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台州是个山城。朱自清是乘船去的,船到埠头再坐轿子去学校,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他十分惊诧,何以这个府城竟这样冷静!其时正是春天,是一个薄阴的日子,走着幽寂的道路,竟使他宛如感到有一种秋意。到了卖花桥边,他方看见青绿的北固山下,点缀着几幢朴实的洋房,这便是学校了。教学大楼十分陈旧破烂,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朱自清登楼一望,眼界却突然开阔,只见远山之上,幂着白云,四周阒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没有一只,只有后山上的松风瑟瑟地响着,顿时他感到自己像脱却了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 六师学生很朴实,对朱自清慕名已久,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但他只身一人,孤灯独影,特别想家,到了夜晚,他望着那盏闪烁不定的灯火,强烈地想念起远在杭州的妻子。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的,一颗黄黄的灯光呵, 我将由你的熠耀里, 凝视她明媚的双眼。 ——《灯光》学校虽然丑陋,但庭院里却有一株雄伟繁华的紫藤花,闲时他就在花下徘徊,学生上课去了,只有他一个人,暖和的晴日,鲜艳的花朵,嗡嗡的蜜蜂,酝酿着一庭的春意。他独自欣赏那苍老虬劲、宛转腾挪的枝干,看那一缕缕下垂的细丝,临风婀娜。有时,他到南山殿望江楼上看浮桥上憧憧的人影,到东湖水阁九折桥上看柳色水光,到后山沿路看田野,看天,到南门外看雪白的梨花。有好几次他爬到北固山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但更多的日子是闷在屋子里。 白天,浮云遮住了太阳,寂静的青山在如轻纱般的白雾环拥下,如睡着一般。他默默地倚在窗口,天上没有一只飞鸟,地下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阵阵清风送来远方悠悠的钟声,他又想起远方的妻子了。 眼底是靡人间了,耳根是靡人间了, 故乡的她,独灵迹似的,猛猛然涌上我的心头来了! ——《独自》3月间,一师同学来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为他本来和那边学校没有完全脱离关系,家小也还在那里,于是决定回杭州。六师的学生得知消息坚决挽留,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他们:“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 一师同学,尤其是晨光社的社员汪静之、潘漠华等人,对朱自清的回来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正酝酿成立一个新的文学社团。这事和应修人有关系,应是浙江蕙溪赭山人,当时在上海棉业银行工作,爱好文艺。1922年1月,他开始和汪静之通信,交换诗作,切磋诗艺。3月底,他特地请假一周来西湖春游会友,经汪静之介绍,结识了冯雪峰与潘漠华。4月1日,四人漫步白堤,在雷峰塔下吟诗,互看彼此诗稿,其时汪静之已编好诗集《蕙的风》即将出版。经商量,由应修人将自己和冯雪峰、潘漠华的诗作进行挑选,又在汪静之《蕙的风》底稿里抄出小诗六首,编成诗集,取名《湖畔》,由于出版诗集要有名义,在应修人提议下,成立了“湖畔诗社”。 朱自清对湖畔诗社给予大力的支持,《湖畔》共收诗61首,于4月间出版,这是五四诗坛第五本新诗集。朱自清十分重视,于5月18日写了《读〈湖畔〉诗集》一文,这是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在文章里,朱自清坦率地告诉人们:“作者中有三个和我相识,其余一位,我也知道。所以他们的生活和性格,我都有些明白。所以我读他们的作品,能感到很深的趣味。”他写道:大体说来,《湖畔》里的作品都带着些清新和缠绵底风格;少年的气氛充满在这些作品里。这因作者都是二十上下的少年,都还剩着些烂漫的童心;他们住在世界里,正如住在晨光来时的薄雾里。他们究竟不曾和现实相肉搏,所以还不至十分颓唐,还能保留着多少清新的意念。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情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有回肠荡气底力量;所以他们便只有感伤而无激愤了。——就诗而论,便只见委婉缠绵的叹息而无激昂慷慨的歌声了。但这正是他们之所以为他们,《湖畔》之所以为《洪畔》。 文章还扼要地阐述了他们各自的创作特色。他还为汪静之《蕙的风》写序,说:“看了那些作品,颇自惊喜赞叹”,认为作者“有诗歌底天才”。文章指出,“静之是个孩子,美与爱是他生活的核心,赞颂与咏叹,在他正是极自然而适当的事。他似乎不曾经历过应该呼吁与诅咒的情景,所以写不出血与泪的作品。”评论热情而中肯。汪静之从“孩子”成为老翁时,回忆起当年这段往事,还铭感由衷地说:自清先生“是我最热爱的老师,了解我最深。”①1月,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诗集《雪朝》,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收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刘延陵、叶圣陶、郭绍虞、郑振铎等八人诗作。朱自清排在第一集,共17首,均系在北京和浙江时所作。