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前言


  本书包含十三位杰出人物的生平自述,他们之间有下列三项共同点:首先,都是经济学家;其次,都曾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三,都到过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SanAntonio)的三一大学(Trinity University)亲自讲述个人的生平事迹。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由诺贝尔(Alfred Nobel)本人所设立。1901年,依据他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只有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等五种。诺贝尔希望奖励的是特殊的成就,而不是杰出的个人。因此,在自然科学方面,诺贝尔奖是对重大“发现”(discoverty)、“发明”(Invention)以及“改善”(improvement)给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为庆祝成立三百周年,出资创设了一个新的奖项: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Central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ofAlfred Nobel),简称诺贝尔经济学奖。此一新设的奖项,甚至上是比照原先的诺贝尔奖给奖标准。按照瑞典中央银行的规定,“此一奖项每年颁发给一位在经济学上具有杰出贡献,且其重要性一如诺贝尔在遗嘱中所言的人士”。
  至于这一系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生平自述演讲,是出自本书资深编辑伯烈特(William Breit)的构想,在他个人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曾对美国当代主要经济学家的生平与思想,投注相当大的心力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以及著述。由于他长期以来对人物的生平及其学术研究过程之间的关联深感兴趣,因此,很自然地会想到提供一个论坛,邀请这些杰出的经济家以“我成为经济学者的演化之路”(My Evolution asanEconomist)为题,用自己的语言以及自认为合宜的方式来发表生平自述。这样的论坛,至少可以保存一些重大经济研究成果的记录,有助于我们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特点。但是更重要的目的,则是希望为有关科学发现的理论,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

  创见的引发

  我们对于一些原创性的观念由酝酿到终于为同侪所接受的过程,可以说知之甚少。譬如,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内容,有多少是反映了理论创造者的实际生活?一些对他们有影响力的老师及同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思想家所探讨的问题,有多少与个人的背景及当时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有关?引导他们发展出创见的最主要力量是什么?简而言之,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能发现一些引起科学界广泛注意的研究内容?举办这一系列演讲背后的重要理由,就是希望能有助于解答上述问题。
  但是,要邀请哪些人呢?很明显地,在预算及时间两项因素的权衡下,我们能够邀请的人数受到限制,因此名单的选择基本上必须符合两项条件,一是宣布获奖时系任教于美国各大学,二是名单应该力求广泛,以充分代表经济学不同的研究领域、分析方法与意识形态。这意味着如果有两位以上的共同获奖人,那么只有一位会受到邀请。1983年,我们开始规划这项活动时,共有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符合第一项条件,但有一位因为重病不能前来。接着我们按照第二项原则进行了难度甚高的筛选,把人数缩小到八位。令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其中只有一位婉拒了邀约。
  本书初版的内容,是1984至1985学年度应邀前来三一大学发表演讲者的讲稿汇编。受到此一专案成功的鼓舞,我请求卡尔加德(Ronald Calgaard)校长让这一系列的演讲继续办下去。本身也是经济学家的卡尔加德校长很快地答应了,此后,每年10月宣布年度得奖人时,我们就对这位新产生的美国经济学界的桂冠得主寄出邀请函,请他前来发表自述个人生平的演讲。
  就在第一阶段的系列讲座结束后,连续有三位美国的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85年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莫迪利亚尼,1986年是乔治梅生大学(Georse MasonUniversity)的布坎南,而1987年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索洛。他们三位都接受了演讲的邀请,详述迈向学术界最高荣誉的历程。本书1990年的第二版就加入了这三场讲座的内容。在接下来的四年中,美国的经济学家又连续获得诺贝尔奖:1990年的夏普(系共同获奖)、1991年的科斯、1992年的贝克尔(Gary Becker)、及1993年的诺思(系共同获奖)。他们四位也都接受了三一大学讲座的邀请。

  深入浅出的麦达方式

  对大部分桂冠得主而言,这样的邀请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我们并不难理解一个人不乐意公开畅谈自己在知识发展上的成就与贡献。诚如一位受邀者所说:“我不晓得如何在虚伪的谦虚与自夸的吹嘘之间掌握分寸,这真是压力重大的事。”除此之外,这些人的专业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技术性,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很难进入他们的世界。然而,我们的演讲是对整个社会开放,内容必须能为一般大众所接受。当然,这样的要求对其中某些学者是更为困难的。萨缪尔森及阿罗的贡献,绝大部分是在数理经济学的领域,克莱因、弗里德曼、施蒂格勒、托宾、夏普及诺思则擅长运用统计技术以及计量经济学(econmetrics)的分析方法,他们一向都使用属于专业领域的符号与技术词汇(technical vocabulary)来表达自己的论点。
  但不管如何,各位读者仍可以发现,每一位主讲人都用了最浅显的方式来说明他们在经济学的贡献及其重要性。(本书十三篇文章的编排顺利,系按照各主讲人前来三一大学发表演讲的时间选择。)要把握阿罗“不可能理论”(impossibility theorem)的精髓,最轻松的方式莫过于亲自聆听(或是阅读)他本人的现身说法。在谈到计量经济中的模型建构(modelbuilding)的概念时,还有什么能比克莱因的演讲更清楚呢?施蒂格勒对其资讯理论(information theory)的精彩解说,让每一位对这项丰富而创新的理论感兴趣者,都能清楚领略要旨。科斯对厂商理论以及法律与经济学有深远的影响及贡献,透过他的演讲,让聆听者有更深入的认识。事实上,每位参与演讲的学者,都达成了清楚阐述这些高难度内容的目标。
  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造访,都获得难以言喻的成功。现场听众之多与理解之深,应该给予最大的肯定与赞扬。有些人甚至长途跋涉,专程来聆听大师的演讲。受邀的经济学家也都和学生及老师举行了非正式的会谈。在小小的接待室里、在餐厅里、在教授休息区端着咖啡、在家庭晚餐等等场合,学生和教授与这些20世纪最受肯定的经济学家交换了意见。尽管他们在经济学界备受肯定,却毫无傲慢之气,令所有和他们接触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一系列演讲还有一项重要的附带收获,那就是让我们了解,大部分当代经济学界的顶尖人物,毕竟还是有其身为普通人的一面。
  回顾这些演讲的内容,你一定会对当代经济学巨流中的支流众多而感到惊讶。各位读者将会发现;这些支流经常是以不可预期的方式交错而过;观点南辕北辙的思想家却经常是师承相同的老师;在他们学术知识的创新成就上,运气、毅力与努力,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另外,这些自传性的文章也揭示了作者一些真实的心理层面,也许连他们本人也未曾意识到,不过感受性敏锐的读者却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整体而言,对美国当代丰富多彩而深刻的经济思想,本书提供了完整的全貌。
  很感伤的是,本书中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已过世,他们是1984年为这系列演讲揭开序幕的刘易斯以及1985年参加讲座的施蒂格勒。他们两位都在1991年去世,谨以本书纪念他们。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