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二节 军备大转运


  1998年8月7日。此时,长江第四次洪峰逼近。
  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命令:“长江防洪形势严峻,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要坚决执行江主席的命令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的部署,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一声令下,立即出动,按时到位,坚决圆满完成任务。总参机关要加强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切实履行职能。”
  8月29日,湖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张汉元大校说:“我们面临的是从未有过的天上地下大转运。我们的目标是:接得住,住得下,吃得饱,走得了。”
  8月9日17时,湖北省军区作战室正在召开抗洪抢险部队开进工作协调会。省军区参谋长林有秀少将背靠座椅睡着了。
  8月5日,沙市水位44.67米,达到历史最高水位。8月6日,长江第四次洪峰到沙市,水位超过历史纪录,逼近荆江分洪水位,长江全线告急。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6日8时起,全省进入紧急防汛期。大批部队接到中央军委命令,昼夜兼程,向湖北集结。为了保证这些部队及时到位,林有秀将军在作战室7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
  大家不忍心叫醒他。
  湖北省军区防汛指挥部8月7日、8日的“防汛日志”里面记载着异常紧张的情况。
  火车运兵:7日16时30分,××集团军炮×师第1列车梯队352人、33台车到武汉流芳站;17时30分,炮×师第2列车梯队529人、40台车到流芳车站;17时40分,步兵×××师第1列车梯队1100人、39台车到武汉江岸西站;19时10分,炮×师第3列车梯队485人、38台车到流芳站;20时10分,炮×师第4列车梯队402人、36台车到流芳站;21时30分,炮×师第5列车梯队534人、42台车到流芳车站,步兵×××师第2列车梯队750人、33台车到江岸西站;22时40分,炮×师第6列车梯队495人、38台车到流芳站。8日零时零分,步兵×××师第3列车梯队800人、34台车到江岸西站;1时30分,步兵×××师第4列车梯队950人、137台车到江岸西站。
  飞机运兵:7日19时至20时40分,步兵×××师第1批10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每隔10分钟在武汉王家墩机场降落,7日23时30分至8日6时30分第2批7架伊尔-76在王家墩机场降落,共运兵3300人、5台车。7日17时前,武汉动员110台大客车全部到位,部队达到后,一刻也不耽误地送往荆州、仙桃抗洪前线。
  不足28小时,高密度接转空运、铁运、摩托化开进部队13707人,车辆540台。
  如此强度的工作,铁打的人都折腾垮了。
  这是一位自始至终没见过洪水的“抗洪将军”。他正在处理几十年军旅生涯从未有过海陆空兵员物资的大集散转运。从7月25日开始,林有秀将军就住进了作战室,24小时处理军务,一住就是27天。“那儿就是床。”他指着作战室一个长四五米、宽一米的木台说。
  武汉九省通衢,成了进湖北增援的海陆空三军抗洪抢险将士的大转运站。
  从8月6日到10日,5天的时间,光是武汉就接转运输机37架次,6700人,协调地方交通车330辆;接转铁路39个专列,摩托化开进3个师共34000人,车辆2464台。这么多部队“接得住,住得下,吃得好,走得了”,谈何容易。
  而且,从8月6日第四次洪峰开始到8月中旬第六次洪峰的第2、第3阶段大调兵,千军万马进汉,绝大多数没有预案,都是临时通知。
  “北京军区××集团军堵口队250人来,11时30分接到电话命令:‘准备车辆,下飞机后马上送洪湖/飞机12时起飞,40分钟就到了武汉。”湖北省军区作训处长张明家中校说,“经常是天地下一块儿来,作战室14部电话响声大作。我手里经常拿着两部电话讲话。我们的原则是:情况要掌握全、掌握准、掌握快。”
  光是接电话打电话就是一嘲战争”。
  水情如军情。就是要突出一个“快”。
  洪水滔天,险情不断,灾民悲号。
  6日晚上,他们拿到第一支部队铁路军运计划,一看9日才能到。“这哪行!必须提速1省军区司令贾富坤少将命令张明家向广州军区作战部报告:“建议把‘普快’改成‘特快’。”结果,这支部队比原计划提前13小时赶到武汉,开赴前线。在铁路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之后的运兵专列一路绿灯,一律“特快”。
  运的快,还要卸载快。
  军运等级提高后,专列密度加大,给卸载带来很大的困难。
  龚谷城将军带着负责铁路接转的省军区后勤部战勤处副处长黄新民中校来到流芳车站现常他看见流芳车站来车密度大,卸载慢,好几个小时装备卸不下来,部队疏散不了。他与现场指挥的郑州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协调,把到流芳车站的三辆运兵专列临时分流到江岸西站卸载,加强卸载力量。
  黄新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由五六十人组成的铁路专业卸载队赶来了!铁路职工自愿组成的卸载队伍赶来了!他们推着板车,骑着三轮车,……一个专列,十几分钟就卸载完毕!
