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采访时间:1998年10月31日1:00PM 采访地点:《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未》 办公室 姓 名:元芳 性 别:女 年 龄:29岁 内蒙古人,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曾做过 机关文秘工作、公务员、教师,现在呼 和浩特市某学校工作。 经历了不算漫长却十分伤痛的家庭纷争之后,在一个现实的、矛盾重重的婚姻和年迈的、已经不知道该怎样爱女儿才好的母亲之间,元芳最终还是选择了母亲、走出了婚姻。那种相依为命、唇齿相依的感情是人力无法割断的,虽然有时候这种感情显得非常没有道理,所有的怨恨都会在生与死这样的关键时刻化解成微不足道,亲人永远是亲人。 元芳终于必须面对一个人的日子和一个家徒四壁、曾经一度被不和谐的气氛充满的空间,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两个本来都应该是爱她的人之间,她只能有一个选择。 1998年10月3日中午1:00整,元芳准时出现在报社的办公室。她穿一套非常普通的牛仔布套装,头发全部在脑后梳成一条“马尾”,露出光洁的前额,眉毛浓重,眼镜的度数看起来很深。 元芳给我的感觉是,她是一个自我感觉非常好的知识女性,因为内心世界的丰富而不太关注外界对她的评价。她的人造革大旅行包和黑色的老式布鞋使她在衣着方面显得有些落伍,但是丝毫不会使她身上浓浓的文化人气质打任何折扣。 我们最初是在电话里认识的。一个星期以前,元芳还在呼和浩特,她打电话说她将要到北京来看病,也想顺便认识我,因为她很想说说自己的事情。当时我在报社的激光照排室,电话的声音小而又校我问她,那大概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她想了想,说:“家庭方面的吧。我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我离婚,基本上是因为我妈……不,应该说是因为双方的家长,外人都这么看,但是我自己觉得也不完全是这样……咱们见面再说吧。”我一直在猜想,元芳要告诉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关系?而且我觉得非常奇怪,怎么会有人因为双方的家长而离婚呢?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感情?我们不是通常都认为,真正的感情是不会被恶劣的环境左右的吗? 和元芳的谈话进行了将近三个半小时,一直到她必须离开去赶返回内蒙的火车。整个谈话过程中的我的思路一直牢牢地被她抓祝她是那种极其爽快的北方女人,态度从容、语言朴实而又很有表现力。我追随着她的叙述,有些时候我们一起忍俊不禁,尽管那种笑里面也包含着许多彼此会心的酸楚;有些时候我们一起控制感情,尽管其实我们都很明白对方此刻都在对自己提出相同的要求,一定不要让眼泪在这个时候不争气地落下来。我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自己离元芳非常非常近,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其他什么方面,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过去生活的背景截然不同,她的很多观念都在感染和启发着我,这使我在她离开北京之后还经常会想起她和她说过的一些话。 11月3日中午,我还没有来得及把元芳的谈话整理成文,她打电话来说,她要给我发一份传真:“我觉得我说的太乱,怕你不好整理,我给你写了七千字,算是一种补充吧。我也想让你省点儿劲儿。”传真机一边响着,我一边迅速地阅读元芳写来的文字,阅读之中她的音容笑貌一次次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收到传真之后,我陷入了矛盾之中。元芳的谈话虽然有些凌乱,但是毕竟那是一种极其真实,自然的状态,其中的很多细节,很多感情的流露对她,对我都是非常宝贵的。而元芳的文字又很干净,已经把她要表达的内容提纲挚领说到了恰到好处,写作过程中感情和理性的交织对我们来说同样宝贵。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两部分素材了。为了使文字不至于太长和情节不重复,我把元芳讲述的一些在她的文字中重复过的细节在笔录中删掉了,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她的文字的全貌。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说人的幼年生活经历对他的一生的性格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我父亲在“文革”后期去世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和我母亲一起生活,从9岁开始。我母亲是医生,她和我父亲是建国以后组织介绍认识的,他们的年龄差距巨很大,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学生。