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十三节 佩特拉——山岩凿成的都城


  公元1812年,一位瑞士探险家跋涉在约旦西南部高原上,沿着一条卵石遍地的干涸河谷前进,忽见峭壁陡起,只剩一条2米多宽的裂缝容人通行。仰观苍穹,只见一线蓝天,两壁如刀削斧砍,垂直高度近百米。这条“一线天”裂缝长达1.5公里,走到尽头豁然开朗,一座壮丽的岩石城出现在面前。于是,“佩特拉”名扬天下,一批批考古学家和游客前来采风。

  佩特拉是约旦古代文明的象征,阿拉伯语的意思是“被开凿过的岩石”。它北距首都安曼400公嚅,西隔阿拉伯谷地与巴勒斯坦相邻。从安曼——亚喀巴港公路上的马安市折西北行60公里,到了小镇瓦迪穆萨,再往西行使见哈隆山,山麓就是古城遗址。

  佩特拉坐落海拔000余米的高原上。在方圆数千里的谷地里,岩岩嵯峨,奇峰突兀,建筑物都凿在半山腰的岩壁上。这里的岩石带有珊瑚翡翠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远观垒垒石窟构成的楼群,赛似天上琼楼仙阁。

  古城核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正面是宏伟的哈兹纳宫。宫室凿在陡岩上,分上下两层,总高50米,宽30米,带有罗马的建筑风格。底层由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撑着前殿,构成堂皇的柱廊。顶层6根半圆形石柱附壁琢成,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虽多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龛肃立着圣母像,栩栩如生。左右殿壁的壁画,色彩暗淡,但粗旷的线条依稀可辨。

  南面半山腰的欧翁宫似是王室殿字。拾级而登,只见半山岩石被掏空了,几百平方米的大殿不见一根柱子。后面的配殿肃穆而阴森,是历代国王的陵墓。欧翁宫的两侧是密如蜂巢的石窟群,分别作为寺院、住宅、浴室、墓窟。洞型和内部雕饰并不雷同,悬崖顶部的洞室富于诗意,白云镣绕,赛如鹊巢鹰窝。到了那里,恍若置身仙境。

  欧翁官斜对面有一座罗马式露天大剧场,依山坡凿成扇面形看台,十几层阶梯石座环护着舞台,可容观众数千人。舞台用巨石铺砌,声音可以清楚传到最后一排席位。

  平地上显然还有许多民居陋室,但因千年风霜侵蚀,早已荡然无存。遍地岩景天生自然,那玫瑰红、赭红、海蓝的斑斓色彩,似怪兽伏地的巨岩、如巨笔插天的石笋,绝非人造假山可以相比。人们把佩特拉叫做“玫瑰色的石头城”,一点也不夸张。

  穿幽谷,爬上曲折的山道,便是佩特拉博物馆。门口几尊塑像笑容可掬,馆内人兽雕塑美不胜收:绰约多姿的顶水少女、盛气凌人的壮硕武士、咆哮的雄狮、温顺的绵羊,一尊尊呼之欲出。馆里收藏的岩城文物,展示了古都昔日的盛况。

  岩城现有100多名居民,一部分仍然住在洞窟里,他们就是奈伯特人的后裔,保持着祖先的习俗,身穿阿拉伯长袍,头缠红色带条纹头巾,妇女蒙着面纱。

  佩特拉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大约公元前600年,阿拉伯半岛一支游牧部落——奈伯特人来到这里定居,凿岩为城,以之为基地建立了厄多姆王国。那时,佩特拉越阿拉伯谷地向西直通地中海港口,是阿拉伯商队东西贸易的隘口,城市日渐繁荣,国力大增,成为中近东一个强悍的国家。希腊人、罗马人入侵阿拉伯,必须拔掉佩特拉这个钉子,但岩城坚固,只有“一线天”一个狭缝可以进入,屡犯不下。公元106年,罗马军队多次攻城,每次都被峡谷里的伏兵击退。最后实施“断水计”,断了城内军民水源,才将佩特拉占领。

  佩特拉在罗马人手里继续扩建,一直是东西商路的重要中心,公元四、五世纪进入极盛期。今日遗址的建筑带有罗马风格,便是这个道理。大约在公元九世纪前后,南北商路打通,货物直接从南边的红海出入,商队就不再通过佩特拉丁。最后,人去城空,渐渐被人遗忘。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