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五、台湾岛,蒋介石的最后藏身之地


  与北京共产党的领袖和他的人民欢欣鼓舞,走进新时代的豪迈心情极然相反,丧失大陆后的蒋介石心里一阵阵发紧,身处台湾仍心中无底,惶惶不可终日。当时,人民解放军拟乘胜前进,渡海作战,直捣黄龙。小小台湾岛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似汪洋中的一艘小船,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1.中央来了更遭殃

  大陆战场,国民党溃不成军,上下俱成惊弓之鸟。蒋介石在这前所未有的席卷一切的红色巨浪前不知所措。狡免三窟,蒋介石毕竟惯于权术,于败局已定的局势下,也不得不思考退路了。
  1948年12月,南京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桂系李宗仁在美国支持下逼宫,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倒是给总裁指出了一条退路:“总裁可以出国考察。国内残局可由宗仁负责。”蒋介石明白,出国即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蒋介石一生信奉力行哲学,每日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高调,输了便走,连自己也不服。蒋介石权衡时局,对于偏安西南,再图东进北伐曾抱有一丝希望。但西南是李宗仁、白崇禧老巢,卧榻之侧,岂有他老蒋插足的地方!所以合计来合计去,惟一的安身立命之所,便只有台湾了。
  宝岛台湾,甲午战争后便被清廷割给了日本。日本盘踞50余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圣断”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亚洲散尽硝烟,同祖国分离多日的台湾亦回归祖国。
  日本刚宣布投降,蒋介石即着手安排台湾接收事宜。中国政府以中字第18号备忘录及其附件通知日军统帅冈村宁茨,将台湾和澎湖列岛为第十五受降区,任命陈仪为受降主管。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和台湾警备司令部也在重庆成立,陈仪任长官兼警备司令。
  陈仪,字公洽,浙江绍兴人,生于1883年,如许多同时代人一样,童年读过私塾,后于1900年赴日留学,先在士官学校毕业,再进日本陆军大学,1907年毕业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时,陈仪参加浙江独立运动。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陈仪被推为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相当于厅长)兼任陆军小学校长。
  陈仪平时曾夸口道:我担任过好几年浙江陆军部长、陆军小学校长,都不能说有什么成绩,惟有于无意中收了一个学生汤恩伯,总算对国家有了“贡献”。陈仪对汤恩伯极其信任,以为心腹,不料日后却被汤出卖。
  陈仪和蒋介石一向不和,此次被任命为台湾行政公署长官,心情是复杂的。当即和蒋介石约法五章,要求在一年内不准美军、美资及中统、军统进人台湾。蒋介石为使陈仪痛快赴任,慨然应允。
  国民党积极布置接收台湾的工作,国民党空军一路军司令张廷孟奉蒋介石口令携带中华民国国旗飞驰台北。张廷孟不敢怠慢,喘息未完即与台湾总督日本安藤利吉交涉:“我代表中国政府要求驻台日军放下武器,降下总督府上的日本国旗。”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日本人只得照办。随即,张廷孟命人升起中国国旗。台湾的天空,第一次飘起青天白日旗,在场的中国人欣喜异常,欢声雷动。
  蒋介石又电令:国民党陆军第七十军先头部队七十五师在基隆登陆。第七十军其余两个师和第六十三军所属的3个师迅速完成在台登陆计划,海军第二舰队进驻台湾各重要港口。
  台湾同胞,饱尝亡国奴的悲惨命运,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暗无天日的殖民统治切齿痛恨。一旦得以重返祖国怀抱,无不喜出望外。1945年10月17日,七十五师在基隆登陆,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先头部队乘火车进入台北时,30万市民夹道欢呼,齐声高唱《欢迎国军歌》:“台湾今日庆升平,仰见青天白日亲,哈哈!到处欢迎,到处欢声。600万民众多欢乐,壶浆箪食表欢迎。”