而且,我母亲是为了照顾她的父母才嫁给我父亲的,所以在她的意识里婚姻是应该完全遵从父母的。 我和我母亲一起生活了20多年,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在她的世界里,我就是她唯一的或者说最重要的一个精神支柱,所以她总是认为我应该按照她的方式去生活,无论是择业还是成家,她对我非常宠爱,觉得我应该找一个像她一样疼爱我的人,当然这个初衷绝对没有错,任何母亲都是这样的,所以我跟我的前夫结婚也是我母亲的同学介绍的。 我从小特别依恋我母亲。我父亲去世以后,我的情感上肯定是有失落的,但是从实际生活上没有更多的比如生活水准降低之类的感觉,因为我母亲一直很要强。 我跟我母亲感情一直很好,她说东,我就往东,她说西、我就往西。上小学的时候,课间没有带水,她就来送水;下学五分钟没有到家,她就来学校接。同学说:“你是你妈的小面团儿,你妈怎么捏你就怎么是。” 我15岁离开家读大学,离开我母亲一直到19岁大学毕业,工作以后我们又生活在一起,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她对我照顾得很好,包括应该怎样处理问题。大概从92年开始,涉及到我谈朋友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有分歧。 如果我妈认为对方不够疼爱我,她就非常恼火。别人给我介绍过一个男孩儿,他很喜欢吃白菜,我不喜欢,他把白菜放到我的碗里。我妈说:“你看,从小我就没有强迫你吃过什么东西,他就这样强迫你。”她心里就不舒服。 我发现我这个人就是倒霉,遇到一个男孩儿就是他跟他母亲的关系相当好。他爸出差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没事,只要两天没见到他,他妈就不行了,他一跟我约会,他妈在家就绝食、罢饭。这个男孩儿为这个很苦闷,就告诉我了。我到他家去的时候,他妈就问他:“你说爸爸和妈妈谁好?”这话应该问两三岁的小孩子。那时候我年轻气盛,也很恼火,就告诉了我妈。我妈就把他训了一顿,言辞也很过分。 后来这个男孩子跟我说,如果跟我结婚,就不可能跟我妈一起生活,问我:“我和你妈,你要谁?”我那时候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我妈,第一次正规谈恋爱就到此结束,泡汤了。 后来就认识了我前夫,他性格特别内向,不是很开朗的那种人,而我喜欢开朗的人。我的择偶心态可能跟我童年生活在单亲家庭有关。我父亲和我母亲年龄差很多,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没有过年轻的爸爸,那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小老头了,所以我喜欢的是那种比较成熟,有沧桑感的男人。我曾经希望有一个人能很宽容地接受我,当然还包括他应该有一种像父亲一样的感觉,在我结婚的时候,甚至包括现在,我都希望有一个男孩子抱着我,就像抱着一个婴儿一样,不要有任何的欲望,只是出于情感。当然这个想法很幼稚,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跟我的前夫的性格完全不同。我是需要一个大哥型的丈夫,他是需要一个大姐型的妻子。 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我妈还是希望他对我好。但是我们发现,在我们俩比较亲密或者比较亲热的时候,我妈妈就会莫名其妙地恼火、生气。越是走近婚姻的时候,我妈跟我的矛盾就越尖锐。 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是两地生活的,他从小跟着他母亲,在情感上他是依恋他的母亲。我认为他有俄底普斯情结,他恋母,他不承认。我们俩谈朋友的时候,我在卫生间就听见他对他妈妈汇报,一个星期都干什么了,就像幼儿园全托的孩子周未回家一样,他小时候是他爸揍他、他妈护着他,所以他从心里特别倾向他妈。 我妈后来跟她妈也发生过争执,她问我:“你是站在哪一边?”我发现无论我是通过婚嫁或者恋爱,从心理上可能要跟我妈分离的时候,她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或者是一种恐惧,也许这个感觉对她来说是下意识的。比如说,我们结婚前,我妈一直在跟我生气,但是也没有明说为什么。如果说她告诉我,觉得这个人在性格上或者什么方面不适合我,我也能够平心静气地考虑,但是她不是,她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态度,比如为了一件小事情跟我吵架。 因为是在办公室,我和元芳的谈话总是被电话打断,但是她的叙述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在逻辑上中断。用她的话说;这些都是家庭琐事,但是她的叙述却没有给我琐碎的感觉,相反,我觉得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某一个角落,甚至有些事情我都曾经亲眼见过或者体会过,只不过就是从来没有想到要去依照一个顺序说出来就是了。 我单身的时候,分到了一套房子。因为是别人让出来的,所以还有一套订做的家具也一起卖给我了,我是债台高筑地住了进去。我妈说我结婚的时候这套家具就给我,我觉得也是我的,因为钱都是我自己的和我跟同学借的。 