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秦城”是座现代化文明监狱,据说是全国解放以后新建的,原先在此关押的是国民党战犯,“文革”初期把战犯释放出去,腾出监房收容重要的反革命政治犯。它地处小汤山温泉疗养院以北的燕山南麓,远离北京市区。那晚从半步桥起程,走了一个来小时,从明亮的城市走入黑暗的郊区。我心里反应很特别,以为要将我送到秘密集中营,严密封闭起来,或者送到XX劳改农场,修补地球。车行不到两小时,停在一座大楼之前,楼后面是幢幢山影。大铁门哗啦一声打开,押解人员带我上楼,在灯光里看到走的是水泥楼梯,上到二楼,右转弯,一条长巷,排列着整齐的牢门,牢门上下有两个小方窗,上面的小方窗有个小圆孔,经验证明这是监视哨用以窥视犯人动静的。进得房来,对面一口大窗,高出人头;近门一只抽水磁马桶,靠马桶是个白瓷洗脸盆,当然也可以洗脚;靠近窗下,一只一米宽的小木床,离地约一尺,磨光的水泥地面,狭而长,房间面积约八平方米,干净明亮,和前两处监狱那狭窄。昏暗的情状颇不相同。对着床位,是暖气片,用铁丝网围着;床是新制自木板床,可以移动,估计今晚不至于受臭虫围攻。特别的是高窗外还有一道监视哨,窗户启闭,由持枪哨兵掌握。 睡下不久,有人打开牢门上方的方窗,交待这儿的规矩:睡时头对牢门,伸在被外,不准蒙头。这规矩前两处监狱设交待过,为什么这儿特殊?想问一下这是为什么,人已关窗走了。这个疑问,一直没解开。 放风的时间照旧,在早餐之后。不过,半步桥是个大院子大围墙,可容二三十人在里面跑步,围墙相当高,院顶张着铁丝网,防止犯人爬墙。可见那儿是集体放风,政治犯独自一人占用偌大院子,未免太浪费。这儿一律一连串小院子,面积比牢房大一倍,够一个人跑步打拳。一连串小院子由一条长长的天桥连着,荷枪的监视哨在桥上来回巡逻,小院子里一切活动尽收眼底,谁也没法要花招。这种放风的设施,相当科学,每一犯人占一小空间,同时可容十来人放风,既节省空间,又节省时间。放风时按号子分前后一个一个押过独院,收风时仍按号子一个一个押回,上楼下楼,进院出院时间要算得很准,谁也见不到谁,达到严密隔离的目的。可也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收风时,正循楼梯上二楼,一转身,前面有个矮个子同犯背影,由一狱卒押着,走得很慢,可能腿脚有病,押我的狱卒立刻把我拦住扭转身,等那人进了隔壁牢门,才让我继续前进。上文提到我在半步桥监狱下楼时见到一个穿红色毛衣的女犯,弄得狱卒很紧张,这类撞车事件,七年中遇到不过三次,可见是偶然的失误。对我来说,倒是希望多遇到几次,在寂寞枯燥的生活中起点波浪,多点刺激。 进秦城时,发《毛选》一套,每月《红旗》一份,每天《人民日报》一份,此外还有个“秦城图书馆”,可以借书看,书目全是马列经典著作,附鲁迅小品文集几种。这儿是个名副其实的改造集中营,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五年中,我把书目中所有的书基本读完,经典著作如《资本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自然辩证法》,以前在狱外读过,在此重读一遍,对《自然辩证法》特别感兴趣,《资本论》初读不易懂,再读才读进去。 在这八平方米的单身牢房里,只读书读报太单调,我创造了一套练腰的体操,并来回走动,免得背弯腿僵,造成体型歪曲。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健康的身躯,将来才可能东山再起,否则的话,到了翻身的那天,驼着背,弯着腰,拄着拐棍回家去,多没劲! 为了练习说话发声,读报读书放意读出声来。在半步桥时,没书读,便学说书人,每天早晚,编两段故事,练习说评书。开说之前,靠壁盘腿坐在床上,并作手势,拍惊堂木,自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请叶浅予先生自编自说《松树湾》长篇故事……”。故事内容是某个农村的土改运动,背景是我的老家“富春江”。开说时,坚持交待故事梗概,免得遗忘。这个故事前后编说了三年,每天规定时间说,风雨无阻,越说越来劲,发声未免大了些,惊动了巡逻的哨兵。他打开方窗问我念什么咒,我说我在编故事,他便去报告管理员,管理员传我谈话,我如实汇报了说评书的意图,他说这是犯狱规的,又说编什么故事,狗嘴里吐得出象牙来吗!滚蛋!以后不准你发神经病!经此训斥,并没把《松树湾》吓退,我照常坐床说书,不过把声音压得很低,不让门外的人听见,便平安无事了。 《松树湾》故事的主角是个年轻的贫下中农,解放前受苦受穷,一个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个地下共产党员,从此思想开窍,懂得了团结贫下中农闹革命的道理,就在自己村里暗暗串连了一批青年,迎接即将到来的南下解放大军。