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我找寻他们已经很久了。 九十年代初叶,深圳的“单身贵族”部落,常常是婚恋、家庭、生活类报刊关注的宠儿。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年,我所寻找到的他们,仅仅是单身但绝非贵族,他们给自己下的定义是“小白领”。按照他们的解释,“小白领”介乎于白领与蓝领之间,他们在这个城市虽呆了些年头但发展并不“惊人”,虽有本市户口、稳定工作但薪金并不太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未婚,小部分有过短暂的婚史,或同居的经历,年龄在32岁以上。当然,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单身的原因也不同。 深圳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各地涌来的建设者们,许多人一腔热血而来,由于志我的劳动与工作,错过了婚龄佳期;有的由于在寻找另一半的途中,抱着完美主义的标准去要求对方,高不成低不就而独自飘零。不用忌讳的是,也有一部分青年男女是抱着逃婚的目的来到天涯海角的;此外,在特区生活的夫妇中,也有在现实与理想的冲撞之中而分道扬键的。种种原因,使得我们这个城市,未婚和有婚史的单身男女日渐增多,使一些社会工作者和领导阶层以及家长们觉得,这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大约从90年代初,深圳开始出现单身俱乐部与各种形式的单身沙龙,初起时有十几家。这些民间的单身组织在经济大潮中几起几落,大多聚聚散散,有分有合。经济上无力支撑的部分单身俱乐部干脆躲进各种婚介所中,变成婚介所的附属组织。据记者了解,经过多年风吹雨打,硕果仅存的单身沙龙只剩下一个。这个沙龙已有近5年的历史,会员累计上万人。 在原深圳市艺术中心,现群众艺术馆的三楼,有一家曾被誉为单身人士乐土的单身沙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难以维持,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之中。 一个月前,我有意接近单身群落,开始了解深圳单身男女的各种情况。在采访了几个会员之后,我被带进了这个庞大的单身沙龙。中秋节的夜晚,我再一次走近这一“革命大家庭”。这个中秋之夜,对许多月圆人未圆的单身男女来说,大家聚在一起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是找乐的一个好方法。这个让他们有如大家族的地方,设在群众艺术馆三楼,大约3O0平方米的大厅,辟出一大块空地作舞台,台下黑压压的是近300位单身男女。台上,有歌有舞甚是热烈。30余岁的年轻人在且歌且舞的狂欢中,肆意绽放着他们即将飞逝的青春。单身沙龙的舞蹈有较高的水平,其中有一个舞蹈被选定为十月间在深圳召开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的一台民间晚会中的节目,今晚,是献演前的热身。 我坐在会场的前排,很快就与一大帮单身男女熟络起来。一圈圈的小圆桌旁,熟悉或不熟悉的男女相围而坐,或者聊天,或者相对无语,或者在不时播放的慢三、慢四舞曲的伴奏下起舞。我透过明明灭灭的灯光,发觉这里与闹市东门和华强北一样,也是女多男少。男女比例约是1:3,男士的年龄与相貌较之女性都似乎要大一些差一些。通常的情形是,一位男士请一位女士跳舞,她那张桌上的另外三四位女性便只有当看客的份了。 这个晚会的主席,就是这个沙龙的创始人。他也是一位单身,因为惺惺惜惺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心愿,使他不惜用楼下舞厅的收入来补贴这个从不盈利,只收极少会员费的单身沙龙。这些年来沙龙日渐不景气,他还是硬撑下来了。