但是到95年春节我准备结婚的时候,我妈突然变卦了,家具不给我了,她要带走。家里一下就变得空空荡荡了,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了,我从外面雇了一辆卡车,给我妈把家具运走了,送到我哥哥家。我觉得她特别不可理喻或者说就是不明智。 但是我妈这样做跟他们家的态度特别有关系。那时候我们上街买东西,他妈就说:“你们买东西,把发票给我。我心里不痛快,但是也就不了了之了。我妈后来跟我解释,她拿家具是对他们家拿发票的回击。 我妈在跟我闹别扭的时候经常说,他们家和他是美帝国主义,我是蒋介石,总是在别人的挑动下和她起内战。这是我妈的理解,但是我这种夹板气是很难受的。 他跟他母亲是那样一种情感依恋关系。比如穿衣服,我说一个颜色好看,他准不穿,他妈说好,他马上就穿。在他们家,正吃饭呢,他妈说:“去去去,洗脖子去!”他放下筷子就得去洗脖子。我们两家的生活习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就是在一种不太和谐的气氛下结婚的。 我们就在我的那套房子结婚。我妈认为这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两个人;他认为,这是我们的家,是我妈跟我们一起生活。所以大家是在争夺家庭或者说是这个空间的统治权。从此就鸡飞狗跳、矛盾不断。 比如说,我妈住在阳面的屋子,电视、客厅在一起,他要看电视、我妈要睡觉。我说可以把电视搬过来,不行,“家是我的,电视我愿意摆哪儿就摆哪儿,我为什么不能在客厅看电视?”我觉得他不够懂事,但是毕竟是和我妈一起多少是有些不便之处。我也不能说什么。我妈这么多年一个人生活,也算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为什么迁就她?就因为她是我妈。就是这样的鸡毛蒜皮,弄得矛盾越来越深。这里面他们家也有责任。 每个礼拜六我们是雷打不动地回他们家,而且他妈也经常来我们家“视察”,她觉得“那是我儿子的家”。我们结婚之前,他妈领着朋友来“视察”我们的新家,穿着小高跟鞋在我们的木地板上走出若干个小麻子坑儿。把我们1的柜子拉开看看里面放着什么东西,参观完就走了。她就是那么一种生活习惯。当时我不在家,我妈在家,她就觉得两家人根本就不能沟通。 我爸爸资格比较老,当我爸职位已经比较高的时候,他爸还是一个新入伍的士兵,我爸去世以后,家境一落千丈,他爸现在已经是师级干部,他妈妈就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我妈总觉得“你有什么资格可以瞧不起我呀”,两个人之间就有了一种很无谓的争执。 我结婚的时候,新郎要给新娘穿鞋,我不知道北京有没有这个规矩。大家开玩笑,他就半蹲半跪地帮我穿鞋。这件事我一直不以为然。没想到后来有一天他妈教训我的时候,竟然说我有一天让他儿子给我下跪。“我们家的男人居然给女人下跪?!”我还觉得莫名其妙,那就是一个玩笑嘛。他就把这些事情全部告到他们家去。 有一次我们俩吵架,他就给他妈打电话告状。我觉得如果这日子不想过了,那可以去说;如果还想过,都不能去说。我就从来不跟我妈说这些,因为这是我们俩之间的事情。我不能跟我妈说我们俩有矛盾,因为老人说到底都是胳膊时朝里拐。 他妈偶尔到我们家来“视察”,总是“你的暖壶放的不是地方了,卫生间的纸篓里有了手纸了”这些。所以他妈一来之前,我们就是提前搞“爱国卫生运动”。而每次他妈都是乘兴而来、发火而去。 每次,都是因为他,我妈跟我起争执,甚至用很刻薄的话挖苦他,他对我妈的不满也是跟我发。夫妻之间可以平打平骂,但是跟妈不行,不要说还手之力,就连招架之力都没有。有时候我们去他家,我前脚到了,后脚我妈的电话就追过来了,说不舒服了。我马上就往回赶。其实她也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严重,她就是不愿意我离开她,他对这种事情就恼火。他回家诉苦,他妈也不会给他很好地疏通和劝导。这样,小事情也会变大。他每次一个人回家,之后就总是有事情发生,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我就跟他说:“咱们的家就是咱们的家,我不希望咱们的家变成你妈的殖民地。” 他妈跟我妈不一样,我妈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她明说,他妈不是。比如,我们结婚的时候,被子都应该有被罩吧?他妈说:“不用。”她其实是想让我来拆被子,但是她不直说。她说:“总统套房都是不要被罩的。”因为电话也打架。我妈白天在家,用电话多,电话费高。我妈问我:“他是不是嫌我打电话多了?”我说是嫌我。我妈说:“他凭什么嫌你打电话多?家里的事情都是你处理,你不打电话谁打电话?”说嫌我,我妈也不高兴。 因为矛盾越来越多,我妈搬出去了。她在外面开诊所。这样我就变成一天打两份义务工。下了班,回家之前先到我妈的诊所去看看她,周未还要去他们家,总是很疲惫。去看我妈的时候,一提到他就吵架,我怕吵,有时候就不敢进去,冬天屋子里点灯,她看不见外面,我能看见她在屋子里面。她一个人坐在那儿,特别孤单。当时我心里挺难受的,但是我又不能进去,进去就又要吵架,我就只能在外面看着她,看一会儿,再骑车回家。星期六上午去他们家,下午我就顺路去看我妈。我妈说:“你哪是来看我的?你分明是看他们然后顺便来看我。”他妈说什么呢?她说:“你们哪是来看我的?你是去看你妈顺便来这儿吃饭。”