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在河北省西南部,涞源、易县、徐水、满城等地的交界处,太行山余脉延伸到这里,耸起五座直刺云天的山峰——狼牙山!在那百丈悬崖之下,绿阴中立着一座白色石碑,石碑下排着三座汉白玉石墓,三个英雄亡灵永远地躺在这里……中国人民永远忘不掉的那场民族战争,在进入第4个年头——1941年时,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日军集结六七万兵力,对晋察冀进行了“铁壁合围”的秋季大扫荡。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率部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9月25日,日军第一一○师团三千五百余人扫荡狼牙山区,误以为包围了杨成武的老一团主力,穷追不舍。老一团第七连在完成掩护部队主力和数万名地方干部群众转移任务后,留下第六班掩护全连撤退。六班边打边撤,把日军引向三面绝壁的棋盘峰,激战五小时,击退敌人四次冲锋,毙伤敌人五十多名,全班只剩下五名战士!在弹尽粮绝、敌人再次冲上山顶的危急关头,他们砸毁枪支,一齐纵身跳下百丈悬崖……其中,有两名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落挂在绝壁上的乱树枝上侥幸存活,另外三名勇士(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于是,在中国抗日军民中流传起一个英勇悲壮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943年12月26日,漆黑寒冷的夜,狼牙山南麓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易县东西水村)。村东北一个破烂的茅草房,堂屋透出昏黄的灯光。地委妇委副书记赵志珍,一手撑着怀孕7个月的肚子,一手往热气腾腾的灶锅里添水。八路军一支敌后武工队刚在隔墙院裹住下,她想烧些热水送过去。房东李大姐一边往窗棂上拴绳,一边念叨:“听说寨头那边,鬼子把房子全烧了,还杀了不少百姓……”“大姐,地委指示给寨头筹粮的事,你替我转告村长了?”志珍突然问。“放心吧,”李大姐下了炕,指着窗棂上小拇指般粗的麻绳,说:“赵书记,如果今晚娃娃真要生下来,你一手拽这绳,一手抓炕沿,使得上劲儿……”又咕哝着,“不知杨司令在哪个山上。”赵书记——杨成武的妻子,已习惯了战争时期一年半载见不上一次面的夫妻生活。 几个月来,赵志珍一直忙着秋季反“扫荡”,这几天觉得肚子不对劲儿,似要早产,赶紧在这个村的老据点住下来。这时,她想起最近在狼牙山与丈夫的那次偶然相遇。一个月前,反“扫荡”战事正酣,身怀六甲的志珍带着4岁的女儿易生,被地委安排到狼牙山里一个老据点——不老庵暂住。一天清晨,门外山头那边猛然响起枪炮声,不知哪支部队与鬼子接上了火。正午时分,门口突然停下一伙身着灰色军服的八路军。赵志珍定睛一看,竟是丈夫身边的警卫和卢医生等人! 警卫员从骡子上抬下了昏迷的杨成武。“司令员!”志珍边唤边跟着跑进屋里。半年多没见,丈夫瘦多了,青黄色的脸上长满胡子碴,额头上虚汗津津,前胸衣服上沾满黄土…… 这些日子,司令员带着军区机关和部分主力,一直和“扫荡”的日军在山里兜圈子,不慎患上疟疾,高烧不退。今天清晨,终于抓住一股分散的日军,猛揍一顿……指挥战斗的司令员渐渐支撑不住了,旁边的黄参谋长、政治部王主任等,坚决让司令员撤下阵地!一路猛跑到这里,没想到碰上了赵志珍。 在不老庵,杨成武高烧昏迷不醒,他时不时地惊叫着,似在阵地上发布命令。志珍挺着肚子,陪在丈夫身边,在那个年代,像志珍这种“媳妇”,既要履行好做妻子的责任,还要承受着时刻牵挂丈夫生命安危的精神压力,这就是战将妻子的“荣幸”。第三天,杨成武终于苏醒过来,志珍一边招呼给丈夫做饭,一边向丈夫轻声叙说这些日子的事,还把大女儿易生叫过来见父亲。看着女儿漂亮的小脸蛋,杨成武蜡黄的脸上荡出笑容。志珍靠在丈夫头边,说:“下次见面还不知到什么时候,你给肚子里的小东西取个名儿吧。”杨成武转过头,欣喜地看着妻子隆起的腹部,用幽默的口吻说:“漂亮的母亲生的孩子……名字就叫‘俊生’吧!” 房东霍金生大哥,端着一碗香喷喷的热面条进了屋,杨成武刚吃了一口,一声“报告”,警卫员曾荣昌上气不接下气地进来说:“司令员,东山梁有枪声,一小股敌人正往这边来了,情况紧急,赶快转移吧!”