熟悉情况的老会员告诉我,这个沙龙的鼎盛期是1995至1996年。那时,他们通常在星期五便早早忙完手头工作,星期六星期天都留给了这个沙龙,沙龙真正成了他们的家。那时,他们利用双休日,将深圳与广州周边的旅游景点都走遍了。 树大分支,这些年来,这个沙龙又有了新的分支,开始了独立的运行。 我想了解他们,渴望与他们对话。他们总是笑着说,你加入单身沙龙吧,采访就免谈,我们做朋友! 于是,我带着“目的”而来,一头扎进了单身群落。 感谢他们也能容留我这个单身汉,并向我讲述他们的故事。 说到包子砚就不得不说到黄谨。 他们是这个单身沙龙成员中一对结成佳偶的夫妻。他们的恋爱经历与结婚过程,都在单身沙龙里展开跌宕起伏的动人情节。他们的结合使单身男女欢欣鼓舞,都相信他们的今天就是单身汉们的明天。 包子砚是一位骨感美人。大眼薄唇,身材窈窕。她大学毕业后一人独闯深圳,先是在一家外资公司干了两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干脆另立门户单干。当忙忙碌碌的拼搏稍稍有点小收成之后,她又感到害怕,生活圈子似乎越来越小,除了生意人以外,几乎不认识别的什么人,说得来的更是寥若晨星。她渴望与外面的世界接近,希望有人能陪陪她嘘寒问暖。那一年,她28岁。 28岁的那年秋天,她特别渴望结婚,渴望有人能为她卸下生命的重担。有一天子夜时分,她大学同班同学从外省给她打来电话问候她,问她此刻最需要什么,她竟然脱口而出说想结婚。早先,她喜欢和同学朋友吹嘘“独身主义”:结婚干什么?一个人过不是顶好吗?但是,这一年深秋的午夜时分,她孤独与脆弱得直想哭。她想结婚。 亲戚与朋友赶紧给她张罗对象,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留学生,有人给她推荐了这个单身沙龙,说那里好男人多得很,任她挑选。她一面与留学生通信往来,一面钻进沙龙找寻生命快乐的源泉。 就在包子砚走进单身沙龙的同时,另一位“钻石王老五”,也寻寻觅觅他走了进来。 他叫黄谨。某国营大公司的公关经理。西北汉子。近十年的婚姻之花在深圳凋谢,离婚已经2年。刚离婚那阵子,他常常拉着同事朋友打牌,当他打到夜里两三点,各回各家时,他又不愿意了:凭什么我一个人回家?你们回家还有老婆的热被窝可钻?有一段时间的黄昏,他骑着自行车在市区穿行,看见有光亮的地方就寻光而去,像一只寂寞的飞蛾。离婚两年后,经朋友指点,他来到这个单身沙龙。 大概是同病相怜吧,沙龙的年轻男女比较谈得来,大家不用多说,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好得踉大学同班同学或是当兵时的战友差不多。 黄谨在与包子砚一块打牌的撕杀中,听着包子砚得理不饶人的腔调,正眼瞧了一瞧她,觉得不错。包子砚也在一次次的旅游与交往中,对貌似憨厚却心细温柔的黄谨有了好感。但大龄男女的交往,较之年轻人往往要复杂得多,谁也不想捅破这层纸,双方都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到底等待什么,他们也说不清楚。 199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与包子砚通信近一年的澳大利亚男友写信给她,邀请她去异国看看,假如看上了异国和他,就留下来。包子砚在一次黄谨在场的单身沙龙聚会上,征询大家对她远行相亲的意见,也是投石问路。没想到,黄谨淡淡地说:快去呀!澳大利亚不是挺好嘛,多少人想去还走不了呢?包子砚心里灰灰的,收拾了行装远走高飞。 其实,黄谨心里比谁都痛。他总觉得小包是个好女孩,自己一事无成,他不想耽误她的大好前程。他觉得,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包子砚独自飞往澳大利亚,到达机场,看见陌生的男友殷勤地向她挥手,忽然强烈地意识到:她要回家,她不能离开黄谨!驶离飞机场,她就往黄谨的办公室打电话,黄谨不在,就给他留了台:我要回来,你等我! 黄谨一看见这个留言,头就晕了。据他的笑侃,一直“晕”到现在。 结婚的那天,是单身沙龙最快乐的日子。