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当时,边区正面临着严重的旱灾,秋田无法下种,为了抗旱备荒,林伯渠多次发出训令,提出:边区地处高原,气候亢旱,局部的和轻微的干旱,年年都有。据府志记载,每隔数年或十数年,即发生大旱一次,河川断流,田禾枯死,颗粒不收,造成严重的饥荒,继之以瘟疫,加之旧时政府坐视不理,成千成万的人死在饥荒和瘟疫之中,或则流离失所,饿殍载道。所以边区政府历年来再三再四地号召军民努力生产,争取余粮,以备荒年。近年来,我们虽然发展了生产,军民开始有了余粮,但基础仍然不厚,倘若我们不亟为谋虑,到灾荒发生时,势必束手待毙,甚至要重复历史上的惨祸。① -------- ①《解放日报》,1945年5月21日和6月13日。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七日,林伯渠还以边区政府的名义向全体军民发出如下号召: (1)想尽一切办法,立即进行干耕干种,找寻下湿地带、河边和近水地方,发动军民男女老幼担水浇灌,种各种蔬菜,尤其是洋芋、南瓜、萝卜,搜集和调剂各种小日月庄稼种籽,以便遇雨时赶种。 (2)切实开展节约运动,军民要珍惜每一颗粮食,节衣缩食,度过难关。 (3)严格保护粮食,绝对禁止蒸酒熬糖,绝对禁止粮食出口,无论何人违犯,一律依法究办,决不宽贷。① -------- ①《解放日报》,1945年5月21日。 六月下旬,林伯渠、李鼎铭、高岗、谢觉哉又联名写信给各级参议员、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和小学教员,指出“今年的年成是跌定了”,号召他们起带头作用,开展宣传工作,反对侥幸心理,带动大家一起动手,把抗旱备荒落实到边区的每个角落。 根据历史上大灾之年一般会伴随瘟疫发生的教训,六月三十日,林伯渠在延安各界备荒防疫动员大会上提出,教育厅要有计划地宣传医疗卫生常识,建设厅要想办法尽快救治边区羊子的大量死亡。会后,他又主持政务会议,决定再派出二十个医疗队,下乡进行巡回医疗。 在抗旱备荒的日子里,为了厉行节约,边区政府机关食堂每天由三餐减为两餐,供给标准也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林伯渠格外关心大家的生活,他经常把管理员找去,叮嘱要想办法让同志们吃饱吃好。有时他还亲自到厨房和食堂去察看,鼓励炊事员给大家把饭菜做好,而他自己也和大家一样,坚持每天只吃两餐饭。和备荒任务相随而来的是热烈的生产运动,林伯渠经常去经营他开垦的那块土地,挑水灌溉,施肥锄草。大旱之年,他地里结出的大南瓜却重达四十多斤。 由于林伯渠领导边区政府对备荒防疫抓得早,措施得力,一九四五年边区虽遭了罕见的大旱灾,但在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抗灾自救,战胜了灾荒,这年的公粮仅比上年减少了四万石。 林伯渠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但对自己的生活却很少注意。一九三七年他同李俊在延安结婚,后因李俊坚持离婚,从一九四一年起他便单独生活,好长一段时间,他系的裤带是根麻绳子,睡觉没有枕头,枕着自己的衣服。 林伯渠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尽管工作十分繁忙,边区政府开会,他几乎每次都是最先签到的一位。有一次,办公厅党支部开会讨论一个同志的入党问题,会前没有通知他,会刚开始他走进了会场,微笑着说:“支部书记同志,我来晚了。”便坐下来,认真听完了大家的评议,并和全体党员一块举手表决。最后,主持会议的同志请他讲话。他站起来说:“我今天讲两点,一是检讨,二是请求。我所检讨的是,过党日是每个党员组织观念强弱的表现,我没有准时参加,应该受到批评。我当主席和同志们只是工作岗位不同而已。当主席的人可以特殊,无人管,天下第一,那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所请求的是,支部书记不要取消我参加党日活动的资格。”支书急忙站起来说:“林老,你工作那么忙,我们不愿打搅你,所以没有通知。”林伯渠说:“你们不打搅我,自由主义就会打搅我的,你要记住,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没有什么特殊可讲。”他又笑着对大家说:“还要请诸位监督执行哟。”林伯渠严于律己的作风堪称典范。 林伯渠十分重视学习,在他简朴的住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用木板钉起的简陋书橱,装满了书籍和报刊杂志。他非常博学,除马列主义著作外,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诗歌也是他最喜爱的书籍。如果时间允许,他可以整天的看书。他每天必读报纸,但不是泛泛地阅读,而是把报纸上提出的问题和工作实际联系起来。林伯渠对边区政府机关内部的墙报也很关心和重视。墙报曾因故三次停办,每次都是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又复刊的。 林伯渠对工作一向十分严肃认真,但对下级特别是普通工作人员却又十分关怀。一九四五年二月初,他建议边区政府办公厅,为机关食堂的宋泽宽、左土木、禅怀新三位六十岁以上的老炊事员祝寿,并亲自致了祝寿词,对三位寿翁在大灶食堂中所起的带头作用,在节约、卫生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对炊事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备加赞扬。三位老同志非常高兴,十分感激,更加感到生活在革命大家庭中的温暖。还有一次,林伯渠发现一个孤寡老太婆经常提着筐子到厨房去拣蓝炭(未烧尽的煤核),因她是小脚,提着筐子走山路实在艰难。一天,他对王定国(谢觉哉夫人)说:“那个老太婆太苦了,拣点炭也拿不回去,你叫高世文(谢觉哉警卫员)给他送回去吧。”他把群众生活里许多细小的事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林伯渠在理发的时候,从言谈中发现理发员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就用机器和螺丝钉的关系作比喻,说明每一项工作都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在革命队伍里,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每个人搞好了自己的工作,都是对革命的贡献。经过他几次的谈话,这个同志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表示再也不会有不安心的思想了。 林伯渠热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更爱戴自己的主席。每年新春佳节,各处的秧歌队和群众,都要敲锣打鼓去给他拜年。如一九四五年春节,延安市民代表和三百多人的大型秧歌队,热火朝天地前去拜年,并献了上面写着“人民政府”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的红旗。这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全海老人,带着陕北的土特产和两只大公鸡,不远百里从临镇来延安,看望使他过上幸福生活的林主席。