说话间,两架日军飞机穿过头顶,炸弹在房子不远处开了花。屋里人的眼睛全盯着杨成武。杨成武的眉拧在了一起,头转向志珍……丈夫一瞬间犹豫的眼神,使志珍明白了丈夫的心思,她喊着:“警卫员!快跟司令员转移!”战士二话没说,急忙把司令员往骡子上架。杨成武嚷着:“志珍,当心!”志珍靠在门上喊:“司令员快走!别管我。”战士们赶着骡子往西山梁奔去。 金生大哥拉起志珍,抱上易生,猫腰借着草丛土埂的掩护,溜到了附近一处大石头下,扒开草丛,钻进一个洞里。鬼子走后,房子已变成横倒竖歪的黑色废墟,硝烟夹着焦糊味直钻鼻子。志珍不知该向金生大哥说什么好……想着想着,腹内一阵抽搐,像挨了一鞭,随之持续地挤压、下坠……李大姐把站不住的志珍扶上炕。没缓过几口气,又一次抽搐迫使她咬紧牙,开始冒汗……这时,她的手无意间触到一个物体——一只旧的浅绿搪瓷缸子,那是丈夫的“战利品”。1939年冬季反“扫荡”中,杨成武与兄弟部队在雁宿崖峡谷两侧设伏,把日军诱进峡谷,猛烈攻击,全歼日军五百多人。4天后,他们又在黄山岭设下口袋,把一千五百多日军“扎”死猛打。杨成武的老一团发现了日军指挥部,迫击炮弹准确地在敌群中开花,日军“名将之花”的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弹成重伤,当晚死去。杨成武威名大震。志珍特别珍爱丈夫送给她的这件“礼物”。 狼牙山是志珍的故乡,也是根据地的主要依托。并肩战斗的战场和共同的志向,把杨成武和赵志珍紧紧结合在一起。他们熟悉狼牙山的一草一木,踏遍了狼牙山的山山水水,付出的血汗浸透了狼牙山的每条小路、每道险关。在这里,他们掩护过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也垂泪掩埋过许许多多为民族生存而殉难的战友,以至亲人。记得,初建的根据地被频繁地“扫荡”,杨成武想构筑起一个攻守兼备、进退有余的阵地网络,赵志珍向司令员“献”出《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中的一计:“好个祝家庄,尽是盘陀路,容易入得来,只是出不去。”狼牙山沟壑万千,奇峰险石,道曲径环,如入迷宫……杨成武颇受启发,遂亲自率人全面勘察狼牙山,拟定了防御方案,后来发动数万军民,数月辛劳,终于把狼牙山改造成为易守难攻、回旋有余的大“祝家庄”,为以后反“扫荡”斗争和坚持敌后抗日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志珍突然一阵间歇性的痉挛,牙咬得咯咯响,汗水已浸透全身。“快!抓住绳子,使劲儿拽!”李大姐急得满头大汗,绳子绷得紧紧的,窗棂子格格发响。这时,志珍的子痫病犯了……这个病由来已久。1940年初冬,寒风在华北平原大地上哀号,饱经忧患的抗日军民进入最艰难时期。在冬季大“扫荡”中,志珍躲着日军的追击,生下了大女儿易生。孩子一落地,乡亲们抬起这母女俩,过冰冷的唐河,爬百花山,下神仙山,上花塔北山;穿易县,进完县,在唐县与敌人周旋;又跋涉在曲阳县的山山水水,躲过敌人无数次追击和轰炸。这种情况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她们母女终于被送到了安全区,难以想象的颠簸和折磨,使志珍落下了子痫症这一顽症。以后的分娩,志珍难躲子痫病的折磨。“易生”,取自出生的易县、易水,然而,母女几次死里逃生,分娩如此危险,也许“易生”应改名为“难生”。妻子分娩时,杨成武在涞灵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易生”不易,“俊生”也面临早产,可窥出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不惜身家性命的高贵品质……“嘣——”那根麻绳断了!志珍的手无力地垂下……“哇——哇——”一个新的生命,不停地啼哭,似在向世人证明——“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她蹬着小腿,拼命地啼哭,似把一生的泪哭干。她尚不知道——她细嫩的血管里,涌动着狼牙山儿女的血液,骨头里却嵌进了将军的精髓。 俗话讲,“七活八不活”。俊生瘦小,却顺了杨成武的意思,随母俊秀,尤其是那双大眼,又黑又亮,招人喜爱。1944年新年后,晋察冀军区八路军连续出击,迅猛地扩大根据地,杨成武更忙了,赵志珍也像当年许多领导人一样,不得不把襁褓中的俊生暂时托付给当地可靠的老乡代为抚养。革命和亲情,此时的环境只能二者择一。