  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出席受降仪式的有:台湾行政公署长官陈仪,公署交通处长严家淦、工矿处长包可永、警备副司令陈孔达、第七十军军长陈颐鼎、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美军联络官柏德尔以及台湾本地著名人士和新闻记者李万居、叶明勋、李纯青等共250人。日本台湾末代总督安藤利吉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一小时后,陈仪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广播电台郑重宣布:

    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怀抱。
  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10月25日遂被定为台湾的光复节,每年都要隆重纪念。

  当时的蒋介石,值民族圣战初胜之际,拥兵百万,地方千里,洋洋不可一世。昂首四顾,企图消灭共产党于弹指之间,台湾乃弹丸之地,并不甚上心。并在台重谈“安内为重”的滥调,大肆搜捕抗日志士,肃清所谓“赤匪”。国民党接收大员,更是贪得无厌,大行贪污偷窃之能事,弄得民怨沸腾,台湾百姓有言: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终于酿成“二二八”事件。当局以武力血洗台湾岛。亲身经历使台湾人民认清了蒋介石真实的面目,光复之初对国民党的由衷拥戴,化作了满腔怒火。
  “二二八”事件后,为安抚受伤的民心,以巩固国民党在台的统治,蒋介石派遣国防部长白崇禧赴台处理善后,并改公署为台湾省政府,撤换陈仪,改任魏明道为主席。
  陈仪不是蒋介石嫡系,蒋介石为平息民怨,抓了他做“二二八”事件替罪羊。陈仪无可奈何,忍气吞声,道:“老蒋无是生非,自己犯下滔天的罪恶,反把一双血手向别人脸上涂擦。”自此萌发了反蒋的志向。
  焦头烂额的蒋介石痛感中原鼎沸,根基动摇,失败将至。台湾四面环海、易守难攻,作为军事据点,他的海军优势可以发挥,且台湾地处东亚交通要道,可以很方便地从日本、南洋、美国得到外援,所以,在形势急转之下,布置退守台湾孤岛的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2.逃台准备

  人事决定一切。蒋介石着手安排心腹之人控制台湾。他在1948年底下令,由陈诚接替魏明道任台湾省主席,蒋经国接替丘念台任台湾省党部主任。
  国民党政治,最大特色便是派系林立,党国大伦各用私人,党中有派、派中有系、系中有团,种种关系盘根错节,争斗不休。蒋介石用人有两个特点:一是重用同乡。这也是民国政治的一大特点。如阎锡山用人,“会说五台话,便把洋刀挎”。张作霖口头禅好骂“妈拉巴子”,这是奉天人土骂,其用人便有“妈拉巴子是护票”的传统。二是利用师生情谊,重用黄埔学生官。蒋介石一生重视师道尊严,当与此有关。陈诚走的正是乡籍捷径,他是蒋介石的小同乡,1922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炮科。1924年在黄埔军校任上尉特别副官时,有一天,访友归来,夜不能寐,遂取案头《三民主义》挑灯夜读,直至拂晓。恰好蒋介石巡视,见陈诚如此用功,大加赞赏。后来在第一、第二次东征中,陈诚所率炮兵命中率高,威震敌胆。于是声威鹊起,得获蒋介石栽培重用。
  “西安事变”时,陈诚与蒋介石同时被扣。在整个事变过程中,陈诚表现出对蒋介石的极大忠诚,深获蒋之厚爱。蒋介石常对人夸奖道:“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陈诚字)。”
  陈诚与蒋介石除了同乡、黄埔关系外,还有一层翁婿关系,陈诚的夫人谭祥为谭延恺的三女儿。大革命失败后,谭延恺任南京政府主席,谭是有名的和事佬,人称文甘草,是蒋介石的掌玺大臣。蒋谭素有交情,其三女儿又认宋美龄作了干娘,谭延恺死时,将谭祥托付给了宋美龄。在陈诚担任十八军军长时,宋美龄出面,将谭祥许配给了陈诚,陈诚可谓蒋之乘龙快婿。
  其时陈诚早已赴台,受命后,当天即办了交接。而蒋经国则随侍蒋介石,实际上并没到省党部就职。
  1949年1月16日,蒋介石加委陈诚兼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深知其权力来源,对蒋介石是俯首听令,对李宗仁井不买账。李宗仁曾以代总统名义命令陈诚立释张学良,并专派程思远到台督办,但陈诚假痴作癫,说:“辞修实不知张关在何处。待我令手下查查。”此后推脱不理。程思远只好无功而返,李宗仁由此知道蒋介石视台湾为私人禁区,便也不再过问台湾事务。