这时正好同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进来拿东西,元芳苦笑了一下,停下来,等着我的同事离开。 有一件事让我妈对他恨之入骨。不知道他妈从哪儿了解到我是抱养的。他就跟我讲了。有一次发生争执,他和我妈一人拉着我一只胳膊,“你说你今天跟谁走吧”,我说:“我谁也不跟!”当时没办法控制自己,大哭了一常话来话去,就把抱养这件事说出来了,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这件事,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去搞清楚。亲生的也好、不是亲生的也好,她都是给我生命的人。如果说亲生的是通过细胞来给我生命的话,那么如果没有养育我的母亲,我的生命依然不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没有必要去追问这些。这是让我妈耿耿于怀的一个恶性刺激。我妈觉得他太恶毒了。但是假如这是真的,我妈对他的反感、厌恶是可以理解的。 我觉得对待老年人是看法归看法、做法归做法,可能在生活方式上或者处理问题上我对他母亲有一些看法,但是这不会影响我的做法。就是必须要尊重她,孝敬她。因为她已经是那样了,我不可能改变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我跟他说:“你妈说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你就说对,你心里明白是从东边出来的,就行了。我不要求你去当面纠正她。” 我妈在家跟我说我嫂子和我哥的事情,不愿意让他知道,就把门关上,他就觉得在说他的坏话。我觉得这是我们不同的成长环境决定的。我到他们家,他母亲和他妹妹说话,声音一压低,我就自动走开了。也可能人家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你了解的,这很正常。但是他妈就不这么认为,她不开导他,反而说:“都是一家人嘛,有什么不能说的?” 后来矛盾尖锐到我妈在家里不吃饭,自己买了吃的东西都不往冰箱里放,两个人几乎谁也见不得谁。我跟他说家庭是重情不重理的地方,不要想在家里讲理,但是他不理解。 在我们要孩子的问题上也有矛盾。他妈先说不要生孩子,后来不知怎么又想要了。有一次叫我去谈话,历数了我的一些“罪恶”之后说:“你们一个星期有一次夫妻生活就够了,这是科学。”我就想到红军长征的时候“干部过星期六”,我觉得面子上都非常下不来。一家跟一家的生活习惯不同,后来我们离婚的时候,他妈说我到他们家吃饭,他爸还没坐下,我就坐在桌子边上了,可是我真的没觉得这是个规矩。 我觉得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分歧有些是因为代沟,老年人对儿女有一种归属感。华人的老人精神障碍率比欧美老人高,因为他们总是期望天伦之乐,欧美人可能从小在这方面就淡漠一些。从目前来讲,我觉得我老了可能也会这样。但是做儿女的对老人又希望能够脱离,这就有了矛盾。但是有些矛盾不是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而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那是由于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的。家是一个讲亲情的地方,爱情和婚姻是有区别的,狂热的激情必须转化为亲情,生活才能天长地久。 谁家的日子不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有多少事情是需要拿到圆桌会议上讨论的?可是我们就不行。我说要不我们就租房子吧。他说“凭什么去租房子”,结果就没租成。 前一段时间我整理东西,整理到他写的一封信,我想如果是我的女儿要嫁给这样一个人可能我也不会同意。他说他不想结婚,但是他妈已经投入了那么多钱,如果不结婚,经济损失太大。在我结婚之前我妈在无意中看到过这封信,所以她竭力反对我结婚也是有她的道理。但是她没有给我讲道理,而是用了一些不理智的做法,而她的那些做法是我不能接受的。所以我结婚也是在这样一种充满了逆反心理的情况下。接下来是他们单位分房子。我找人开了一个假证明,证明我们没有房子。我妈是特别怕我们搬出去,结果我妈说了我们有房子。他就没分到房子。这是一个导火索。 去年的5月3号,地震了。我正在上班,满大街的公用电话亭里都是往家里打电话的人,结果我打电话回去,他说:“你少来这一套!”就把电话挂了。他把家里的电话线拔了,我哥他们打电话怎么也打不进来。 关于家庭氛围,元芳已经从方方面面说得非常清楚,在她给我发来的传真中,也有详细的描述。前年发生在包头的那次大地震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就在那之后不久,元芳的婚姻也终于解体了。 我觉得人结婚是为了追求幸福或者相对幸福,但是如果在婚姻中感受不到幸福,那么有解放的欲望是不能阻拦的,就像穿衣服一样,舒服是人感觉不到的,但是不舒服马上就能感觉到。他回家跟他妈说,他妈觉得离婚很丢人。我说:“你不要想你没有了老婆。我没有了丈夫怎么办,丈夫和妻子只是一个职位,谁来了都可以做,但是你要想,你这一生一世你离开元芳意味着什么,我失去你意味着什么,因为元芳只有一个。”他说他没有想过。 