在母亲的涟涟泪水中,在“将来若有幸接孩子回来,这孩子也一样是您的”托付声中,熟睡着的小俊生不知不觉地来到易县狼牙山脚下一个小山村的老乡家。“爹”叫赵玉,老地下党员,“娘”叫卢秀,贤慧淳朴的山村妇女,他们没孩子,怀抱“八路军干部”的骨血,自是疼爱有加。 俊生天性娴静、聪颖,很少拖累大人。稍大些时,就开始善解“爹娘”心意。每天吃饭或每年收获季节,跟着大人跑前跑后,比大人都“紧张”。每到傍晚快收工时,不用招呼,她一声不吭地跑到村头,坐在枯井边的方石上,托着小圆腮,等着“爹娘”出现在路口。这也是“爹娘”的一大自豪。这个小山村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和相对封闭,养成了质朴淳厚的民风,小山村生活很苦,逢上兵荒马乱,常以野菜、山果充饥。“爹”过年的新布鞋,是“娘”拆了两双旧布鞋改制的。尽管如此,“爹娘”对小俊生从心底里疼爱,穷苦中长大的俊生特别理解“爹娘”。一次“爹”出门有“工作”,没想到一去三天,家里断了粮,“娘”从邻家借来几个红薯(地瓜),磕着罐底,给俊生煮了一大碗玉米薯粥。俊生刚把碗端到嘴边,就隐约听得厢房里似有喝水的“吱、吱”声,她撩起门帘,见“娘”正端着大碗往嘴里倒野菜汤!“‘娘’,我肚子疼。”小俊生说着,捧着那碗玉米薯粥从堂屋进了厢房,搁在了“娘”眼前。“娘”什么都明白,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俊生,你等着,‘娘’出去弄点粮。” 俊生坐在门槛上,不知不觉睡着了。隔门的四大爷,端着一簸箕玉米饼子进了屋。临走时说:“给你‘娘’说,先吃着,再想办法。”四大爷刚出门,一半的饼子已进了俊生的肚子。她实在“挺”不住了,直到“娘”进门,她已吃进了好几个。结果,晚上撑得睡不着觉,捧着小圆肚,哼哼了一晚上。幸亏“娘”用擀面杖像擀饺子皮般地轧到天亮,才把肚皮搞平整。直到隔天中午,小俊生才觉得想吃点东西。好长时间里,她见不得玉米饼子…… 有一年春节,俊生穿着“爹娘”省吃俭用新做的蓝底红花布褂,约了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去串门拜年。没到半晌,小俊生一个人气鼓鼓地回来了,脸上划了道血痕,新衣袖子撕开了口,裤腿滚满了土。“爹娘”刨根问底,小俊生来了个老牛大憋气,一声不吭。“爹娘”正愣着,路口大院子里的宋大娘跑了进来,直向“爹娘”道歉,轻声安慰俊生。原来,山村有养鸭养鹅的习惯,俊生和伙伴们正在大院子里耍,不知怎的,房东那只大白鹅发了“疯”,伸着长颈,扇着翅膀,追得娃娃们满院跑,娃娃们没人敢上前。俊生冲了上去,拳打脚踢,引得那鹅转头咬住了俊生,她与大白鹅扭在一起,满院里翻腾,等大人赶到时,俊生抄着个搂草的竹耙子,正拼命“反攻”……“娘”心疼地把俊生抱在怀里,轻声安慰。俊生蹦出几句响当当的话:“那鹅欺负我们娃!它咋不敢唬大人?”大家一怔,哈哈大笑。 村后的山梁子,村头的小河沿,常常是山村娃娃们的“战场”。小俊生年纪虽小,可有一股“将军”气,指挥着大大小小的娃们跟她转。特别是玩“打老蒋”,她总是当“司令”,带着一伙“八路军”,满山遍野地追“老蒋”。娃娃们里有个瘦男孩,瘸一条腿。每次“追击”,他老是掉在后面。“司令”板着脸挖苦道:“瘸子瘸,瞎子瞎,一打老蒋没了辙……”小男孩总是红着脸不吭声。一次在饭桌上,说起这小男孩,“爹”告诉俊生:他爹是个八路军,一次打涞源城时和鬼子拼刺刀,连续刺倒三个,自己被鬼子劈掉了脖子。爹死时他刚出生,家里穷,山坳里放羊又跌了腿。他娘至今不嫁人……小俊生听直了眼,拿着筷子半天没吱声。爹后来听说,那男孩从此当了“司令”,俊生是“军长”…… 山村没有学堂,邻村只有一所私塾小学。俊生懂事后,常常大清早就跑到院门口,看村里几家大门楼的男孩,背着书包去邻村上学。她多想进学堂,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读书。“爹娘”早就看在眼里。一天清晨,俊生从院门口回屋,“爹”把她叫到眼前:“俊生,告诉‘爹’,想上学是吗?”俊生没吱声,红着小脸低下头。 “爹”问了几遍,她点了几下头:“嗯,我想。”“俊生,‘爹娘’砸锅卖铁,将来也一定让你进学堂,进城里的新学堂!可是,你现在小,学校不收,懂吗?”俊生仰起小脸,问:“什么时候才能上学呢?”“爹”牵着她的小手走到了门槛前,量着俊生的身高,在门框上深划一道沟线,说:“俊生,你现在只有这么高。”在线上面约四指宽处,“爹”又深划了一道沟线,“等你长到这么高的时候,就能上学了,你要快快长。”从此,这条线成了小俊生的成长目标。她常常偷偷地站到门槛前,比量身高……一天下午,“爹”赶集回家,按老习惯,给俊生带回了一个驴肉夹饼。