  蒋介石积极准备逃台事宜。在1月16日当天紧急召见了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和中国银行董事长席德懋,命令他们立刻把两行在国外的存款化整为零,存人私人户头,以免将来遭被接收的命运。
  从1月19日到ZI日,连续发布五道命令,任命其亲信方天、朱绍良、薛岳、余汉谋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省主要长官,任命汤恩伯为京(南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将屏障台湾的各省掌握在其亲信手中。
  1月21日,蒋介石正式宣告下野,由李宗仁接任“代总统”。蒋介石当天飞离南京,在杭州笕桥机场小住,于次日早晨飞抵宁波栎社机场,然后乘车回到溪口。
  陈诚也专程赶到溪口向蒋介石述职。蒋介石很高兴,他说:“辞修兄,我下野后即是平民,你当找李代总统述职才是。”陈诚诚惶诚恐,“学生认为党国惟一领袖是总裁,学生惟总裁之命是听。”
  蒋介石微微一笑:“国难显忠臣啊。台湾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万事谨慎,当务之急是稳住经济。”
  陈诚领命归台,对李宗仁更是概不买账,全部截留台湾地方收入,分文不上交,又更向中央索账80万两黄金。当时“中央”惟有两广及台湾的财政来源,陈诚此举无异釜底抽薪,为风雨飘摇的李记“中央”雪上加霜。
  陈诚连使杀手铜,强行切断金圆券与台币的兑换关系,又直接截留外汇,“台币与美钞挂钩”,基本上使台省经济独立。
  蒋介石又命令蒋经国监造定海机场,输送中央银行黄金储备至台。
  蒋经国立即催促空军总部,突击建成定海机场。以后汤恩伯部队主要从定海机场撤往台湾。
  随后,蒋经国持“总裁密令”,督促俞鸿钧将国库中的黄金、白银和外汇输运台湾。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上海黄浦滩国民党中央银行前面不远的江面上,一艘军舰冒着浓烟,点火待发。附近的江面严格地实行管制,任何船只不准靠近,港口戒严,从外滩、南京东路直到外白渡桥,每个路口都由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禁止任何行人及车辆通过。一队由国民党海军士兵伪装的“搬运工”将一箱箱黄金运上军舰。天未破晓,这艘满载黄金的军舰开出吴松口,驶向基隆。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宗仁到底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立即将俞鸿钧撤职,委任财政部长刘攻芸代理中银总裁。然而三个月后,蒋经国拍密电将已在香港的俞鸿钧召回,在汤恩伯的协助下,利用俞鸿钧的关系,瞒过李宗仁和刘攻芸、将剩余的黄金、美钞又运往台湾。李宗仁气得发狠:“蒋氏阴险之极!无耻之极!”但却无可奈何,只好望天兴叹。
  运往台湾的黄金共28O万两,美钞1537.4万元,银元1520万元。正是这笔资金,保住了台湾的金融命脉。
  蒋介石亦在军事上做了相应调整。1949年5月,上海“斯大林格勒”防线被破,该城易手。蒋介石确定:立足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以舟山、马祖、金门、澎湖一线为前哨,使之成为“反攻复国”之桥梁,确定今后以台湾防务为第一。
  蒋介石至此已基本上从政治、军事、政治上做好了“中央政府搬迁台湾”的准备。

  3.怆然赴台

  蒋介石布置好撤台措施后,乘“江静”号军舰南下舟山群岛视察各岛防务。“江静”号吨位4600吨,由客货轮改装,为总裁专船。内部设施豪华,舒适无比。但此时,再好的条件也使这位亡国的独裁者寝食难安。
  一连几天,蒋介石在舟山各岛往来巡视,有时登上各岛了解战备情况。还特意带蒋经国登上普陀山,专访普济寺。面对寺内供奉的“果如”和尚塑像焚香祷拜。果如是溪口雪窦寺主持,蒋母王氏皈依佛教,即拜果如为师。蒋介石幼年亦常在果如和尚面前聆听教诲。蒋介石嘱咐普济寺主持将果如和尚的塑像、生前照片及遗墨好生保存,期望来年能再来祭拜。
  6月21日,蒋介石飞赴福州。在福州南郊机场办公大楼召开临时军事会议。从上海逃出的汤恩伯、福建省主席朱绍良、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和驻福建各军军长、师长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蒋介石训示:
  我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由李代总统来处理。但中正秉总理遗嘱,甘冒垢骂,领导大家同共产党作殊死拼搏。
  见属下情绪低落,蒋介石强作欢颜:“处绝处也可以生,有我领导你们,有台湾在,即使大陆尽失,也可复兴。”
  然而不到两个月,福建又失。
  蒋介石又携蒋经国飞抵重庆,企图坐镇大局。此时重庆城虽有数十万国民党军队防守,但已成惊弓之鸟。11月28日,重庆被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第十二军和第十一军围得水泄不通。
  第二天,市外炮声隆隆。蒋介石仓惶布署撤退措施,命令毛人民将关押在“中美合作”所的杨虎城一家及其秘书宋绮云夫妇及他们的儿子小萝卜头,用尖刀杀害,以泄“西安事变”之愤。
  晚上10时左右,蒋介石驻地后面枪声大作,蒋经国催促赶紧离开危险之地。父子二人乘车离开,路上一片混乱,汽车拥挤,难以通行,在通往白市驿机场的途中三次被阻,蒋氏父子只好下车步行,午夜始达机场,当夜就睡在“美龄”号座机里。
  11月30日凌晨,由衣复恩驾驶的“美龄”号专机离开重庆。“美龄”号起飞之际,人民解放军距重庆白市驿机场仅10公里之遥。
  专机抵达成都,蒋介石下榻中央陆军学校,重庆既失,成都已无险可守,蒋军兵败,势如山倒,很多军官拒不听命。12月7日,蒋介石宣布将其“政府”迁往台湾。
  12月10日,已经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给在成都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发电,要求刘文辉会同四川将领将蒋介石扣留。此时,蒋的侍卫人员发现军校附近有可疑人物出现,侍卫副官党春明紧急向蒋报告,建议道:“情况危急,还是从后门走吧。”
  蒋介石恼火地说:“我是从前门进来的,还是从前门出去,看他刘文辉能把我怎样。”
  在蒋经国与党春明等人的护卫下,蒋介石乘车直奔凤凰山机场。下午2时,“美龄”号紧急升空,飞往台湾。
  4个小时后,“美龄”号飞至台湾上空。蒋介石黯然无语,心中仓惶无比。想到一旦逃离大陆,丧师失地,台湾也将不保,更觉满怀凄凉。
  蒋介石最后是怎样离开大陆的?蒋经国1949年12月10日的日记中记载道:
  今晨,渝昆电讯复通;而第一封电报,却是卢汉拍致刘文辉的,要刘会同四川各将领扣留父亲,期向共匪戴罪立功……当场文武官员一致要求父亲尽速离蓉回台,勿先飞西昌。父亲近数日来徒以胡宗南部未能如期集中,必须逗留成都,以掩护其达成任务;屡次准备起行又屡次中止。今日以昆明又告陷匪,乃循各方意见,决回台北处理政府迁移各种要务。临行复与胡宗南长官单独面谈三次,始觉放心。午餐后起行,到凤凰山上机,下午二时起飞;六时三十分到达台北。
  父亲近台之日,即刘文辉、邓锡侯公开通电附匪之时。此次身临虎穴,比西安事变时尤为危险。福祸之间,不容一发。记之,心有余悸也。

  4.台海战斗对愁忙

  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决心是早就下定了的,这时美国人有心抛弃台湾,为中国共产党以武力解放台湾自动清除了国际障碍。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声明,表明了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上海解放后,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的指示,由副司令粟裕负责组织第九兵团开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
  4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华东军区海军,任命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部队主要由第三野战军教导师、苏北海防纵队和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人员及几十艘舰艇组成。初创的共和国年轻的海军,主要为了解放台湾之用。
  国民党输红了眼,拼了命要摧毁刚刚诞生的人民海军。从4月下旬起,出动多批机群对我军舰艇实行狂轰滥炸,我军舰艇因防空能力薄弱,先后被炸沉炸伤十余艘。
  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技术装备落后,而解放台湾就必须跨海作战,解放军战士虽英勇无畏,但对海峡对岸的台湾料有鞭长莫及之感。