接着,他便成了本村的革命积极分子,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立了功,入了党。故事的许多情节和生活细节,基本上根据我少年时代接触的生活环境和各种人物,联系1950年参加北京郊区土改工作的具体内容编组而成。故事的地点人物有名有姓,本来打算在出狱以后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作为我十年空白的唯一贡献。可惜出狱以后,百事待举,恢复断了线的画笔生命还来不及,怎么有时间另谋贡献呢。生活在我脑海里的一个个英雄人物,经不起世事纷坛,渐渐离开了我的记忆,故事轮廓至今还能记其大概,人物面貌性格全给忘了。现在回忆起这件事,觉得很对不起伴随我三年之久的亲密战友,依靠他们,使我在寂寞苦闷中排除许多烦恼。当我走出牢房,拥抱失去七年的现实世界时,他们却被我抛弃了。 每天的《人民日报》把我和隔绝的世界连接起来,使我兴奋,又使我懊丧。兴奋者,知道外部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文化大革命”的讯息将对我发生什么后果;懊丧者,这些变化与讯息,在我尘封了的仓库里转了一圈,停留不久便被排斥出去,因为那一切都不属于我,没法在我脑子里停留,有些东西对我是讽刺,必须把它们排挤出去。 1973年某日,牢门突然打开,哨兵通知中央派人来看我。说完,一个穿便装的人进来,开门见山传话:“毛主席、周总理指示,监狱对你们是否有虐待行为?如有,可以上告。”但不交待如何上告。好在秦城对囚犯相当文明,生活上也比较合乎情理。据说我们的伙食费每月合十四元,每天两粗一细,过年过节吃饺子,秋天果子下来,每人还分到几个苹果。这里有医院,除了随时看病,还给配眼镜;每半月洗一次淋浴,冬季暖气常热,比之以前两处,有天壤之别,因而没有什么值得告发的。要告,也只东北郊那个拘留所打脖子的小木片,狱卒的脚踢与罚站,但这比之红卫兵小将们罚跪、抽皮带,可轻松多了,所以也不值得一提。自从这次传达指示以后,秦城的空气似乎有了明显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准许犯人家属探监。 1974年春季某天,我被通知,老婆女儿明天要来看我,叫我作好准备,穿干净些;还借给我保险剃刀,让我刮了胡子。这一晚我当然睡不着。第二天早晨,管理员带我下楼,沿着一条长长的水泥小马路,往南走,走到监狱大门近处,两分接连几间接待室。走进其中一间,看见老伴王人美和女儿叶明明坐着。她们见我剃了光头,刮掉胡子,变了样子,先有些发呆。我第一个反应是双眼发酸,母女二人皱起双眉,好久说不出话来。管理员看见我们无言相对,似乎故意讲几句话,打破沉闷。他说:“会见时间到午间为止,你们可以尽量谈谈家常,带来吃的,最好吃完,不要带回监去。”经他一说,空气开始松弛。此情此景,真像戏曲里的探监场面,先静默一会,然后诉说离情,继而号啕大哭。我们都把泪水压着,等到互相拥抱,便夺眶而出。女儿打开提包,拿出花生瓜子、糖果饼干,这些东西好多年不见了,我便抓起吃,她们陪着嗑瓜子。老伴急性子,先说此行和谁、谁、谁同车,谁知谁、谁、谁也在秦城。一次二次探监之后,探知秦城四座大牢里,关押了不少三十年代文艺人物。老伴说,我们得到通知可以探监,但要向公安部门写请求报告,而且只限直系亲属,于是由女儿具名写报告,并先去向一个远房亲戚征求意见。岂知这位远房侄女,板起面孔说,你们虽是父女,应该划清界限,表示反对。女儿将此说告了母亲,气得老伴从此不让这位“左”派侄女登门。我劝慰老伴,应当原谅人家的“革命原则性”。“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我的问题未做结论,人家要和我划清界限,做个响哨哨的革命派,是大势所趋,管她干嘛!“文化大革命”的账,错综复杂,没法算。现在回忆此事,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原则性不强,为了息事宁人,好和稀泥。要算账,到底谁是谁非,也得算清楚,免得以后算倒账。 写到这里,我得提前交待一下出狱后的思想。老朋友见面,不免要回首往事,发泄胸中怨气,数数“文革”中的倒行逆施与胡作非为。我却常说,不管吃了多少,受了多少罪,我并不怨。我认为“文化大革命”对我有好处:第一,住牛棚、蹲监狱的经验,用钱买不来;第二,在牢房里读了几年书,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提高了,对事对人的判断明确了。损益相抵,还是益处多。以前对事对人不敢轻易表态,有人怀疑我是两面派,现在胆子大了,对事对人敢于表态。1979年文化部指令中央美术学院给我公开平反,恢复国画系主任的职务,我大胆施行教改,彻底改变半洋半土的教学路子,许多青年教师对我这种敢说敢干的作风,张口结舌。我说,再一次“文化大革命”,大不了再进一次监狱。“坏事能变好事”这条真理,在我身上应验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