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这座废城名叫统万,土名白城子。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定河支流红柳河的北岸,在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境内,紧靠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它南距靖边县城50公里, 东距横山县城30公里,东北距榆林县城120公里。城以白土夯筑,极其坚固, 内城完整无缺,外城遗存墙基,钟楼、鼓楼的基础历历在目,城址西北5公里24米高的敌楼最为显眼。 原来的统万城有内、 外城的建筑,城墙外围还有35座敌楼拱卫。内城东西492米,南北527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角都有墩楼(最高30余米)。外城更为高大,城基厚近30米,高约18米;南门名朝宋,西门名服凉,东门名招魏,北门名平朔,均设瓮城。筑城的自上都经过蒸熟,筑成后以铁锥刺土检验质量。内城王宫的宫墙也用熟蒸土夯成,坚可磨刀斧。宫内楼台馆舍相连,殿阁宏伟,雕梁画柱,极尽豪侈,不亚于中原都城。参加筑城者10余万人,因“筑城不力”被惨杀者数千人。凡铁锥刺城,入墙一寸者,即属夯筑不合格,杀筑者;凡刺不进去,即属有意包庇,杀刺者。这座固若金汤的都城,是在如此残酷的虐杀下建造起来的。 统万城兴起于史称“西晋十六国大乱”的时代。那时群雄割据,黄河以北各少数民族贵族集团拥兵为王,匈奴右贤王胁后裔赫连勃勃崛起于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称臣于后秦, 公元407年自称大夏天王。他领兵南掠,来到一片水草肥美的地方,真是“临广泽而带清流” (《太平御览》记载),大喜,发十万众筑城。公元413年(东晋义熙九年)城成,取名“统万”,意为“君临天下一统万邦”,立国号为“夏”,以统万为都。赫连勃勃坐在王宫里,听着“庶民子来,不日而成”的颂歌,踌躇满志,做着一统中原的美梦。 公元418年, 东晋所属的长安城内哄,赫连勃勃的机会到了,纵大军入城,杀晋军无数, 将人头垒成叫做髑髅台的坟堆。赫在长安称皇帝,仍以统万为都。425年, 赫连勃勃死,子赫连昌继位。427年,北魏太武帝取长安,夺统万。统万被魏降格为不如一个县的“统万镇”,结束了显赫的国都历史。夏国丧失都城和后方基地,残部流窜甘肃,与北魏、西秦连年战争。431年终被魏属国吐谷浑击灭于河西。西夏从称王到覆灭,前后不过24年。 野心勃勃的西夏,绝不会在沙荒上建设宏大的都城。取得统万的北魏,也不会忽视此城的战略价值。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统万升为夏州(后为化政郡)治所。起码是到了隋唐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争和乱垦滥伐,塞北草原才急剧沙化。唐诗有云“眼见风来沙旋转,终年不省草生时”;“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便是当时的写照。 五代十国到宋初,塞北是残酷的战场,杨家将即屯兵于此。统万城已处于沙漠包围之中, 虽属州郡之治,但已岌岌可危。宋淳化五年(994年),朝廷以“深在沙漠”,常为少数民族“聚反中心”为名,将统万居民迁入塞内,捣毁城池。统万遂成废墟。十一世纪初,历史好象重演了,北方又崛起一个与六百年前同名的“西夏国”,据灵武(今宁夏境内)为都,与东方的辽、南方的宋相抗衡。这个强悍的拓跋氏部落建立夏国后,驰骋塞北,重建统万城,驻以重兵。元朝统一中国后,统万城永远被废弃,因其“飞沙为堆,高及城堞”,再也不能利用了。 明、清时代,塞外继续屯兵,塞内无地农民纷纷出关垦植,残余草原遭到彻底破坏,沿长城之外形成60多公里宽的沙漠。统万城之所以埋于沙下,一点也不使人感到突然了。 “毛乌素”,蒙语是“不好的水”。但它并不是没有水,其常年平均降水量仍在250~400多毫米之间,足资草木的生长。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自然形成沙漠的条件并不充分。显然,人为的因素起了作用。本来地面有草皮、灌丛的保护,风起扬不动沙。一旦表皮剥掉,结构疏松的砂岩和页岩裸露,迅速风化,碎为微粒,大风一起,使扬起蒙蒙沙雾了。日积月累即成沙丘沙海。毛乌素沙漠,就是人类一千多年的横加干涉,破坏了生态平衡制造出来的一个“人造荒漠”。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