黄谨两口子约好十来个单身知己一块喝酒庆祝。他们在新居等了半天也没等到祝贺的人。就在他俩灰心失望时”哼着《结婚进行曲》的伴郎伴娘,每人手拿一枝玫瑰从楼梯走上来,伴郎与新郎热情拥抱,伴娘友爱地亲了亲美丽的新娘子。随后,沙龙成员都手持玫瑰,走上楼梯,男性拥抱新郎,女性亲吻新娘,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祝贺这对新人。 婚后,小俩口约法三章:他们是在单身沙龙认识的,谁也不能干涉对方去单身沙龙的自由。包子砚最热衷的是参加沙龙的舞蹈队,黄谨常常在周末之夜或是周日与沙龙成员旅游或钓鱼。 在中秋之夜的沙龙聚会上,我再一次看见这对鸳鸯伴侣。包子砚在台前舞得正烈,黄谨拿着摄相机或是照像机不停地给她录相、拍照。渴望结婚的单身男女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 钟老板因妻子过世而孑然独行,过起了单身生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重归苏莲托。就像一个人在绕了个大圈后,又回到了起点。尽管,这个起点他是多么不愿意重新面对。 钟老板是广东本地人,操一口流利的粤语。他和妻子是一对情比金坚的伴侣。在东莞老家自由相恋,遭到了男方母亲的反对。为了爱情,这对鸳鸯南飞到刚刚建立特区不久的深圳落脚。两人白手起家。10年过去,当这个家庭日渐富裕时,妻子却得了骨癌。 守在病榻前,看见妻子因放射性治疗而痛不欲生的面庞,钟老板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全力挽救妻子生命,妻子跟他没有享过什么福,他要让她过上舒心的日子。 在他的苦心感召与尽力救治下,妻子竟然奇迹般地活了六七年。到了第七个年头的一个冬夜,妻子瞪着两只大眼睛,再也唤不醒了。钟老板清楚地记得,妻子临终前的那天晚上,拉着他的手,流着泪说:阿钟,我这一辈子,跟着你,吃过苦也享过福,你果真待我很好,我一点都不后悔。但是,我走之后,你答应我一定要对两个孩子好。你要找一个女人,别的什么都不重要,我希望她能待两个孩子好。 记着妻子的嘱托,钟老板从来不敢放任自己。钱越挣越多,生活却越来越寂寞。他将福田中心区的一套复式房装修一新,将妻子的相片放大,供奉在大厅内一个高级的红木牌位上,常年敬香,从不间断。 造访钟老板家,是不久前的一个周日午后。钟老板的家早已成了单身沙龙的另一个小小的聚会场所。据悉,单身沙龙的男男女女常常在他家大闹天空。饿了,冰箱里拿东西搁微波炉里热了吃;渴了,有大扎啤酒供应。常常让人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钟老板正在厨房里做姜葱炒蟹给大家吃,我盯着他妻子的黑白照片看得出神。照片上,有一位略带忧伤的美丽女子,宁静而温柔地望着我们这一桌子大呼小叫之人,有种欲神欲仙的迷幻。包子砚见我入迷,对我诡秘一笑说:你知道吗?有谁想到这个家来做新女主人,先要给她叩三个响头,才能上楼去……一席玩笑话,却让人忽然有些忧伤起来。钟老板简略谈起了他和她的过去,那些风在发端的日子。 钟老板说,人寂寞得久了,就害怕被寂寞吃掉。听人说,有个单身沙龙专门供单身人玩的,他就去了。当年的单身沙龙规定,要有大专以上文凭。钟老板将大水壶般的大哥大藏在后腰上,后腰上露出好大一块。他一进门就喊:你们让不让我参加?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说,哪能不要呢?你可是成功人士啊!就这样,钟老板便成了单身沙龙中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客厅当中,一架气宇轩昂的五尺以上的三角钢琴静立,光可鉴人的琴面上映衬出单身沙龙男女灿烂的笑靥。钢琴的小主人,钟老板的儿子今年刚刚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远赴上海弹奏他心中的乐曲去了。陪伴老爸的,只有录下来的儿子的琴声以及家中成堆的钢琴CD。 