离婚对我来说,不是很丢脸的事情,但是很可怕,会给人带来特别多的伤害和疲劳。我觉得我的心态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或多或少也受到一些影响,比如顾虑阿胆小埃我不敢想象一个家突然就面目全非了。因为他妈的要求是,离婚他把所有东西都拿走,然后我赔偿他五万块钱精神损失费。 我们离婚的时候,他把能拿的东西全拿走了,这是协议离婚的条件,因为我觉得打到法庭去没意思,不过几万块钱的家产,双方没有必要那样去互相伤害。而且我觉得为了区区几万块钱跟一个自己曾经准备跟他白头偕老的人唇枪舌剑,就是争来这些钱,在精神上付出的代价也大大了。我结婚时候的耳环和戒指都拿走了,有一条项链,我丢了,就折钱。他妈说当时市场黄金价136块钱,给我优惠价、打九折,126块钱一克,算出来是1380,不知道这80是从哪儿来的。墙上的壁纸撕不下来,折成2000块钱。房顶上的灯也拿走了。 我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对我来说,婚姻没了、家没了,这样面对一个人,太没意思了。我们是夏天离婚,被子拿走了,我剩下一条毛巾被。枕头也要拿走,他说他妈回家要数数。我特别失望就是在离婚的这个过程当中。他把家搬空了那天,我坐在一个破纸箱子上吃的晚饭,就是方便面。他拿走了家里的所有的钱,我的一个朋友借给我200块钱。 让我过完下半个月。他就没有想过我怎么生活。后来因为算钱这些事情我们偶尔还见面,我远远地看着他过来就觉得特别辛酸,我就想,也许这个人就是因为跟我结婚才面临着离婚这些波折,如果是跟别人也许今天还生活得很好,我觉得他挺可怜的。离婚以后我妈觉得很松快了。我们又在一起生活了。一人一个屋子。但是那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渐渐地我就发现我跟任何一个人亲密,我妈都会不愿意,连女朋友也一样。她特别想知道我脑子里想什么。 我觉得归根结底我妈是太爱我了,她特别怕失去我,所以才会有后来这么多事情。到今年2月份,我妈就病了,病得很重,上个月,她去世了,中间有过三次病危。 也许是因为性格倔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元芳一直在给我讲她妈妈病重期间的事情,但是她讲得非常克制。然而在11月3日她写来的文字里,我发现她和她母亲之间的特别的感情比她给我讲出来的还要深很多很多。 那么,这一段我宁愿留给元芳自己,让她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对她、对她的已经过世的妈妈,都是一个安慰和交代。 元芳说,她不想指责任何人,如果她在面对我的时候,说过什么对于婚姻的反省,也只是对她自己而言的,所以,她的文字在这里成为了最好的注解和证明。 元芳离开报社直接到火车站,她要在晚上赶回呼和浩特,她说,过去无论多晚,都有她的母亲在等她回家,现在已经没有人等她了。她甚至想过,假如她的前夫没有和她离婚,那么现在他是拥有了那个空间的统治权的,但是,“他连这么短的时间都不愿意等”。 附录: 1998年11月3日的传真: 我和我妈 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她用她满腔的热血与关爱给了我近30年温暖的日子,是她令我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头脑清晰、心地善良、还算知书达礼的人,是她付出了30年的努力才使我在她离我而去后的日子里仍然能够自立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而且活得有自尊。 我自然不记得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但她在我们最后一面,就是当时我要离家看病,妈老态龙钟坐在床边,老泪纵横对我说:“你看,我成了这个样子,怕是再也不能照料你了。”我万没想到这竟是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一、小时候,妈是我的天,我是妈的开心钥匙我15岁的时候,在一篇日记里说,妈是一团火,暖着我的心,照着我人生的路。妈对家里唯一的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的我是倍加宠爱。但她常对我说:“我可以在生活上宠你,但在原则问题上不会宠你。”正因为如此,我虽然从小娇生惯养却没有养成那种飞扬跋扈、专横无理的性情。 我4周岁就上了小学。那时候学校是平房,妈每天接送我,还要在轮到我值日时去学校生炉子。铺天盖地的作业,她先把题从书上抄到本子上,再由我计算写答案,一来我不至于太累,二来我也能练习。每年学校发新书,妈和我一起用蜡笔给书里的插图上色。妈是医生,她身上总有一种医院的气味,每天她下班回来,我趴在她怀里闻到那种气味,心里特踏实。我从小一直和妈妈睡,一直到结婚(上大学除外)。按照现在幼儿教育说和家长同睡,孩子会有依赖、会胆校小时候,妈是我的天,只要妈不在家我就六神无主,和哥哥们吵了架,总要坚持哭到妈回来才罢休。我9岁父亲去世,妈更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依靠。记得有一年我咳嗽很厉害,妈就整夜抱着我。我无法想象没有妈的日子会怎么样。有时我睡得太安静,她就把我摇醒,看我是否还活着。 