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热衷体育结豪杰,学业有成赴征程。 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该校是根据1802年7月4日国会通过的法案而建立的以培养陆军初级军官为目标的初级院校。西点军校因培养出无数的杰出将领而名震世界,它坐落在美国纽约市北边约80公里的地方,东邻哈得逊河。 虽是一所陆军初级院校,西点军校却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在校园中,设有许多伟大将领的纪念室,如格兰特纪念室、罗伯特·李纪念室、谢尔曼纪念室等,目的是向每一届新学员灌输学校的传统和精神。格兰特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的名将,并于1869~1877年任美国第18任总统;谢尔曼则是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的西线指挥官,声名显赫;罗伯特·李与上述二人不同,他是南方军队的司令。有趣的是,北方的格兰特和南方的李将军均出自美国另一位名将温菲尔德·斯科特的门下,斯科特本人死后还葬于西点军校。 布莱德雷考完试以后又回到车间打工,他对西点军校的光辉历史一无所知,更想象不出“西点人”是什么模样。作为一名贫穷的乡下孩子,他不敢有什么奢望。从内心深处,他只想到西点军校是为穷人的孩子开办的,那里可以免费求学。 1911年7月27日,这是布莱德雷一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他收到了一封改变他命运的电报。那封电报通知他,他已考取西点军校,井命令他在8月1日中午以前到校报到。 “西点军校录取了我?会不会弄错?”这是布莱德雷看完电报后的第一个反应。喜从天降弄得布莱德雷不知所措,他呆呆地盯着电文,觉得自己在做梦。 待他清醒过来时,布莱德雷仍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他回想起考试的情景,不相信自己能被西点军校录取。于是,布莱德雷匆忙地去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安德森打电话,证实电报的可靠性。 安德森坚定地告诉布莱德雷,他自己根本没收到任何电报,并肯定被录取者是布莱德雷。第二天,即7月28日,布莱德雷收到了拉克议员的来信。拉克代表官方通知布莱德雷:登普西·安德森因有些科目不及格而落选了,布莱德雷的所有考试科目都合格,他是这场竞争的胜利者。布莱德雷看完信后欣喜若狂,赶紧向母亲报喜。 拉克议员还在信中一再表示,布莱德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考,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也是他的光荣。拉克衷心地祝贺布莱德雷考试成功,从而成为西点军校光荣的一员。最后,拉克议员还鼓励布莱德雷,坚信他能胜任西点军校的学习,将来能在军队中担任高职。 一阵欢乐之后,布莱德雷又开始感到内疚,在这次应考中,他总觉得自己抢夺了本该属于安德森的机会。于是,他又主动地给安德森打电话,并要安德森去西点军校。安德森非常佩服布莱德雷的为人和勇气,他坚决拒绝了布莱德雷的善意:“不!你是胜利者。” 命运的突然改变多少给家里带来了喜气,母亲舍不得独子的离开,喜悦中带有忧伤。家里依然很拮据,布莱德雷搜罗了一堆衣物,打上包裹托运到西点军校。7月30日下午,布莱德雷手里提着仅装有一套换洗衣服的手提箱,带着100美元现钞独自向莫伯利车站走去。临行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保重身体,少花钱,经常给家里来信。 8月1日,布莱德雷兴致勃勃地向西点军校值班中士报告: “报告,考生布莱德雷前来报到,请求分配任务。” 1911年,西点军校共有600名学员,规模还不大。布莱德雷这一届学员占了265人,是全校学员人数的44%。按计划,这一届学员正式报到的日期是6月14日,因法律改变而推迟报到的学员共有14人,包括布莱德雷在内。当推迟报到的学员赶到西点军校时,大部分学员已到被称为“大平原”的夏令营进行为期7周的艰苦训练了,学员们称这种训练为“劳役”,意指非常严格、艰苦。对迟到的14名学员,学校当局冷眼看待,在他们升入高年级之前,谁也没指望升为军士或军官。 “大平原”训练的目的是向学员灌输军事生活的准则。近似野蛮的训练从基本的野战训练开始,学员们住在帐篷里,每天进行队列训练、背包行军、站岗放哨以及布置射击场等科目的训练。教官们和高年级学员常用粗暴生硬的方法来训练新学员: “挺胸!收腹!再挺一些!再挺一些!头抬高!下巴往里收!”这些口令,不容任何一个人反应迟钝,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得百分之百的准确。在“大平原”,无论你是出色的运动员,还是考试的尖子;不管你是娇生惯养的宠儿,还是恃强凌弱的恶棍,都得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稍有闪失,就会招致一顿臭骂。教官们经常用“浑蛋约翰先生”、“混蛋加德先生”这一类的称呼代替学员的名字。学员们在此必须告别平民生活,甚至也告别了原来的名字。布莱德雷本是苦孩子出身,他对这些训练没有大的不适应,至少不用叫苦连天。 高年级学员戏弄低年级学员的做法在这时十分风行。他们经常要低年级学员长时间地伸臂平举体操棒,或者双腿在桌下伸直,还经常处罚新学员俯身在一根柱子上做出游泳的姿势,如此等等。新学员不得违抗命令,他们能说的唯一一句话是“是,长官”! 在日常的训练中,新学员要学会如何铺床叠被、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和放置步枪,连何时刮脸、擦鞋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大平原”,布莱德雷编入了早已到达的大队人马中二当时,全校600名学员编成6个连,每个连100人,按个头高低编成。