说起儿子与音乐结缘,还真得感谢单身沙龙中的一帮年轻人。儿子不喜欢读书,成绩考得不好。钟老板觉得儿子教育不好,对不起儿子的母亲,一气之下,打了儿子一巴掌。这下可好了,把儿子打跑了。儿子跑了七八天,急得钟老板就差没报案了。第八天头上,一帮沙龙成员,为首的是当医生的米小满,对钟老板说,她们帮他去找儿子。 她们传呼钟老板的儿子,他复了机,只答应接收她们送的钱,不想见老爸一面。她们向他保证不带他老爸出来。可是,等儿子刚一露面,爱子心切的钟老板怎么也忍不住,一下子“冒”了出来,对儿子说,回家吧,爸爸当着这么多叔叔阿姨的面,他们是爸爸的好朋友,爸爸保证,再也不打你了。 儿子回家,忽然想学钢琴。他给儿子买了钢琴请了老师,老师教了三个月,便说教不了了,这孩子悟性极高学得极快,得赶紧给他再换个好老师。就这样,儿子经过两三年的苦练,竟然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班。 此后,他遇上任何事情苦闷时,儿子都会对他说,爸爸,你要是有事情,就问问你那帮说普通话的叔叔阿姨吧! 如今,钟老板最大的心愿就是寻找一位有着音乐素养的女子,他渴望他的家中重新飘荡起钢琴的清脆与曼妙的声音。了解他的沙龙朋友们说,进了单身沙龙后,钟老板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老婆就越来越难找了。 柏高是一位主动的人。生活中往往有这类主动的人,身怀绝技地把握生活,每天阳光灿烂。在单位上班时,柏高是个优秀人才,面面俱到,德才兼备,只有一点令人遗憾:36岁的柏高至今孑然一身。 柏高是我的新闻同行。 在一次单身群落的聚会上,我惊讶地发现了柏高,柏高侃侃而谈令人称羡,他身边的女性围他而坐,眼神中尽泛倾慕动心的光泽。但是,柏高有意与她们保持一点距离,看上去就比那些猴急的男性要从容得多,优雅得多,如同沉船后静静的水面,微风拂来,有着细密的波纹,而水底的世界,却无人知晓。 我的同行柏高先是躲我,他实在是怕被人看穿,被人看穿是件非常难堪的事情。后来,在接触了三次之后,柏高愿意给我讲讲他的心里话,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在这个世上,一定还有着他的同类。 柏高立志独身。 柏高自称为躲在水底的人,像一尾自由自在的鱼,择清水而居,从不主动去招惹女性。他说,这也就不会骚扰社会。他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就是:我已经曾经沧海,已经厌烦了,今后我不妨碍社会,社会(应解读为女人)也不要来烦我。 他的理论很简单,他说:我相信爱情的存在与绝美,爱情就像一个人发高烧一样,高烧过后必定退烧。假如你在高烧状态下想结婚,情有可原,但也最不明智,不是情形状态下的理智选择。好吧,你兴冲冲地结婚吧,但是,高烧退后,你能否保证你的感情一如往昔?我只有这一辈子,下辈子干什么我不可能知道,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辈子?为什么不选择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干? 柏高将婚姻的利与弊作了一番比较,最终发现弊大于利。他认为婚姻有着诱惑,但估计会很短暂。结婚应该有一种踏实感,身心莫名其妙地愉快无比。但是,这是别人的事情,如同海誓山盟是别人的故事一样。他绝不能保证自己会终其一生去爱一个女人,不相信30年50年后,对一个女子还保持不变的情怀。 他认为,单身是不必说抱歉的。没有婚姻问题的束缚,也不用向任何人妥协。他反复说,不能因为婚姻一纸证书的束缚,委屈自己与将就自己。人生很短,为什么不自私一点呢? 柏高并不是个清教徒,往往有选择性地择偶交往。他喜欢那种干脆而灵性的女子,很怕沾上另类小女人,特别害怕那种放不下的女人,在与他分手时要死要活。在深圳,柏高最长的爱情之旅仅仅持续了8个月。8个月后的某一天清晨醒来,他忽然对自己产生了疑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恋爱的激情了。