俊生高兴极了,双手捧着饼飞出了院门。不一会儿,俊生一边喊着“爹娘”,一边冲进院子:“你们快看,我有了什么啦……”“爹娘”急急忙忙走出去,两眼放光的小俊生,满脸通红,汗水把头发贴在前额上,胖乎乎的两只手掌上捧着一根筷子样的东西——一支铅笔!半截儿的,笔头被牙咬出些小坑坑。夫妇俩很是惊喜,问怎么来的?小俊生蹦豆似的回答:“我用那个驴肉夹饼,跟村西头的‘学堂哥哥’换的。我有铅笔了,可以在家里学习了。”说完,就翻箱倒柜到处找纸。看着小俊生急不可耐的样子,夫妇俩笑了。“爹”走过去,说:“孩子,‘爹’今天给你上第一课!”话音未落,俊生就搬来饭桌和小凳,一屁股坐下,背过手,板起腰,俨然一副正规“学生”样子,嚷嚷着:“快上课,快呀!”“爹”取出笔记本,撕下两页纸,铺在俊生面前,然后正襟危坐,说:“现在我宣布:赵家小学现在正式开学!今天第一堂课,要学的是——‘杨俊生’三个字。”俊生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二个、第三个名字是:杨成武,赵志珍。她不知道,这两个名字,就是她的生身父母,更不知道,他们正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从此,赵家四面墙壁上,歪歪斜斜地挂满了俊生的作业纸。每周三堂课,成了俊生心目中神圣的“殿堂”。赵玉,这位老地下党员,杨俊生的“第一任老师”,以后每次赶集又多了一件事:收集能写字的各种废纸。小俊生学得很认真。杨成武的“武”,她总写不好。为这一个字,一晚上竟写了二百多遍。 1948年8月3日上午,刚刚从保北战场下来的杨成武司令员,与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在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毛主席的住处,接受毛主席亲自布置的任务:杨成武组建第三兵团,深入绥远开辟战场,拖住傅作义,配合支援我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大决战! 这时,志珍决定回易县把寄养在老乡家里的俊生接回来。这天上午,俊生看到家里来了几个客人,为首的是个漂亮英武、沉着干练的女解放军……一直伤心流泪的“娘”,把俊生拉进厢房,有点失魂落魄地把俊生的东西收拾出个包袱,然后抽泣着告诉俊生:“除了‘娘’和‘爹’,你还有个妈妈和爸爸,妈爸是你的生身父母。他们特别想你,今天来接你回去……‘娘’这里穷,不能再委屈你了。”小俊生似懂非懂,看着“娘”如此悲伤,说:“我不去!我不去不行吗?”“娘”的脸上挂着泪珠,假装生气:“不去不行!‘娘’和‘爹’会常去看你……” 当赵志珍见到小俊生,一把将俊生抱住,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把俊生的肩膀湿了一大片,小俊生感觉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来自内心深处,可为什么从来没见过这个妈妈?小俊生也从未见过“爹爹”这样难过,“爹”把她抱在怀里,红着眼圈问:“俊生,还记得‘爹’教你的那两个名字吗?妈妈和爸爸一直在打老蒋,今天要接你回去……”赵志珍认真地告诉俊生:“‘爹娘’永远是你的‘爹娘’,是他们把你养了这么大……”小俊生被放在一只大骡子背上的驮轿里。出了村庄,小俊生百思不得其解:“我怎么会有两个爸爸和妈妈呢?” 三兵团留守处、地委机关驻在冀县城内的一个大院里。部队里许多高级将领的家属都转移到这里,如聂荣臻、杨得志、杨成武、耿飚、罗瑞卿等人的家属。当时,解放战争正是关键时刻,孩子们的父母都忙于前线工作,身后大大小小几十个孩子,全由地委派专人看护管理。小俊生也是其中一个,陌生的小伙伴,陌生的叔叔阿姨,吃穿住比小山村强多了!可小俊生还是觉得不如小山村的驴肉夹饼、暖和的小土炕和亲密的小伙伴们好。 妈妈整天忙忙碌碌,时常天黑了,才把小俊生接回家。妈妈有耐心,可不像“娘”对小俊生那样百依百顺,小俊生撒“野”时,妈妈总是把她夹在两腿中间,一字一句地灌道理,不像“娘”那样跑来颠去哄着她。小俊生哭了,“娘”用手心给她擦泪,妈妈用毛巾……妈妈和“娘”不一样,可是都爱她,她感觉得到。 1949年夏天。一天,杨成武和志珍商量:“志珍,新中国快成立了,生活也稳定了,我看,把寄养在老乡家的孩子们都接回来吧!”其实,志珍心里嘀咕很久了。她同意丈夫的想法:“孩子们该回家了,我一直挂念着。”杨成武说:“我看这事得抓紧办,最好明天就安排人去接孩子。”