布莱德雷头一年编入了第1连,第二年又调到第6连一直到毕业。布莱德雷在射击训练中,成绩非常优秀,经常打中靶心,这得益于他在密苏里打猎多年的经历。这一点,同班的学员望尘莫及。 西点军校的训练是残酷无情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对人的一种折磨。对于这种训练,布莱德雷后来称之为“具有积极作用的副产品”。高年级学员对低年级学员的捉弄和处罚,磨练了人的意志,它让人牢牢记住了等级、权势,教会每个人无条件地、迅速地执行命令。 训练是用纪律来维持的,行政记过或“训斥”是强迫学员执行命令的手段。每一个学员每月允许记过9次,超过1次,就得扛着步枪在指定的地方走1小时。这种带有羞辱性的惩罚,布莱德雷也挨过多次。一次是因为他的步枪碰到了帽子,另一次则是因在就餐时衣领没有整理好。 西点军校的行为准则是“义务、荣誉、国家”,它要求学员忠诚老实,而且是永远忠诚,绝对服从。对于违犯纪律的行为,每个人都要敢于揭发报告。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如实报告,撒谎和欺骗则会被立即除名。 20世纪初,美国的政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风气都在发生变化,而西点军校仍恪守它的传统,声称它“不是改革的对象”。他们仍用固有的方式、方法训练学员,让学员过着一种斯巴达式的生活。冬天,学员住在冰窖一般的房子里,夏天,房间热得像火炉,食物也相当粗糙无味。但是,这种生活养成了每个人的军人品质,把学员敲打、塑造、锤炼成绅士和优秀的军官。在课程上,西点军校侧重于土木工程和军事工程,内容极为狭窄,只开少量的文科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则是多年或十几年一贯制,很少更改。布莱德雷擅长数学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上并不费力气,还一直帮助同室的一位叫本杰明·W·米尔斯的同学。米尔斯来自南方的佛罗里达,缺乏生气,一直违犯校规偷偷吸烟。布莱德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辅导他的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否则他连一年级都混不过去。 尽管学习和训练是那么枯燥无味,西点军校的业余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倡导体育运动便是其一大特色。学校里有各种代表队,并经常参加院校间的体育比赛,项目包括摔跤、拳击、马术、击剑、游泳、足球、篮球和棒球。大家十分崇拜那些优秀的运动员,捧之为“明星”。那些体育尖子享有与普通学员不同的“待遇”。 布莱德雷从一年级起就加入了打棒球的行列,不久便被誉为“击球正确、掷球准确,擅打曲线球,臂力好”的优秀选手。1912年,布莱德雷入选西点军校棒球代表队,得到了高年级学员的“承认”,和他们一起参加训练和比赛。渐渐地,布莱德雷对高年级学员不必总称“长官”了。 1912年秋天,布莱德雷参加了各种比赛,他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前锋因膝盖受伤而被迫退出球队,只好去当啦啦队长。艾森豪威尔是德国人的后裔,他的祖先最早于18世纪移居北美,后辗转定居得克萨斯州。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出生于1890年,他是父母生养的第三个儿子。艾森豪威尔的降生又给家里增添了困难,父母只能靠做工维持生活。因此,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的处境大体相同。他高中毕业后也因经济拮据而辍学,企图靠打工来挣些钱,然后再上大学。后来,在好友哈兹利特的鼓动下,艾森豪威尔报考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后因超龄(已满19岁)而未如愿。由于西点军校对学员的年龄限制不那么严格,艾森豪威尔便在州议员的推荐下报考了西点军校,成为布莱德雷的同班同学。 艾森豪威尔是一位相貌堂堂、笑口常开的人。他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很讨人喜欢。在学习上,艾森豪威尔不怎么用功,也不在乎军阶的高低,多次因违纪而降衔。有一次甚至从厕所逃出军营,租船到哈得逊河上游的纽堡镇去大吃一顿。由于艾森豪威尔能很轻松地对付学校的课程,自己又喜好交际,因而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体育活动上,结交各路豪杰。在1912年11月13日的比赛中,历来所向披靡的艾森豪威尔不幸膝盖受伤,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直到三年级,他走路还是一颠一跛的。在此后的戎马生涯中,艾森豪威尔经常受膝伤的困扰。在西点军校,布莱德雷与艾森豪威尔的关系很平常,在体育活动中接触比较多,但关系并不特殊。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担负起啦啦队长时,表现出杰出的领导才能,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他日后会成为盟军最高司令和美国总统。 1913年,布莱德雷这一届学员被核准休假了,他返回家乡莫伯利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在为期两个半月的休假中,布莱德雷每周在莫伯利半职业体育代表队中参加3次棒球比赛。