恰巧中午,对方打电话来约他去小梅沙小住。这里忘记交待一句,我们的柏高是个性情中人,恋爱期间的每一个月,他都喜欢带着新鲜的爱情伙伴去小梅沙听涛,看海,搭帐篷。当该月月初,女友约他前行时,他的拒绝干脆而不拖沓:“去那地方干吗?你不觉得腻烦了吗?” 女友也是位高傲的公主,怎能受得了这口气?收拾,甩门,去也。 去年冬天,一位漂亮女性逼他结婚,掏出刀子准备吓唬他,他难过了一个多月。等女友冷静下来,他对她说:“你知道吗?当你苦苦哀求我时,我的心会软,但是并不是心软了,就一定要背这个担子,我这番不情愿,你认为,跟着我会使你幸福吗?” 吓跑女友后,柏高再不敢奢望谈恋爱,拎着重重的摄影器材去了四川的青城山,小住了半个月。 柏高抱定独身主义,在当今,社会能宽容他,但他至爱的人不会宽容他,这就是他的寡母。他是独子,母亲七十多岁了,常常打电话来威胁他,再不结婚她就死给他看,或者骂他没有孝心。柏高对母亲说:“妈妈,我不能因为你需要我结婚,就走一条我本不愿意的路。假如你将此作为孝心来要求我,我这一生都会令你失望。” 现在,柏高的母亲仍旧不理解,电话常常从老家打来,电话里,母子常常争吵。 其实,柏高在本职工作中干出了一番成绩,他创作的剧本每每看好,香港翡翠台与亚视中文台常常有他和戏剧界同行创作的连续剧本。他的收入状况不错,房子买了两套,想把母亲接来,母亲认为孤儿寡母太冷清不干。现在,柏高的业余生活很丰富,踢踢足球,打打网球,健身、摄影,学声乐,生活丰富多彩。 说实话,他并不是我在单身沙龙中遇见的唯—一位抱定独身想法的人。 凌筱宇是位典型的“怨女”,她穷其一生想将自己顺利地嫁出去,可惜,她所要找的人,总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 这种想嫁人的愿望几乎就写在她的脸上,外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我约她出门聊聊,她兴趣皆无,推了好几次。最后,她转弯抹角心有戚戚地对我说,我可以把一切经历都告诉你,但是,你可不可以帮我介绍一个对象,你做记者认识的人多……我保证帮她留心一下。谁知,她仍旧怨怨悠悠地说,这年头,在深圳,你想找一个男朋友实在太容易了,但是想找个好老公,比登天还难。 我们约在书城后面的“休闲小筑”见面。精心妆扮后的凌筱宇,用她自嘲的话来说,还是“颇有二分姿色”的。她是那种很耐看的东北女子,祖籍大连,身高1米71,高大丰腴,长发披肩。那张精致的脸庞,有着被细密的岁月年轮日渐侵蚀的痕迹。毕竟,已是一位39岁的女人了。 凌筱宇十四五岁时受到琼瑶小说的“毒害”,过分幻想,导致她在16岁时,便在心底惊心动魄地爱过一个高中老师。值得庆幸的是,埋藏心底的单相思,竟成了她日后刻苦攻读的原动力。后来,她考上了复旦大学却不肯去,只报读近在咫尺之遥的大连金融学院,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也就是成年和成熟后向高中老师表白心迹。 不幸的是,高中老师在她上大二时,飞往美利坚深造,让她伤心了好几回,不过这倒也激励她越发努力学习,准备毕业后考托福去美国追寻梦中爱情。当她拿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通知书的那年,不明内情的高中老师已在美国结婚。这件事给她很大的打击,她再也不愿奔赴美国寻梦,只想换个清静之地疗伤。 她来深圳并非为了赶时髦,是在导师的推荐下,稀里糊涂就来了,分在某科研单位工作。她已经是26岁,但“失恋”后的清醒中,她决意拼搏出一番成绩来再择良婿。三年后,她研究的课题获得在美国举办的科技论文二等奖。当她舒口气时才发现,身旁的人早已成家立业。她长期钻研深奥科技,生活圈子越变越小,仿佛成了繁华都市的边缘人,寻不着家的感觉。 单位里的人都认为她怪,那么高水平的大姑娘,谁敢娶呀?一般的人,她又百分之百看不上。深圳人和内地人不一样,不太愿意帮人介绍对象,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则因为本身工作与生活就比内地忙碌一些。