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朋友们也都体谅,我有时实在没空主动打电话sa yhel-lo的恶习,他们只是三不五时地来关心一下我的生活,而我也总坚信,朋友是一辈子,不论你身在何处,你永远知道,他们的存在,而他们也深信“here l am”我永远在那里。 于是,朋友来电哭诉心情不好,我会想法子放下手边所有事,飞奔到朋友身边,带她离开几乎要令她崩溃的环境,朋友事业面临抉择,我可以牺牲睡眠和她长谈两个小时,直到她能安心入睡。 对我来说,多年不见的朋友再相见,情景依然,因为,我会把时间还原到上次见面,一切再续于是有朋友说:“很奇怪我们有两年没见面了吧?怎么感觉好象昨天的事,一切都一样熟悉。” 近年来,到处奔波,朋友的范围圈更扩大了,但送旧迎新下,是老朋友因忙碌疏于联络,新朋友还有待时间深交。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新的志向,“该把好朋友留在身边了。 随着新书即将付梓,好姊姊多多,神来一笔建议:“你可以请朋友,友情来稿呀!”这句话一出,就是我满脸笑意地向她邀稿:“多多,你首先来稿呀!” 朋友眼中的自己,像面镜子,尤其是曾共事过的朋友,许多当时的心情,你或许早已遗忘,但是借由这面镜子反射出的光线却仍然生辉,引我流连。 还要特别感谢刘震云,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内地作家,籍由他,我认知了内地文人儒雅幽默兼而有之的气质,而他本人就是本好书。 什么叫亲和力?什么样的人具有亲和力?如果您想要了解这方面的问题,那就请仔细阅读本文,因为本文恰好就是一篇有关亲和力的注解文章(详细的案例可以从小莉的这本书中读到)。——这是解题。 靓丽、大方、活泼、可爱、睿智、敏捷、清新、灿烂……这不是程某人的词儿,这是许多平面媒体加给小莉的形容词。凤凰卫视主持人微笑着播报时事,始于吴小莉。 她有一张“自来笑”的脸,即便是抿着嘴唇,她两边的嘴角也是微微上翘,依然笑意盈盈的样子。 第一次与吴小莉合作是在1996年11月,上海电视节期间。当时我和矫捷、黄晓燕等人比小莉先期到达上海,做开幕报道,而小莉因为参加9日在北京举行的凤凰卫视演示会,所以在10日抵沪。当她到上海时,我们没有替她订下五星级酒店的房间,而是把她直接弄到上海有关部门为我们摄影队安排的三星级饭店,让她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知道小莉心里究竟乐意不乐意,但当时我看到她脸上的确是笑笑的。在结束了电视节期间的上海报道后,我到饭店门口给她送行,她欢欢喜喜地对我说:“鹤麟哥哥,你是一个好人。”我当时就想,这个台湾妹不比咱内地的主持人难伺候。那次在上海,小莉也给与我们合作的上海电视台的摄影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说她既专业又勤奋而且好相处。当时她采访了黄菊、陈至立等上海市领导人,陈至立对她评价也很高,说她给人感觉“很舒服”。1997年中共十五大期间,小莉在会上遇见了已经调到教育部的陈至立,二人都欢呼着跑向对方,好像久别重逢的姐妹。 这就是亲和力。小莉身上的亲和力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生的气质,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快融洽的气氛。 小莉的亲和力并不是靠她的那张笑脸,而是来自她内心深处对观众的诚意、对采访对象的友好和尊重。西方的心闻理论强调记者与采访对象“平起平坐”的平等理念,忽视对方作为人,除了平等还应互相尊重。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西方记者对采访对象咄咄逼人的进攻挑衅的态度,不把采访对象逼到窘境誓不罢休。对照当今世界提倡对话,减少对抗的大趋势,反思这种所谓记者乃“无冕之王”的理念,不难看出它有明显的缺陷。“王”者,高于一切的主宰也。而我认为,平等必须坚持,尊重也不能忽视;没有平等谈不上尊重,没有尊重也就没有平等。 “无冕之王”理论实际上把传媒凌驾于受众(所有的采访对象始终都来自受众)之上。受这种理论影响,有的记者、主持人,常常到平民百姓那儿去找平等的感觉,找无冕之王的感觉。他们对普罗大众谆谆教导,以为人家都比自己傻;采访遭拒绝时恼羞成怒,对拒绝采访的人不依不饶,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缺乏对人的谅解精神。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传媒狗患队怎么说都难辞其咎。这种状况,连平等尊重都谈不上,又逞论亲和! 人们从小莉这么一位学习大众传播专业的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的身上,一点儿都看不到咄咄逼人的传媒职业玻采访大官儿时,她的态度并不仅仅是不卑不亢,而是更把对方看作有血有肉的人。