我15岁离家千里去读大学,宿舍有臭虫,妈不知从哪里听说新鲜的羊粪可以灭臭虫,竟然跑到郊区农村弄来羊粪装在塑料袋里包了好几层寄到学校来!(当然邮局不知道包裹里是羊粪)。只要有两周以上我不写信,妈的催信电报就到了。每次开学妈总是要四处奔波买卧铺票,直到送我上火车。 我是89年毕业的,分配形势十分不好,妈为了给我找工作,到处磕头作揖,低三下四、受人白眼,在奔波途中还摔断了左臂。当时我生病,她上午打了石膏下午就来了,因为没法穿脱衣服,她买了一件宽大的俄式大衣,和衣而卧了十几天。 妈是个极其刚强而又倔强的女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妈也开始有了老年人的孤独、失落,但20年的单身生活使她养成了强硬的生活习惯。如果她不强硬,她不可能把三个儿女全部供到大学毕业。正是这种性格,当她孤独、失落的时候,她不会诉苦,不会祈求、不会表现自己内心的软弱,而是用一个强硬的态度来捍卫自己。 二、我长大了,妈该高兴了,可是…… 我工作安定之后,妈又和我在一起了。这时,我已有几年时间独立生活又有了个人的情感经历,有时也有烦恼、痛苦,但有些事是不能对她讲,一来怕她担心,二是有些事觉得她不能理解,比如一些少女莫名的情愁等等。可是妈妈总觉得从小到大我是她最了解的人,她应该是我最知己的人,她太想了解我,她生怕我有什么闪失。比如我的大学同学来信,她会把信转给我,可是如果我不给她看,她就有些不快。有朋友来找我,她喜欢我们和她一块儿聊天,如果我们避开她,她就不高兴了。天长日久,她觉得我和她有些离心离德,但这种忧虑她不讲,她只是更加贴近我,而我呢,她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和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是独一无二,别人不可能取代的。 那时我急于想成家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我无法想象她有一天过世,弃我而去,我成了彻头彻尾的孤儿之后的日子,太可怕了,我得有另一个依靠或者寄托。 小时候,妈是我的天,现在依然是。不同的只是我需要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或者心灵空间,她越想贴近我,我越想避开她,哪怕一小会儿。这与我对妈的爱并不矛盾,可是我们彼此已都没有把这一切讲出来。现在回想起来,随着她步入老年,她需要看到、明明白白地感受到她的至爱的女儿给她一个实在真切的承诺就是:妈,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你是我最需要、最爱的人。如果当初我把心中所想讲给她或许是另外的样子?也许这就是一种人性特定的弱点,就如同女人总是百问不厌地追问男人:你说,你爱不爱我、而男人总不愿或羞子启口。看来人老了也有这样的情感需求,求一个承诺,因为不自信了。孩子小时候,孩子对父母的需要时时刻刻表现出来。母亲上班出门,女儿要大哭不止;母亲回来,飞奔入怀。小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总是坚强无比.但只要一看见妈,就开始掉泪了。可是,我长大了,她看不到这些,可能心里就有些失落,但是这感受她也不讲,大家心里闷着。 三、我要结婚了,妈的心反而没着落了 我每次刚认识一个男孩儿的时候,妈的心里由衷地高兴。妈喜欢那种可以运筹帷幄、果断的男孩儿,可以把我像小鸟一样呵护备至。但这些男孩儿总不如意。尽管如此,她对我们还是很好。我和我前夫刚认识的时候,我妈专门做了两个小棉垫子,为了我们去公园坐。还给他洗衣服,甚至我有时都觉得妈也太没架子了。 妈是个爱憎分明且溢子言表的人,婚礼前,妈要出门,不放心我,想让他住到这边陪我,他妈不让,让他回家,两个老太太吵了一架。他自然是听了他妈的,而妈又嫌我没有替她和他妈理论。再加上发票的事情,妈对这门婚事越来越不满。……间隙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可妈不讲,只和我生气,我夹在中间很是为难,越发一门心思要结婚。从此和妈纷争不断。 每次都是因为他和妈争吵,元气大伤,妈从前失落的心情越发添了一层恐惧,觉得他实在是离间我们母女的罪魁(所谓领养一事)。她原本期望多一个人和她一样疼爱她的女儿,然后大家一起生活,可是现实却让她觉得自己要被人放弃了。恼火、失落、委屈、恐惧,加上她的病,我们的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 95年冬天,在我们一次最激烈的争吵时,我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她和我一样泪流满面,不答,只是双方都讲了极伤感情的过头话,她非逼着我写什么断绝关系的声明。她明知我不可能写,也许她是用这种方式来考验我吧。我把纸一次次撕掉,她一次次捡起来,我的自尊当时成了一堆狗屎,(我的敏感的自尊是她一点点精心培育出来的,如果我是成长在一个暴力、冷漠的家庭中,这点事可能是小巫见大巫,无所谓,可正是她把我培养成了现在这样的人,有些东西我无论如何接受不了。)我们当时几乎撕扯在一起,直至双方都精疲力竭、痛心不已。……她是我深爱着也曾是深爱着我的妈,我真不明白,精神上极端痛苦。归根结底,她实在是太爱我了,生怕我离开她,又恨我执迷不悟。 四、我是妈的天,妈是我的老宝宝 一年的婚姻生活,每个人都痛苦不堪。