小俊生竖着耳朵听着父母对话,心里乐开了花。一大早就和妈妈起了床,好像当天就能见到自己的姐姐和弟弟。俊生当时有三个姐姐(易生、冀生、燕生)和一个弟弟(东胜)。志珍找到地委书记,说明了情况。地委书记也着了急:“赶快派人接!你看派谁去合适,你来定,我安排,最好今天就出发。”第一批人陆续返回时,只接回了大姐易生和弟弟东胜,二姐冀生、三姐燕生却不知下落。俊生一夜之间有了姐姐、弟弟,“家”的氛围越来越浓。几十天过去了,第二批寻找孩子的人仍不见返回。按捺不住的母亲决定亲自去寻找女儿。可是,杨成武担心地说:“志珍,尽管大部分地区都解放了,但是有好多地方还有潜伏下来的敌人,要考虑安全,你还是不要亲自去了!政治部也不会同意的。”“不管怎么说,我要亲自去寻一寻,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志珍坚持。杨成武想了想,说:“好吧!你多带两个警卫员,最好化装成老百姓,比较安全点。”赵志珍四处奔波,转遍了冀西老区,连收养孩子的老乡都没有一点线索。这时,一个老乡看不下这位母亲备受煎熬,不得不讲出实情:冀生和燕生已不在人世。抚养这两个孩子的老乡,在兵荒马乱中四处颠簸,最后躲到深山老林中,饥饿、疾病最后夺去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在场的十几位老乡都流下了眼泪。一位大嫂情不自禁地痛哭道:“赵大姐,我们没有把孩子看护好,我们对不起你呀——”从悲伤中惊醒的志珍,立时意识到:乡亲们会因此而不安和自责。乡亲们对子弟兵后代的感情,从来是胜过自己的生命。她想起了大女儿易生被乡亲们保护的事……1940年冬季反“扫荡”开始后,志珍被迫把刚满周岁的易生寄养在西古县的一位老乡家。一天,日军得知消息突然包围了村子,把乡亲们都赶到天主教堂外的空地上,逼着交出杨成武的孩子。没人吭声,他们把伪村长赵仲三(共产党员)绑在树上,威胁村民们说:“如果不交,就和他的下场一样!”说着,连开三枪,把赵仲三枪杀了。当时,抱着易生的妇女就在人群中,可全村的人都一口咬定:“杨成武的孩子早就被抱走了,我们用性命担保!”日军还把所有抱小孩的妇女押到前面,小易生吓得哭起来,那妇女边解衣襟边说:“娃儿,别哭!娘这就给你喂奶。”说着,把奶头塞进小易生的嘴里。日军费尽心机,折腾一整天,一无所获,沮丧地撤走了。志珍忍住悲伤,对乡亲们说:“战争夺走的不是我一个人的骨肉。我们要团结起来,努力生产工作,让家破人亡的日子不再回来!” 俊生等姐弟三人,没盼到冀生和燕生归来,却见到疲惫憔悴的母亲,一进门就倒在床上。母亲病倒了,高烧不退,许多叔叔阿姨都来看望她,留下深深的叹息和热泪。一夜之间,父母失去两个骨肉,俊生失去了两个亲姐姐——从未见过面的亲人! 作为战将的子女,杨俊生跟随解放大军,伴着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从战火硝烟走进和平年代,从穷苦的山村进入都市,从文化贫瘠的土地走进整洁明亮的课堂…… 杨成武调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后,举家迁往天津。1949年9月,6岁的小俊生终于挎上书包,走进绿阴掩映的一座小学校——天津市红光小学,实现了自己进“学堂”的梦,掀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她让妈妈赶紧写信,把这一喜讯告诉给狼牙山脚下的“爹”和“娘”。 新的学校和课堂向她展开了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她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地汲取、咀嚼……每天清晨,俊生都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好当天要用的书本、学习用具等,清点一遍后,再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复习功课。放学路上,与她结伴而归的同学时常贪玩,每逢这时,俊生都平静地拒绝,独自一人回家。不论是家里还是课堂,她的书桌总是干净利索,各种书本、学习用具有条不紊。她特别珍爱课本,学期结束后,全都包了书皮的课本,尽管边缘已被磨起毛边甚至裂开小口,但很干净无污迹。拆掉书皮,仍像新的一样,她把这些书都宝贝似的装入纸箱存放起来。在老师数不清的学生中,杨俊生是最安静、也是很有特点的一个。