  紧接着就是吃、注行。
  一路上,闷罐车里的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一个专列下来,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战士中暑。太热了。有的战士一下车,也不脱衣服,把车站准备的洗脸水端起来,从头到脚浇下去。有的战士干脆拿着软管水龙头直接往身上浇。有的部队任务紧急,一路军供站不停,一天多吃不上饭,又热,又饿,又渴,又疲劳,卸载后便立即开赴前线。武汉转运,吃、注行是否安排得好,直接影响官兵士气,直接影响抗洪抢险。
  转运工作紧张有序。每次接转,部队到达前,都要根据部队的任务,事先联系住房,协调地方邮电部门保障程控电话,到机尝火车站接站,保证部队吃上饭,然后由部队任务区人武部组织,地方警车引导,将部队带到指定任务区。空运部队,要与地方交通部门联络,动员车辆把部队接送到指定位置。每接一个部队,都要派出两个以上的小组,与十几个军单位联系。截至8月24日,光是运送部队的地方车辆就动员了1400台。
  为了让紧急开进的部队能吃上饭,湖北民政厅武汉军供站的口号是:“部队快速反应,我们快速供应。”8月17日这天的场面也是够壮观的。18时开始,两个锅灶齐生火,90多人两班倒,两台十几米长的面板,30几个人上台和面做馒头、包包子,十几个人上笼下屉,一锅8屉,连续干了12个小时,蒸出18000个馒头、1000多个包子,创了建站以来单位时间里蒸馒头包子的纪录。天气热怕馊,也为了好装袋,馒头一出锅,就拿到空调房里吹凉。天一亮,把馒头、包子、火腿肠、涪陵榨菜、大蒜头、矿泉水搭配起来,一袋袋装好,赶送给部队。
  武汉市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天空飞来上千架次运兵运物资的飞机,地上开来数十列部队专列,数千辆规模的摩托化开进;飞机场经常是上百辆上百辆地停放着紧急征用的地方各个单位(包括私营)各种型号五颜六色的接部队的大客车,而且其中有的大客车车票已向乘客售出。洪水压境,江堤动摇;警笛长鸣,大军突进。武汉三镇顿时弥漫着浓厚的“战争”气氛。
  原荆州市荆江修防处副处长袁玉波曾作过一幅《荆江大堤》长联:
  “荆江滚滚,西迎三峡,东下三镇,龙行蛇走闯鄂窥湘,长江要算荆江险,
  大堤巍巍,南控四口,北拱四湖,虎踞牛立保汉卫楚,金堤当数大堤坚。”
  当地有民谣说:“荆州不怕干戈动,只怕南柯一梦中。”
  此时的荆州大地,陈兵十万,干戈大动。
  这时的干戈是铁锹、木桩、编织袋,是战士的躯体。
  8月24日18时,湖北公安县埠河镇税务局。广州军区××集团军炮×师指挥所。参谋长王维正在给各团下达命令:“第七次洪峰要来,带上工具,今天晚上出发。我们的任务是埠河镇到茅草街108公里险段。明天20时以前全部上堤。要做好一切准备,还要注意收拢,做好机动抢险。师团领导要上堤。团里要保持三分之一的机动力量。”
  “工具”自然不是什么榴弹炮加农炮之类。一干军事术语俨然打仗。
  炮×师由广东乘火车开进,8日零时30分全部集结武汉,2时便接到了省军区参谋长林有秀将军的命令:“开赴潜江市机动。”
  该师226台车、3000余人分先后三路纵队,在交警的带领下,沿武汉至宜昌的高速公路连夜赶往潜江。车队前后拉了60公里长。
  凌晨6时30分许,师长王福广大校在指挥车上,突然接到湖北省军区司令贾富坤少将的电话:
  “王师长,你们千万不要下路!你们不去潜江了1
  “去哪里?”
  “去荆州。”
  “荆州在哪里?”
  “一直往前走。”
  “什么任务?”
  “南渡长江,组织疏散群众。”
  哎呀!不好!先头部队快到潜江了。车队下了高速公路再折回来,耽误功夫就大了。任务突然改变,说明荆州方面情况危急。王师长命令司机:“追!越块越好1指挥车车速达到了每小时160公里。
  后面追,前面让潜江市人武部部长上高速路堵。后追前堵,把先头部队拦在了离高速路潜江出口14公里处。“部队继续西行,方向:荆州。”王师长命令道。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