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在改革的大潮中,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里,在现代化的家庭生活中,您还记得过去吗?您可曾忘记在新中国诞生前所经历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们奉献给读者的这部回忆录,都是过去的故事,是在解放战争中血与火凝结的教育诗篇。然而在今天,您还会从其中找到新的感觉和启迪。诚然,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理想和追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青年们都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成就,获得成功。当年延安时代的中学生们,他们是在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又是第一批投入到尖端科学攻关队伍中的知识分子;今天时代又把他们推向改革的前沿。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在不同的工作中获得了成功。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下了不朽的辉煌的篇章。 烈日炎炎,孩子们坐在窑洞门前,木板在膝头,这就是课桌;寒冬腊月,北风夹着雪花吹打着窗户,他们哈着气,手握着用废弹壳做成的钢笔在记笔记;在饭场上,男同学脖子上吊个瓦罐盛饭菜,女同学束腰打扮,有的成了“假小子”;革命遗孤们到首长家里,他们成了“座上宾”;总理送给他们几个橘子,大家分而食之,分不到的为争一块橘皮发生了一场欢乐的“战争”;有人摘酸枣跌下了山崖,险些丧命,身上带着伤又去参加挖土豆;他们进山烧木炭,有人又用蛇皮、青蛙皮作成了二胡,还砍松木硬抠成一把小提琴;夜行军竟有人没顾上穿鞋,光着脚去行军,回来还没敢做声;“娃娃老师”教冬学,备受尊敬;刚识A、B、C的小护士,夜晚行军中每人手里拿一块死人骨头学解剖,手还在打哆嗦;女同学刚到医院作护士,伤员叫她们“小小老革命”,她们却站在门外不敢进病房;夜雨中,七八个孩子抬一副担架,在泥水中爬过山坡……艰苦而又充满情趣,有时真令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然而,就是这些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担起了时代的重责。 那是一个极不平常的时代,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也是每个人都受到考验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紧急关头。翻开这本书,您会看到新中国是怎样在灾难和痛苦中从容诞生的。在各地人民抗日救亡的硝烟弥漫中,有志于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青年,八方云集,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这中间就有一大批应当上中学,甚至小学的青少年,有烈士遗孤,有随父母或革命前辈从大后方来的,有的来自前线的,也有参加过长征的红小鬼;有高干子女,也有边区的群众子弟;总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从小毅然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在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照顾和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少有大志,“时刻准备着”,听从革命的召唤。 战争烽火中的延安中学是革命熔炉;残酷的斗争,奋发的生产运动,寒窗苦读,使他们百炼成钢。 在那里,他们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同时受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在革命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他们不仅在课堂里学习,还注意向社会学习,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作社会调查,教冬学,在纪念“四八”殉难烈士会上唱悼歌,帮助群众秋收,延中的秧歌队自编自演节目,在延安也是出了名的。 尽管在地瘠民贫的陕北黄土高原上条件异常艰苦,他们的生活却绚丽多彩,情趣盎然,充满了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他们在山沟里把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和祖国的命运和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男女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运动,做到了生产自给,丰衣足食。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学校奉命撤离延安。他们刚刚手持火炬欢庆“八·一五”日寇投降的胜利,激动兴奋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又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学校变成医院,一部分师生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后方医院,直接参加战争同敌人周旋了。他们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以至解放全中国的斗争。 建国初期,他们还跨越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这些年轻青少年的回忆中,有种种趣闻轶事,有欢乐,也有眼泪。我在阅读和编纂中,也不禁多次落泪;有悲伤的泪,也有欢乐的泪。我们不能不为他们那种全神贯注,生命在所不惜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我多次置身其中,分担他们的悲伤或忧愁;有时又与他们同享欢乐。年轻人的机智、欢乐也真让人笑出泪来。同学们,我同辈的战友们,他们那种在天真无邪的稚气中所表现的严肃勇敢的斗争精神,那种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姿态和信念,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他们的事迹,尘世少有,震撼人心。生活虽艰苦,却并不平淡,有些事确实只有在英雄时代才会出现的奇闻。 切勿见怪或轻视年幼的孩子们。他们有时难免也有些调皮甚至小小的捣蛋行为,但他们对待革命的需要和召唤却是异常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了抵抗侵略者,为了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为了未来的理想,他们历尽艰险。