中,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学生队伍。
  全市十几所高校的学生几乎全部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对于北京的学生来说,他们太熟悉天安门了。他们过去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过多次斗争。虽然国民党的大刀队,天天乘着大卡车,挥舞着大刀,杀气腾腾地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呼啸而过,疯狂镇压学生运动。但是,真理之火是无法扑灭的。在最白色的恐怖之中,学生们依然对祖国的前途充满希望。他们经常互相鼓励和安慰:“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天马上就要亮了。”
  是的,天亮了。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部队从西直门进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街上,唱啊,舞啊,把青春的热情洒向新生的城市。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北平的老百姓开始经常听到歌声,是大学生们把《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唱遍城区的每一个角落。
  此后,学生们参加了北京市的清洁卫生运动,为整修天安门多次进行了义务劳动。
  青春洋溢,活力激昂的学生为新生的北京增添了许多亮丽的光彩。
  开国大典前夕,北京各大学的校党支部和团组织,都按照上级的通知要求,积极安排共青团员和进步同学,准备赴天安门参加开国盛典。
  当时,北京有12所大学,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达几千人。
  10月1日,当天刚蒙蒙亮,东方露出第一线曙光时,准备参加开国盛典的同学就早早起床了,等着集合号令。
  早上7时一过,学生会负责人就把队伍组织好,举着旗帜,欢歌笑语地走出校门,向天安门广场开进。
  根据开国大典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几千名学生集合在天安门广场的西树林里等待着游行。
  当时,天安门前没有宽大的广场,更没有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纪念碑和纪念堂的地方是一片松树林。
  大家到了松林以后,拉开了队伍,不停地欢歌、跳舞,一遍遍地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同学们手举酸了,嗓子唱哑了,仍不停下来。
  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下午3时整,开国大典开始。平静的天安门城楼上出现了一大批学生们早就听说过的伟大人物。
  随着播音员“毛主席来了”的声音。学生们短暂地平静了一下,随后就再也无法安静下来。大家翘首向天安门望着,指点着。
  “那是毛主席。”
  “那是朱德总司令。”
  “那是刘少奇。”
  “那是周恩来。”
  还有谁?大家没见过相片,认不得。互相猜着、问着。
  还有的同学对观礼台上的外国人发生了兴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天安门城楼下,金水桥两边各搭起一座高台:一座是开国大典指挥台,聂荣臻坐镇在那里调兵遣将;另一座是外国代表的观礼台,实际上几乎全部是苏联的代表。当时苏联在年轻人心中充满了传奇,他们互相交换着对“老外”的看法。
  忽听得礼炮震天动地地响了起来,大家默默地数着,一声、两声、三声……共28响。
  为什么是28响?
  大家你望我,我瞧你,一时谁也回答不出来。
  一个历史系的学生蓦然领悟道:“28响可能是象征着中国革命走过了28年的艰难历程。”
  大家一琢磨很对头,这28响确实是个不寻常的数字。于是有人说:“还是历史系的有学问。”
  在国歌声中,大家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站在队伍中,大学生们心如潮涌,激动万分,默默地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屈辱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饥饿、内战不会再有了。我们大学生也不会再过毕业就是失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充满热烈情感的口号,从年轻学子们的心中喊出:“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游行开始了,学生们仍然高呼着这3个口号,意气风发地走过天安门。
  大家一步一回头,视线久久不肯离开天安门城楼。一直走到位于长安街石碑胡同口附近的西三座门才罢休。
  大学生们享受了特别待遇。
  游行结束后,他们获准了参加当天晚上的游灯晚会。因此,到西三座门之后,又兴致勃勃地折回到松树林,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提灯游行开始了。
  广场上,数万人每人手中提一个红纸灯笼向天安门走去。九路队伍,一路接一路。人人手提灯笼,高低错落,远远望去宛如一条蜿蜒蠕动的五彩缤纷的火龙。
  活泼的大学生,边走边踩着歌曲的拍子,舞着手中的红灯像是跳龙舞。
  大家跳着、舞着,一直到深夜。
  回到各个大学后,学生们无法入眠。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回味开国大典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情景。
  这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缕晨曦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5.“毛主席万岁”与“人民万岁”

  当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宋庆龄、林伯渠等,沿着天安门城楼西侧的百级古砖道相继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播音员立即播出“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消息。
  顿时,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早已聚积在人民心中的对自己领袖的热爱之情在此时迸发而出,30万群众尽情欢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在阅兵式结束后的苍茫暮色中,欢腾的群众打着灯笼火把,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红灯的海洋,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而起,游行队伍开始依次走过天安门,而毛泽东主席也不顾疲劳,一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始终举起一只手,时而庄严地停在空中,时而有力地挥动着。
  在这欢庆胜利的伟大时刻,领袖和群众见面了,领袖和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达到了最高潮。群众潮水般涌向天安门城楼下,尽情地呼喊:“毛主席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也情不自禁地探身栏杆外,向广场上的群众频频招手,并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有关资料考证,当时毛泽东一共喊了三句话:“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青年同学们万岁!”
  喊得次数最多的是“人民万岁”。当群众听到毛泽东的声音时,激动万分,更加拼命地呼喊:“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万岁!”
  城楼上下领袖和群众的欢呼声一呼一应,形成汹涌澎湃的狂涛,一派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陈毅将军激动地说:“看了这,总算是此生不虚了。”
  人民的欢呼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逐步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整整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罢工斗争中,北洋军阀残酷镇压,无数工人倒在血泊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国民党无耻背叛革命,大肆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土地革命战争中,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丧失90%,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共产党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并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中,又经受了日本侵略者的血腥屠杀,“大扫荡”、“蚕食”、“三光政策”、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多少中华儿女惨死在侵略者的屠杀中;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把战争强加给全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再次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
  28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血火中冲杀出来,是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铺就了共和国的诞生道路。今天,革命终于胜利了,新中国终于诞生了,人民终于要当家做主了,追昔抚今,人民怎么能不对自己的领袖倾注无限深情呢?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中国传统中的“万岁”脱口而出。这是需要做一点历史认识的。
  毛泽东的呼喊也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哪个人的胜利,哪个集团的胜利,而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开了胜利的花朵。同样,开创新中国的未来,让中华民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必须依靠人民,依靠人民的创造,依靠人民的才智。因此,面对浩浩荡荡的游行大军,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毛泽东自然想到了中国的发展,想到了人民的伟力,他可能是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
  毫无疑问,“人民万岁”,轰鸣着时代的最强音,奏响着时代的主旋律。
  毛泽东的呼喊是理智的,至少客观上是真理。
  群众的呼喊是激情的,表达了当时无以言传的心愿。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