一九四五年边区举行第三届参议员选举,林伯渠在延安市南关选区以占绝对多数的一万零八百五十七张票当选,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和信赖。 为了表彰林伯渠在革命斗争中的功绩,学习他高尚的革命品德,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当他虚龄六十寿辰时①,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祝寿活动,并致函祝贺。全文如下: 林伯渠同志: 欣逢你六十寿辰,谨致热烈的祝贺!你是我国革命 老战士,自辛亥(革命)以来,在历史进程中,你总是站在革命的最前线。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你领导陕甘宁边区政府,不顾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实行了三三制,发展了农工生产,提高了人民文化,给新民主主义的各种制度立定了规模。在统一战线工作中,你所成就的尤为显著。你代表党把目前挽救时局关键的主张,民主的联合政府,首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来,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你毫不动摇地擎着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为中国人民解放的事业而奋斗。中国人民的解放快要胜利了,你的生日,将是中国人民最欢喜的一天。 中共中央委员会 三月二十八日② -------- ①林伯渠的生日是1886年阴历2月15日(公历为3月20日)。1945年3月28日是阴历的2月15日。 ②《解放日报》,1945年3月28日。 当日下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为林伯渠祝寿。毛泽东、朱德及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的负责人均亲临祝贺。会场里悬挂着各种祝词和贺联。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的贺联为“鹤发童颜,老当益壮。”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的祝词是:“景运及三边,喜四野回春,生产声中宏教养;寿星辉六甲,正百花生日,艳阳天里竞嵩呼。”中央管理局贺联称林伯渠是“为人民服务的老勤务员。” 林伯渠精神矍铄,他在致词中,以战斗的激情回顾了自己六十年的征程之后说:“这些年来,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是史无前例的,在它的浩瀚的事业中,积累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诚的努力与果敢的自我牺牲。在这条战线上,我只是一员战士,一个老兵。如果说有什么足以自慰的,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总是跟着进步的方向走,毫不顾惜的把那些注定了要衰亡的东西抛在后面,同时在危难的关头,总是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从他们中间吸取战斗的力量。这并不是个人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是群众教育了我,是党培养了我,是革命实践引导了我,才使我走上了今天这条道路。”①他兴奋地说:“今天大家在这里替我祝寿,我在这里给一切革命者祝寿,祝同志们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健康,为千百万人民增添福寿和康宁”②。 -------- ①② 林伯渠在中共中央祝寿会上的答词(未刊稿)。 当天,林伯渠复函中共中央,感谢党对他寿辰的祝贺和对他的勉励与关怀。他说:在这六十年的途程中,正是中国历史变化最多的年头。经过了多年的磨难和变化,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毛泽东同志这样的舵手。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终于走上了新生的道路。我自己也在这大时代中发觉自己鬓发虽然白了,却不缺少青年人的热情。“这个时代使我年青了,我愿意和全党同志在一起,为中国人民多做一些年代的工作,并愿意向人民群众学习更多的革命本领,为着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①。林伯渠还作了《六十自寿》诗一首。诗云: 我惭祖逖着先鞭,视息人间六十年。 不惯装腔作样子,相从奋斗赞时贤。 握等愧乏治平策,励志惟存马列篇。 战胜层冰与烈日,春风送暖入乌延。② -------- ①《林伯渠同志于六十寿辰日,覆函党中央致谢》,《解放日报》,1945年3月29日。 ②《林伯渠同志诗选》,第76页。 边区政府为了表达对林伯渠主席的敬意,在他六十寿辰之日,也举行了一个小型祝寿会,边区政府各厅、处、院和延安县、市的领导同志参加。会上,大家请林伯渠讲讲革命斗争经验。他回顾自己的革命生涯,说他在三个关键时刻没有走错路:第一次是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同盟会分裂了,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组织领导的中华革命党;第二次是经李大钊等朋友的宣传,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启示,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前入了党;第三次是大革命失败后,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林伯渠还讲到,他在六十岁生日的前几天,去看望毛泽东,在谈话时,他问道:“象我这样的人如何学习?如何为党工作?”毛泽东笑着回答说:“讲到底,我觉得还是三个问题。象你我这样的老党员,也还是要在立场、观点、方法三个方面去努力。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①林伯渠的讲话,给与会同志以深刻的启发,使大家进一步懂得: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不能步错路;要搞好革命工作,就要在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上狠下功夫。 -------- ①《访金城同志谈话记录》,1980年9月20日。 在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为林伯渠六十寿辰举行祝寿活动,对他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不仅是对他本人的关怀和激励,同时也是号召大家学习林伯渠那种只知耕耘,不知劳瘁的革命老黄牛精神,献身于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对广大党员和全体军民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