政府官员的记者会往往不是枯燥乏味,就是剑拔弯张,而在1998年3月的新一届国务院领导人记者会上,小莉对朱镕基总理所提的问题,富有人情味,用港台语言来形容,就是很“感性”,朱总理的回答,也没有半点官腔或外交语言,充满了对香港、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真情。采访老百姓时,小莉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平等尊重,更有一种亲密无间的感觉。1996年11月她在上海的一家敬老院采访时,和那里的老人们亲如一家,简直就像他们的女儿。1997年初,她在武汉采访打捞中山舰的一群工人时,采访几乎要变成了联欢。 主持人绝不是大智大慧的化身,而是平民百姓的替身;不能摆俯视众主的架式,以为自己真是“无冕之王”。有人说过一句刻薄的话:“主持人一思考,观众就发笑。” 小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从不自以为是。1998年4月凤凰卫视开播两周年之际,凤凰卫推出一个新栏目——《小莉看时事》。这是一个思考型的栏目,小莉凭借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以敏锐的触角、灵慧的思维及对两岸三地社会情态的深入认识,把每周发生的重大事件,重新思考整理一番,做出自己的分析,使《小莉看时事》成为一个全新风格的时事追击、深入报道的专栏。在这个栏目里,小莉没有摆出大智大慧、俯视众生的架式,依然象一缕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观众浮躁的心。笔者也曾主持过新闻评论节目,每天接触的都是沉重的主题,自己也变得一脸的苦相。其实我们的误区是我们不知道怎样“隔离”,我们感情用事地把自己的情绪带到了节目里,并且把这种情绪传染给了观众。如果我们是医生,我们就一定是那种每治一个病人就给自己留下一种病的医生(谢天谢地,没有这样倒)霉的医生)。小莉的聪明就在于她始终不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节目里去,始终相信观众的判断力,始终没有把自己当作救世主。 其实小莉并不是万事如意。1998年5月,南方的一家双周刊在中国的7个城市做了一次有关主持人的主题调查,调查报告的题目是>(题目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几乎每一个被提到的主持人都有观众表示不能忍受,其中包括一般认为人气很旺的几个明星主持人,就连小莉也未能幸免(我相信如果设置的题目是“我最喜欢的主持人”,每个被点到名字的主持人又会个个都有人喜欢)。但是南方的这家双周刊的这次调查至少说明,一个主持人要讨一切人的喜欢几乎办不到。无怪乎电视学者、风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先生曾感慨道:“主持人是个毁人的行当”,天真的小莉对此曾有过担心,她觉得既然观众有意见,那就一定是自己有不足有问题,她焦虑地说:“可是要叫我一脸痛苦,我实在做不出来的”。 小莉还遭遇过更大的误解。凤凰卫视1998年6月起播出了一个关于《小莉看时事》的栏目宣传片,这个宣传片的主体形象不是小莉,而是一只大大的虎皮青蛙。在这个长度为20秒的宣传片里,小莉的形象只有3秒左右。片子一开始,是大红大绿的验光镜片的特写,镜片后是青蛙的眼睛,由虚变实;然后,这只青蛙全身现形,是一只很美丽的虎皮大青蛙。在这些画面上,相继出现了这些文字:“模糊不清?”“真假莫辨?”“视野广阔?“全面真实清楚——只有在……”这时画面上出现了玩具般的开关,“off”、“oN”,小莉出现在一个玩具式的电视机屏幕里,她平静而快速他说到:“谢谢你今天和我一起来关心时事,下周同一时间,再会!”她只说了这句话,只出现了这么一会儿,而且那个小小的电视机还缩到一个角落里,给栏目名称“小莉看时事”五个字让地方。画面最后还又回到了那只美丽的青蛙身上,它戴着一副漂亮的时装蓝边眼睛,眼睛眨一眨地思考着什么。这是个被公认为构思奇妙、想象大胆的宣传片。但是有一个观众来信批评说,这个宣传片是把观众当作“癞蛤蟊把小莉当作“天鹅”。这种理解实在是太严重了。香港的创意者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花费千余港元从宠物商店买来的这只虎皮青蛙,竟被人看作是一文不值的癞蛤螅这使我想起清朝的一个大冤案,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一首诗中有这么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有冤下指控这是“反清思明…徐骏被处斩,诗稿遭焚毁。其实徐骏并无“反清思明”的念头,“明月”不过是套诗家陈词。可见从古至今,我们都活得太累。 凤凰卫视的另一位主持人窦文涛说过:“评价艺员或主持人发迹,香港人很相信‘观众缘’。这是个说不清的东西,但一定是有的,有的人各方面部不错,可就是总也红不起来:有的人似乎不怎么样,但一上镜就很讨好。我常怀疑大众传播学是否能做到很科学,媒体与受众间一定存在一个不可知的神秘地带。当然也有句话是说,机遇只偏爱准备的人。