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是美国第34任总统,生于得克萨斯州。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半生艰难,最后任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斯托弗是个虔诚的教徒。艾克出世时,双亲除日常穿的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必需品外,一无所有。艾克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点军校,以优异的成绩以少尉军衔毕业。艾克的军事天才受到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他在部队中步步高升,从1941年的上校,一直升到1945年的五星上将。1945年凯旋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长。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校长。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获胜。1956年连任。任期内,他结束了朝鲜战争,但建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并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退休后,他继1948年出版《远征欧法》之后,又写了几本回忆录出版。 1916年,艾森豪威尔与玛丽·吉尼娃·杜德结婚。玛丽比艾克小7岁。艾克在远征欧陆之时,玛丽留在美国。她1979年去世,亨年82岁。艾克夫妇有两个儿子。 德怀特·杜德·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与玛丽·吉尼娃·杜德的第一个孩子 生于:1917年9月24日 出生地: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卒于:1921年1月2日 死亡年龄:3岁零4个月 死因:猩红热 很少有人知道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和妻子玛丽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德怀特·杜德·艾森豪威尔只活了几个年头。他死后,艾森豪威尔一家很少提起这个死于猩红热的孩子。 但艾克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和灾难,我无法彻底忘记。”艾森豪威尔图书馆设立时,收集了有关这个孩子的少许资料,一块小牌子标明了他最后安息的地点。一看到那标牌,艾森豪威尔就热泪盈眶。 约翰·西尔顿·杜德·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夫妇的次子 生于:1923年8月3日 出生地: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教育:西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士兵,白宫助理,教师,大使,作家 约翰出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祖父母家并依祖父的名字命名。他两个月时,母亲终于克服了对热带的厌恶感带着儿子投奔了在巴拿马驻军的丈夫艾克。约翰小时候一家人迁移的记录好像是历数了美军大部分的基地。受完教育后他已经上了许多军事学校。 约翰对父亲的记忆基于父子间的一种亲密情感。他们一同徒步旅行,上飞行课,还一块儿做饭——他们是伙伴而不像许多职业军人与孩子那样是上下级的关系。 艾森豪威尔将军从来试图直接影响儿子选择职业,但在军队中度过的日子深深留下了烙印。虽然做记者和律师对约翰也有吸引力,但他还是选择了父亲的事业。在艾森豪威尔的驻地,约翰与另外35名来自堪萨斯城的人竞争,终于被西点军校录取。 约翰被叫做“小艾克”,他很有学习天份,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网球,读年鉴,参加合唱队,或者给低年级同学做家教。他三年后毕业,在474名学生中排名138。父亲未能来参加小艾克的毕业典礼,因为他正在指挥盟军在欧洲登陆——1944年6月6日。 约翰的假期是和父亲在诺曼底的司命部度过的。在回美国进一步受训后,他被派到欧洲,主要为奥玛·布雷得利将军干事。战争结束,约翰回到西点教书并继续研究英语和比较文学,并于195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位。 他作为上校在朝鲜战场作战时,得知父亲当选为总统。为了实现在竞选中提出的结束战争的承诺,艾克来到朝鲜,儿子陪同父亲视察了前线。1953年约翰回国,之后的五年里他做过不同的工作,还曾任父亲的白宫助理,直到肯尼迪上台。 1963年约翰退役,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他先在双日出版社,后又到自由基金工作。虽然也做些慈善工作,但他及时将全部精力转向写作,主要记述他父亲的生平。现在约翰已是有名的历史学者和享有赞誉的作家。 约翰婚后生有四子,一个儿子娶了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他已不再是那个“将军之子”或“小艾克”,他已在人生旅途上行了一程,不仅在父亲的领域一试身手,还在历史学界成为编年史专家。 参考书目 玛丽安·G·坎农著《德威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战争英雄和总统》,纽约沃特斯,1990年版。 布兰奇·韦森·库克著《艾森豪威尔不再神秘:瓜分的遗产》,纽约双日公司,1981年版。 艾利诺·兰斯宁·杜勒斯著《人生的机遇:回忆录》,纽约普兰蒂斯·霍尔,1980年版。 约翰·S·D·艾森豪威尔著《总统的职业》,纽约双日公司,1974年版。 罗伯特·H·费柔编辑《艾森豪威尔日记》,纽约W·W·诺顿著,1981年版。 R·阿尔顿·李著《德威特·D·艾森豪威尔:士兵与政治家》,纽约内尔林·霍尔,1981版。 史蒂夫·尼尔著《艾森豪威尔不情愿的王朝》,纽约双日公司,1978年版。。 艾尔莫·理查德森著《德威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劳伦斯市堪萨斯·里根斯出版社,1979年版。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