  毛泽东奋“宜将剩勇追穷寇”之感,决心痛打落水狗,渡海作战,井命令第三野战军以8个军的兵力投人解放台湾的斗争中。解放军势如破竹,于1949年5月开始了扫清台湾外围屏障的战斗。8月发起福州战役,解放福州。10月发起漳(州)厦(门)战役,解放漳厦地区及滨海一些岛屿。前线的节节胜利并没有掩盖我军力量的不足,尤其是海、空军力量的薄弱。
  蒋介石惶惶不安,誓守台湾。他决心拼死顽抗,以国民党守军、援军和海陆空军联合反击。终于,10月和11月,解放军进攻金门和登步岛相继失利。
  解放军及时修正计划,将计划投入台湾战役的兵力由8个军增加到12个军,加上特种兵和后勤共计50余万人,并将渡海作战时间推迟到1950年1月或2月,以便充分准备。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加紧固守台湾,他孤注一掷,招募五六千日本空军以加强防御力量。
  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海南岛战役,歼敌3.3万人,解放了全岛。此战可喜可贺,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解放军没有海空军,无法封锁各港口和机场,薛岳得以率大部队7万余人逃往台湾。
  海南岛失守,舟山群岛也难以维持。当时国民党仅剩的陆军部队有1/3在舟山,如再遭歼灭,守卫台湾就会更加困难,权衡再三,蒋介石决定将舟山守军撤往台湾。
  1950年5月7日,舟山防守司令秘密赴台,听取弃守舟山的最高指示,随后,国民党军一些重要将领亲临舟山策划密商,决定从13日开始撤退。国民党军佯称“反攻”,大造夺回金塘岛的声势,并频繁轰炸,炮击浙东沿海地区和舟山外围岛屿,严密封锁航道。
  撤退前,国民党军队采取“拂晓包围、黎明攻击”的办法,在各个村庄大肆抓丁,岛上共有2万多名青年男女被劫往台湾,不愿上船者便被枪杀。
  舟山守军得以逃脱,还是由于解放军缺乏海空有效封锁力量!
  由于国民党军收缩兵力,台湾岛守备加强。解放军三度修改战役决心,计划参战兵力增至16个军。
  这大大加重了战役准备时间,加上解放军船舰严重不足,蒋军争得了喘息之机。
  国民党上下惶惶,对于守住台湾并无把握,将1950年9月台风来临前的3个月视为最危险时期。顾维钧对杜勒斯说,台湾估计,中共的侵入可能发生在7月上旬。
  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实力,陆军号称60万,其实很多单位徒具虚名,官多兵少,有官无兵成为普遍现象,更有甚者,官兵成分复杂,职业军人中,混杂着从大陆裹胁来的农民、渔民及流亡学生,在正规野战部队中,也有保安团等地方武装拼凑。这些未经整顿训练的乌合之众,根本无作战能力。空军当时有兵员8.5万人,各种飞机400架,但皆旧式飞机,且缺零件和汽油,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供随时使用。海军官兵4.5万人,包括两个团的海军陆战队,拥有战舰70艘,包括6艘美制驱逐舰、1艘日制驱逐舰,以及一些扫雷艇、登陆艇等,但海军同样缺乏零件,实际作战能力低于编制能力。在美国拒绝提供军援的情况下,台湾的陆海空三军都经不起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上述兵力分布在南起海南岛,北至舟山群岛的万里海疆之上,战线太长,兵力分散,供给困难。到195o年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一举攻破了蒋介石所谓的“海上长城”,海南岛解放。
  经济上更令蒋介石忧虑,台湾面积3万平方公里,山脉占了2/3,可耕地不及1/3,原有人口600万,承继日本人留下的工业基础,人民生活尚可温饱。可蒋介石一下子带来200多万军民,人口骤增。加之大凡战乱时期远走他乡的人,都将金银细软带在身边。因此,台湾人口的骤增,又导致游资充斥,游资充斥又使地下钱庄应运而生,仅台北一地,就有几百家地下钱庄。当时台湾用的是旧币,但不可避免与金圆券有往来汇兑的情形,大陆金圆券发生动摇,台湾的金融物价也受到严重影响。台湾军队骤增后,军费只能靠超量发行钞票来维持,故此台湾又重蹈大陆通货膨胀的覆辙,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海南岛失守以后,很少有人再相信“共军只能陆战,不能渡海”的说法。在许多人看来,台湾步海南之后尘,落入中共之手只是个时间问题了。90英里的台湾海峡挡不住郑成功的海师,今天溃不成军的国军又怎能阻挡住排山倒海般的百万雄师?
