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知法犯法 顶风作案



           ——铁道部原副部长张辛泰受贿案

  张辛泰,男,铁道部原副部长。因受贿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一

  1989年,在席卷中华大地的倡廉肃贪风暴中,曾爆出一则特大新闻:铁道部原副部长罗云光因以权谋私, 收受贿赂,被撤职查办;此案涉及到郑州铁路局的5名局级和处级领导干部,他们亦在同时被革职查处。

  当时,为协助中央有关部门迅速查清案情,作出处理决定,铁道部专门派出了分管纪检、公安和行政监察的副部长张辛泰奔赴郑州。谁知就在那段时间内,张辛泰竟然知法犯法,顶风作案。

  时间:1991年4月6日。

  地点:北京,铁道部招待所。

  张辛泰哭了,还哭得很伤心,在他对面坐着的是由中纪委、监察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成员。这已是双方进行的第三次交锋,这次交锋已整整持续了三天两夜。

  一个掌堂的副部级干部,如此地伤心落泪,足以让不知情的局外人生出无尽的恻隐之心。“当时,我爱人不要,我回北京知道此事后,又找不到人,所以东西没退回去。为此,我曾多次对我爱人和孩子进行了严厉批评……”张辛泰说得极为诚恳,他的神情与其说是痛悔还不如说从容不迫更准确。

  在此之前,张辛泰已与他的爱人、秘书、司机和行贿者李某订立了攻守同盟,一口咬定1989年9月至11月间, 李某(女,33岁,解放军某部一煤矿副矿长)把价值28145元的7件家用电器和2箱“五粮液” 送到他家时,他没在北京,而是代表铁道部去郑州铁路局查处案件、整顿领导班子了。张辛泰之所以编造如此谎言是为了对自己的问题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从而使他的受贿罪名不能成立。

  然而,在联合调查组经过几个月严密细致地内查外调之后,早已掌握了张辛泰收受贿赂的全部证据。不仅如此,联合调查组在清扫外围时,还获悉张辛泰攻守同盟的细节。因此,面对张辛泰故作诚恳、痛恨的表演,调查组成员直感到恶心和愤怒。他们再次发起强有力的攻心战。

  “张辛泰,我们现在不是向你调查问题,而是要你表态——对于你的问题。你是交待还是不交待?是现在交待还是以后交待?希望你就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其余的你都不必再说了!”

  张辛泰微微颤抖了一下,又一下。作为一名有着一定政治经验的高级干部,张辛泰知道这句话的份量。在经过无声的激烈较量之后,他终于败下阵来,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了。他闭上眼睛,也许在作最后的挣扎,也许在作最后的选择。良久,他咬咬牙,用极沉重极沮丧的语调吐出3个字:“我一交一待!”

  至此,又一个贪官的嘴脸开始被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1991年4月8日上午时,张辛泰来到联合调查组驻地,彻底交待了自己的受贿事实,并主动交出了赃物:一台夏普EC—821型吸尘器,价值520元;一台松下NR-217TRH型210立升电冰箱, 价值3900元;一台索尼KV—2182DC型ZI英寸直角平面遥控彩电, 价值4675元; 一台夏、 R-5880型微波炉, 价值1750元;一台日立CPT—215SF-DU型21英寸直角平面遥控彩电,价值4200元;一台夏普VC一779E型录像机,价值56 00元; 一台松下NK一C25H型250立升电冰箱,价值4300元;2箱“五粮液”共40瓶;价值3200元。

  其后,张辛泰又经过17个日夜的思想斗争,于1991年且月25日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厅投案自首,并声泪俱下地表示愿意认罪服法……

  二

  翻开张辛泰的个人履历,人们将看到他曾经有过一段多么辉煌的历史。

  1937年10月,张辛泰生在河北某县一个小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一名勇敢的八路军战士,为把中华民族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而浴血奋战。直到全国解放,12岁的张辛泰和母亲一起被父亲接到军营。从此,张辛泰根植于这片鲜血浸染的沃土,在绿色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1955年, 18岁的张辛泰被保送到唐山某学院上大学。1959年9月,张辛泰完成了求学生涯,由于他品学兼优、政治可靠,被破格留校任教,不久,他被提升为工程基础教研室主任,并光荣地参加了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1963年3月, 为解决两地分居,张丰泰调到他爱人所在单位一铁道部大桥局任技术员。1964年他被派到四川大渡河桥工程任设计组组长。两年后,即1966年,抗美援越战争正酣,由于美国出动B52飞机大面积轰炸河内和海防,许多桥梁被炸毁。这年初,张辛泰作为桥梁专家被派往越南。在纷飞的战火中,他组织抢修了河内至科阜的许多桥梁,为抗美援越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越南的最高指挥部授予他一枚“抗美援越勋章。”

  1970年7月至1972年底, 张辛泰被派往非洲某国参加一项援外工程,由于技术精、工作认真。他得到了一致好评。载誉回国不久,即1973年,他被提升为铁道部大桥局副局长。