老师让同学们回答问题,大家争先恐后,惟有俊生很少举手,但只要点到她的名,她每次都能熟练、圆满地回答出来。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让同学们上黑板解一道难题。连续四个同学,或解不出,或答案错了,都红着脸跑下讲台。第五个点到了杨俊生。她安静地走上讲台,“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算出了,转身报告老师:“老师,我做完了。”“答案完全正确!”老师大大夸奖一番,引得同学们都羡慕地回头看她,这时,俊生微红的小脸,依然是平时般的安静。 杨俊生不像其他孩子,一下课就围在老师身边,她总是坐在一旁,安静地听老师和同学们谈话。除非老师主动唤她,她极少主动接近老师。时间一长,老师都明白过来,这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内心深处蕴藏着对老师深厚的爱戴和尊敬。每到课间,同学们都嬉戏打闹,她却默默地把老师的讲桌擦拭干净,然后准备好粉笔,最后,把黑板擦在地面上轻拍几下,除掉上面的粉尘……一天下午,还没下课,窗外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同学们都向窗外看去,惟有俊生却盯着老师,眼神显出些忧虑和不安。放学铃声一响,只见她把书包往怀里一抱,抬腿冲出教室,钻进了茫茫雨中,惊得老师、同学在身后直喊……过了一刻钟,老师发现教研室自己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把黄色油布雨伞。同屋的老师告诉她:“这是你任课班上那位大眼睛、很文静、学习很好的女生送来的,她进来时被雨淋得像个水鸡。” 俊生与同学之间,平时也显不出什么超过其他人的密切联系和亲密关系。一次,她心爱的一支铅笔,那是爸妈给她的生日礼物——课间时不翼而飞,弄得俊生好几天都闷闷不乐。事情过去了二十多天,班上还有人丢了东西,同学们纷纷反映。最后查出来是邻桌的一个男同学干的,也查出了自己的那支铅笔。老师发现,在丢东西的几个学生中,俊生丢铅笔的事情发生得最早,却只有她没有报失。老师饶有兴趣地找她谈话,问到这个问题。 俊生沉默半天后才说了一句:“我觉得——用不着说出来。”第二天,那位男同学红着脸向俊生归还那支铅笔时,俊生却把这支心爱的铅笔作为礼物送给了他,还诚恳地说:“你以后别再做这种事了,有了什么难事就告诉老师、同学,我们都会帮助你的。”那个同学感动得哭了。从此以后,他对俊生特别敬重,俊生也经常帮助他。杨俊生后来从老师那里听说,那位男同学家庭很困难,父亲是革命烈士,母亲早年病故了,家里有四五个孩子。“我知道那种看到心爱之物,想得到又没有钱买的特别难受的心情,我不会忘记自己小时候,曾用一个夹驴肉的烧饼去换非常喜爱的半截铅笔……”杨俊生说。 当俊生正努力填充知识,感受新的生活之际,震惊中外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又给她上了一堂难忘的人生课。几个月后,在朝鲜战争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召见了杨成武。杨成武受命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并立即赴朝前线作战。小俊生和姐弟们听说过许许多多关于爸爸打仗的传奇故事,甚至都习惯了周围人对爸爸的赞叹和敬仰。在孩子们心里,爸爸不仅是英雄,而且是整个家庭的“中坚”,是儿女们的“精神支柱”。这场战争对杨成武一家来说,与以往不同:它发生在全家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团圆、人民饱经战火动荡终于幸福安居的年代里,而且孩子们不再是年幼无知。 在爸爸离家出征的前一天晚上,俊生和姐姐易生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细心听着客厅里爸、妈在悄悄谈话:“成武,这次出征朝鲜,我又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保重自己。”