  蒋经国慌忙代表“政府”发言,安抚人心:一、中共压制大陆人民情绪,才进犯海南;二、苏联要用海南岛当海军空军基地,准备发动世界大战;三、以海南岛的铁砂运往苏联,制造武器;四、海南岛是“国军”军事上的弱点。
  墨写的谎言却也道出了一个真理:海南岛确实是“国军”的弱点。但“国军”的弱点又岂只海南一岛,台湾又何尝不处处是弱点呢?
  为了防守台湾,蒋介石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抵御解放军对台湾的进攻,蒋介石还制定了代号为“磐石”的防卫计划,并对人事作了精心安排。他让陈诚出任“行政院长”,亲美的吴国桢任台湾省“主席”,亲美的孙立人也受命于危难之时,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任用吴、孙,实是蒋一往情深追求美国,以获山姆大叔青睐的一种策略。
  蒋介石摆出一副与解放军决一死战的架势。1950年1月27日的《中央日报》宣称:
  在这东南亚大战烽火一天天逼近的今日,我们要加倍警觉共匪声东击西的策略。它一面装腔装势,压迫着越南,另一方面向台湾进行军事冒险,因此我们大声疾呼,台湾是进入战时了。
  蒋介石亲自去澎湖,商议防御大计。宋美龄也不辞劳苦,赴基隆劳军。台湾省党部发出《告全省党员同志书》,呼吁“齐一步骤,齐一战斗”。国民党中央党部也举行宣誓仪式,“宣誓效死,确保台湾。”各部队纷纷歃血联盟,“誓死效忠领袖”,随时准备投入反登陆作战。
  舆论带头提倡战时生活,6月4日,成立“战时生活运动促进会”,口号是“向奢侈者挑战,向腐化者开刀”,要求“人人生产,戒除浪费,个个动员,参加战斗。”
  接着,公布检举“匪”谍条例,强制规定,各机关部队学校人员必须连保,发现可疑人物要告密检举,这是蒋介石在部队中惯用的“连坐法”。
  为“保卫大台湾”,蒋介石在沿海加紧建筑碉堡防御工事,夜以继日,不眠不休。防空演习,组织训练民众备战,闹得鸡犬不宁。甚至效法二次大战末期日本法西斯的“神风队”故伎,发动组织“反共敢死队”。
  但住在涵碧楼中的蒋介石仍如热锅上的蚂蚁,暗地里已开始考虑各种退路。于是,有些官员曾试探提出到菲律宾建立流亡政府问题。5月26日,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布曾向菲律宾政府询问,蒋介石及其军政要员是否可以去“避难”。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对此持不欢迎态度,外长罗慕洛说,如果蒋介石来菲律宾他将下令要蒋在24小时内离境。
  1950年6月15日,美国中央情报局远东情报处对台湾局势作了公开评估:“台湾在7月15日以前可能遭到中共全面攻击。由于国民党军队军纪荡然,民心浮动,中共将于发动攻击数周之内顺利占领台湾。”
  面对危局,台湾向美国发出呼救,要求美国派遣两个中队的战机进驻台湾,以及从冲绳速运上万吨武器弹药支援台湾,但美国对此反应冷淡。
  一片肃杀!蒋介石真的已面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了!
  解放军很忙,为的是争取时间早日拿下台湾。
  国民党也很忙,为的是苟延残喘拯救“民国”!
  真是台海战斗对愁忙。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