(窦文涛:>)其实早在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就在>一书中,提出了“分众”(DEMASSIFCATON)这个概念。当时人们对托夫勒的观点或存疑或不理会。而如今的事实确是,传媒的受众,早已分化成各个不同的群落,因此则所有观众就不能等量齐观,等而视之,因此针对一切人的电视的作品已经不复存在,因此你要围攻特”的观众群,因此你不得不放弃另外的观众。 不必对目标观众之外的观众太过在意,不要让他们左右节目的定位。这个概念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文化水平观众的节目,可能不会得到文化水平较低的观众的认同,反之亦然;老人节目青少年观众可能不爱看,反之亦然。 观众是电视台的衣食父母,但请别忘了分众概念,并非所有的观众都是你的拥冤。 明星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有吸引力,有号召力,有个人魅力,但他们并不能做到完全的“人见人爱”,他们需要观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们不能指望每一个观众都对他们没意见。小莉明白这一点,所以她始终无怨无悔,永远是笑意盈盈。什么样的人具有亲和力呢?小莉这样的人。 程鹤麟 吴小莉的正版自传要在大陆出版。 “这里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吴小莉在香港主持。” 自从电视成为我们精神消费的日常品——就像萝卜、白菜和猪肉对于我们的物质消费一样日常后,电视主持人就成了我们对门的邻居。 两年前,当张绍刚代表风凰中文台扛着机器要采访我的时候,为了什么是“风凰”给我解释得面红耳赤,谁能料到两年之后,凤凰中文台竟成了几亿人饭桌前的一道佐料和睡觉前的重新打量一遍世界的“包打听”呢,——你不知道世界今天会发生什么。 吴小莉亦然。虽然她在台湾通过华视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短短两年,她通过凤凰台又轻松地走入大陆几亿人的心中,你不能不警惕这世界有许多特质和勤奋的人——她(他)的心路历程一定不轻松,他(她)在坚持不懈地在与这个世界较量。 朋友们的日新月异,就是这个世界和地球同步滚动的一个(一些)动力也是使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来源。 我还比较赞成风凰台另一个节目的结束语:“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它对于世界段落尾巴的揪断,是多么轻易和利索呀。 第一次见到吴小莉,是在前门烤鸭店的餐桌前——凤凰台请人吃饭,记得那个餐馆桌子腿椅子腿和服务生的腿林立——鸭子上来却不见腿。吴小莉开朗而疲惫——和电视上的容光焕发判若两人——为了捕捉到世界上一些新的风和雨,也把她给累坏了。直到喝了鸭汤之后,她才缓过劲来。她对人热情而礼貌,听人谈话神情期待和专注,脸向谈话者逼得很近——我除了判定她是一个富有教养的中国女性之外,还向她提出了一个有关视觉的问题:你是不是有些近视呀,她用劲地点了点头:是这样。记得那餐饭吃得非常愉快,张绍刚和程鹤磷讲了一些跳蚤、胡子和唱歌的故事除了把我笑得呛了酒和岔了气之外,我还明白了风凰所以是风凰——风凰就诞生在跳蚤、胡子和唱歌之中,吴小莉所以是吴小莉——吴小莉就诞生在疲惫和奔波之后。 再次见到吴小莉,是在未熔基当总理的那天晚上,为了《故乡面和花朵》的签约,金丽红和黎波邀请一些朋友在三元桥附近的一家餐馆相聚。那天傍晚是吴小莉在世界上大出风头的一个傍晚,在新一届中国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上,吴小莉和朱熔基有一番引起大家广泛注意的默契的对话。当吴小莉从大会堂赶到三元桥,大家都准备看到吴小莉容光焕发的表情。但是吴小莉赶到之后,神态却非常平静,马上就投入到吃饭和朋友们的谈笑之中。当大家回过头有问记者招待会上的情况时,吴小莉仍平静他说:这是我的职业。接着又引导大家继续别的话题。如果吴小莉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的话,这种对于世界荣辱不惊的心态,一定会推动她在这个世界上走得更远——我再一次明白了吴小莉所以是吴小莉。 ——吴小莉所以是吴小莉,就是吴小莉这本自传的主旨。我像这本书的许多读者一样,更多时候见到吴小莉,是在每天晚上的电视上。现在她主动由电视上走到了生活中和她过去的历史,由台前走到了幕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本书,她的历史和幕后,看到一个人由童年到成年,由胖到瘦,由努力到成功的一段过程——当然更重要的,我们通过这些质朴的文字,看到了这样一个关于人生和过程的普遍真理:苛求自己,比要求别人更加重要。 给吴小莉这本书的跋就是这样。 刘震云 1998年12月30日北京十里堡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