更重要的是,布莱德雷一直钟情的玛丽·奎尔已经从圣克劳德师范学校读完二年的课程,并在明尼苏达州艾伯特利的一所中学任教。这次,玛丽也回家过暑假,布莱德雷得以和玛丽频繁接触。两人常和亲友外出野餐,或到基督教堂参加集会,或去戏院看戏,或坐在玛丽家的门廊里聊天。假期结束后,玛丽和妹妹萨拉·简将前往哥伦比亚,奎尔夫人要她们在那里上走读大学。布莱德雷与玛丽分别时,依依不舍,他们相约每月通信一次,爱情的种子已深深地在俩人心里扎下了根。 1914~1915年是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在14名候补学员中,布莱德雷第一个被提升为第6连的中士学员,后来又晋升为少尉学员。不幸的是,1914年才成为校橄榄球代表队队员的布莱德雷也在比赛中弄伤了膝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对保守的西点军校产生丝毫影响,它远离尘世,因循守旧,教学内容仍以南北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战例为主。战争中新出现的战术、技术几乎传不到校园中夹。布莱德雷只好从公开出版的报纸和杂志中了解战争的动态。 1915年6月,布莱德雷从西点军校毕业了。由于体育活动太多而影响了布莱德雷的成绩。第一学年,布莱德雷的成绩在全年级居第49名,二年级降到了第53名,三年级又跃升为第43名。毕业时,布莱德雷居164名毕业学员中的第44名,艾森豪威尔的名次是第61名。西点军校1915届学员入学时共有265名学员,第一学年结束时,许多学员被淘汰,人数减为212名。到第四年,仅有164名学员毕业。布莱德雷能顺利度过四年的严格训练和艰苦的学习,并居全年级第44名,已经相当优秀了。布莱德雷的数学成绩相当优秀,但英语这一门课的成绩又最差,结果拖了后腿,影响了他的名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布莱德雷所在的班级后来成了西点军校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明星辈出的班级”。164名毕业学员中,有59人后来获得准将或准将以上军衔,真可谓是“将星之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这些西点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指挥才能。在这个将星闪耀的群体中,满脸带笑、一头金发的得克萨斯人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成了五星上将和美国总统;身材瘦高、满头少白灰发的布莱德雷亦成为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此外,成为四星上将的有约瑟夫·T·麦克纳尼和詹姆斯·A·范佛里特;成为三星将军的有约瑟夫·M·斯温、乔治·E·斯特拉特迈耶等人。 对于布莱德雷这样的乡下孩子而言,西点军校是他取得成功的摇篮。1946年,丘吉尔前往五角大楼会见30名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最杰出的美国陆军和陆军航空队将领。丘吉尔嘴里叼着一支大号黑色雪茄,仰坐在椅子上,和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等人随意地交谈着。当他们讨论到“将领是天生的还是造就的”这一问题时,布莱德雷五星上将承认“有些将领是天生的”,但更多的将领却是“培养”出来的。 1915年,艾森豪威尔就满怀信心地在《榴弹炮》年鉴中写道:“布莱德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如果他一直保持开始时的速度,终有一天,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会向自己的子孙夸耀:‘不要忘记,布莱德雷将军是我的同班同学’。” 我们无法考证艾森豪威尔出此预言的依据,但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勇气,特别是他在棒球和橄榄球方面的特长,给艾森豪威尔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良好印象。 布莱德雷在自述中坦率地评价了他在西点军校的成就,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获益最大的几年”。西点军校把布莱德雷塑造成一个合格的职业军人,使他从一个乡下孩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军官。西点军校的磨难、锤炼开阔了布莱德雷的眼界,把他训练成为作风严谨、思维敏捷、体格健壮的优秀军人。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热衷于体育运动的布莱德雷不仅精通了许多运动项目,而且在体育运动中了解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征战中,布莱德雷便是依据他在体育运动中所了解的人物个性,恰如其分地使用手下的将领。布莱德雷说:“后来留在陆军的1914年的西点军校棒球队员,都成了将军。”体育运动的确为西点军校学员提供了巨大的活动舞台,汇聚了各路豪杰。 1915年布莱德雷从西点军校毕业时,美国陆军部队只有可怜的10万人,其中军官仅有5000人。对于布莱德雷而言,选择兵种服役是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艾森豪威尔选择了步兵,他的膝伤使他很难在骑兵或工程兵中服役。那么布莱德雷又是怎样选择的呢?他是古有选择的余地?这正是:面临抉择征程远,漫漫人生待求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