郑振铎在《短序》中表明,这只是他们内心感情“真率”的表现,“虽不能表现时代的精神,但也可以说是各个人的人格或个性的反映”。正值此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掀起了一阵汹涌的波涛,这一灵魂震颤绝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想当初,五四青年学生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走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然焕发一新,猗伟之声定将充沛于宙合。谁知狂潮一退,依然荒滩一片。各系军阀曹Yj、徐世昌、吴佩孚等,犹如傀儡一般,在帝国主义的操纵提调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返顾南北,无一佳像。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痛苦,他困惑,这种心境早在《转眼》一诗中就有所透露了:理不清的现在, 摸不着的将来, 谁可懂得, 谁能说出呢? 况他这随愁上下的, 在茫茫漠漠里, 还能有所把捉么? 待顺流而下罢! 空辜负了天生的“我”;待逆流而上呵, 又惭愧着无力的他。 被风吹散了的, 被雨滴碎了的, 只剩有踯躅, 只剩有跋徨; 天公却尽苦着脸, 不瞅不睬地相向。 现在看不清,将来望不见,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逆潮而上,真是痛苦极了,他从心中迸发出一声呼告:这样莽荡荡的世界之中,到底那里是他的路呢! 他感到过去其实只是沉湎在幻想的梦之园里,并不知道现实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距离。走出校门,接触人生,阅历一多,思想开始踏实,返顾过去,想想现在,心中不禁萌发了严重的失落感。在《自从》一诗中,他虚构了一个故事,自从撒旦摘了“人间的花”,上帝时常叹息哭泣,由是人们便踏上人生的旅途去寻找那失落的花朵:我清早和太阳出去,跟着那模糊的影子, 也将寻我所要的。 夜幕下时, 我又和月亮出去, 和星星出去, 没有星星, 我便提了灯笼出去。 可是结果怎么样了呢?结果是:我寻了二十三年①只有影子, 只有影子啊! 近,近,近——眼前! 远,远,远——天边! 唇也焦了; 足也烧了; 心也摇摇了; 我流泪如喷泉, 伸手如乞丐; 我要我所寻的, 却寻着我所不要的! 因为谁能从撒旦手里,夺回那已失的花呢? 性格内向的人,追求都是执着的,当他一旦发现当初那么热烈向往的“希望”之花已经枯萎时,心中的痛苦是剧烈的。他犹如一个多年浪迹江湖的乐人,布满创伤的灵魂已不堪重负,带着断了弦的七弦琴,无力地躺倒在路边:我再三说,我倦了,恕我,不能上前了! 春底旅路里所有的悦乐,我曾尽力用我浅量的心吸饮。 悦乐到底干枯, 我的力量也暗中流去。 恕我,不能上前了! 希望逼迫地引诱我,又安慰我, “就回去哩!” 我不信希望, 却被勒着默默地将运命交付了她。 ——《旅路》最后,他竟伤心地发出那么绝望的悲鸣:上帝,你拿去我所有的,赐我些什么呢? 可怜你无力的被创造者,别玩弄地庞着了; 取回他所仅存的, 兑给他“安息”吧!——他专等着这个哩。 ——《旅路》在这里,诗人朱自清的自我形象何其苍白而无力呵!郁闷的愁云愈积愈浓,心理的空间也愈来愈小,终于失却了平衡。但朱自清内心虽是痛苦,却始终没有颓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索,这就如他的知友叶圣陶说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①。他一个人在台州时,就常常回忆过往,进行反思。昏昏的灯,沉沉的夜,在一种说不清的茕独凄凉的愁绪中,心血不断来潮,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日来时时念旧,殊低徊不能自己。明知无聊,但难排遣。“回想上的惋惜”,正是不能自克的事。因了这惋惜的情怀,引起时日不可留之感。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②。 在《匆匆》这首散文诗里,他劈头就问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他从客观自然现象中捕捉形象,以抒唱自己主观的情愫,从中联想自己的青春,默计逝去光阴的行踪,追索生命的价值,发出惋惜的喟叹。他不满于自己尽在“徘徊”的思想状态,虚掷无数时光匆匆而过。他启人深思地发出一连串反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他并不知如何结束自己思想上的“徘徊”,但绝不愿让逝水年华弹指秋老,虚掷光阴匆匆而过,他要力求上进,有所作为。 从台州回到杭州一师时,他曾和一个朋友讨论人生问题,那位朋友主张刹那主义,不管什么法律和道德,只求刹那的享乐,以为回顾与前瞻,都是可笑的。朱自清不同意他的主张,认为这只是一种颓废主义。他说: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以前的错处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都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 他决意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即要切切实实做些事,他也主张刹那主义,但其含义和那位朋友的不同: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但这牵连是绵延无尽的!①当时,俞平伯任浙江省视学,6月间,朱自清乃邀他夜游西湖,连续三天。