我又单身和妈相依为命,不能说和妈在感情上一丁点疏离也没有。我们话很少,有朋友来,说我和妈缺少沟通。她和我在一起,又觉得我心里一定怨恨她。我考公务员,我们又像小时候,她戴上老花镜,我背题她看着。然后我病了,再后来她病了。 也许上帝就让我们彼此永诀的最后一刻这样安排,让我们彼此呕心沥血为了对方的生命把自己的爱明明白白地袒露在对方面前,让彼此明白,你是我生命中的最爱! 我这人从小娇气,但我没想到在妈病的时候我能那么吃苦。病中的妈更老了,完全像个小孩。她时常完全不认识我,或者在她病态的思维中妄想我是做过什么坏事,她很生气,老是说:“你真让我丢脸。”要是往常,这样的误解或者诬陷定令我冒火,可此时,她在我眼里完全是个孩子。我一出门,她就紧张地问:“你去哪儿?”一如小时的我问当时的她一样。我去为她买药,她就和我哥说,芳芳一定是逃走不回来了吧?然后就哭。她便秘,我只能戴上手套给她掏,她嫌疼,我说:“妈,换了别人,给我一百万我也不干。”有一回,她尿湿了床,半夜我和哥把我们的干褥子换给她,我们睡湿的。她要吃鸡腿、窝头、咸菜,这三样东西完全不搭界,要跑好多地方才能买齐,等买回来,她又改主意了。 半年多,给妈看病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很多朋友说:“你这样真令我们感动。”大夫也这样说,但我觉得任何儿女大约都应该这样做。她在医院住了半年,体力上、经济上的透支不是最可怕的,尽管我们债台高筑。我酒量挺大,……大学同学约我吃饭,竟醉得不知怎么走出餐馆,大约是被同学架着,幸亏当时刚过完年,饭馆没什么客人——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用大夫的话说,妈奇迹般活着出了院,妈叨叨说:“没我的小女儿,我早就完了。”然而,我们因为经济的原因无法带她到北京诊治,那样她兴许能再活久些。每次想起这些,我就心中深感愧疚。 夏天的时候,我回去陪她,她坐在床上,穿背心、短裤,我从火车站一到家,便张开双臂,再一次飞奔入怀。每天我在厨房做饭,她在凉台上坐个凳子向外张望。看见她的病后伺楼的背影,心酸不已。现在回去,再次进厨房,似乎依然看见她向外张望的背影。5月,一个占】、的人对我说,妈妈的病中秋前后要加重,这一关过去可活70来岁。当时妈正要出院,我想那么重都好了,不会吧?总觉得那是迷信。但宁信其有吧,我就找了一个中医开药给妈调养。可谁想到她竟在中秋前两周就突然谢世。 妈去世那天,我正上街给她买药,心情不知为什么特别不好,就到女友家。女友见我心情不好就留我住下了。 这是我唯一一次在外留宿,结果当夜凌晨1点妈就在睡眠中去世了,家人凌晨3点打电话找我找不到,第二天一早我才听到消息。我想也许上帝特意不让我在家睡,否则,凌晨我闻此噩耗,独自捱到天明,真真现在想来都后怕。 我把妈的头发剪了一缕留作纪念。当我在太平间看见她的时候,我似乎真正明白了“栩棚如生”这个词的意思。 我抚摩她的脸,有些凉,但依然柔软,如同小时候,她下班回来我摸她的感觉一样。我只能一遍遍抚摩她的面颊、额头、眉毛、嘴唇……我亲吻着她的脸,在她的耳畔说:“妈,我回来看你了。”第二天晚上又到太平间烧纸,大家说把纸烧了就别再看了。烧完纸,我望着太平间的门,似乎感觉到妈说:“你看,你都走到门口都不进来看我。”我又再次打开太平间的门进去看她。 现在,我似乎觉得她并没有死,她依然活着,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活着,我只能这样想,只有这样,她留给我的才会是思念而不是绝望。她出院后,有一天我给她洗完头,她从枕头里掏出100元,笑嘻嘻他说:“看,我给你攒的钱,我要给你买个皮包。”她笑嘻嘻的面容至今历历在目。 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的实质不仅是一种伦理关系,基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朋友尚且求志同道合、能说到一块儿,任何人都不可能和一个你压根儿不喜欢的人做朋友。可是有的婆媳本身就是两类人,如果她们是同事或者是邻居可能一辈子都是相看两厌,就因为她们中间有一个共同的男人,就要求她们情深似海,根本不可能。如果有的婆媳本身就是一类人,可以由友情而亲情,就简单多了。 他妈妈看起来很热情,她的优点也有,比如勤劳,节俭,但我觉得她虚。她常说像女儿一样疼爱我,两周不见就想我云云,但在我们离婚时,她做的或指使她儿子做的煞是绝情。我和他说:“我妈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可是如果你妈当初对我说的有一半是真的,今天她不可能把事情做得这样绝。” 她讨厌他吸烟但不反对他喝酒,所以他就在他妈面前一根烟也不抽,我都奇怪,那么大的烟瘾竟能忍祝我讨厌他喝酒,因为他喝酒后有时撒疯,我没法睡觉,和他妈说,他妈竟任何表示都没有。出差给孩子们买礼物都是“三无产品”.她自己的却是最好的。给我一件裙子,我30元卖给一个农村来打工的小丫头,人家都不要。我就从来不穿,她说我高消费。我妈虽然跟我吵,很凶地吵,但在我最危难的时候,她依然会陪伴我,她不会给自己的享受超过给我的。 虽然在我看来,他妈虚伪、××(尽管这是事实,但我还是想把它去掉)、小气,但这和我没有关系,我是看法和做法分开的。 年轻人和对方的老人当然最好是先求情感,有感情得要缘分,很难得;求感情不能,退而求其次求礼,礼貌和礼让,你可能和对方志不同、道不和,但你得面子上过得去,求礼得要双方有修养、有涵养。 