就这样,有学问的大龄女子凌筱宇被耽误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不过,热心的人不是没有。在她32岁那年,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位58岁的老医生。老头的太太前些年病逝,儿子与女儿都在美国,老头在深圳有两套房子。凌筱宇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她想不通,为什么30岁以上的女子,就只有找四五十岁,甚至60岁的男人了?为什么,没有一位和她同龄的小伙子对她垂青。何况,她还不是位大龄丑女。 在经历了近4年的情感追寻中,她终于明白了一个现状:在这个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的繁华都市里,我们的男人们都被女性宠坏了。的确,在挑选的范围相当大的时候,男性择偶的天平上,另一半学历、知识与修养的砝码已不再占一定重量,天平大多会向年青、貌美的女性倾斜,尤其是事业有成的优秀男士。 凌筱宇后来爱上了一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仅大她三岁,离异带着一位五岁的孩子。她决定嫁给他也是痛下决心的,她害怕自己在经年的苦等中荒废了原本并不太多的青春,她想给自己这块浮水,寻找一个寄放之地。 她给小男孩买东西、套近乎,想和他搞好关系,毕竟日后,她要带着这孩子共渡一生。令她苦恼的是,这位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被惯坏的孩子,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倔强、任性而狡猾。在痛苦斗争了一个月后,她向工程师摊牌说,他不能过分地宠爱这个孩子,假如他爱她,就让她来教育他,争取改掉孩子的坏毛病,要不然,他们就分手。 为了爱情,工程师妥协了。但是,这个孩子并未轻饶她,在她一次严厉批评中,孩子干脆离家出走,他们的爱情也由此画上句号。工程师最后留给她一句话:你根本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时至今日,凌筱宇还觉得怪委屈的。 现在的凌筱宇所有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婚姻上来了。婚姻大事,始终是急不来的,在“休闲小筑”,我这样告诉她,也祈愿苍天有眼,让这位大龄女子早择良婿。 假如在一个人的车站,注定要独立行走一生,也应该为自己快乐地站好每一班岗,开心过好每一天。大龄女子南荷这样跟我说,也是这样实践着。 和她有约的那一天,是10月2日上午。我们在地王大厦门口碰面,南荷一袭白衣白裙,手持一束姜花赴约。活像陈逸飞油画中走出来的清末古典女子,有着说不出的韵味,就像一枝雨后的清荷。 我看得痴了过去。 我以为她手中的鲜花,代表一个约会。她听后淡淡一笑说,花是送给自己的。一星期一束花,已成习惯。专买花摊的花,价格不会太贵,可以买来好心情。她奉劝我也如法泡制。 我和南荷边逛街边聊天。 南荷23岁考取美国一所名牌大学,30岁那年执意从国外回来,到一家外资企业做主管。她的父母和妹妹仍然留在遥远的异国,她选择深圳,因为喜欢这里的气候。回国的道理很简单,在国外寻找另一半比登天还难。但是,来到深圳后,她蓦然发现,在此择偶亦非易事。前几年,她还用心去应付一些好心朋友的相亲。这三年来,她自言已练出火候,心静如水,无欲无求。 她的人生观值得许多单身朋友借鉴:善待自己,哪怕一生独行,也绝不磋跎光阴,学会享受属于自己的光鲜日子。 逛街逛累了,南荷邀我去她的公寓小憩。 她的家在福田新区内一幢高楼内,二室一厅的格局。进得门来,我眼前一亮,装修并不奢华的客厅内,一套白藤布艺沙发散发古朴气息,玻璃桌面的六人餐桌上,一束鹅黄康乃馨静静绽放。南荷将刚买来的姜花插在一只白水杯里,空气中立刻就漂浮着淡淡的姜花香。 