山峦淡远,星斗满天,在夜风徐徐,桨声汩汩的静谧氛围中,任一叶扁舟随意飘荡,老友两人相对而坐,促膝谈心,互诉衷肠,讨论了人生的意义和对生活应有的态度。朱自清对俞平伯诉说了自己的懊恼和怅惘,他说自己“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在还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个空虚,便觉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以比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②。7月,俞平伯受浙江教育厅之委派,往美国考察教育,朱自清乃于7月初前往上海,出席在一品香召开的文学研究会南方会员大会,讨论会务并为俞平伯饯行。出席宴会的有叶圣陶、郑振绎、沈雁冰、周作人、刘延陵等19人。回杭州后,乃携妻子和儿女回扬州和家人团聚。在扬州他仍苦苦思索人生问题,决意改变思想状况,绝不颓废,要坚决摆脱生活中种种纠缠,立定脚跟,安下心来从事实际工作。夜里,他默坐沉思,诗情奔涌,乃提笔抒写一首长诗,但家中人多事杂,定不下心来,只写了个开头,暑假已经结束了。 因为曾答应台州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师生暑假结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间,朱自清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轮船到台州去。一时找不到住处,暂住在新嘉兴旅馆,六师同学听到朱老师来了,欢腾雀跃,连夜赶到旅馆探望。 天气闷热,灯光昏暗,但师生都十分高兴。他们挥扇长谈,竞说新近出版的文学书籍,笑谈近来学习的成绩。朱自清从行李袋中摸出一个小皮包,从里头掏出一卷稿子,对同学们说:“这是我在杭州游湖后的感想,我近来觉得生命如浮云如轻烟,颇以诱惑为苦,欲亟求毁灭。这首诗,才写了两节,还有许多,现在没有功夫来写。”同学们拿来一看,题目名曰《毁灭》,开头便是这样几句:踯躅在半路里, 垂头丧气的, 是我,是我! …… 同学们看了才写的两节诗,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悲戚,十分感动,都盼望他赶快写完。 在台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书备课,还要改六师同学们写的文章;同时,杭州一师的同学还不时寄来稿子要他批改。在工作之余,他才整理思绪,继续创作长诗《毁灭》。风也依然,云也依然。 台州还是那样荒漠、冷清。全城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大白天都难得能见到行人,到了晚上更是漆黑一片,只有从人家窗口透出一点灯光,偶尔看到过路人拿着的火把。朱自清家住在东山脚下,更是寂寞,山上松涛阵阵,天上飞鸟一只两只,他们的住宅在楼土,书房面临大街,可以清楚地听见路上行人的说话声,但因为太空旷,过路的人也太少,所以听起来就好像是远风送来似的。他们是外地人,也不喜交际,所以没有什么朋友熟人,家里只四个人厮守着。这个小家庭给朱自清带来了极大的温暖。到了冬天,北风怒号,天气寒冷,但在朱自清的感觉中,“家里老是春天”。有一次他上街回来,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武钟谦母子三人并排坐在那里,三张脸天真地笑嘻嘻地望着他。朱自清蓦地感到有一股暖流淌过心头:“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①寂静的环境更适于深思反省,检讨过去,计算未来。是呵,自己过去曾有过追求,有过向往,曾为此而兴奋,而苦恼,而欢乐,而痛楚。但世上又那有笔直而又平坦的路呢?时光虽已流逝,脚步却仍须向前!11月7日,他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明确今后的生活态度:弟虽潦倒,但现在态度却颇积极;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 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在信中他对自己的刹那主义做了这样通俗的解释:我的意思只是说,写字要一笔不错,一笔不乱,走路要一步不急,一步不徐,呷饭要一碗不多,一碗不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不调整的,总竭力立刻求其调整——无论用积极的手段或消极的手段。每一刹那的事,只是为每一刹那而做,求一刹那心之所安;虽然这一刹那所做与前者刹那,后些刹那有影响,有关联,但这个关联在我是无大关系的。我只顾在那样大关联里的这一刹那中,我应该尽力怎样做便好了。这便是所谓从小处下手。 随后,他又给俞平伯去信,继续探讨生活问题,进一步解悉自己的刹那主义。他说:我的意思只是生活底每一刹那的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用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费心去筹虑。我觉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又添了以后惆怅的资料。这真是自寻烦恼! 我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他最后结论是:“我的刹那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这在哲学上说,也即他所认定的,“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所谓中和主义其实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中者,天下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天德莫大于和,而道正于中”①。