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赵超构正在迟疑不决,十中校方根据平日政治表现,认定赵超构等一批学生“思想久受赤化”,有“共产嫌疑”,令他“自行退学,免遭不测”。他没有办法,只得回家。 外迫于政治环境,内迫于家长严命,赵超构不得不在这年春天提前与瑞安西乡珊溪刘家的女儿化丁结婚。 刘家也是刘基后裔,早年从青田南田迁居于此。赵超构的岳父刘际墨二十三岁就去世了,抚养一子一女、掌管一大份产业的是青年守寡的岳母夏氏夫人。刘化丁这年也是十九岁,大赵超构一个月。她自小聪慧,颀长秀丽,和乃兄博仁,都曾在他们家自设的珊溪小学读书,直到出阁。 新婚燕尔的时间并不长久,屿头发生了一桩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事件;新郎倌被卷了进去。 同年五月,瑞安仙降区农民起义,反抗国民党以“清党”为名的大屠杀。五千多人在宝宁寺白莲堂聚会。会上决定:首先向当地最大的恶霸地主、国民党党棍虬老爷发起攻击。虬闻讯逃走;起义农民怒不可遏,放火烧了他家的宅院。大队人马深夜经过屿头时,又包围了赵廷臣家的“大洋房”,将赵廷臣和他幼子立新带走。其余老小男女悄悄逾墙逃生,躲在野草丛中。赵超构本来也要逾墙而走,见状,索性开门出去,请见领头的农民领袖,说明自己从温州避难回家的情况,表示他是同情农民运动的。他的祖父也没有多大的劣迹,七八十岁的老人,拖累大队人马,不如放回去,由他作为人质替代家人随队伍前往任何地方。 赵超构的堂兄超演、姐夫陈仲公,都是共产党员,有时暗中借赵家“大洋房”作为联络点,储藏武器,常在屿头一带活动,农民群众也略有所闻。农民领袖听了,允许等打下瑞安城再释放他们回家。 这支农民队伍乘船到达飞云江南岸时,远远看见瑞安城中火光烛天,原来另一支起义队伍已攻下县城。看看快要天亮,不能再打,只得撤退,在一个叫小埠的石步头准备离船登岸。但这支队伍中混杂不少帮会分子,良莠不齐,纪律废弛,又缺乏统一指挥,竟被队伍中的青帮分子孙某所出卖,陷入事先埋伏的国民党保安团包围圈。两位林姓领队人被捕牺牲,余众溃散。赵廷臣祖孙三人被裹胁在人群中,度过惊恐无奈的一夜,幸免于难,总算平安回到屿头。 解放后,特别是十年内乱中,自然要调查赵超构这段历史。有人说:“赵超构十八九岁就很进步,参加过农民革命运动。”后来又有一种说法,说他“出卖了农民起义”。听到此事,赵超构从来不置一辞,听其自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清理阶级队伍”时期,造反派三番五次要在这桩事情上做文章。“内查外调”多次,给“四人帮”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先后写了三次审查报告。捕风捉影,没有抓到任何证据。最后,只能定他一个“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结案。他听了笑笑,说了一句:“学术权威不敢当,反动不反动还可以商榷。”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