客厅内,有一架德国公主牌钢琴,一把小提琴,一辆健身单车,一只网球拍。我留意到客厅的一面墙上,有一张白卡纸制成的卡通时间表,这是南荷的每日安排:星期一晚去健身,星期二与星期四学打网球,星期三自由活动,星期四学钢琴,星期五替北方的一家出版社翻译一本畅销书。至于星期六与星期天,上面没有写明,我问她有何安排,她倒笑了,答曰:看书睡大觉,有时,也去单身沙龙,这两年,去得很少了。 那天中午,她执意要做饭给我吃,我吓了一大跳,在我的眼中,大龄女子很多都是靠方便面随意打发一餐的。进了她的厨房,才发觉炊具样样齐全,功能齐全到连打蛋器都一个不拉。她将围裙一系,给我做了顿三菜一汤的正宗川菜,还切了些家乡人带给她的麻辣香肠,好吃得让人惊羡。她说,她餐餐都是两菜一汤,从来不用方便面搪塞肚子。中午在公司不能回家做饭,她就头天晚上做好盒饭,带到公司放进冰箱,中午在微波炉里热了吃。全公司20多个人,每个人都忍不住到她碗里夹上一筷子。结果,她带菜的份量越来越多,因为人们喜欢吃她烧的菜,她亦有一种满足感。 午饭后,我站在她家的阳台上看新区风景,又发现了这位大龄女子的美丽一面:阳台的防盗网上爬满了常青藤,片片枝叶青翠怡人,三株茂盛的紫荆花花开不败,分外惹眼。不像别的大龄女子,阳台上往往都是半死不活的可怜植物。南荷见我盯着常青藤看,不无得意地说,那是她专程从上海带回来的,飞机上不许带植物,为了这点难得的绿意,她坐了两天火车。 南荷拿出一大叠影集给我看,都是她的旅影仙踪,有她自拍的倩影,更多的是她拍的风景。每年去两个城市旅行是她必不可少的功课。她去年独行去了莫高窟与河西走廊,今年上半年她去钱塘江观潮,还差点被潮水卷走,这令她有惊无险。今年的11月底是她的生日,她准备约女友同去周庄看风景。 南荷这样一位真女子,真正善待自己的心灵。因为她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拥有什么。她认为,人生很短,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都重在经历与参与,假如没有缘分遇上另一半,也要过好自己鹤立独行的一生。因为,你自己都不善待自己,谁还会善待你? 这些天来,我在大大小小的单身群落中发现,很多大龄女子悲悲戚戚,心有不甘,责怪天有不公。接触南荷后,发觉原来一个人的人生也可以这般快乐与美丽。 我想,人们对南荷这类的快乐独身者,不应该歧视,不应该唾弃,甚至连同情也不要有,因为,他们没有错。仅仅是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不同。 如果不是篇幅的限制,单身群落中的“个案”,我还可以讲几天几夜。 一花一世界,一枝一乾坤,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可以这样讲,这批人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无奈讲不完的前生后世。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快乐。这些人跟普通人一样的工作、学习,只是在他们的一生中不愿意或者暂时不能够寻找另一半,既然无妨碍,社会就应该理解他们,宽容他们。 南荷女士认为,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还须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生活,一个人不是为了别人的理解而存活于世的。她觉得,让别人理解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所以,她依然我行我素,成为单身群落的中坚分子,或者可以说,是小团伙中的核心人物。 在我这些天来与他们的交往中,我觉得他们能理解一切困婚姻失败而形成的独身主义者。同时,我隐约感到,有一部分人总有点心虚之感。我们历史的积淀、传统的经典以及父母的唠叨,所有《梁山泊与祝英台》、《白蛇传》、《天仙配》的古典情节,无非都是婚姻美满,天赐良缘,只不过有些戏剧是用悲剧的形式来折射男女团圆的祈愿。 