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侧重对立面的调和与统一,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这种思想后来曾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但他那种不务空想,不甘沦落,执着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务实精神,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实风格。在台州斗室中,他将纷乱的思绪幻化为生动形象,借助想明的羽翅,谱写自己的心曲。 寂静的家庭也有热闹的时候,那便是学生的来访,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对人和气,同学都喜欢和他亲近。或在夕阳斜睨的傍晚,或在灯光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翻阅堆积在案头的新书报,十分融洽。12月的一天,当学生们又来到他家时,朱自清拿出最近写成的长诗《毁灭》的原稿,同学们一看,是分行写的,如果把稿纸粘接起来,足有两丈长。朱自清对他们说,自己因功课忙没有时间抄,同学们立即表示愿意效劳,乃于课余时间帮他将稿子誊清。朱自清看后认为这样很费版面,乃将它改为散文形式,寄给《小说月报》。 长诗一开头便勾勒出诗人的自我形象:白云中有我, 天风的飘飘, 深渊里有我, 伏流的滔滔; 只在青青的,青青的土泥上,不曾印着浅浅的,隐隐约约的,我的足迹! 我流离转徙, 我流离转徙; 脚尖儿踏呀, 却踏不上自己的国土! 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幻灭的开场, 我尽思尽想: “亲亲的,虽渺渺的,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回去!回去!” 这就是朱自清自己长期以来潜伏于心中的“丝毫立不定脚跟”的“空虚”感。他不愿长此以往地飘忽在白云天风之中,沉溺于深渊伏流里头,立志要脚踏实地,埋头走去。这是积极的否定,深刻的反思,也是“专崇实际”的必要步骤。接下去长诗有六个层次,是毁灭的展开,纠缠的摆脱,诗人通过奇妙而独特的想象,使郁积在心灵深处的复杂思绪,得到形象化的表现。那里有“茫茫的淡月,笼着那静悄悄的湖面”,有“雪样的衣裙”,“活活像小河般流着的双眼”的姑娘,有“互相夸耀着”的“如云的朋友”,有“天花乱坠”的“巧妙玄言”,有“引着我下去”的“灵弱的心”,有象征死神的“黑衣力士”和“白衣的小姑娘”等等。这些景象都是人生、社会、家庭对诗人的种种诱惑和压力的意象表现。在朱自清的意识中,这些都是阻碍他“专崇实际”的纠缠,因此他都要“撇开”,都要“丢去”,他看穿这一切,要挣扎着走“自家的路”。长诗的最后是毁灭的终结,“什么影像都泯灭了,什么光芒都收敛了”,于是,“拨烟尘而见自己的国土”,他庄严宣告: 摆脱掉纠缠, 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 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对白水, 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的《毁灭》绝非消极地抹杀一切,否定一切,他要“毁灭”是为的不愿毁灭。他要毁灭的只是那些“缠缠绵绵”的情感,“渺渺如轻纱”的憧憬,“迷迷恋恋”的蛊惑,以及“死之国”的威胁。年轻的他不愿“轻轻地速朽”,要用“仅有的力量”,回到“生之原上”。这是对人生积极的肯定,对生活积极的探求,虽然流转在诗里尚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和跋徨苦闷的情绪,但“别耽搁吧,走!走!走!”流贯全诗的是一股在刹那主义指导下,面向实际,力求有所作为的上进精神。“丢去玄言,专崇实际”实在就是这首长诗的主题。在艺术上,朱自清主张“长诗底意境或情调必是复杂而错综,结构必是曼衍,描写必是委曲周至”。①在《毁灭》里,诗人汹涌的情思,便体现在那回环往复的曼衍结构之中,通过复沓、对比、象征、比喻等种种手法,委曲周至地表现出来的。长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有高度的成就。俞平伯曾和他通信讨论过严肃的人生问题,最了解他创作的动机和意图。在读了这首长诗后,他指出:《毁灭》的作者“把一切的葛藤都斩断了,把宇宙人生之谜都拆穿了,他把那些殊途同归的人生哲学都给调和了。他不求高远只爱平实;他不贵空想,只重行力;他承认无论怎样的伟大都只是在一言一语一饮一食下工夫”。因此“《毁灭》便是生长。《毁灭》正是一首充满了积极意味的诗”。同时认为就技巧而言也有高度成就,它“实在是创作的才智底结晶”,“这诗底风格、意境、音调是能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切诗词曲以外,另标一帜的。” “它风格底宛转缠绵,意境底沉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只有屈子底的《离骚》差可仿佛。”②正当《毁灭》于1923年3月在《小说月报》发表时刻,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的聘请,离开亲爱的台州六师同学,到温州去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