  战火的洗礼,“文化大革命”的考验,教学、科研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实践,使张辛泰被誉为“根红苗壮技术精” 的好干部。凭着这资历,1982年1月,他从铁道部大桥局副局长一跃而成为铁道部副部长。 同年9月,他又补选为十二大中央候补委员。这年,张辛泰仅45岁。

  至此,张辛泰的政治生命跃上了一个光辉夺目的高度。

  三

  客观地说,张辛泰在当上副部长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绩是突出的,生活和工作上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当时的铁道部领导班子里,他以“四最”居优,即年龄最轻、文化最高、业务最强、荣誉最多。每次出差,他都坚决不搞特殊化,严格按“四菜一汤”标准就餐,不喝酒。

  张辛泰的蜕变发生在1987年。他说:“我看到,在改革开放中,党的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但在富裕起来的人当中,很多人不是靠勤劳致富,而是靠投机取巧、 坑蒙拐骗发财。当时我想,我一个副部长,每月才200多块钱,我不去偷也不去抢,但今后能占到的便宜就一定要占!”

  受了这样的占便宜思想的支配,可以想象,其结果必然是坠向深渊。

  1987年7月, 张辛泰参加铁道部工业总公司在石家庄某车辆厂召开的会议,会议期间,他以“父亲有病,天气很热”为由找到该厂厂长姜某,提出要借用一台空调机,姜某素有投领导所好的习惯,现在听到副部长亲口说借,他巴结讨好都来不及呢。会后,姜某立即派人从厂招待所拆卸了一台价值4020元的全新三菱牌窗式空调机,并派了两名电工携带电线等材料赴京,按张辛泰的要求,将该机安装在他父亲的家里。事后,张辛泰通过秘书向姜某转交一张限期为1至2年的借条。

  1988年10月底,张辛泰大病初愈,组织上安排他到上海铁路局太湖疗养院疗养。疗养期间,他喝的是西洋参、生晒参、牛奶,吃的是甲鱼、螃蟹、珍珠粉,注射的是人血丙种球蛋白,他享用的这些高级补品,国家早有明文规定,须自费购买,而他却分文未花。不仅如此,他还将个人购买的许多物品统统在疗养院实报实销了。据查,张辛泰在太湖疗养院期间,共占了国家便宜2300元。

  1989年4月10日, 张辛泰的身体基本恢复,他以做“适应性工作”为由,在上海铁路局办公室接待科科长杨某的陪同下到达南京。

  4月12日, 张辛泰又携带在南京某医学院学习的女儿,加上南京铁路分局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行11人,浩浩荡荡地前往著名风景地黄山。据查,此次费用共计2083元,全部由南京铁路分局报销。

  黄山之游, 意犹未尽。1989年4月27日,张辛泰又携带秘书、医生、护士、司机等7人, 从上海乘车到达杭州。杭州铁路分局将他们安排进该分局柏芦招待所。张辛泰独住一间,随行人员每二人住一间。这一夜,张辛泰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寂寞像夜色一样无边无际地笼罩着他……

  两天之后, 即4月29日,30多岁、打扮入时的李女士应张辛泰之邀特地从北京飞到了杭州,她是来陪张辛泰的。5月1日,他们由杭州抵达宁波游玩。5月3日,他们又一同到达普陀山,严然夫妇般地同居一室。5月7日,张辛泰亲自将李女士送到杭州机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这位神秘的女士旋风般离杭回京,圆满地完成了她此行的使命。

  据查,张辛泰一行在杭州、宁波、普陀山观光游览,共挥霍公款6300余元!

  一次又一次寻欢作乐,张辛泰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了权力的商品价值。

  1989年8月15日, 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搞一个临时大政策”的指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

  然而, 就是在通告期间,即1989年9月至11月,张辛泰一面冠冕堂皇地代表铁道部在郑州铁路分局协助查处贪污贿赂案,一面顶风作案,先后3次秘密回到北京,接受李某的贿赂。

  一天晚饭后,解放军某部司机王某到老乡李某家玩。李对王说:“走,带你串个门去。”两人即来到张辛泰家。李见多识广,又与张辛泰同住一个大院,是张辛泰家的常客,因此聊起天来无拘无束。

  “部长,听说您从郑州回来了,我来看看您。”她又指一下旁边的司机:“这是小王,我的老乡。”

  “坐吧,坐吧。”张辛泰以首长的口吻示意他俩坐下,然后双方一阵寒暄。

  “部长, 您这台4—26太旧了。”李某指着张辛泰家的录像机,将话锋转到实质性的问题上。“这次我给您换个779吧(即夏普VC一779E型录像机)。”

  “唉,小李,现在正是风头上,以后再说吧。”

  “您放心,没问题,有发票!”李某神秘地眨了眨动人的眼睛。张辛泰心里踏实了许多,想,有发票就好办,万一出问题,发票就足以证明这东西是自己掏钱买的。

  “小王,麻烦你跑一趟,把我家床底下的那只纸箱提过来。”李某猜透了张辛泰的心理,即吩咐司机回家取货。

  就这样,一台价值5600元的夏普VC一779E型录像机归到了张辛泰名下。此后,李某依法炮制,将一件又一件最新潮的现代家用电器送到了张辛泰家。

  1989年9月至11月短短的3个月间,李某通过张辛泰的司机周某等人,共向张辛泰行贿家用电器7件,“五粮液”2箱,价值28145元。

  李某如此地不惜血本、自然有不可告人的用意。

  一天,李某跑来请张辛泰为她办理一列50个车皮的计划外运煤审批手续。货是山西太原发往湖北的,属不合理的运煤流向。但张辛泰竟特别照顾,把她的申请表交给运输局办了审批手续,又让秘书到北京铁路局加盖了公章,随后在自己家里把计划表交给了李某。