妈妈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爸爸安慰道,“这次受命赴朝作战,是中央对我的信任,我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打好这一仗……”“你每次都这么讲,你那性子一上来,谁能拦住你……”“千万别忘了每月给父母写封信、捎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告诉他们,他们已经受不起了……孩子们的学习一点都不能松,每周末给他们上的家教课不能间断,不该给他们说的事不要说……”“这些你就放心吧,我能做到。我就担心你……”“我早就说过,我命大。”爸爸开玩笑的口气,“那么多仗都打过来了,这个仗我还怕把自己打胖了。” 俊生和易生惊呆了!姐俩对视许久——她们都从未意识到这一点,想到这种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一种直觉告诉她们——这将可能波及眼前的全部生活。那一夜,她俩翻来覆去,从未有过如此的沉重,也从未把家里的事想得那么多、那么远、那么深。第二天,天津火车站站台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到处是难舍难分的拥抱、眼泪、话别……全家人簇拥在爸爸面前。爸爸一身崭新的志愿军军服,依然春风满面,稳重自信,威风不减当年。他逐个把孩子们揽在怀里,在俊生眼里,今天的爸爸忽然变了,好像要重新认识他。她伸手抚摸着爸爸的脸和那身崭新的戎装——这张脸、这身装,将要经历朝鲜战场战火的洗礼,将要经受一次血与火的熔炼。爸爸伏在她身边,悄悄地说:“俊生,有件事你要答应爸爸,你和姐姐要照顾好你的妈妈,照顾好三个弟妹。”“嗯!”俊生使劲儿点着头,同样坚决。她已感触到爸爸话中的含意。 这时爸爸转向妈妈。妈妈眼圈虽红红的,此时却一脸刚毅。平时,爸爸出差与妈妈告别,儿女们早已习惯了,但在此刻此景中,俊生和姐姐感受到——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告别”!爸爸走了,带走了她的心,带到异国的冰天雪地、血肉横飞的战场上。 在爸爸走后的日子里,俊生想了许多,在课堂上时常走神。回到家,除了做作业,就是和姐姐一起帮妈妈干些家务活儿。她每天都从广播、街头议论中打听朝鲜战场的消息,细心观察下班回家时妈妈的表情……从此,俊生复杂的思考中,开始触及一些新的问题、事物之间的新联系:个人与家庭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家庭之间……这是俊生人生意识、社会意识的真正萌芽。从那时起,她的业余读书兴趣也从古代小人书、连环画,转向了描写人生的文学作品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刘胡兰》、《赵一曼》等等,她为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和事迹深深地感动。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关注大人的事、社会上的事。有时妈妈与叔叔、阿姨在家中闲谈,她就搬个椅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听,但从不插言说话。她也常常与母亲单独谈起一些家事、社会上的事,甚至国家的事。 1952年春,杨成武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的光荣任务:把朝鲜战场稳定在“三八线”上,迫使美帝坐在了谈判桌上。然后,他奉命回国,调任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兼参谋长,举家也从天津迁往北京。小俊生也和姐弟们一起转入北京西郊海淀区的“八一”小学。 “八一”小学学生的父母,大多是红军老干部。长期的革命战争岁月,使这一代人失掉了学习机会,所以,华北军区很重视对子女们的教育培养。为此,特从外地抽调得力干部领导“八一”小学的教学工作,还专门从军政大学、地方师范院校调来九十五名教师,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把校园建设得美丽而优雅,配备了比较正规的教学设备。在这里,俊生获得了更好的充实和发展。 俊生的班主任是年轻的女教师程志刚。她刚从地方师范院校毕业,被推选到了“八一”小学。最初的几个月,杨俊生并没有引起程志刚的注意,程老师只是觉得这个女生文静漂亮,学习很好,却不多说话,个性似乎跟别的孩子有点不一样。