我们和两个老太太 我从结婚就感觉他找的不是我,不是给自己找一个终生伴侣,而是给他们家找了一个摆设。他经常口口声声说:“你是我们X家的人。”我总是辩解,我是嫁给你的,不是嫁给你们家族的。尽管我和他妈或者他的家庭在价值观上有分歧,但我从来没把他和他们家混为一谈。可他总是说“你们长、你们短”。他的“你们”当然是指我和我妈。 婚后第一次吵架,早上他爸来电话,我们还没起床,他接完电话,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就开骂。我莫名其妙,我第一次领教了他用粗话骂人,让我对他的涵养很失望。我至今也不知道他爸电话里说了什么。婚前诸如家具的事情让他耿耿于怀,每回吵架都提,我觉得他小心眼。我妈的做法固然可气,可有的男的为了娶到心爱的人受丈人气的也多了,但人家婚后还是挺好的,至少表面上挺好的,况且我为这件事也没少和我妈吵,我不知道他到底要我怎么办。 我说,你要是不能释怀,你说怎么办?把我妈抓起来判几年刑?不可能吧。所以尽量缓和矛盾为好。况且我们新婚,我妈对他也挺好的,每天给我们做饭。他总拉肚子,我妈怕有大病,领他去照了胃肠造影,结果是慢性肠炎,问题不太大。他却怎么也不能容她。我上班,他不坐班,就我妈和他在家。我妈爱说话,有时说,你别写了,陪我说会儿话……他就特恼火。在他写给别人的一封信里这一切都成了极大的罪行,我给他讲的道理也全成了诡辩。在这封信里我明白他不是因为爱我而结婚,是因为怕他妈的经济投入有损失才结婚的。后来我妈看到这封信,矛盾有增无减。我妈开诊所不在家住,我也没见他高兴到哪儿去,用他的话说,“有些事我一想就来气”。 我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用美国的一种问卷式的检测方式诊断,说他的内向值低于正常人的两倍,属于偏执、冷漠人格,对人有疏离感。说白了就是没什么感情。可有一次他和我谈及他的初恋情人,竟一往情深,连我都倍受感动。他并非没有情感,只是这情感不是对我,对我不如意,更不用说包容我老妈。加上他的偏执人格,后来一切矛盾便是非人力可救。(偏执人格特点你可查心理医学资料。)他在他妈面前总是有意无意想讨好她,不是孝,是讨好。他也不怎么关心她,诸如生病什么的,还不如我。他只是绝对不违背她。有一回,他妈买了一箱三株口服液,他胃不好,我说让他跟他妈要几瓶来喝,他不敢,最后竟然说是要给我喝,要了几瓶,全他喝了。他总说要在他妈面前树立形象,我喜欢唱歌、跳舞拍照,可自从认识他,一次也没有过。一说出去玩玩、白照什么的,他就说没兴趣,我们除了结婚照,连一张两人合影都没有。有一次去他们家,他妈说拍照,他兴趣特别好,又换衣服什么的。我越看他高兴心里越气,所以那次拍照我的照片全是拉着脸。我俩合影时,他都不敢搂着我,也许是不愿意吧。有一回冬天回他们家,天挺冷。吃完晚饭,他妈说:“去,端盆儿水把车子擦了。”他就真得乖乖地去端水,下四楼,黑乎乎地洗自行车。95年中秋,他家亲戚都来了。一个小孩子穿鞋在屋里,把石英地板蹭脏了,他妈当即要求大家放下碗筷,十几口人全趴在地上给她擦地。我把他叫到厨房让他告诉他妈,等客人走了再擦,他却觉得他妈挺对的。当然这些事情和我没什么关系。因为他我没少和我妈吵,可他绝不会因为我和他妈起争执,因为他绝不敢。 说到底,我们的婚姻是因为基础不好没能经受住考验,所谓考验,不见得只有外遇才算是考验,只要是来自俩人以外的任何风浪都叫考验,任何外力只能让两个人的法律关系终止,而让两个人情感上分离只有当事人自己,别人谁也办不到。如果单是因为老人的原因,即使分离也会和梁祝一般化蝶相随。如果说他和我妈的矛盾让我们在形式上分离,而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分离了。 分手后,当时协议我有些债务欠他。比如电话,我要想留下,就得向他购买使用权。我去年做完一个大手术刚出院,他打电话催债,我说我刚出院,他竟连一句“你怎么了”都没问。我真是心凉到彻底,我自认待他不薄,就是邻居也该问一句吧?如果是我一定会问他。当时送我上医院的朋友在我上手术台前问我想见什么人,我说了他。后来朋友听说他来电话要钱,骂我:“这种人,亏你他妈要死了还想着他。”我和他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问题,所谓外遇、严重恶习、家庭暴力等等,用他的话说,“我好像不是和你离婚而是和你妈离婚”。现在我妈已经不在了,可是我已经不能再接纳他了,因为除开感情,就算是朋友一场他也有点不够意思。 我们的婚姻如同先天不足的早产儿(这是婚前我和大学同学讲的),也许以后会茁壮成长,也许一辈子衰弱,也许经不起风浪中途天折。与老人的矛盾是疾病的话,我们的早产儿的婚姻还是中途天折了。是病太重抑或是体质太差?恐怕是后者。我们如果是在“文革”,我是反革命他受牵连,恐怕下场也如此。因此,我参加婚礼从来不说什么“白头到老”,而是说“祝你们相儒以沫、风雨同舟”。人生不如意时常八九,生活琐屑不足以捶胸顿足。我们的人生境界不一样,他不和外界打交道,没受过什么气,生活琐屑在他自然是不堪重负。 我白手起家,日子也会一点点好,但我不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家财万贯就必有佳婿相伴。 虽然我对未来时常感到茫然,但还是祈求上苍给我一份安宁的生活,一个我愿和他相伴终生、暮年黄昏散步时彼此感到是自己生死相依的另一半。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