最可贵的是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来要求自己。他们是与新中国一起诞生成长的年轻一代;是生逢与全世界人民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和在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一代;他们是有理想、有纪律、有抱负而又脚踏实地的一代;他们也是为了建设新中国孜孜苦读,开拓探索与攻克各种尖端学科的一代,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又掌握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最难能可贵的;他们都是不幸,然而也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的信念和大半生经历,使我们更加相信危难可以兴邦的古老真理。战争锻炼了他们的前半生,今天在改革开放中,他们也正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前哨和生力军,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施展才能,闪现出新的异彩。 请看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烈士遗孤彭士禄,从模范学生、模范护士到成为我国第一代核动力专家、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他的全部力量来源于对人民的忠诚;高耶夫在战地抢救伤员,背上的伤员已经死去了,一经发现,潸然泪下,他在烈士的身旁守了很久很久。他现在已成为外科主任医师,两年前还在云南老山前线抢救伤员。16岁就当了护士长的李骏,奉命去埋伤员截肢下来的大腿,吓得战战兢兢,现在她已成为一名药学专家,在国际讲坛发表论文;在延中秧歌队争当老黄牛的金德崇,与肖贵臣合作表演,令人笑破肚皮,今天他已是一名军工专家了;温明芳及其他同学一再回忆的王涛英,牺牲在敌人狂轰滥炸的朝鲜战场上,临终在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本外科学和笔记本。她才23岁,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和尚未出世的孩子,长眠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还有一些知名的人物和许多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恕不一一列举。从学校到医院,请看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由党、团员带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事迹和那种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精神吧! 这一切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今天我们在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中已经踏入另一个科学发达的新世纪。时代不同了,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生活世界和一些新问题。 前几年,延安精神曾一度被淡忘了,甚至受到攻击,这是一种愚昧。今天又发生了人生价值观的问题。是为人民的崇高事业献身服务,还是一切为了个人?这并不是茫然难解的问题,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徐特立的光辉教育思想,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延安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证明了徐特立的无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正确和成功。 当年延安的中学生们,身在山沟,胸怀世界,坚决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今天生活在风云激荡的世界,繁华耀眼的都市,怎么反倒可以变成一个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漠不关心的唯我主义者呢?今天出现的“以权谋私”、“捞、捞、捞主义”正是一种可怕的倒退和背叛,是建国大业的腐蚀剂。这种脱离人民的倾向,只能导致人的堕落,对青少年造成极坏的影响,这是党纪国法和舆论所难容的。毫无疑问,今天的青少年,未来世纪的主人,学习无私的奉献精神,仍然是人生第一位的需要。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的生活,远非战争年代的忍饥受饿所能相比,然而一穷二白的时代并未悄然而逝,理想的实现,幸福的生活,还有待于人们的加倍努力。因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世界风云的变幻之中,对今天,对未来,依然是赢得胜利的法宝。它是一盏永恒的指路灯。新的时代仍然在考验着每一个人。 这部回忆录虽然有不少趣闻轶事,但它不是一部童话,而是一幅幅现实斗争和青少年学习、前进的如实描绘,是展示历史的画卷。从教育学来看,这些师生的回忆,对今人与后人,也都不失为一面可资借鉴的宝镜。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大时代人们奋斗的目标,团结一致、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看到以徐特立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培育人才的一些宝贵经验; 不仅如此,还可以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指挥战争的同时,是怎样关心和爱护年轻一代,毛主席为任远志写了“光明在前”的题词; 蔡畅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刘伯坚的遗孤刘虎生,陈云同志把他随身多年的一块怀表也送给了虎生;邓颖超妈妈对无数孩子和烈士遗孤倾注了厚爱,临终前她点头同意为本书题词,表达了她对年轻一代的挚爱之心。 这部回忆录的读者,首先是青少年。希望他们能喜欢读,也希望他们从中获得启迪,成为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同时,对于教育家、历史学家、广大读者,也该是开卷有益的。 我们发动许多当年延安的战友们执笔回忆往事,如果这些延河儿女的学习和战斗事迹能对跨世纪的青少年们起一点传播“星星之火”火种的作用,我们也就感到欣慰了。是为序。 1992年8月27日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