很快到了8月,一天,同学们得到消息:第一届全军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八一”小学要选几名最优秀的少先队员代表,去参加开幕式,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献花。这是何等的殊荣!同学们奔走相告,向往着这一天、这一刻的到来。当程老师让同学们民主选举代表时,令她惊讶的是:全班同学一致选举杨俊生还有粟戎生等人为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她注视着这个平时不引人注意的女学生,未料到她在同学中享有这样高的威信。她走到杨俊生桌前,俊生红着脸一下子站了起来,声音不高不低地说:“老师,我可以代表少先队员去给毛主席献花吗?”程老师看着那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慈爱地拍着俊生的肩,说:“当然可以,你是同学们一致推选的,这份荣誉是同学们给的,你应该感谢大家。”“谢谢同学们!”说完,她向全班同学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就这样,俊生、戎生带着“八一”小学全体师生的心愿,来到了全军运动会会场。杨俊生回忆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晴朗而明媚的一天……”运动场上,人如海、歌如潮。当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沸腾了,欢声雷动。俊生一眼不眨地望着毛主席,心里在说:“毛主席呀,我们永远祝福您,祝您领导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她和戎生激动地走上主席台,仰视着眼前这位领导中国革命夺取一次又一次胜利的世纪伟人,感到心都快要蹦出来了。她向毛主席郑重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献上了鲜花,异常激动地说:“敬爱的毛主席,我们代表少先队员,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祝福,我们全国的少先队员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争取早日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那一刻,令她终生难忘。事后,她把那段誓词工工整整地写在一张白纸上,贴在床头,以便每天看到它,回想起难忘的那一天。 1955年,杨俊生以优异的成绩从“八一”小学毕业,将升入中学。在“八一”小学毕业典礼联欢会上,俊生的心情很复杂,心中荡漾着深深的留恋。程老师特意向她走来,俊生迎上去,激动地说:“老师,真舍不得离开这里,舍不得您。您对我们太好了!您为我们日夜操劳,让我学到很多知识,教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程老师抚摸她的肩头,眼圈红了,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你说了这么多的话,你让老师很感动。”“老师,我有许多话想说。您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永生难忘的。谢谢您——老师!”程老师流下了激动的泪,心想:俊生这孩子少言寡语,内心感情世界丰富,几句话凝聚了万语千言。一个孩子能这样理解老师,往日心血和付出,为师长者足矣!俊生独自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静静地坐在那里环视着周围的一切,讲台、黑板、书桌,往日的读书声、喧闹声在耳边回响,想到即将向这一切告别,心情激动。 她怎能不激动呢——她终于实现了当年狼牙山下那个贫苦的山村女娃的“学堂梦”,了却了“爹爹”那个老地下党员的夙愿,没有辜负爸妈的苦心教育和期望。她在这个课堂获得了知识,充实了自己,心智更高,眼界更宽,为一生的学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俊生忽又想起刚才程老师的话:“俊生,这只是生命旅程的一小段,要走的路还很长,有很多很多的事还等着你们。在任何时候都别忘了那段话——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