  权利与金钱的交易就这样你来我往,最终发展到来者不拒,肆无忌惮的程度。有道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已奠为。”

  1988年7月至1990年9月,一封封举报张辛泰以权谋私的信件雪片般地飞到中纪委、监察部等巾央有关部门。中纪委等部门对群众来信非常重视,立即决定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

  1990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在铁道部机关宣布了一项决定:经中组部几年考核,张辛泰在廉政方面存在问题,已不适宜继续任职,因此,中央决定免去张辛泰铁道部副部长的职务。免职后仍享受副部级待遇。

  这个决定对张辛泰来说,其震撼力无疑是巨大的。然而,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

  1990年5月, 李某因涉嫌严重经济问题被收容审查,不久依法逮捕。在看守所里,她挤牙膏似地交待了一些经济犯罪问题。“有几件家用电器放在了铁道部张副部长家里,他还没有给我钱。”

  获悉这一重大线索,正在调查张辛泰问题的中纪委和监察部立即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张的受贿问题正式立案调查。

  李某的被捕使张辛泰惶惶不可终日,他凭借多年主管公安、监审、纪检工作的经验,串通妻子、孩子、司机、秘书等搞攻守同盟,企图负隅顽抗。他打电话到铁道部副部长办公室,说要找部长“谈问题”。部长因工作忙,遂委托常务副部长找他谈。张辛泰说:“1989年9月,我到郑州局整顿期间,李某送到我家3件家用电器,当时我妻子不要,我回到北京知道此事后又找不到人,因此东西没退回。最近感到此事要向组织说明。”2月23日,张辛泰再次向常务副部长表示:李某送到家的3件家用电器听从组织处理,并协助组织搞清问题,越快越好。

  张辛泰的这一招确实“高明” 。第一,从时间上看,1989年9月至11月间,他确实到郑州局整顿班子去了,这说明李某送的家用电器不是他亲自接收的,因此,这件事他没有直接的责任。第二,从态度上看,他主动向组织说明了问题,并表示愿意协助组织尽快查清。

  有了这两条,张辛泰的受贿问题似乎就不能成立了。为此,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开展了广泛的调查。

  很快, 来自郑州的调查结果表明:张辛泰在郑州铁路局整顿班子期间,共3次回京,呆了一个多月!

  这是一个重要细节,联合调查组决定从此入手,撕开这个口子!

  铁道部招待所里,办案人员传讯李案的涉及者一张辛泰的司机周某和铁道部另一名司机陈某。这两人不仅拒不交待问题,反而象是受了莫大的冤枉,高声哭嚷,把头往暖气片上猛撞。

  办案受阻。

  1991年4月3日下午2时。 从北京市检察院内开出两辆警车,响着警笛直奔铁道部机关大院,周某和陈某被捕了。

  这是调查组为推动办案而采取的又一个措施。为了给张辛泰更大的心理压力,调查组决定立即将周某和陈某被捕的消息通知他。很快,张家的电话响了。铁道部机关车队队长在电话里告诉他:“您的司机周某和车队司机陈某刚才被检察院抓走了,说是有经济问题。以后您要用车就直接打电话找我好啦。”这下,张辛泰方寸大乱。正当他惊魂未定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

  “张辛泰同志吗?我们是联合调查组,请你立即到部招待所来谈你的问题。”这样便有了本文开头时的那一幕,连续进行了三天两夜的交锋“我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起金钱物质的诱惑,我被李的糖衣炮弹击中了!”张辛泰不无悔恨地说。

  可为时已晚,根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1991年6月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张辛泰的副部级待遇;并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立案侦查。

  案件评点:象张辛泰这样具有相当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凭借手中执掌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由于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他犯罪的危害性也特别大。这不仅是由于他们非法侵吞了数额巨大的公私财产,直接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更是由于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种危害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依法严惩这些头戴乌纱帽的犯罪分子,对于保证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纯洁性,维护社会安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大快人心之举,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严肃性,也显示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通过一系列大案要案的查处,必将极大地震慑那些贪污、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应当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绝大多数是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走上犯罪道路的只是极少数人。这些人都曾受到党多年的培养教育。并得到重用和提拔。毋庸讳言,他们曾为人民做过有益的工作,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变成为个人谋取私利、大发横财的工具,一步步堕入犯罪的深渊。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都应当从中汲取沉痛的教训,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珍惜个人的历史和荣誉,坚持一辈子为人民做好事,不做坏事,作一名既经得起枪林弹雨和艰难困苦的考验,也经得起灯红酒绿和金钱物质考验的先锋战士。

             (摘自《特案追踪》)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