所以,这批人,这样过日子,心虚胆怯,不够理直气壮;所以他们都有种心理,希望壮大他们的“革命队伍”。事实上,他们都是很善良的,如果有谁结婚,他们为之高兴,像前面提到的包子砚与黄谨的结合,让他们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同样,他们为终成眷属的有情人祝福。 他们的确是胆怯的,他们在单位一个个都是认真工作,努力奋斗的好人,也有一些好心的三姑六婶帮助他们介绍对象,但是,在外面,他们不承认他们在这个单身群落中,他们依然害怕飞短流长的口舌。 不过,我估计,这类的单身群落有增大的趋势:一是生存的压力,使一些人错过婚期;二是深圳的男女比例失调会出现女单身一族;三由于收入的提高,工作的稳定,由于经济上的独立,促使人在两性观念上对传统的婚姻模式的冲击;四是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吃与穿都可以在社会上解决,使那些贫困的日子里,只有两个人相依为命才能度过的苦日子不复存在。温常华是个长根粗蛮的女性,她很少到我所采访的这个群落中来,但据朋友介绍说,此君对异性恋没有兴趣。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作定量分析,不敢妄加推断,这些人中是否有同性恋的倾向? 关于造成单身群落的原因,我在前面提到的男女比例问题,细细分析起来,这都是外部因素,并非内因。根据这些天的观察,造成单身群落的还有这样的一些原因:一是不愿承担契约。有西方学者指出:“结婚是一种彼此担负责任的契约。”说到底,男女双方都要对所爱的另一半负责,有人担心自己承担不了这种产生法律效应的契约,而选择无牵无挂过一生。“光棍主义”的好处就是要走就走,要玩就玩,一个人饱了全家不饿,无拘无束进退自如。我国有个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因为看惯了产妇的痛苦,怕生小孩,而选择了独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两个。二是在婚姻问题上受到过严重的打击,不相信人间有爱情,不相信有真的牢固的夫妻关系,这种人或者从自身、从父母兄弟姐妹、从亲朋好友中看到了婚姻所造成的痛苦,不愿第二次关进婚姻的鸟笼中。三是自恋情结,喜欢一个人终其一生。四是具有同性恋倾向。五是其他心理障碍与生理残障。 就在这组系列报道推出后不久,我的朋友,一位幸福的太太对我说,单身群体真是不幸的很。她的话充满了怜悯与同情。什么叫幸与不幸,南荷告诉我,如果勉为其难去寻找另一半,结婚后痛苦地维持没有爱情的婚姻,也就是恩格斯所认为的没有道德的婚姻,发展到最后,大打出手,又何苦呢?两性战争,永远没有赢家,闹到最后,大家都不安,与其如此,不如独自清静地走完一辈子。 我觉得,她的话有道理,我也理解这个群体,但是不羡慕不欣赏他们。马克思说:“一个人干不成事,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的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马克思与燕妮,人类历史上幸福美满的一对,不敢想象,没有燕妮,马克思能否成为马克思?有一个妇联的同志告诉我: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物。她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单身群落会逐渐瓦解,逐渐减少。她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单身群落,为他们找到另一半制造条件。 在结束报道时,我记起柏高说的一句话,权当无奈的结尾:单身是用不着说抱歉的,但对于父母,真应该说声对不起。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